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首页 >> 历代王朝更迭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穿越占座山白话西游记:精编神医嫡女重生记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别闹,我才不要当皇帝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医将婿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 历代王朝更迭全文阅读 - 历代王朝更迭txt下载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2章 前有狼,后有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故,刘彻即位,是为武帝,尊祖母窦漪房为太皇太后,母亲王娡为皇太后。此时,武帝年仅十六岁。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在他坐上皇位的一刻,第一次真正发现手中巨大的权力——这个国家辽阔的版图,庞大的人口数量,那些延绵无尽的山川,那些奔腾不息的河流……

景帝平定了七国之乱,诸侯王势力大削,再加上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汉朝早已摆脱了刘邦时期的一穷二白,变得富庶繁荣起来。豪强冒起,匈奴寇边,制度简陋不敷于用,这是武帝初期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诸侯王也在新皇登基之际虎视眈眈。因此,贾谊、晁错等人提倡的改革和创制又重新提上日程上来。

公元前140年,武帝以“建元”为年号,此为中国“年号”之始创。“建元”有“创始”的意思,表明了武帝革新改制的决心。

武帝深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尤其他刚刚登基,羽翼未丰,很需要帮手。于是诏令中央和地方的各级行政长官推举人才,“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而满朝文武或许在“黄老之说”的气氛里待的太久,毫无奋发的劲头。所以武帝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换人,换上自己的人,他要“站得稳,行得动”。

景帝死前,留下卫绾做武帝的丞相。卫绾被景帝选中,是因为他是个仁厚的长者,勤恳任劳,从无怨言,与条侯周亚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卫绾原来是“代王”刘恒的车夫。因为卫绾膂力惊人,车技高超,很受刘恒的喜爱。后来刘恒被周勃迎立为皇帝,卫绾就跟着他进了长安,做了郎官,不久又升任中郎将。

刘启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做太子时,曾多次设宴招待文帝左右近臣,卫绾也在列。然而,每次接到太子的请柬,卫绾总是称病不前。虽然太子是将来的天子,但他现在仍只是太子,忠臣不事二主,卫绾觉得应该小心谨慎一些。

果然,此举得到了文帝的赏识。文帝临终前,对景帝说,要善待卫绾,他是长者,可以信任。不过景帝对卫绾不来赴宴一事始终耿耿于怀,所以一直没有起用他。后来,汉景帝游幸上林苑时,叫卫绾随车侍奉。

景帝拍着他的肩膀问道:“从前我请你赴宴,为什么总是等不到你呢?”

卫绾吓得伏地叩头:“当时臣确实是有病在身。”

景帝看了一会儿伏在地上的卫绾,不再重提这件旧事。于是召左右来,要赏赐佩剑给他。

谁知卫绾再次拒绝景帝。原来,文帝曾赐给他六把宝剑,卫绾都供奉在家,皇恩浩荡,卫绾不能再接受景帝的赐剑,害怕无福消受。景帝问道:“人们时常更换、买卖佩剑,怎么你却一直留着这些宝剑?”于是命他从家里拿来。六把宝剑,剑鞘的颜色尚新,拔将出来,每一把都泛出闪闪寒光!景帝感动至深,从此对卫绾另眼相看。

后来,卫绾受命招纳河间猛士平定七国之乱,因战功升为中尉。三年后,又以军功封侯。卫绾是栗氏的亲戚,景帝废刘荣、栗姬,卫绾因而受到株连,但景帝怜他忠厚,只是将他免官归家。不久,景帝立刘彻为太子,于是任卫绾为太傅,不久又升为御史大夫,掌管刑狱。又过五年,卫绾就做了丞相。

卫绾信奉黄老政治,行事谨慎小心,他任丞相,只起上传下达之作用,“朝奏事如职所奏”,对于朝政大事,他却往往粗略不计。而汉武帝崇尚儒学,即位后结束了黄老政治的统治,卫绾遂以不称职之名被罢免。

