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首页 >> 大明第一臣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佣兵1929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宋医风云1200回到明朝当王爷朕实在太难了长生界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百零六章 国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临淮镇,朱元璋的起点。

在那里,老朱拥有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兵马。

而且在进发临淮的路上,和张希孟的谈论,让老朱拥有了朦胧的意识,他想要争雄天下,建立自己的霸业。

一转眼八年时光过去,他的确有所成就。而能陪着他走到今天的老卒,却也不多了。

其中有人战死,有人因为受伤,不得不提前离开军中,当然,也有人触犯军规,被老朱斩杀,以儆效尤。

当初的两三千人,还能留下的,或许连八百都没有了。

朱元璋目送着这些老朋友从面前经过,他希望这些人能陪着他继续走下去,北伐大都,收拾山河,九州大地,重归一统,彼时在这个奉天门前,继续校阅三军!

临淮旧部去后,立刻就是吴祯率领的淮西将士…这些人都是朱元璋亲自招募,亲自训练,他们既是朱元璋的乡亲,也是老朱的袍泽兄弟。

他们是朱家军的核心,是一颗颗闪耀的将星,他们打下来如今的基业,也将开拓未来的天下,无可阻挡,无可匹敌,这个时代的狠人大集合!无敌男团!

这些人给朱元璋更多的是安心,放心,有他们在,就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淮西方阵之后,就是冯国用率领的滁州子弟兵。

这个给老朱建议渡江,直取应天的文武全才,曾经在历史上,英年早逝,暴卒于攻击绍兴的军中。朱元璋痛心疾首,论功排序,冯国用位列诸多功臣的第八位,仅次于开国六公爵和胡大海,可见地位之高。。

而在这个时空中,冯国用被安排在了扬州,避开了危险,依旧活蹦乱跳,身体极好。

有太多的名将,仅仅是水土不服,或者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稀里糊涂就死了。张希孟也没法化身神医,把一个个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但是张希孟早早在军中推行卫生条例,制定餐饮标准,进行合理的训练,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张希孟的倡导下,朱家军极少有水土不服的情况,也没有大规模的瘟疫,

非战斗减员极少。

因此有许多名将悍卒,都安然无恙,毫不夸张讲,如今的朱家军,可是要比历史上还要凶猛几分!

在冯国用之后,一个黑漆漆的大汉,率领着和州兵马,出现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胡大海!

这个勇猛耿直的汉子,同样没有被宵小暗算,依旧无恙。胡大海的勇猛,不下于常遇春,而他最可贵的是明白事理,以身作则,儿子胡三舍违法,被老朱断然处死,胡大海并没有怨恨朱元璋,相反,他更加忠心耿耿。

朱元璋才能进希望将胡大海的二儿子胡关住留在身边。

奈何胡大海觉得要想让将士们一往无前,主将必须做好表率,他岂能让儿子躲在后面?

拗不过胡大海,朱元璋也只能答应。

总而言之,这是个忠勇可靠的猛士。

而胡大海之后,则是常遇春统帅的渡江方阵。

这些将士都是参与过渡江战斗,在攻取应天之时,立下赫赫战功的。

眼瞧着一队队的精兵猛将,从面前经过,观礼台上,欢声雷动,人们把眼珠子瞪圆,

巴掌拍红,振奋无比。

瞧见没有,这些都是大明的兵马,是我们的子弟兵!

就在常遇春之后,出现了一队兵马,是由朱文正统帅,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人群前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也先帖木儿竟然站了起来,泪水不可抑制地涌出。

他认出来了!

这是当初在铜陵的战俘营!

也先帖木儿他们都率领着这些将士,和倪文俊血战,保护铜陵安全。

彼时的他们,还是需要改造的俘虏,而今日他们是军中的猛士,能够前来参加阅兵的精锐。

“好啊!”

也先帖木儿喜极而泣,那些前来观礼的蒙古人也落下激动的热泪。

在这里能看到一支以蒙古战俘为主的兵马,有着太丰富的信息。说句实话,他们这些俘虏,元廷旧人,如何融入新朝,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老朱这边,对他们太好肯定不行,把他们视作牛马,那也不行。

而这些人则是战战兢兢,时刻提心吊胆,离心离德,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哪怕仅仅是家庭冲突,也会动摇他们的忠诚。

但是在看到这支人马的时候,他们松了口气,而且是彻底放松了。

道理很简单,朱家军,代表着大明的核心,代表着新朝的柱石。

蒙古人能够顺利参与其中,并且得到尊重,在外面改造好的蒙古人,也不需要担心,

可以安心做新朝子民了。

在这些人之后,杭州之战,浮梁之战,湖口大捷…每一次大战,每一个重要节点,

都有一支队伍代表着。

整个阅兵过程,就仿佛是一张画卷,有条不紊展开,将这些年的奋斗历程,一步一步走来的经历,完美展示在朱元璋,还有朝臣们的面前。

清晰真切,深入骨髓。

要说起来,能有今天,着实不易!

