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大明第一臣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神探包公传奇佣兵1929大明第一吏古代历史着名人物浮世烟云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凤逆天下北月篇父皇,冤枉呀,儿臣是奉旨造反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百七十二章 未来的官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身为朱元璋钦点的第一功臣,张希孟倒是没有太多意外,仿佛就应该是这样。

可既然想到了要创立一国,张希孟便没法安然,眼下需要做的事情,着实有点多……一个国家不可能如水泊梁山一样,一群英雄好汉排了座次,然后就大哥二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要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该怎么设计官职,制定国家运行的规则,处处都考验着上位者的智慧。

坦白讲,历史上大明朝的官制是有很多疏漏的……不过很有趣的是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打补丁,也算堵上了很多漏洞。

这又跟朱元璋废除中书省有关系。

老朱让朝廷的运作出现了漏洞,而正是这个漏洞,给了子孙后代发挥的空间,让整个大明的官制别具特色。

不得不说,这是个美丽旳错误。

张希孟坐在书房里,对着浩如烟海的书籍,沉吟良久,随后他开始铺开一张宣纸,然后开始勾画未来国家的结构。

张希孟采取了一种树状图的结构,把心中所想呈现出来。

首先,国家的核心必定是天子,天子为一国之君,口含天宪,有着至高无上的权柄,决策,监督,人事,军务,礼仪……悉数归于天子一人。

为了辅佐天子,就需要设置中书省,置宰相,辅佐天子,统领臣僚。

汉朝设丞相,三公,隋唐之后,设三省,分割相权。

到底哪一种比较妥当呢?

在这里张希孟在天子的旁边划出了一个枝丫,在方框里写上了内阁二字。

中书相权不变,但是内阁为天子顾问,统辖内廷事宜,负责起居注,旨意起草等事宜,这样一来,内阁之下,必须管辖翰林院,鸿胪寺等衙门。

而这些衙门,同时也要隶属中书省,大约就是人事安排归中书省,具体工作归内阁统辖。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张希孟设置这个内阁,自然不是历史上总领百官的内阁,更多的是为了皇帝服务,其实是抢了司礼监的活儿。

从一开始就这么安排,能极大限制宦官权力膨胀。

张希孟倒不是对阉党有什么偏见,毕竟在相当时间里,内廷宦官势力的存在,弥补了大明的制度漏洞,算是补充了皇权。

但毕竟十万太监,无数小儿早早受了那一刀之苦,着实太悲催了。

宦官这个东西,还是尽量压制,即便不能彻底废除,也仅限于皇宫内廷吧!

张希孟再看眼前的图画,从天子出发,分出两支,一个是中书省,下辖六部九卿,一个是内阁,统辖翰林院,鸿胪寺……

貌似也不是那么合适,这俩衙门会不会也斗起来,毕竟汉代就有类似的秘书机构尚书台,也是为了制衡三公。

但发展到了最后,尚书台侵吞了宰相之权,重新变成了相权,屠龙者终成恶龙了属于是。

张希孟思索再三,他把一个衙门调到了内阁之下,这个衙门就是国子监!

未来的国子监下辖太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里面要保有相当数量的行业专家,这一批人要担负起经筵职责,同时给各种政策提供专业背书。

也就是说,未来内阁提供给皇帝的意见,要偏向专业,偏向学术,而内阁容纳了这些专业人才,也要变得更扁平化,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内阁直接侵夺相权。

而有了这些专业人才汇集,也能抗拒中书省的压力。

还是那句话,没有千年不漏的大瓦房,张希孟也仅仅是把活儿做得更细一些,尽力避免已经出现过的失误。

建议,决策,执行……这三个最核心的权力确定下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无非是按照历史上填充呗!

首先平行中书省,设立御史台,监察中书省,然后升格拱卫司为锦衣卫,名义上隶属内阁,实则直接归天子统御。

在中书省下面,填上负责总算的度支局,然后在六部之外,设立监督六部的六科。

再有就是军务上,大约也就是五军都督府一类的,交给朱元璋自己决定就好了,只要把级别保证了,也就没问题了。

实际上国初的这帮功臣悍将,他们不欺负别人就好了,谁还敢欺负他们?

纯属瞎操心。

面对着自己编织的这张大网,张希孟总体上还是满意的,中书省还是要保留的,甚至以后还要多增加几位尚书,不过到底是独相还是群相,那就要朱元璋自己看了。

加入了内阁,压制了未来可能冒出来的宦官势力,又能给皇帝提供咨询建议,同时隐隐能约束皇帝,打消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属于非常稳妥的一步棋。

张希孟也不敢说就是历代职官集大成者,但最基本的框架,该有的都有了,主要能考虑到的问题,也都考虑到了。

似乎也没有什么要增加的了。

可张希孟反复观看,拧着眉毛,总觉得还缺什么东西,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玩意。

一个让未来大明朝超越一般王朝的东西。

张希孟思忖了再三,突然灵光一闪,在中书省,内阁,御史台平行的地方,又添了一个衙门。

门下省!

