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首页 >> 大明铁骨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伏羲夫妻诡三国凤破龙榻:腹黑皇叔,请宽衣回到明朝当王爷凤逆天下北月篇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这县衙深藏不露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大宋将门风云1200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 大明铁骨全文阅读 - 大明铁骨txt下载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琉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临近除夕前接连几场鹅毛大雪,将整个大地完全笼罩的厚厚的积雪之中。也让这清河城更显几分萧瑟。

黄河的凌冻、运河的冰封,直接让这座繁荣的水陆码头陷入冬歇之中。虽是冬歇,可对于码头的力夫来说,他们中一些勤快的仍然找到了新的活计——卸煤。那黄河大坝上一辆辆满载着煤炭的马拉雪橇在大坝上奔走着,将煤炭从徐州等地运至清河成外的卸煤,以供这清河县十余万军民的冬日里取暖、做饭。刺骨的寒风间,城外码头处堆成小山似的煤堆间,挥着鞭子的车夫,不时将一车车煤炭运入煤站,或者自此运出,而煤站里卸煤的力夫,总是难得一分清闲。

“老胡头,琉璃厂让送三万斤煤,现在就送过去……”

煤站里的嚷嚷声中,那被老胡头便应了声。

“知道了,知道了,这琉璃厂还有几万斤煤的账还没结哪!这都到年关了,不知派个人过来结了账嘛!”

这边他的话声不过刚落,那边就有人应声笑道。

“怎么着,老胡头,你还担心经略使老爷欠你们东家的账不成?”

这人的话声刚落,那边便是一阵哄笑声,大家都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似的。众所周知,这琉璃厂不同于兵器厂等厂坊,这是经略使名下的工厂,厂子里的工匠都是从山东博山请来的工匠,虽说这琉璃厂不过只是新建,不为外人所知,但是因为用煤的关系,这煤站里的人倒也知道这琉璃厂。

虽说从煤站到琉璃厂距离足有五六里,可马拉雪橇不过只是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将几千斤煤运到了琉璃厂,那赶马车的车夫不过只是刚进琉璃厂,便看到几名身穿红呢的兵卒,只需瞧见这些兵卒,他的心里就是犯起嘀咕来。

“莫不是那位经略使老爷来了?”

还真是来了。

甚至就连朱明忠都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来琉璃厂了,置身于厂房之中,朱明忠眉头蹙着,脸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而瞧着那一堆堆打碎的玻璃,他的表情显得很是凝重。

平板玻璃与镜子,这是朱明忠在入冬时定下的目标。之所以选择这两个“轻工产品”,是因为两者贮藏着的利润,且不提应用于窗户上的平板玻璃,就是这个时代玻璃镜利润也足以让任何人为之疯狂。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水银玻璃镜都可以带来数以万倍的利润。

也正因为深知其中的利润,朱明忠才会命人从山东的博山请来最好的琉璃工匠,琉璃生产开始,琉璃生产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自古至今仅京师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博山的琉璃唐代开始成批生产,明代初具规模,并日益繁荣。当然,朱明忠想要的并不是琉璃,而是玻璃。

为了生产出玻璃,朱明忠命人在徐州开采石英砂岩,并将其粉碎加工的硅砂作为玻璃的原料。这是因为的天然硅砂质量比较差,一般是使用石英砂岩作为原料,而徐州有着丰富的石英砂岩资源。至于生产玻璃所必须的天然纯碱以及芒硝,都是从河南购进的,南阳自古便是天然纯碱的重要产地。

生产白玻璃的原料并不复杂,生产工艺也不是问题,只需要对传统的琉璃生产进行改进,就可以生产出白玻璃,但是想要生产出朱明忠心中的平板玻璃,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窗外飘着雪,雪花落在半敞的窗口,因为室内温度的关系很快那雪便融化了,那玻璃窗映着室内的彤红,相比于外间的寒冷,厂房内的温度却因为窑炉、退火炉的关系,高达二三十度,虽是寒冬可厂房中的工匠却依然穿着单衣,在炉前忙活着。

在厂房中,一名工匠拿着铁制的摊平锹围着摊平台,将刚刚从摊平炉上取下玻璃迅速摊平,而在工人的忙碌中,一块块平板玻璃从摊平台中取了下来。

“……吹筒摊片法的工艺过程是:将铁吹筒探人池炉内,蘸取少量玻璃液,取出后一边拈转,一边通过吹筒吹气,使玻璃液慢慢膨胀成球形,然后放置到半球形铁槽内继续转动,使球形圆正。铁槽内有少许冷水,起降温作用。同时,用水冷却吹筒的另一端,以便于把持。等玻璃稍微冷却后,再将吹筒探入池炉,二次蘸取,这样重复多次,直至玻璃液成为直径达二十公分左右的球时,将其放到一个瓢形铁槽内,一边继续用水冷却吹筒的下端,一边从上端吹气,使球形逐渐涨大,成为空泡。吹制过程中,要时时转动吹筒,使球形空泡薄厚均匀。如果玻璃温度降低,则再将吹筒深入烘炉加热,使玻璃泡变软。此时,将吹筒悬空垂立于深地槽中,从上端吹气,玻璃泡受重力影响慢慢坠入地槽,形成筒状。

