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带着农场混异界穿越占座山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明末好国舅平瑶乐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步步生莲盛唐华章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51章 冯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殿外内侍悄悄走了进来。

“太子殿下,魏王殿下。”

“说。”李承乾淡淡应声。

“奴婢听说,泾阳王殿下与王妃,带着泾阳王府的小郎君,去了大安宫。”

李承乾与李泰兄弟两人相视一眼,都发现了彼此眼中的光芒。

“要不,中午咱们去大安宫蹭顿饭吃?”李承乾笑问道。

李泰连连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王叔一家去大安宫,那今天中午,大安宫的饭菜,一定会十分丰盛,阿翁要招待王叔和婶婶是一回事,但是阿翁也很喜欢狸奴。”李泰说道:“所以这一趟,咱们还真去着了。”

“正好,带上你的课业。”李承乾举起手中的册子,在李泰面前晃了晃。

“唉?”李泰一愣:“怎么又成了我的课业了。”

兄弟二人相视,哈哈一笑。

去大安宫的路上,李承乾依旧在跟李泰聊天。

“我这几天,见了各地来长安的朝集使。”李承乾说道:“也了解了不少各地的风貌,但是,我最上心的,还是广州那边。”

“我知道,因为占城稻的缘故。”李泰说道:“我听说,广州那边,今年也来人了,而且,来头不小,大兄你要留心一些,说不定,用的上。”

“不是说不定,是一定能用得上的。”李承乾笑道:“你是说耿国公冯盎吧。”

“他今年和儿子冯智戴一同来长安,也是要向阿耶表忠心的。”

“在贞观元年之前,朝中对这位耿国公的看法有不少异样,所以今年他来了,也算是平息朝中一部分人的心思。”

说话间,两人的车驾就到了大安宫门外。

殿内,李渊还在一边带孩子,一边跟李复两口子聊天,内侍进来通传,说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来了。

李渊更高兴了。

“今天这是个什么好日子,啊?都来了,好,好啊,快让他们进来。”

儿孙绕膝,阖家欢乐,是李渊最喜欢的。

孙子在跟前,能不开心吗?

至于儿子?

他不在,也挺好的,省得一本正经的,看着都累得慌,让他在两仪殿忙活去吧。

他不忙,这些人怎么过好日子?

殿门被两名宫婢缓缓推开,李承乾一身月白蟒袍走在前面,李泰紧随其后。

\"孙儿拜见阿翁。\"兄弟二人齐声行礼。

李渊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免礼免礼,来得正好!”

李复争欲携妻子起身行礼,毕竟是在宫中,太子是君,他们是臣。

却是被李承乾快步上前扶住。

\"王叔,婶婶,不必多礼。\"

李泰已经凑到李渊身边,好奇地戳了戳李睿肉乎乎的脸蛋:\"狸奴,手里拿的什么呀?\"

“很久没见小狸奴,长的真快啊。”

“这么大的孩子,一段时间不见,变化就很大了。”李渊笑呵呵地说着:“当初你跟你大兄也是如此,阿翁一段时间不见你们,你们就慢慢长大了。”

“最近年底了,宫中诸多繁杂,你们两个,可有好好读书?”

李渊也关心孙儿的课业问题。

李承乾是储君,虽然说着不能对他过于严苛,但是该学的,也不能落下。

“回阿翁,我与弟弟们的课业,从未落下。”李承乾拱手说道:“而且平日里,还会聚在一起,谈论一些读书的感悟。”

李渊颔首抚须。

孩子们能和谐相处,喜闻乐见。

兄弟之间,感情要好,再好不过了。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李渊看到了李承乾手里的册子。

“这是青雀的一些读书感悟。”李承乾说道:“本来是想坐在一起讨论一番的,但是听闻王叔一家来了大安宫,孙儿就和青雀过来了,因为,青雀和孙儿的感悟,是听王叔讲故事得来的。”

李复一听这个,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还是那西游记给闹的。

故事给他们讲完了,加上现实里朝廷收拾佛寺,这俩孩子,想多了。

不过,想多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尤其是,他们还会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

读书嘛,从来就不是什么闭门造车的事,相互之间谈论感想,有益增进学问的理解。

不得了啊,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啊。

“哦?”李渊笑道:“故事?是先前说过的,西游记的故事吗?”