小试牛刀,发兵东南

国不可一日无君,国亦不可一日无相。武帝开始考虑新丞相的人选了。

汉初的官员很多是选自功臣贵族子弟,这些人很快就用尽了,到武帝时,可选择的空间就非常小了。最有机会的是两个外戚,窦太后的侄子魏其侯窦婴和王太后的弟弟田蚡,两人都好儒术,是儒家信徒。后来武帝拜窦婴为相,这都出自田蚡的运作。

景帝去世后,武帝封田蚡为武安侯,一时成为朝中红人。田蚡本想自己做丞相,却让管家籍福劝止。籍福说,如果皇上拜您为相,您也一定要推辞,把相位让给魏其侯。您现在刚刚发达,还无法与魏其侯相比。魏其侯是窦太后的侄子,显贵已经很久,况且他在平乱中立有大功,天下英才都归附他。魏其侯当上丞相,您至少也会坐上太尉。太尉与丞相同属三公,您也同时得到让贤的谦逊名声。

田蚡认为籍福说得对,于是入宫向王太后说明心意,太后再把话递给武帝,于是拜窦婴为丞相,拜田蚡为太尉。

但要行儒道,窦婴、田蚡都没有这个学问,于是窦婴向武帝举荐了赵绾和王臧,两人同是当时儒学巨擘鲁申公的弟子,从申公学《诗》。申公当时已有八十多岁了。武帝还是太子时,王臧便是他的老师。于是拜赵绾为御史大夫,拜王臧为郎中令。

首先就是立明堂。

上古时政教合一,所谓“明堂”,就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办大典、祭祀祖先的地方。

武帝迷信,对祭祀鬼神之事特别感兴趣。他本是个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人,外加少年心性,对立明堂这样的“形象工程”自然是直流口水。

可是明堂太遥远了,赵绾、王臧也不太知道明堂是个什么玩意儿。于是武帝派出使者,“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隆而重之地将申公从鲁地请过来。武帝对申公闻名已久,他见申公,大概就像是在困顿迷途之中瞧见了光亮,激动得不得了。

武帝问:“我该怎么做?”

申公满头白发,打呵欠似的说:“少说话,多做事。”

武帝掩住失望的神色,拜申公为太中大夫,“议明堂事”。

接着是令诸侯就国。这就比较难办了,因为各位诸侯都不愿意。原来,诸侯的食邑虽在外地,但他们多数娶了皇家的公主,别说他们自己不愿意回到穷乡僻壤,身娇肉贵的公主也不愿意。其实这件事很让人费解,因为这个“令诸侯就国”的诏令并没有什么实质利益,但它却表明了武帝改革的决心。

此外的各项政令分别是:

1.除关。武帝之前,各国各有关禁,武帝废除关禁,既是要装出一个“不设防”的盛世气象,更重要的是这对瓦解诸侯国的“占山为王”的状态很有助力。

2.仿周礼而创汉制。武帝欲行儒道,而儒道的源头在周,故这条诏令的颁布是理之所必然。

3.贬谪诸窦宗室,其“毋节行者”,削除爵位。这就直接涉及人事的调动、豪族的利益了。这个针对窦氏宗族的法令,是武帝对窦太后的一种挑衅,一种试探。窦氏家族的人果然暗中向太后抱怨。

这时候,闽越攻打东瓯,东瓯遂向汉朝告急。闽越即是今天的福建,东瓯即是今天的浙江、闽北地区,两国同属越人,风俗相近。自秦末大乱之际,闽越东瓯等纷纷独立复国,日益强盛。

原来,吴王刘濞的儿子刘子驹藏在闽越,他怨恨东瓯在父亲刘濞败逃投奔的时候将他杀害,所以总是怂恿闽越国王对东瓯用兵。

消息传到长安,武帝廷议时让群臣商略。太尉田蚡首先发言,他认为越人之间互相攻击,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根本无需奇怪,更不要说劳民伤财地发兵去救。越地多是蛮荒之地,就算我们打赢了,又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呢?秦朝时就已经把它放弃了。