作为三省之一,门下省侍中之职,掌出纳帝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务,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

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

门下省有众多职权,可以同中书一起,讨论国政,但归结起来,最紧要的一项就是封驳。

如果门下省觉得不妥,可以驳回皇命,这是一项非常了不得权柄。

因此自从设立三省以来,首先执掌行政大权的尚书省被架空了……随后就是负责起草旨意的中书省跟负责封驳的门下省较劲儿,这两省的老大互有胜负,交替执掌相权。

弄到了最后,皇帝也摆不平,干脆不设中书令和侍中,干脆发明了中书门下平章事,来执掌相权。

张希孟添了一个门下省,自然不是要恢复什么封驳大权,他对这些半点兴趣都没有,因为这种相互制衡的衙门设置,最后一定会发展为恶斗,互相否定,鸡犬不宁。我胡牌不胡牌不要紧,关键不能让对方胡牌,我就赢了!

个个都成了搅局天王,这牌局还怎么玩?

张希孟盯着门下省的种种职责,一项一项划去,最后只留下了四个字,总典吏职。

毫无疑问,这个总典吏职,应该理解为宰相统领百僚,执掌相权……但是张希孟不是最擅长注释吗!

不光经典能解释,职官的解释权也在他的手里啊!

因此张希孟就在总典吏职后面填上了几个字,执掌吏员言行考核。

又思忖了一下,再加上一句,负责组织各级吏员考试。

到了这里,张希孟又担心造成误会,还特别加注,官员铨选升迁,依旧是吏部为主,门下省只是参考,各部衙门主官,尤其以吏部为主,门下省无权干涉。

写完这些之后,张希孟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不由自主伸了伸懒腰,抬头向外望去,竟然已经天光放亮,自己这是忙了个通宵啊!

张希孟揉了揉眼睛,想要吃点东西,然后去补个觉儿。

这时候有人端着一盆水,笑嘻嘻进来。

“大哥,你原来不是每天睡足四个时辰吗?怎么现在也熬夜了?”

朱英说着把一盆温热的洗脸水放在了张希孟面前。

“给你加了点艾草,提神醒脑。”

张希孟笑了,随手接过手巾,净面洗手。

这时候朱英贼兮兮到了纸张前面,快速浏览张希孟写的东西。

“大哥,你想执掌门下省啊!”

张希孟正在擦脸,听朱英鬼叫,吓了一跳。

“你怎么知道的?”

朱英眯缝着眼睛,笑嘻嘻道:“大哥,你看看这么多衙门里面,哪个后面特别注释,限制职权了?你跟我说说,这个门下省真的这么厉害?”

张希孟只给他一个大白眼,“臭小子,我可告诉你,别在我这里抖机灵,等我看不惯了,早早把你踢到云南去,眼不见心不烦!”

朱英浑不在意,“大哥,去就去。我研究地图了,只要我往南往东打,很容易就能打到海边。云南物产很丰富的,到时候我打着给干爹进贡的名义,我是随时可以来应天。干爹不行,还有干娘,还有小朱标呢!我一年送三次礼物,每次住个一两月,你能把我怎么样?”

张希孟瞧着这小子欠揍的模样,简直想给他俩巴掌!

“你成天往应天跑,别人是无为而治,你是无人而治,你小子注定要当仁君典范的!”

朱英哈哈大笑,“那我就借大哥吉言了。”

张希孟气得没招,只能抓起自己写的东西,去朱元璋那边蹭饭了。

吃着和朱元璋同款的鱼汤面,外加两个煎鸡蛋,除了略显油腻之外,没别的毛病,还挺顶饱的。

张希孟吃完,朱元璋那边也看完了。

“主公,莫非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先生,咱看得出来,你是思虑周全,用心良苦……只是这么安排,对你不免太委屈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燃道春日美娇妇系统逼我炸了女主的鱼塘刀尖上的大唐偷生宝宝,前妻别玩了林知皇符骁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幕后:我创造了神秘势力字符的游戏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老坛小孕妻齁甜,被绝嗣大佬抱回家宠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末世运转重生八零红楼之林家有嫡子巨神王座陆太太复婚吧
经典收藏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炮灰"攻"养成系统穿越水浒收好汉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我爹是奸臣圣雄之名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他改变了法国七煞侍魂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田园大唐网游:一把锄头行天下新闯王称皇南北乱世我种田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龙飞凤儛我保驾
最近更新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哎!天道推着你发展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大明伪君子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反攻从野人山开始!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合鸣红楼大国师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