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

莫问江湖

首页 >> 过河卒 >> 过河卒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四岁萌娃闯江湖至尊小狂后:邪皇宠上天三寸人间秦墨秦相如的小说免费阅读修仙界的捡尸人登仙除魔传长生从斩妖除魔开始万能复印机破命刀修真界败类
过河卒 莫问江湖 - 过河卒全文阅读 - 过河卒txt下载 - 过河卒最新章节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

第一百八十章 三阴一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平道谋划失误,在于一个贪字。

得知有关伊奘诺尊的具体情况后,金阙同意彻查到底,这给了清微真人以道门名义调动绯宫曦子、大天狗、玉藻前等人的权力,成功复活伊奘诺尊并打开神国。

可也正如国师所说,在凤麟洲,谁也越不过清微真人这位掌握了凤麟洲最高权力的掌军真人。从名义上来说,当然是金阙更大,可县官不如现管,到底如何操作,还是清微真人说了算。

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上面发下一纸命令就万事大吉,如何执行这个命令,执行到何种程度,是执行一半,还是执行过火,还要看具体如何操作。否则就没有所谓的中央和地方之争,也没有上头本意是好的可被下面执行歪了的说法,更没有那么多贪墨情事了,毕竟上面已经发了一纸诏令,不许贪墨。

这正是国师特意交代的根本用意所在,既然上报了金阙,那么事后自然要给金阙一个交代,可到底是交上去十成,还是交五成自己留下五成,甚至是交三成自己留七成,这????????????????其中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了。

若要留,自然要密。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清微真人就面临一个抉择,他可以带着玉藻前和大天狗一起进入神国,这样自然是万无一失,可就要承担泄密的风险。

从名义上来说,这两只大妖是臣服于道门,并非臣服于太平道,在道门三道内斗加剧的局面下,他们恐怕不会轻易选择站队,以他们的实力,有足够的底气置身于外,只等道门决出个胜者再去锦上添花,没必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参与其中,一个不慎,还要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所以清微真人是必须是上报金阙之后以道门的名义调动他们,而非以他个人的名义。

而且他们投降的时间太短了,短到就算他们选择了太平道也谈不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清微真人带他们一起进去,很难保密,意味着太平道很难达成自己的目的,不说为他人做嫁衣,也要与另外两家共享,毕竟是以道门的名义。

就算是从道门的角度出发,这两只大妖也不能完全信任,不能排除他们见财起意的可能。

事在人为。

最终清微真人选择独自进入神国之中,算是行险一搏。

另外两家也明白这一点,自己若是什么也不做,那就是看着太平道吃掉大头。天师站在正一道的立场上说这是一种失衡,并非在道义上指责太平道,换成正一道处在太平道的立场上,也会如此选择,所谓的“失衡”是利益层面的考量。

所以天师和地师的出手是必然,不过这种出手不能是明面上的出手。

国师不动,他们也不会亲自下场,于是齐玄素便成了一个绝佳的抓手,准确来说,天师和国师的确没有出手,他们甚至没有现身。

不过话说回来,主动权一直都在太平道的手中,如果清微真人不复活伊奘诺尊并打开神国,那么齐玄素也没办法进入神国,更谈不上独自一人提前拿下机缘。他倒是有过尝试,结果就是伊奘诺尊的左手拍翻在地,没有天师和地师的支持,别说拿下机缘,他本人就是伊奘诺尊的机缘。

清微真人预料到天师和地师不会无动于衷,且有所察觉,然后向国师表达了这种忧虑并提出异议,不过国师最终还是觉得优势在我。

清微真人真正没有预料到的是圣廷横插一手,清微真人认为圣廷不敢出手,因为这是道门的地盘,圣廷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圣廷则玩了一次擦边,好像出手了,又好像没有出手,一触就退,留下了足够多的拉扯空间。

圣廷并不奢求得到伊奘诺尊的秘密,他们只是不想让道门得到而已。

既要也要,结果很可能就是什么都得不到。

至于国师是否还有其他后手,现在还很难说。

若是圣廷没有插手,地师和天师也谈不上在清微真人的眼皮子底下强抢,更多是以协助清微真人的名义行监视之实,迫使清微真人将所得成果全部上交金阙。

现在圣廷横插一手,地师自然改变策略,决定全部拿下。

正如三贵子的神降化身能够连为一体共同对敌,三大阴物也有类似能力,他们的联手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结阵或者相互配合,而是真正合为一体。

以“万尸大力尊”为血肉,以“白骨玄妙尊”为筋骨,以“幽冥九阴尊”为魂灵。

也可以按照“三花”精气神的说法来区分,“万尸大力尊”对应精血,“白骨玄妙尊”对应气机,“幽冥九阴尊”对应神魂。

当年古阁皂道盛极一时,除了修建鬼国洞天之外,还提出了大名鼎鼎的“八部众”计划,也就是后来道门造物工程的前身,正因如此,造物工程被取消之后,分裂出去的那部分道门之人才会自称为“八部众”。

在“八部众”计划之中,其核心精华正是号称人造神灵的“帝释天”,是众神之首领,更在天人层次的“阿修罗”之上,只是古阁皂道受限于各种原因未能真正完成“帝释天”,于是他们将“帝释天”分成三个部分,也就是“万尸大力尊”、“幽冥九阴尊”、“白骨玄妙尊”的雏形。

虽然三大阴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变成完全独立的个体,再也不能成为“帝释天”,而且道门也有了完整版本的“帝释天”,但最初设计的基础还在,仍旧能够通过短暂的融合发挥出长生阶段的实力,甚至还要略强于玉藻前和大天狗。这是三个伪仙联手无法媲美的。