武帝正思索田蚡所说的话时,有个人站了出来痛斥田蚡的见死不救。这个人叫做严助。严助是严夫子严忌的儿子,武帝即位之初“举贤良方正”,严助是第一批入选之人,深受武帝赏识,常常替武帝与那帮他看不入眼的老臣当朝辩论,不久武帝擢升他为中大夫。

严助本名庄助,可是后人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替庄助改了姓。严,庄严,二者本来互训。其实刘庄比严助晚生了一百多年,是晚的不能再晚的晚辈,庄助死后若地下有灵,知晓自己变成了严助,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严助分析说,救人这件事,就怕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救援,恩德无法泽润到东瓯,如果有这个力量和本事,为什么不救?秦人放弃越地,我们就要放弃吗?秦人连咸阳都放弃了,何止区区越地!现在东瓯前来求救,若陛下不能救援,他们还能到哪里求告呢?我们大汉又如何统领万国呢?

严助言辞犀利,字字铿锵,武帝听了这么热血的议论,立即说:“太尉不足与计。”

于是武帝令严助带兵救援东瓯。战国以来的军制,是发兵必须有虎符作为凭信。虎符分为两半,一半在君主手中,一半在将帅手中,两半合在一起,才能发兵,所以当初信陵君要“窃符救赵”。

也许是因为虎符掌管在太皇太后那里,不在自己手里,也许是为了考验严助,具体的情况很难知晓。总而言之,武帝没把虎符交到严助的手中,这就要看严助的机变智谋了。

严助持着武帝所赐的旌节来到会稽郡。

严助对郡守说:“皇上刚刚登基,不想动用虎符,烦请你发兵。”

“没有虎符就想发兵,这形同谋反。”郡守援引汉朝法律拒绝了严助。

狠话都已经说了出去,如果无功而返,就不仅仅是面子的问题了。严助一咬牙,扯过郡守下的一个司马,抬手就是一剑。司马的人头沿着阶梯滚落,血痕斑斑。郡守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严助之后大呼道:“有敢违天子命者,下场如是!”

于是郡守发兵火速救援东瓯,汉兵未至,闽越兵闻风而退。

出兵东瓯这件事,对错很难说清。按着田蚡的意见,闽越攻打东瓯确属越人的内部纠纷,汉朝派兵维和的确是拿自己的银子补别人的窟窿。但世事往往要从长远来看,才能得出一个较为清楚的结论。汉朝出兵,加大了对吴越的影响力,这对以后将之永久收入中华的版图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抛却利益的计算,东瓯的危急,本来就是帮助汉朝杀掉刘濞引来的,汉朝不应该对此坐视不理。武帝的心中有个大大的版图,他要凭借自己的意志把它一点一点画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魔王与妈妈囤好物资迎末世透视仙王在都市劫神传镇北王神笔聊斋大佬他貌美如花从星穹铁道开始的酒吧打工人生活破命刀那个少年好奇怪,有把枪他天天开末世求生录之尸海云涌海贼:最强副船长,领悟任何果实天魔传说狂扇血魔女帝遮天风流小屌丝荒芜世界的守望者火系法爷修炼指南开局成炉鼎:妖女休要蹭我修炼!骑士遥远的记忆糖心蛋夹心甜
经典收藏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魏虎我助大唐盛世天下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明朝富家子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特种兵之至尊高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虎啸三国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大宋风云特战队员的成长之路回到大汉打天下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朕实在太难了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三国之飞将再世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这个开局有点惨啊!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阿斗:我为建文大帝狂魔战神杨再兴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穿越到古巴比伦建国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扶你登基要杀我,卸甲归田你慌啥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什么!越娶妻越强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 历代王朝更迭txt下载 - 历代王朝更迭最新章节 - 历代王朝更迭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