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二子从周

首页 >> 苏厨 >> 苏厨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刀尖上的大唐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锦衣血途厂公威武卦妃天下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凤破龙榻:腹黑皇叔,请宽衣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苏厨 二子从周 - 苏厨全文阅读 - 苏厨txt下载 - 苏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九百四十五章御史们

一路航行非常顺利,当海水颜色由深变浅之时,船队便进入了杭州湾。

越靠近终点,海上的白帆便越多,当船队来到钱塘江口的时候,市舶司的接引小船已经在这里候着了。

红衣使臣登上了乳狮号,对张散笑道:“料得三郎便是这几日到来,运帅可是望眼欲穿,日日派小人来江上等候。”

张散也笑了:“那就进港吧,仓储可腾出来了?”

使臣赶紧摆手:“可别,运帅仔细叮嘱了小的,小苏学士,可随三郎同行?”

张散点头:“正是,除了学士,尚有郡君,二十一节度。”

“哎哟!”使臣赶紧就往绳梯跑:“可算是到了,麻烦学士和节度稍后片刻,运帅要登船拜见。”

这几日曾布就在市舶司焦急等候,很快便来到船上。

苏油和赵宗佑已经出来了,曾布拱手:“下官见过节度使,大学士。”

曾布和吕嘉问的命运,相比历史已经大为改观,不过两人依旧是世仇。

赵拚刚刚以太子少保之职致仕,朝廷为抚慰老臣,将其子赵屼授为提举两浙常平仓,以便就近照顾赵拚的晚年。

而老头致仕前的谢表中,丝毫不涉及自己以及亲戚子孙,却提到了曾布和吕嘉问的名字,认为这两人虽然过去有污点,但是外放以来卓有政声,瑕不掩瑜。

朝廷反倒是乐见其成,于是将赵拚的职务一分为二,命曾布充两浙路转运使,而命吕嘉问提举杭明市舶司,倒还真是人尽其用,还相互制约制衡,完美。

当然这和苏油之前的安排也是分不开的,两浙路的兴旺发达,说到底还是苏油的功劳,狂猛发展的红利,带携着一班官员都获得嘉奖提升。

所以从这点上说,苏油其实算是曾布和吕嘉问翻身的头号恩人。

因此此时相见,曾布不再是刚到两浙路时那幅桀骜的神情,礼数周道得很。

苏油赶紧将之扶起来:“还未恭喜子宣升迁。”

曾布有些讶然:“大学士尚不知道朝中出事?”

苏油也讶然:“有何大事?海行一月,都没有靠过岸。”78中文更新最快 电脑端:

曾布急得跺脚:“那赶紧上岸细谈,苏学士,苏子瞻,俱下御史台狱,急需解救!”

苏油心中咯噔一下,乌台诗案,还是来了?!可为何还连累到了族兄?!

连忙下船赶到转运司,曾布也不忌讳,将一个月以来的奏报敕告通通翻了出来,让苏油和赵宗佑一边观瞧,一边细谈。

苏油越看越是眉头紧皱,大苏的诗案他是知晓个大概的,不过也压根就没有想过要改变他的命运。

主要是舍不得两篇赤壁赋,再说了,以如今文人们的坚持和执拗,要改变他们,那是多么的困难。78中文首发 . .

平日里也在信件中时时劝谏,但是苏轼这人只要是觉得自己没错,那就不会改;只要见到朝政有问题,那就要说;他自己将之形容为“见到饭菜里有苍蝇,难道你还能硬吃下去?”

所以苏油也拿他没办法,说也说不过,写也写不过,难不成你还能端出长辈身份打他不成?

