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晋末风云录锦衣夜行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红色苏联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鹰视狼顾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3章 农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即便是庄子上王府两卫的新统领,也是老熟人,足够可靠,但是比起苏定方来,差远了。

强化12的史诗武器和强化7的紫色武器,没有可比性。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

随着湿润的季节来临,干涸的大地上,下起了绵绵的春雨,万物开始躁动。

李复乘坐马车,走在田间的路上,带着泥土芬芳的春风拂入车厢里,田间地头的农户在弯腰忙碌着,田野里,到处都是希望的气息。

李复喜欢在这个时候在庄子上转悠。

以前是白身的时候如此,现如今,依旧如此。

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根,哪怕是发达了,这根,也依旧深深的扎在人的心里。

马车轱辘碾过被春雨润湿的土路,发出咕噜咕噜的轻响,偶尔颠簸一下,李复坐在马车里,随着马车的颠簸晃动了身体。

“今年这场春雨,下的真好。”李复忍不住感慨着。

“可不是。”外面驾车的伍良业接话:“看这墒情,今年又是个好年景。”

“官府那边说了,说宫里的钦天监的人算的,今年必定还是个丰年。”

李复哈哈一笑。

“丰年好啊,丰年有粮食,百姓们也能过好日子。”

如今老百姓种地,看天吃饭,庄子上这边还稍微好一点点,因为修了水渠,灌溉能省点力气。

但是也就只是好一点点而已,真要是遇到贞观三年那样的天气,别说有水渠了,就是有水库都够呛。

“看看今年夏天的情况,等到今年冬天,就组织庄子上的人,把水渠好好清理清理。”李复说道:“这玩意儿,可有大用处呢。”

眼下这水渠,也就只是能覆盖这一个庄子而已,等什么时候腾出空来,水渠还是要拓宽,加深,能做到取水,存水,雨季排水。

要是有条件,挖个大水库也不是不行。

马车离开弥漫着泥土气息的田野,转而驶向书院方向。

李复今天出来,闲逛是一回事,还有点正经事要做。

已经是三月了,书院这边也要有人,离开庄子上。

书院自分院之后,李复鲜少往那些分院里走,最多的是去见孙思邈。

毕竟医学大拿,知道孙思邈在庄子上,来打扰他的人也不少,长安城的一些勋贵,甚至会亲自到医学院这边来。

孙思邈倒也不介意。

有病人登门,也不算是坏事,教导学生嘛,没有病人做实际案例,怎么让学生们去区别,什么样的病人,脉搏是怎么样的?

孙思邈教学生,都是一个个的手把手的教导。

长安城的那些勋贵,官员,既然来了,想要找孙道长看病,那就要做“教学器材”。

倒也不必因此而心里有什么芥蒂。

毕竟只是教学器材。

而不是在那里做老师,周围学生鞠躬致敬。

不过这次李复要去的并不是医学院,而是比医学院规模更小的.......农学院。

农学院,就是专门研究倒腾地里的事情的学院。

学生就只有几个,先生有三个。

偌大的一个分院,先生和学生加起来,都不到十个。

大多数人将孩子送进来,都是抱着孩子能读书,将来有出息的目的。

至于什么算是有出息?

考公!

再不济。

考编!

走仕途,算是考公,若是在衙门里当个小吏,算是考编了。

哪怕是在庄子上的产业里,有一份生计,在庄子上的人的眼里,也算是考编。

当然,这些都是李复自己在心里的定义。

这会儿庄子上的人哪儿明白什么考公考编。

至于农学院,本就是庄户家的孩子,到了书院读书,学本事,还要折腾地里的那点事儿?那跟没去书院读书,在家里跟着爹娘一块下地有什么区别?

甚至在家里跟着爹娘一块下地干活,还能帮着家里减轻负担,甚至,说不定还能多种点呢。

所以,农学院,不在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

在农学院,能去学什么呢?要说种地,家里种地都种了几代人了?

