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权臣路

司隶校尉张二河

首页 >> 大汉权臣路 >> 大汉权臣路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色苏联风云1200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回到明朝当王爷带着农场混异界打造巅峰大明:开局奖励装甲师红楼群芳谱留里克的崛起步步生莲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大汉权臣路 司隶校尉张二河 - 大汉权臣路全文阅读 - 大汉权臣路txt下载 - 大汉权臣路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9章 辩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许攸看着起身走到台上的刘和感慨道:“没想到居然是你来和我辩论。”

刘和也笑道:“一开始我也没想到对手会是子远兄啊。”

“废话就不多说了,不知子兴想以何为题?”

“不如就说说战国七雄之中为何秦国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若是子远兄同意以此为题的话就先请吧。”

许攸眼睛微眯说道:“那好,就以此为题,既然子兴说了,我便不客气了。”

对于这个秦灭六国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争论极大的话题,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不过强秦说一直占据着主流,许攸也不客气,既然刘和主动提出这个话题,而且还让他先亮明观点,许攸直接就提出了强秦论的观点。

“秦之所以能灭六国者,自然在于秦之强盛,秦兵起于关西,自古以来便民风彪悍,自秦孝公起,更是以商鞅变法图强,秦之国力与日俱增,秦惠文王时,司马错灭蜀国,秦国夺取巴蜀之地,秦国便越来越富庶和强盛,至始皇时,秦灭六国就已是大势所趋。”

许攸的观点很简单明了,因为秦人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擅长作战,后来还夺取了巴蜀之地作为粮仓,又经过了几代明君的励精图治,等到了秦始皇时期,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这个观点也是绝大部分人所认同,于是其他人纷纷看向刘和,想看看刘和要怎么反驳,毕竟是辩论,刘和肯定要提出不一样的观点,要是一样的那刘和就要输了,只是现在最主流的观点已经被许攸说了,刘和又能怎么反驳呢?

乐松等人也是担忧的看向刘和,不过刘和却发出一声嗤笑。

“我还以为子远兄身为天下名士,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原来还是愚昧之见。”

许攸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开口说道:“哦?不知刘将军有何见解啊?何不说出来让我等见识见识。”而且刘和的讥讽显然让许攸很不爽,对刘和的称呼都发生了改变。

“依我看来,六国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更不在秦强,而在于贿秦。”

刘和的话一出,瞬间便惊呆了在场之人,贿秦这个观点在当时还没有人提出来过,所以现场根本没有人认可刘和的说法。

贿秦是后世的苏洵提出来的观点,其实主要目的是借古讽今,抨击了当时的北宋政权每年要给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送上大量钱财,这助长了辽、西夏的气焰,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而刘和选择以《六国论》来反驳许攸也不止是单纯的反驳,同样也有对现实因素的考量。

自去年的北宫伯玉叛乱以来,雒阳的朝廷内部就有一种放弃凉州的声音,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司徒崔烈,好在傅燮据理力争,更是说出了应该将崔烈斩首的言论,刘宏这才听从了傅燮的说法。

即便如此,雒阳的公卿里面依然有人声称应该放弃凉州。

在刘和看来这种人都应该拖出去枪毙十分钟,虽然现在的凉州无比混乱,出现了叛逆,但也不能放弃凉州啊。

在刘和看来放弃凉州和直接资敌有什么区别,叛军和羌人得到凉州会就此罢休吗?明显不会,要知道他们现在连凉州都没有拿下,就已经开始攻打三辅地区了,一旦把凉州给他们,怕是整个关中地区都无法安宁了。

所以刘和也想借助《六国论》中的观点来讽刺这些主张放弃凉州的人。

“贿秦?无稽之谈罢了,不过刘将军的言论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许子远,我的论证过程还未说出,你便开口讽刺,也令我大开眼界啊。”

“哼,那就让我听听你的言论吧。”

“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够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作为贿赂,向秦国乞求和平。”

“秦国虽强,然而赵、楚皆能与秦国对抗。长平之战前,赵国数次与秦国大战,赵国一直略占上风,长平之战后也有良将李牧,统率赵军抵御秦兵,秦国不能胜,最后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之后才顺利灭赵。按照子远兄的说法,秦国国力远胜于赵,何需反间计?”

“而楚国国力更是一直堪比秦国,秦灭三晋之后,以李信为将,二十万秦军攻楚,却败于楚国,最后还是以王翦为将,率兵六十万才攻破楚国。”

“试问赵、楚皆在,秦国如何以国力碾压?”