只见三者在前进之间,逐渐重合,最终合为一体。

其外观还是以“万尸大力尊”为主,不过“万尸大力尊”表面的肌肤开始愈合,不再流淌浓水,不再喷吐尸气,也不再掉落断肢残骸,而是变得平整坚韧,唯一剩下的是无数眼睛,却不再只剩下眼白,也不再麻木无神,而是与“幽冥九阴尊”的眼睛有了某种重合,漆黑幽深,诡异无常。在皮肤的某些部位,还生出了骨甲和骨刺,好似披坚带甲。过去的“万尸大力尊”有肉无骨,好似是无数尸体堆砌而成,勉强有个人形,谈不上任何美观,现在却是有骨有肉,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甚至有了人的线条。虽然它还叫三大阴物,但此时是一个整体。

三大阴物高大如山,伊奘诺尊的金身同样高大如山。

两个庞然大物轰然撞在一起。

伊奘诺尊竟是踉跄几步,半边身子愈发漆黑,半边身子忽明忽暗。

伊奘诺尊本身的力量中就包含了阴气,在鬼国洞天的阴气侵蚀之下,伊奘诺尊本身的力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是大日如来的力量与阴气天然相克,是两不相容之物,这造成了伊奘诺尊体内两股力量的失衡。

三大阴物一拳挥出,周身无数眼睛一起睁大,从中涌出滚滚尸气,生出磅礴伟力,打得伊奘诺尊金身开裂,涌出火焰。

朴实无华,却能媲美神灵。

伊奘诺尊后退几步,站稳身形,竟是有了几分清醒,立时朝着三大阴物冲来。

两者再次撞在一起,三大阴物一口咬在伊奘诺尊的脖子上,撕扯下一块金身碎片,伤口中涌出的滚滚黑色火焰顿时喷了三大阴物一脸。

三大阴物不以为意,有阴气不断生出,熄灭火焰。此时的三大阴物俨然成了阴气的源头,他们在鬼国洞天中处理了上百年的阴气,各种体内不知积攒了多少阴气,此时不断释放出来,不仅仅是熄灭伊奘诺尊的火焰,还腐蚀着伊奘诺尊的金身,只要是被触碰到的位置,都蒙上了一层不详的灰黑颜色。

不同于先前的纯粹阴气,此时的阴气中又包含了死气、怨气、尸气等各种负面气息,就连神魂也不能幸免。

若此地不是神国,而是现实世界,三大阴物所过之处,草木枯萎,大地荒芜,活人会被直接转化为行尸走肉,成为三大阴物的附庸。

伊奘诺尊身上属于大日如来的力量越来越少,他本身的力量逐渐占据了上风,虽然力量的总量减少了,但不再内耗,反而更为集中。就如道门,三道经过内耗决出胜者之后,也许总体实力会有所削弱,可内部必然更为团结,政令一统。

力量上统一之后,使得伊奘诺尊也恢复了部分清醒,他重新审视着眼前的三大阴物,感受到三大阴物的强大,不再猛打猛冲,同样召唤出恶火将自身包裹其中。

恶火是伊奘诺尊由黄泉国得到的神通,而黄泉国本身类似于鬼国洞天,能够直通幽冥,故而恶火本身蕴含大量阴气,也是能够抵御阴气存在。

在恶火的燃烧下,那些侵蚀伊奘诺尊金身的阴气被迅速同化,金身也得以复原如初。

两个庞然大物重新斗在一处,天摇地动,只见神国之中星云乱坠,滚滚火焰肆虐不休,又有阴气大潮来了又去,已然是一片乱象,就连地水火风也要混淆了。

齐玄素身在其中自然是难以幸免,按照道理来说,他要死在这等余波之中,不过天师以“刑柱”和“青云”为媒介隔空传递力量化作一个雷球保住了他,毕竟他不是直面两大长生仙人,只是受到余波的波及而已。

与此同时,东海水师舰队的旗舰上,东海水师提督军务总兵官郑重地捧出一方锦盒,朝帝京方向作揖行礼:“唯我总掌阴阳功过紫极大真人皇帝陛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字符的游戏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福妻嫁到霸道首席嗜宠妻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食梦貘手记陆太太复婚吧不从圣万古神帝飞天鱼无弹窗神王令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替身狂婿崩原铁:观影二创降临一不小心赖上你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
经典收藏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啊方尘全文阅读尽余晖长生志异道术达人尸之仙灵女异世游摘星踏斗封神第一帝五仙门血钵枭仙重踏仙途聊斋之剑仙卒舞悟空,为师来了!诸天:获得北冥神功,从此无敌数据化修仙游戏洪荒之文殊菩萨修真界团宠华佗门徒之风流神医
最近更新五年内必死?我选择速通修仙界!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老夫六十了,圣婴系统什么鬼?尸躯养万鬼,我在黑市当邪修综武:收弟子小龙女,喝了头啖汤魔道大主播逆世灵霄纪医圣杨洪一天龙当家奴?我把夫人们全拿下了聚宝乾坤碗综武从抓邀月开始夜斩仙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玄武:从零开始凝气境如履薄冰,金丹期重拳出击天绝剑破宿命劫太虚王座星极宇宙从天龙活到现代的武林神话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过河卒 莫问江湖 - 过河卒txt下载 - 过河卒最新章节 - 过河卒全文阅读 - 好看的武侠修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