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国士明末好国舅平瑶乐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鹰视狼顾弘农杨氏,恭送大汉!浮世烟云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9章 出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孙无忌垂眸,眼底闪过一丝冷冽的讥讽。

高昌,因为棉花贸易的关系,这两年可是发财了。

如今一看,确实,这两年因为棉花贸易,高昌从中得了不少好处,高昌人能吃饱穿暖了。

也让麹文泰有些昏了头,忘了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忘了这财富究竟源于谁的恩赐和需求。

加上因其在西域的特殊位置,凭借其地利和特产,攫取了不少财富。

但是,这些财富,他拿的稳当吗?

是想吞并焉耆,做西域的王吗?

离开了大唐,你依旧什么都不是。

西突厥,说不定就看上高昌的好处,想要跟高昌掰扯掰扯。

高昌,可打不过草原上的那些饿狼。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大唐能让你富,也能让你顷刻间一无所有。

这种因为短暂繁荣而产生的错觉和狂妄,在长孙无忌看来,无疑是取死之道。

作为大唐的藩属国,大唐让你过好日子,你却在西域折腾,连奏章都不往长安送,就擅自行动。

正愁没借口灭你。

“陛下,如此臣便先提前让西北那边准备好军需,朝廷粮草也拨调一批过去,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李世民微微颔首。

“辅机,此事你要暗中进行。”

虽然李世民身边的几个大臣对此事都知道一些,但是明面上,宗主国的风度还是要保持的。

高昌王宫。

鞠文泰看过了李世民的诏书。

“坏了,坏了啊。”鞠文泰抖搂着手里的诏书:“天可汗,到底还是怪罪下来了。”

麹智盛快步上前,接过诏书迅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父亲,天可汗召您即刻前往长安……这,这分明是要问罪啊!”他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以往他们这些西域小国之间发生一些矛盾,相互出兵攻伐,中原是不管的。

以前中原王朝还是隋朝的时候,圣人可汗也不曾管过。

“高昌和焉耆都向大唐称臣,臣子之间互斗,天可汗应该不会管,我想,大概是焉耆派了使者去长安,去向天可汗告状了。”鞠文泰满脸愁容:“不过,此事,也并非无法向天可汗解释,我们即刻停止对焉耆用兵。”

麹智盛沉吟一番。

“那,父亲要去长安吗?”

鞠文泰叹息。

“咱们向天可汗称臣,可不是一句空话啊。”

“一旦惹怒了天可汗,大唐的兵马,怕是要朝发夕至了。”

“汉家兵马如日月,而咱们高昌兵马如霜雪,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啊。”

“我若不去,天可汗怪罪下来,一定会发兵讨伐我们的。”鞠文泰满脸忧愁。

焉耆区区小国,国力比不得高昌,如今高昌强大了,以往的恩怨必然是要讨回来的。

可是,还没等到灭了焉耆,焉耆的使者竟去了长安。

被天可汗知道了,那他们此举,就成了不臣了。

“若只是攻打焉耆,区区一个焉耆,倒也算不得什么,只是兵荒马乱的,贡道不通,这才是天可汗最看重的。”

“原本是打算着,速战速决,如此战局一定,天可汗也不一定会怪罪咱们。”麹智盛垂眸:“到底还是让焉耆的使者跑去东方了。”

长安城,焉耆的使者到达长安,见过了鸿胪寺的官员后,被鸿胪寺的人带着前往翠微宫。

含风殿内,焉耆使者声泪俱下,控诉高昌如何残暴,对他们用兵。

“你离开的时候,那边情况如何了?”李世民问道。

“高昌已经攻下了五座城,烧毁房屋,掠走了一千五百多人口。”

西域本就地广人稀。

一千五百人,可不少了。

“你到长安,要走一个多月,现在焉耆恐怕要灭亡了吧?”

“没有,我是在高昌撤离后,才快马加鞭赶到长安的。”焉耆使者说道。

“恩,你先下去吧。”李世民说道。

内侍走到焉耆使者身边,将其带离含风殿。

“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魏征,到含风殿议事。”

约莫一刻钟。

侯君集最先来到含风殿。

跪坐在李世民一侧。

“陛下,西域出事了?”

