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哪里,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可是,在大明,普通的百姓被逼无奈,总归知道该去恨谁。
无论是恨朝廷的奸臣还是恨皇宫的帝王,这种愤怒的方向可以很明确。
而在倭国,底层的倭民甚至不知道该去恨谁。
巨大的氏族网络笼罩着整个倭国,诸侯之间虽说时有间隙,可千百年来,彼此之间都是沾亲带故的。
去中心化的统治集团,若百姓要恨,那只能模糊的去恨整个倭国,甚至倭国并没有清晰的国家观念。
无姓无名,百姓就算因为恨而去反抗某个大名,那大名的亲戚也会出兵镇压反抗。
所以,落草为寇的倭民,顶多只是从浪人混成武士,再之后的阶层,那都是被固定死的。
按照华夏的发展规律,不管是天皇还是幕府的什么将军,早就该被掀翻不知多少次了。
可就因为去中心无责化,就跟民选的政客一样,就算被流浪汉的选票推上了高台,可他们依旧不会为流浪汉做什么,毕竟流浪汉没有价值。
流民的群体在扩大,因为天花而流离失所,那些变成孤儿的孩子,想要活下去,就只能抱团取暖。
如今,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去找那些被天花覆灭的村庄打秋风,获取他们能够轻易得到的所有物资。
他们自谓浪人,在收集物资的期间,也会发生一些冲突,可与天花瘟疫这样巨大的收割机器相比,他们的所谓连一点儿涟漪都掀不起来。
当然,他们也就只敢对着村落出手,那些权贵们,手中掌握着铁器,还有武士的依附,浪人群体总不能拿着木棍和石头去和权贵硬碰硬。
最好的结果,那就是在权贵面前展现价值,然后被权贵们收为门下走狗,跃上一阶阶层。
大内政弘无心顾及地区出现的骚乱,反正也没有影响到他们。
收到来自畠山持国的指示,大内政弘早就开始动手。
让天花传染到邻国,那可不要太简单,扔尸体也好,把死者的脓疮涂在衣服上也好,付出些许钱财,有的是人帮着干这种事。
一如畠山持国所言,大内政弘自己的领地遭了灾,那就不能让相邻的守护好过,若是等天花过后,大内氏必然伤筋动骨,到时候,迎接他的就是来自邻居的虎视眈眈了。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长门和周防,乃至石见和安芸,其领地内的劳动力必然受到巨大的损失。
此消彼长之下,大内氏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也是理所应当。
而若是大家都在遭受天花,那就没有这样的担忧了,比起贪心的观望邻居,如何处理领地的瘟疫才是关键。
大内政弘看向窗边,畠山管领的战略并没有错,可是,似乎忽略了海那边的九州,那里也是大内政弘最为担忧的方向。
出于直觉,大内政弘总觉得这次的天花,和九州那边的势力或许有关系,可是这样的想法太过疯狂,除非是藤原氏疯了,以这种伤敌一千,自损一千的同归方式,对藤原氏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