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下,农学院的这几个学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当初设立分院的时候,农学院差点被取缔了。

因为没有人报这边。

是李复好说歹说,才说动了这几个对地里的作物感兴趣的孩子,进入了农学院。

现在,虽然他们也才学了不到一年,但是,用到他们的时候到了。

连带着农学院的老师,也要有用武之地了。

马车穿过书院的中心区域,听着远处书声琅琅,充满了蓬勃的朝气,相比之下,越是往农学院的方向走,周遭就越发的安静,甚至有些冷清。

农学院的院落虽然不大,但是看上去也十分空旷,墙外面是一大片划分整齐的实验田,与其说是个学院,更像是农户家,院子里晒着些不知名的种子,墙角靠着几把改良过的锄头和犁铧。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和植物混合的气息。

李复到这边的时候,农学院的师生们正在打包自己的行李。

吴博士见到李复,连忙迎上前来,拱手行礼。

“见过殿下。”

“准备的如何了?”李复问道。

目光扫视过那些打包好的东西,里面除却必备的衣物之外,更多的也是各种布袋,甚至还有工学院改良过的工具,一应俱全。

“都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下午就出发。”吴博士说道:“能带的,尽量都自己带着,到了那边去,就没有工学院的同僚帮忙了,剩下的,就只能在当地找工匠了。”

“好。”李复点头应声:“此行你们的任务不轻,南方气候与北方大不相同,到了那边,你们也要多听,多看,多问,与当地的老农多沟通,但也要注意身体,安全第一。王府和书院,等你们回来!”

李复又叮嘱了一番沿途注意的事项,尤其是重点说了南方的气候。

生怕这些人到了那边之后,水土不服。

水土不服这事儿,轻则身体难受,往重了说,要人命也不是不可能。

“农学院做的事情,或许与仕途高升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做成了,能够实实在在的惠及万千黎民,此行,有劳诸位了,若是成了,回到长安来,我亲自入宫为你们讨赏。”李复对着众人拱了拱手。

吴博士重重点头,他身后的几个学生也纷纷还礼。

学生们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都透露着一股子认真的劲儿。

他们个个目光坚定,带着一种不同于文学院读书的学生的沉稳与踏实。

这几个学生,他们的考场不在殿堂,不在桌案,而是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锦绣的文章,不只是写在纸上,若是能引进占城稻培育改良成功,那他们的文章,就是实实在在的写在了稻穗上。

“一路顺风,有任何需要,写信送回庄子上,送到书院,书院能解决的一定都为你们解决,书院解决不了,泾阳王府出面去解决。”李复说道:“你们就在那里安心的将事情做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多谢殿下。”吴博士郑重拱手应声。

李复微微颔首。

他在庄子上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如今也要离开温室,去更广阔的田地里去学习,去汲取,去发挥了。

这就是书院立起来的意义所在。

前往南方的,不仅仅是书院这边的先生和学生,东宫派了人过去。

李二凤也十分重视这件事,但是到底是有了上次的经验,自家儿子的课业,他没有再插手。

既然是存了要锻炼太子的心思,若是遇到事情,做父亲的就要指手画脚,上前帮忙,反倒是让东宫一干人束手束脚,太子也难以成长。

但是这次关于占城稻引种的事情,又事关重大。

李世民心里也是抓耳挠腮的。

时不时的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的忍住了。

只是时不时的暗示李承乾,若是有任何需要帮助的地方,一定要提出来。

要不,从司农寺派遣几个官员过去也行。

反正这活儿,谁干不是干呢?

李承乾也听出了自家阿耶的意思,只是微笑着回应,自有安排,还请阿耶放心。

李世民也就没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

要是太子的老师给太子布置作业,布置一回,他这个做阿耶的就插手一回,这算怎么个事儿?

都怪李复。

这都布置的些什么课业!!!

这么要紧的事情,丢给太子当课业做,好像是无关轻重一样。

真是.......过分!!!

李世民将自己心里着急,这种抓耳挠腮一身牛劲没处使的感觉,都归咎于李复布置的课业,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不,不能说是吸引。

应该叫“勾引”才对!