事情的起因,最初是蔡确升任参知政事引起的。

蔡持正是能人啊,入朝四年而得参政,大宋官员的提拔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火箭速度,甚至比吕惠卿还要牛。

升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奏赵顼,说自己是台谏之位上来的,而台谏中不少人如李定,舒亶,皆是自己引入乌台,此刻成了参知政事,怕流言说政府与台谏沟通,请求将两人调任。

赵顼倒是比较宽宏,认为这不叫事,台谏与宰执交通乃是重罪,相信大家都是有节操的人,不能因为还没有犯的过失就贸然更换御史。

赵顼没有当一回事儿,但是李定和舒亶坐不住了。

两人认为蔡确和苏油有交情,因此想包庇苏家一门。

因为之前手里资料已经都收集整理得差不多了,都是蔡确一直在拖拉。

而算时间苏油也已到了海上,两人立即发动大案,凭什么你蔡持正走过的路,就要给我们断掉?我们也要走前辈的路子!

李定立即联系上了另一个御史贾种民,之前正是贾种民提供的情报,说陈世儒妻子李氏的母亲,是枢密院副使吕公着的侄女,多次哀求吕公着向苏颂说情。

而吕公着与苏颂相识于考场,是多年挚友,其往来甚密,极可能暗中操作此事。

于是两人联合上书,第一炮便是弹劾吕公着,说陈世儒的岳母吕氏“因缘请求”,致使军巡院原勘官“改易情节,变移首从”,为陈世儒夫妇脱罪。

称吕公着曾插手此事,扰乱审判,并称吕公着是委托两个儿子吕希绩,吕希纯办理的此事。

是关法体,赵顼立即下诏,由御史黄颜审理此案。

黄颜将吕公着和两个儿子都叫到大理寺询问,并且逮捕了吕公着的侄子吕希亚和陈世儒朋友的女婿晏靖。

吕公着及其子将事情原委告诉了黄颜和贾种民,明确表示自己没有请托苏颂。

事实上案发之后,陈妻李氏便求告她的母亲吕氏,吕氏当即“夜至公着所如女言”。

不过吕公着是一位正派人,拒绝了她的请托,吕氏只好“涕泣而退”。

但是吕公着虽没有出面,但他的侄子、大理寺评事吕希亚,以及陈世儒朋友之婿、赞善大夫晏靖却承认,的确是去开封府过问过的。

不过苏颂当时也只是告诉了他们此案的审理工作进展,算是泄露了一些案情,并没有请托之类。

于是黄颜和贾种民的意见就出现了分歧。

官司打到赵顼那里,赵顼于是又委派御史何正臣,前往监督案件的审理。

而何正臣上任后,立即将此案升级,将吕公着等人从大理寺移送到御史台,紧接着有逮捕了吕公着几名奴仆。

同时,李定唆使贾种民密奏赵顼,说苏颂有受托宽纵之嫌,也应收审鞫对。

于是苏颂被从濠州被押送御史台,囚于三院东阁,并案合审。

而大波澜只是刚刚开始,紧跟着,苏轼的麻烦来了。

起源是他写给赵顼的一封谢表。

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作《湖州谢上表》。

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巴拉巴拉巴拉。

苏油自己就写过不少,这是官员履任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但是苏轼好死不死,在谢表后头夹上了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立即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这也的确是苏大嘴的锅。

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经过苏大嘴一番宣扬后,“生事”二字,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

而“新进”,更是苏轼自己的发明,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

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后来也证明了的确如此,正是王安石提拔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

大苏的偶像神格已经凝聚,他的一句话,很快便会传播开去,影响是非常大的。

于是,“生事”,“新进”,便成了新党的代名词和标签。

新党众人,自然是恨之切骨。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

ps:推书《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一本不错的晚明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快穿精灵梦叶罗丽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异世东京,携美丽式神驱邪除灵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顾道长生浪迹在诸天世界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行走的正能量曹贼乱世枭臣慕林神王令绿茵三十六计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
经典收藏红楼群芳谱最强终极兵王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医将婿大唐镇国公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天下长安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春风玉露王爷深藏,妃不露回到大汉打天下魏虎
最近更新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楚武信君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衣冠谋冢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明朝的名义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三藏还俗英烈传奇穿越之原始之路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唐代秘史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苏厨 二子从周 - 苏厨txt下载 - 苏厨最新章节 - 苏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