李复微微一愣。

太上皇竟然也知道。

“是。”李承乾应声:“王叔已经将故事的结尾讲完了。”

“有趣有趣。”李渊笑着看向李复:“怀仁呐,来,给朕说说这个故事的结尾。”

“是。”李复拱手应了一声。

随后,再次讲述了一遍唐僧在西天被“勒索”的事儿。

李渊听过,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随后,他要看看李泰写下的感想。

午饭之前,几人坐在软垫上,凑在一起,临时成了故事讨论会了。

毕竟,这故事里,是真的有门道。

在座的也都是聪明人,人精堆里混出来的,想法自然就多种多样了,相互之间交流起来,轻松愉快。

况且,李渊也未尝没有借此要教导教导两个孩子的意思。

中午宴席过后,李韶抱着孩子去了偏殿休息,而李渊和李复还有俩孩子,则是坐在了一起,继续聊天。

说着说着,李承乾就提起了正事。

关于明年去林邑取占城稻的事。

也提起了冯盎。

“若是去林邑,船队最好就是从东合州(雷州)出发,那里,也在耿国公的辖区之内。”李承乾说道:“耿国公已经与两个儿子来到了长安,孙儿也见过他了。”

李渊抚须点头。

占城稻的事,是好事,要全力促成。

大唐的百姓有饭吃,这是天大的事情,百姓多一口饭吃,天下便少一分动荡。

冯盎嘛......

当年冯盎,还是他封的国公,给了诸多殊荣。

冯盎武德五年受李靖檄文而归顺大唐,当初以冯盎的辖地设置八州,封上柱国,高州总管,吴国公,其次子冯智戴为春州刺史,三子为东合州刺史。

不久之后,又改封其为耿国公。

贞观元年之前,冯盎未曾入长安,贞观后,新皇登基,冯盎在当地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仅有书信送往长安。

南边各地方州府前后上奏称冯盎谋反。

当初冯盎要谋反的事,闹的沸沸扬扬,朝廷都已经要派兵马讨伐了。

后来听说是被魏征上奏,将这件事给按了下来。

具体的细节,李渊就不知道了。

那时候,他人已经不管朝廷的事情了。

“冯盎来长安了啊。”李渊笑道:“如此,朝中诸多人,也该放心了,更何况,他还带着儿子来了。”

“怕是这次到长安,等走的时候,他的一个儿子,得留在这里。”

听到李渊这般说,李承乾脸上闪过一抹错愕。

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质子。

冯盎归顺大唐,但是他在南边的影响力太深了,广东一带,天高皇帝远,朝廷的政令到达那里,是否能够推行,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变数太多。

曾经冯家在那边,可以说是无冕之王了。

就算是归顺大唐,做了耿国公,可是势力还在。

否则贞观元年的时候,朝廷也不会起了兴兵的心思。

“孙儿此番见耿国公,见他态度公瑾,倒是不像是有二心的样子。”

“更何况,带两子入京.......”

“大多数人的心思,是不会写在脸上的。”李渊笑道:“能掌控一方的人,更是如此。”

“当年朝廷要派兵,这件事,怕也是将他吓得不轻。”

“他的确是没有什么异心,这几年没到长安来,也是南方形势不稳定,地方上争权夺利,不比长安城简单多少。”

“满朝,能看明白的,魏征算一个。”李渊轻笑:“冯盎若是要反,何必等到二郎登基之后呢?武德年间,天下未定,他若想割据一方,自立为王的机会多的是,且名正言顺。”

举旗打仗嘛,讲究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贞观年间谋反,哪儿来的“名正言顺”?

“是。”李承乾颔首应声:“当初魏监也是如此说的,还说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以驻扎大部队。况且,所谓的反叛,尚且没有形成,朝廷不可兴师动众。”

“孙儿记得,当初上奏说冯盎谋反的,不在少数,不然,阿耶也不会想要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

“魏监说,冯盎若是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

“可是,这么多人说冯盎反叛,冯家的兵马,却是没有动静,没有出境。”

“当年如果真的直接派兵过去,恐怕不是反叛,也要逼得人反叛了。”

李渊颔首。

二郎身边的那些人,也是剽悍无比啊。

后来冯盎虽然没有来长安,但是冯智戴来了,天子的使者已经到了岭南,如果冯家这边没有人来长安表态,那就真的要打起来了。

天下不安定的时候,尚且不曾有割据之心,天下安定了,又怎么会有?