队伍的最后,是花云率领的铁骑,以及俞通海和廖永忠率领的水师,依次经过奉天门,整个阅兵仪式在万岁的山呼声中结束。

登基大典的上半场总算顺利渡过,接下来在傍晚时分,会有应天百姓巡游,然后是烟花表演,再之后就是戏曲联欢,要整整庆祝一夜。

作为整个大典的总导演,张希孟给自己八十分吧,还算满意,可以稍微松口气。

但是朱元璋突然的提议,让张希孟大吃一惊。

咱不是说好要等到大典之后,再封赏百官吗?

你怎么这么着急啊?

张希孟也没办法,只得匆匆赶来奉天殿。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脱去了戎装,一天换三次衣服,老朱还很不习惯,面对着大家伙,老朱先咧嘴笑笑。

“都别绷着脸,咱是登基了,可咱也没多一块肉!咱还是咱,你们还是你们!”

老朱笑道:“大封功臣这事,咱知道你们等了很久,上午的时候,咱登基了,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咱这一家子都有了安排,如何能怠慢大家伙?所以,咱就擅自改了流程,趁着下午,把封赏的事情大致说一下,等晚上看戏的时候,也好舒心顺气,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听到这话,齐齐屏息凝神,不敢言语。

有几个人更是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虽说对于将士的教导培养,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建功立业,

封妻荫子,也是无法拒绝的事情。

半生功名,皆在于此!

试问谁能不激动?

除非你就不是一个人!

而张希孟就波澜不惊,完全超脱物外,浑不在意。随便吧,反正我都可以的。

跟非人生物张希孟不同,李善长此刻却是万分在乎,他的手心都被湿透了。

朱元璋目光扫过,在李善长身上略停留,然后就落到了其他人身上,刹那间,老李万念俱灰,几乎闷哼出声,好在他还能撑住。

就这样,朱元璋扫视了所有人,奉天殿针落可闻。

终于,朱元璋唤了一声,“李先生!”

李先生?

不是张先生!

我没听错吧?

李善长竟然下意识去看张希孟,正好看到了张希孟的笑脸,一副恭喜恭喜的模样,老李刹那间冷静下来。

不出意外,张希孟一定事先知道了,自己还是差着不少啊!

一想到这里,李善长似乎也没有那么激动了。

“老臣在!”

朱元璋道:“李先生,这些年,你一直操持军需,处理政务…一个人辛苦一天,一个月,一年……都不难。难的是这么多年,咱们军中几乎没缺过粮食,没断过辎重,没出过大乱子!”

“徐达!”

徐达立刻起身,“臣在!”

“你看看李先生脸上的皱纹,你说他操的心,比你们是多是少?”

徐达忙道:“回上位的话,李相公鞠躬尽瘁,人尽皆知,他是上位的萧何!”

老朱含笑,又看看其他人,“你们觉得如何?”

在场文武,又能说什么,只是一起赞叹,“李相就是萧何在世,实在是主公股肱重臣!”

朱元璋领首,又转向李善长,对他道:“李先生与咱相逢微末,承蒙先生不离不弃,以至于有了今日基业,先生之功,当受嘉奖。”

老朱在这里顿了顿,李善长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你能不能先说完了,我年纪大了,要绷不住了!

“咱决定加封李善长为宣国公,世袭罔替!”

果然是世袭罔替的国公,并不出乎预料。

只不过封了个宣国,就有点差着意思。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现在就封了大国,以后北伐成功,又该如何?

还封王吗?

所以,李善长立刻跪倒,叩谢天恩。

朱元璋把他拉起来,笑道:“李先生,接下来还有些具体赏赐,包括你的夫人儿子,要等礼部那边处理妥当,才能给你……其余人也都是一样。”

李善长忙不迭点头,“臣明白!臣代家人,叩谢天恩!”

老李拿了封赏,还排名第一,算是志得意满,再无迟疑,挺直胸膛,站在一边。

这时候朱元璋稍微停顿,就念了下一个名字,“徐达!”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坑爹萌宝已上线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太吾传人响当当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浪迹在诸天世界透视牛医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食梦貘手记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修仙界的捡尸人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宇宙职业选手陆太太复婚吧综漫空间只有我知道剧情字符的游戏员工比老板还有钱阴阳先生貌美继室摆烂后,禁欲权臣他慌了
经典收藏乌龙召唤:冷情妈咪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特种兵之至尊高手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春风玉露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王爷深藏,妃不露大唐镇国公我在汉末当后浪天下长安医将婿三国之汉室再兴凰啼山河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寒门第一才子大明最后一个大帝红楼群芳谱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
最近更新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楚武信君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周第一婿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明辽国公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英烈传奇玉符传奇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三藏还俗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巨宋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 大明第一臣txt下载 - 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 大明第一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