“你怎么知道?”李世民笑问。

“臣来的时候看到咱们在西域的使臣,还有焉耆的使者,刚刚离开。”

“那焉耆使者,脸上的泪珠子还没抹掉呢。”

侯君集老老实实回应。

“等人到齐了,咱们商议一下。”李世民笑道。

“哎呀,商议什么,打就是了。”侯君集语气甚是豪迈。

西域那帮国家,连西突厥也算在内,对于大唐来说,都是土鸡瓦狗。

“打?打谁啊?为什么要打啊?”李世民笑眯眯的说道:“先仔细说说吧。”

不多时,众人到齐,依次落座。

“焉耆派来使者,高昌发兵攻打焉耆,掠夺人口,封锁贡道,所有进出贡道的使者和商人,都被扣留。”

“原来如此啊。”侯君集点头:“那就更要打了,高昌算什么东西,他打焉耆也就算了,还敢在贡道上动手脚?!”

“那贡道,是西域各国来长安朝见的必经之路。”

“这就没将陛下,他们的天可汗放在眼里嘛。”

“高昌和焉耆都是大唐的属国,高昌攻打焉耆,视为叛乱。”房玄龄一锤定音。

今天敢打焉耆,明天他就敢打大唐!

“我大唐,也是有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叛乱了。”长孙无忌感慨:“陛下为天可汗,应该说,绝对不能容忍如此的叛乱,如此悖逆之行。出兵惩戒,势在必行。”

“如此,就应该出兵惩罚!”侯君集三句话不离打仗。

“不然。”魏征开口说话了。

“陛下,高昌作乱,固然当罚。焉耆被侵,亦值得同情。然,大唐劳师远征,耗费钱粮无数,与所得相比,未必划算。臣以为,两不相抵,当以训诫施压为主,未必需要即刻兴兵。”

“不不不,这件事情,不可等闲视之。”房玄龄反驳:“高昌处天山南北,是交通要道,是大唐进入西域的门户,反之亦然,牢牢掌控在大唐手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初汉朝和匈奴五争车师,不是没有道理,如果朝廷坐视不管,他今天敢打焉耆,明天就会去打伊吾,再往东,就是凉州了。”

“这不是钱粮能计算的,若是坐视不管,高昌坐大,西域门户洞开,将来所耗费钱粮兵力,就不止如今了。”

杜如晦点头。

“没错,更何况,如今西突厥刚刚安定下来,陛下才派遣使者前往,册封可汗,这个时候出兵攻打高昌,敲山震虎。”

李世民亦是点头。

“侯君集,征伐的事情,你先做准备。”

“是。”侯君集应声。

“朕已经着人给鞠文泰送诏书,让他亲自来长安见朕了。”李世民说道:“朕倒要问问,封闭大唐与西域之间的贡道,攻打焉耆,他想要干什么!”

“焉耆的人口和财产,怎么拿的,怎么送回去!”

庄子上,李承乾接到了来自翠微宫的书信。

书房里,李承乾的脸上一脸凝重。

“大唐,要对高昌用兵了。”

李承乾心里清楚,给焉耆讨公道,平叛,这些都是师出有名。

目的和师出有名是两码事。

最重要的是贡道,还有棉花地。

这两年棉花推广开之后,大唐对于棉花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了,仅仅只是高昌的话,满足不了大唐的需求。

大唐各地,已经零零散散有开始种植棉花的庄户了。

可是,大唐的地,用来种棉花的越多,种粮食的就越少。

衣食住行,棉花是衣,粮食是食。

都很重要。

更多的棉花,意味着价钱还能再降一降。

百姓能够穿的起棉衣,就意味着,冬天路边能少些冻死的人。

“愁什么呢?”李复乐呵呵的抱着孩子进了书房。

李韶要去巡视庄子上,所以孩子就归李复带。

“翠微宫来信,大唐或许要对高昌用兵了。”李承乾说道。

李复微微颔首。

“早就预料到的。”

“西域太大了。”

“西域三十六国只是个统称,千百年来,西域的小国,更迭不断,那一片,乱糟糟的,今天你灭了我,明天我打你,都是很正常的。”

“以前不管怎么乱,没人管。”

“哪怕是前隋的时候,说杨广是圣人可汗,他也不管,只要人家跑到长安或者是洛阳,给他进贡一些特产,跪在他面前吹捧他一番,他一高兴,大笔的赏赐就送出去了。”

“人家只是付出了一点吹捧,就能得到大笔实质性的好处,何乐而不为?”