这时的玻璃筒厚薄并不均匀,一般底部较厚,顶端较薄。但玻璃筒已冷却凝固,不能再吹,将其再入烘炉加热,待熔化变软后取出,在深地槽内摆动旋转,同时吹气,使筒壁厚薄均匀。如又冷却,则再入烘炉,如此反复,最后吹成一个长约二米多、厚薄均匀的玻璃筒。玻璃筒吹成后,通过冷热相激使其产生暗纹,再边转动边轻击,去其底部,从吹筒上卸下;再用同样方法截为数段,将每段纵剖,最后入摊片炉将筒形摊成平板玻璃……”

目睹着这些从博山请来的工匠如何将玻璃吹制成型,然后再将玻璃摊片,一直默默观察着玻璃片生产过程的朱明忠,此时已经在脑海中反复将曾看过的玻璃生产工艺与眼前的工艺贯通起来。

虽说就“吹筒摊片法”来说,其描述本身来看这种方法实施起来很容易。然而当朱明忠建了这个工厂去实践这个过程的时候,才发现这句描述大大的弱化了制造中对技能的要求,只是简单的几百字,并不能完全道出平板玻璃制造的关键。

就像眼下,虽说玻璃厂的工匠大都是从博山高薪请来的工匠,对于吹制玻璃并不陌生,而且吹制的过程看似顺利,成功的制造出了一块块平板玻璃,但是朱明忠知道,这些玻璃,就没有几块合格的。

甚至最初的几十次试验更是毫无悬念的失败了,要么根本做不出大圆筒,要么制出的玻璃同样也是厚薄不均,甚至就连同摊开,也会时而碎裂。

“实在不行,就直接上平板浇注法逄了!”

无可奈何的看着地上多出的成筐的碎玻璃,还有一块块厚薄不均,镜面有结块的玻璃,朱明忠暗自寻思着。

平板浇注法,是法国人发明,17世纪末就开始在法国批量制造的,到18世纪中期的时候,法国的平板玻璃年产量已经突破了1000吨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用于窗户玻璃和四轮马车的车窗玻璃。

相比与人工吹管摊片法,浇注法的优点是能够生产出更大的玻璃尺寸,至少两三倍于吹制法。而且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低得多。缺点是固定资产的投资非常大,如果说前一种摊片法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制造阶段,那么浇注法就类似近代化的工业生产。

“不过这样一来,到时候市场容量也会有问题,能不能一下便接受这么多平板玻璃?”

而且浇注法生产的平板玻璃表面比较毛糙,还需要进行研磨,与吹管摊片法表面光洁无需研磨截然不同,这也是吹管摊片法一直占据市场主流的关键原因,甚至直到20世纪,清末时期中国引进德国技术设备生产的平板玻璃,也是吹管摊片法生产,只不过人工吹管变成了机器吹管,尽管浇注法更适合生产厚玻璃,但在20世纪初就被其它工艺所取代。

“实在不行,可以先试验一下浇注法……”

心里正疑惑着的时候,朱明忠便听到那边传来工匠欢喜的喊声。

“成了,成了,大老爷,您瞧瞧,这块玻璃,这块玻璃上可没有一个结块,而厚薄完全一样……”

见大老爷走了过来,一头汗水的侯明德,指着一块玻璃,有些得意的显摆着,世代吹制琉璃的他,可以说是厂子里最好的琉璃匠,可虽是如此,在吹这种大玻璃泡的时候,仍然碰到了许多问题,毕竟过去从来就没有吹过这么大的玻璃泡。

不过善于琢磨的他,还在过去的不断失败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由小而大的吹制着长玻璃泡,慢慢的终于掌握了其中的技巧。

“我瞧瞧!”

站在这块半人高的玻璃面前,朱明忠仔细观察着玻璃的表面,通透明亮的玻璃与后世的平板玻璃并没有什么区别,透过玻璃往后看去,也没有丝毫变形。

没错,就是这样的玻璃!

这正是朱明忠所需要的玻璃,或许这块平板玻璃并不大,但朱明忠很清楚,有了这样的玻璃,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至少屋内可以变得更加明亮,而且还会带来另一种暴利产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夫人藏起孕肚逃跑,靳总全球疯找别怕,贫僧真不是魔头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侧妃每天都想逃跑偷生宝宝,前妻别玩了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诡秘之主:瑶光虚竹传人的足球之旅终极教官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春日美娇妇我靠读书成圣人林亦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长生界我有修真界绿卡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捡个飞碟送外卖
经典收藏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冷王的金牌宠妃穿越水浒收好汉炮灰"攻"养成系统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寒门第一才子大唐最强路人甲魏虎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北宋大法官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之飞将再世称皇NBA万界主教大宋风云朕实在太难了最强大唐
最近更新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大树将军冯异从成为悍匪开始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我来现代当明星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汉节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大乾:逍遥皇太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
大明铁骨 无语的命运 - 大明铁骨txt下载 - 大明铁骨最新章节 - 大明铁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