岭南这地方,虽然天高皇帝远的,但是人力物力,如何与中原相比较?

李泰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这事儿,不是已经过去了嘛。

而且,现在人家也主动来了。

质子的事情.........

李泰忍不住问道:“那冯盎会愿意吗?留一个儿子在长安。”

李渊哈哈大笑,“他既然主动来长安,自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是聪明人,心里有数的。”

李复沉吟片刻。

“若是冯盎在岭南配合这件事,那势必会更加顺利。”

“放心吧,不会有意外的。”李渊笑道:“冯盎这个人,朕与他也是打过交道的,如今天下安定,他在岭南,翻不起什么风浪。”

苏定方来年离开长安去办水师的事情,是要去登州。

至于广州那边,还要靠党仁弘。

党仁弘是李世民的心腹,在广州做都督,算是安插在那里,经营广州之外,可是看着点冯盎以及冯家。

广州都督府统管岭南十三州,党仁弘是广州都督。

品,细品。

他在那里这些年,早就该将冯家的底细摸清楚了。

冯盎这次带两个儿子来长安,未尝没有这原因在里面。

冯家往后,只能做大唐的顺臣。

“今年,各地的朝集使都已经到长安了吧?”李渊问道。

李承乾点头。

“都已经到齐了。”

“往年,都没有这般齐过。”

李渊哈哈一笑,不做评价。

“不仅仅是朝集使,还有诸多番邦的使臣呢,过年可是件大事。”李泰补充说着:“最近听宫里的人说,隔三差五的,就有番邦使者觐见。”

“林邑的使臣来了吗?”李渊问道。

殿内骤然安静。

李承乾点头。

“来了。”

“三日之前,刚到长安。”

“听说是带了一些奇珍异宝......”

李渊微微一笑。

“那岂不是,很好吗?”

什么叫.......师出有名?

长安城的崇仁坊,角落里有一处宅邸,不算大,虽然放眼在整个崇仁坊,位置不算好,但是在长安城内,这地段的宅子,住着的都是贵人。

这里便是冯家在长安城置办的宅子,作为落脚之处。

至于为什么不住官邸。

冯盎也已经做好了留一个儿子在长安的准备,所以,该准备的还是提早准备吧。

总不能让孩子也住官邸。

宅子虽然不算奢华,却也宽敞雅致。

冯盎坐在书房里,喝着热茶。

到底是长安城,如此繁华,令人艳羡啊。

哪像岭南.......

放下手中茶盏,看向两个儿子。

“我已经见过陛下和太子,以往,冯家在长安,多受人猜忌,此番来长安,也是向陛下表明咱们冯家的态度。”冯盎说道:“不过,即便如此,岭南离着长安实在是太远了,更何况,咱们冯家在岭南,颇有根基。”

“因此,遭人猜忌,是难免的。”

“父亲,咱们在岭南,可是一直都安分守己的。”冯智戴说道:“是朝廷信不过咱们。”

“住口。”冯盎眸光凌厉扫过次子:“这等话,不可说。”

“是。”冯智戴低头应声。

“虽然我们不曾有异心,但是形势不饶人。”冯盎说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不小心赖上你修仙界的捡尸人重生之官路商途最强帝尊在都市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浪迹在诸天世界神级小坏蛋吞噬神域坑爹萌宝已上线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捡个飞碟送外卖重生之小小玩家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家的厕所通异界我的谍战岁月太吾传人响当当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经典收藏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误入红楼,修仙人生最强终极兵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我们家的小静静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带着淘宝去抗日续命大明朝虎啸三国朕实在太难了龙飞凤儛我保驾三国之飞将再世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冷王的金牌宠妃田园大唐晋风我爹是奸臣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明末好国舅
最近更新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史上最强县令高门庶子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寒门状元路明朝的名义靖康前夜:帝业重光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