刘和率先以赵、楚的例子来反驳许攸的说法,周围的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啊,秦国虽然是七国中最强大的,但是也做不到同时碾压赵、楚两国啊,更何况还有其他几国。

许攸脸色微微有些阴沉说道:“刘将军说的虽有道理,但是和贿秦无关啊。”

“你急什么,接下来才是重要的地方。”

“关东诸国,皆有多种发展方式,如齐国近海,工商鱼十分发达,魏国地处河南,以桑麻为业,楚国地处南方,气候极佳,土地众多,无冻饿之患。”

“唯有秦国重农,百姓为了获得更多土地,只能不断发动战争。”

“秦国本起于关西乏匮之地,本该最弱,为何连年征战之下却越来越强?皆因六国不断贿秦,秦能灭六国,在于六国不自醒,不断贿秦妄想平息干戈,然而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次年又来,试问,六国如何挡之?”

“秦楚丹阳之战,秦败楚而得汉中,楚割地求和,后再败而失都。韩国曾割让上党,魏国割让让西河。”

“秦国除用战争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了六国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

“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安稳睡上一夜。等到起床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秦国的欲望是无限的。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就越想攻打谁。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

“司马公曾在《史记》中说,六国以地贿秦,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不仅未能保国,反而使秦国更加强盛。说到底秦能灭六国,乃是六国给养起来的。”

许攸反驳道:“可笑,燕、齐未曾贿赂秦国,不也灭亡了吗?”

刘和一脸鄙视的看着许攸说道:“燕国本就弱小,且远离秦国,若是和秦国接壤,如何不会贿赂秦国?别忘了,秦灭燕时,燕王喜杀燕太子丹向秦国求和之事。”

“至于齐,齐国本就是秦国盟友,更何况秦灭齐时,其余五国已全部灭亡,齐国如何能对抗此时的秦国?”

“在我看来,六国不断贿秦导致秦强自弱,被灭也只是咎由自取罢了。须知楚国强大之时远胜于秦,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子远兄,读史一定要认真思考,而不是只看表面,却忽略了其根本原因。”

许攸面色阴沉,短时间内却想不出该如何反驳。其实秦灭六国何止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两人不过站在各自的观点上进行论证罢了,只是刘和用贿秦说破掉了许攸的强秦说而已。

许攸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需要用其他的说法就能破掉刘和贿秦说,只是一旦改变说法,就是反驳了自己的强秦说啊,到时候就是自己打自己脸了。

但此时的许攸不能输,于是心一横说道:“你分明是强词夺理,居然说六国被灭是因为贿秦?就算六国不贿秦,以秦国之强盛也可慢慢积累实力,统一天下之势一样不可避免。”

刘和嘲讽笑道:“强词夺理?我之所言句句属实,至于所谓的慢慢积累实力,难道六国的人杰不会发奋图强吗?如项羽、留侯、淮阴侯等人不会相助自国吗?更何况还有高祖在呢。”

许攸一下子就不知道说什么了,不反驳的话,就是输了,可是反驳的话,刘和已经搬出了高祖刘邦这些人,他敢反驳吗?别忘了现在刘宏还在场呢,要是他敢说刘邦的不好,刘宏直接让人砍了他都有可能。

眼见许攸迟迟不再开口,刘和对着张温拱手说道:“张司空,该宣布结果了吧。”

张温连忙说道:“此番辩论,胜者是鸿都门学的代表刘和。”

随着张温的话音落下,太学和世家那边彻底没了希望,而鸿都门学这边则是兴奋起来。

台上的刘宏也是收不住脸上的笑容。

刘和仔细看了一下刘宏的表情,不过刘宏好像没有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不过台上的袁隗杨赐显然是听出来了,此刻全都陷入了沉思。

随着比试的结束,刘和也不想继续留在现场了,再和袁绍曹操等人告别之后,就拉起荀采等人返回家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姑奶奶她修仙回来了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极乐合欢功不从圣刀王之王家中曾有八百G,女帝对我很满意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徐队,求抱抱II修仙界的捡尸人让你离开宗门,没让你成仙啊!恶性相依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退圈后大佬火遍全球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甜婚蜜意最狂战神透视牛医抗战:鬼子太太不想丈夫丢工作电锯使用手册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经典收藏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春风玉露最强终极兵王走进唐朝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他改变了法国制霸大宋之奸臣传凰啼山河大宋风云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魏虎乌龙召唤:冷情妈咪日月余晖大唐好相公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
最近更新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穿越成貂蝉,乱世中开启别样人生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开局拒婚,皇子归来后杀疯了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穿越大康:众人吃野菜,我带娇妻大鱼大肉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重生驸马:开局被公主捉奸在床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失忆九年,大明成世界霸主了?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千门36天局
大汉权臣路 司隶校尉张二河 - 大汉权臣路txt下载 - 大汉权臣路最新章节 - 大汉权臣路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