“漂亮话谁都会说。”

“西域之间的征伐,前隋是不管的,也管不了,隋炀帝的注意力,都在辽东之地。”

“有一定的高瞻远瞩,但是操作起来,一言难尽。”

杨广大手一挥,给予番邦诸多赏赐,这是裴矩亲口说的。

里面也有年轻时候的裴矩的手笔。

所以老了后悔,临死前把以前后悔的事儿都说了个遍,这也是要给后来者累积经验。

成功的,可以汲取,失败的,可以规避。

“大唐经略西域,要吸取前朝的教训,该给他们教训就给他们教训。”李复说道。

“但是,魏大夫说,出兵攻伐高昌,对于大唐来说,也是负担。”李承乾说道:“虽然大唐现在能够负担的起,但是在魏大夫看来,这是赔本的买卖。”

“魏公只算了眼前的经济账,这是他一个谏臣应该做的。”

“但是长远来看,政治和战略这两笔账,也是要算的。”

“这并不是赔本买卖,大唐的支出,未必不能在战争的时候,变成收益。”

米国佬还收割全世界呢。

霸权。

各方面的。

“高昌这两年做棉花生意,加上地处贡道,劫掠焉耆,恐怕如今家底也不薄了。”李复笑道。

“第一,高昌这几年来的经略,攒下了足够的家底,能为军队补给。”

“第二,棉花,如今大唐棉花需求日增,仅靠高昌输入,不仅价格受制于人,数量也远远不够。拿下高昌,就意味着我们直接掌控了最好的棉花产地之一!将来可以在高昌广植棉花,由朝廷直接管控经营,其利源源不断,岂是区区一次军费所能比拟?这叫做‘夺其地,取其利’!”

“林邑同样是如此。”

“第三,贡道畅通带来的长远贸易税收和安全价值,更是无法用一次军费来衡量的。商路安全繁荣,西域诸国乃至更西方的商队才敢放心往来,这其中的抽税和带来的经济活力,又是一笔巨大的长期收入。”

“所以,看似花钱打仗,实则是为了夺取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这笔账,要往远了算。”

“高昌为什么要打?给焉耆出头是个借口,杀鸡儆猴才是真的,你阿耶是天可汗。”

“是当初他们来长安,在太极宫共同跪求,给上的尊号。”

“这岂能如同圣人可汗一般,只是个名头?”

李复将怀里的狸奴放在地上,看着他在书房里自由活动。

一边看孩子一边给李承乾解释。

“你阿耶跟我说过,西域诸国,畏威而不怀德者居多,他们没有中原仁义礼智信这一套。”

“谁拳头大谁就是老大。”

“今日高昌敢如此放肆而大唐不出兵,明日就可能有更多国家效仿,阳奉阴违,甚至勾结西突厥残余势力。到时候,西域烽烟四起,大唐需要投入的维稳成本会比如今高出十倍百倍!”

“现在用一场干脆利落的灭国之战,彻底震慑所有心怀不轨者,换来西域长久的相对和平与顺从,这笔战略账,难道不划算吗?”

这叫什么?

打得一拳开。

当然,没有免得百拳来,现在西域诸国,哪儿敢在大唐面前呲牙?

牙给他掰断。

古往今来,许多事情,许多道理,都是共通的。

李复讲述这些,能够借鉴的东西可太多了。

只可惜,只能说道理,不能讲事迹。

真要是说讲事迹,赤水包围圈反复横跳的事儿,跟谁说谁都觉得你踏马净吹牛逼。

所以,纵观西域这点事儿,这样说来,也就不新鲜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火影开局夺舍了白莲北明不南渡宇宙职业选手我见过很多神豪,他们都叫我神豪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医武狂兵不从圣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四合院:南锣鼓巷路人顾道长生怪物的新娘斗罗:唐三带我加入武魂殿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三国之袁术家臣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
经典收藏大宋风云凰啼山河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最强终极兵王魏虎秦时之七剑传人超神狂兵时空手环:代号025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王爷深藏,妃不露三国之武皇大唐好相公寒门第一才子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我在汉末当后浪晋风续命大明朝汉官特种兵之至尊高手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英烈传奇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浴血山河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大明辽国公云起惊鸿客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大周第一婿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锦衣血诏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大乾风云起苍穹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