东宫之中,李承乾也在对自己麾下的官员做最后的叮嘱。

“占城稻引种,事关农本,陛下甚为关切。”

“几次三番,想要司农寺与工部的官员直接下场。”

李承乾端坐于书案后,语气虽还带着少年的清朗,却有着储君的沉稳,目光扫视过下方站着的官员:“然此事亦是历练之机,不可全然假手他人。”

“尔等从东宫属官中,遴选一二精干、通晓庶务且对农事有所了解之人,随书院队伍一同南下。”

“你们此行,职责有二。”

“一则为辅佐,与书院师生、岭南地方官员协调沟通,解决沿途及当地实务难题,确保此行顺畅。”

“孤知道,让你们去种地,下地干活,你们扛不起这种事。”

“所以,一定要尽心竭力,从旁辅助农学院的人。”

“二则为记录观察,详实记载占城稻之种植情状、岭南农事风貌,乃至地方官民应对之策,回京后需向孤详细禀报。”

“切记,诸多事务,不得越俎代庖。”

说到最后的时候,李承乾的目光也锐利了起来,扫视过他们:“若是让孤知道.........那也就不要怪孤,不讲情面了。”

“臣等遵太子教令。”

“去吧。”李承乾拿起桌案上加盖了东宫太子印鉴的教令,让内侍转交给下面站着的官员。

李承乾所说的,已经写成了正式的太子教令,带着这份教令前往南方,能用上。

一支由东宫舍人带队,包含两名精干文书及数名护卫的小型队伍自宫中出发,往泾阳县庄子上去了,他们要先去农学院,跟书院的师生汇合。

消息很快传到了两仪殿。

李世民满意的听着太子的安排。

“哈哈哈,朕的鸣鸾,安排的好啊。”

“有自己的主意,安排人手和事务,也十分妥当,真是长大了。”

东宫有东宫的班底,太子尚且在学习成长中,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去处理事情,虽然手段尚且稚嫩,但是不去做,又怎么能能历练成熟呢?

“看来,这次朕忍住了没有多嘴,也是对的。”李世民心情颇佳,跟身边的内侍总管王德聊了起来:“朕也是越来越期待后续了。”

王德微微躬着身子。

“太子殿下行事果决,有陛下教导的风范。”

“哈哈哈哈。”李世民听到这话,更高兴了。

李世民越想越觉得,自己没插手,做对了。

若是和处理佛寺那样,直接插手去做事,事情的确是做的快准狠稳,可是在那件事中,东宫成了只需要看消息的存在,没有插手任何过程。

这样,如何能说是太子将课业完成的很好呢?

而这一次,是真正的让东宫去做,哪怕是遇到难题了,碰壁了,只要不求到自己跟前来,就说明,他能解决。

要相信自己的鸣鸾,有这个本事!

李世民想起,当年自己不也是一步步走过来,历练过来的吗?

李世民心情愈发舒畅。

“王德,着人去立政殿送个消息,午膳朕要过去与皇后一同用膳。”

王德始终微微躬着身子,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是,奴婢遵旨。”

心情好,要去找皇后分享一下。

鸣鸾是他们的儿子,是他们最优秀的儿子!

嗯........现在离着午膳还有一段时间.......李世民思索着。

“去,将房玄龄和杜如晦找来。”李世民说道。

他现在就忍不住,想要找人显摆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之袁术家臣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我的谍战岁月星际:最强机甲师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顾道长生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慕林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透视牛医明星前女友报复我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重生之小小玩家捡个飞碟送外卖太吾传人响当当
经典收藏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制霸大宋之奸臣传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特种兵之至尊高手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唐哀帝,中兴大唐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炮灰"攻"养成系统汉官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朕实在太难了日月余晖超神妖孽兵王魏虎三国之飞将再世大唐镇国公我爹是奸臣春风玉露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
最近更新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英烈传奇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高门庶子大明辽国公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真理铁拳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靖康前夜:帝业重光云起惊鸿客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