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首页 >> 新顺1730 >> 新顺1730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从土匪到列强神级英雄红色苏联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这县衙深藏不露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大明:史上最狠暴君伏羲夫妻红楼群芳谱朕实在太难了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 新顺1730全文阅读 - 新顺1730txt下载 - 新顺1730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八二零章 乡约村社(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教育,对全民,全国,全天下的宏观意义,自然和单独家庭的看法不同。

况且教育也才刚开始没几年,很难看出来有什么好处。反倒是每年的乡学费用,让乡约村社的人都很不满。

真本身,也算是乡约村社现在所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

本身这种试图孤立于天下之外的男耕女织尝试,就是不太可能成功的。

江苏改革基本完成后,这里成为淮南盐垦区的“最后一块净土”。

这个乡社里的儒生,最大顺淮南垦区,“最后的士”。

外部环境的逼迫,迫使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

之前传来的风声,是要卖掉五万亩土地,换取乡社的启动资金,跟上淮南的主流发展。

这需要多少钱,乡民不知道,但乡社的上层儒生是清楚的,因为他们知道淮南那些圈地区前期投资了多少钱。

现在,要么趁着运河修通的机会,卖地拿到启动资本,复制淮南圈地区的发展模式,但保留乡社的土地所有制。

要么,就只能被改革后的淮南地区,包裹其中,越发艰难。

圈地区发展起来的资本是哪来的,就像是那些人评价刘钰的新经济政策一样,说是可以上绞刑的走私贩子和海盗,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羡慕的公司大股东;行走各地的私盐贩子,摇身一变前科全部消底,成为了盐政改革反抗扬州盐商盐引垄断的英雄。

只是如今都这样了,那也就英雄不问出处、资本莫问来路了。

卖地筹钱做启动资金,众人不满。

乡学征收教育经费,众人不愿。

加大粮食征收,购买铁轮织机,组建乡社自己的纺织作坊,搭上伴随着运河修通而到来的纺织业大发展的顺风车,可再征收粮食的话,就要达到将近七成税了。

实在撑不住了。

可一旦错过这个运河开通、纺织业沿河大发展的机遇期,那可能就没下一次机会了。错过这个机会,就只能给包买商打工,赚点劳力钱了。

放开乡约村社自力更生的想法,让资本入场,搞包买制,那颜李学派的尝试就算彻底失败了。

乡社的掌控权,也就落在了包买商的手里。包买商稍微压一下,就会让人苦不堪言的。

相对来说,在不愿意卖地的前提下,如果放开众议,乡社百姓的想法,觉得还是有路可走的。

取消乡学。

保持原本的乡学教育基金,售卖之后,作为资本,购置铁轮织机、购买棉纱。

孩子通通退学,回家帮着干活,在土地里投入人力,保证可以铺盖更多的土地来去盐改良。

最后达成每家一台织机,每家五十亩地的美好生活。

而这,又是乡社的发起者所绝对不能接受的底线。

如果连教育都放弃了,那么还折腾什么?

实际上,这些搞乡约尝试的人,已经妥协很多了。

按照当初王源的设想,是要搞变种井田制的。

把一个长方形的土地,分成十二块,每块50亩。其中中间的两块为公田,其余为私田。

乡民集体种植公田,缴纳国课。

然后每户乡民,再从私田里征收绢三尺、帛一两、布六尺、棉半斤。再每年服一定数量的劳役。

按说这种设想,在天下之内,肯定是不行的。

但偏偏在淮南垦区,却又是可行的。

因为这地方的土地,真的是平整且四方的,是从一片荒地开启的。

然而,在开始之初,正如伴随着大顺改革,颜李学派自己也逐渐放弃了“复征本色”的税收想法,这种变种的井田制也取消了,不再用公田设置。

而且,每年的十一国税交上去后,剩下的如教育、水利、改良土地等经费,也绝不是靠每家布六尺、棉半斤、三日劳役就能解决的。

根本不够。

已经妥协了许多了,乡学教育,几乎就是颜李学派最后的底线了。无底线的妥协下去,最终什么都剩不下。

本身,淮南垦荒、发展实业,就是个需要相当多资本投入的大事。

刘钰早就劝过他们,这么搞不行,淮南的地又不是熟地、熟地你们又不敢搞暴力均田,所以你们这么玩肯定要砸。

历史上张謇搞淮南垦荒、兴办实业的时候,也是缺钱。

之前借用了两江总督的不少官银,最后实在还不上了。

张人俊和张謇有矛盾,刚当上两江总督,就嚷嚷着要查账,让张謇还钱。最后这钱,也是走的标准流程解决的。

所谓标准流程,就是“火烧账本”,标准技术。

张謇策动江苏巡抚程德全反正,不久之后,江苏民政公署“突发”大火,账本全部烧毁。

饶是这样,依旧脆弱无比。一战时候借着帝国主义狗咬狗无暇东顾,赚了几年钱。一战刚结束,立刻出了大问题。

而且,开发淮南所需的资本,真的不是小农所能承担的。

张謇凭着自己的身份,低价圈地;又募集了大量股金;又挪用了两江总督的公款最终烧了账本不用还钱。

饶是如此,最终维系公司运转的现金流,也是从农民身上剥来的。

凭借身份低价圈地之后,再招募百姓做佃农。

租地之前,要缴纳6个大洋的抵押金,这钱是不给利息的。而租的地,也是荒地。

其实就是无息贷款,只是放贷人是小农,而公司提供的只是一片当初低价圈占的荒地。

基本上,是靠着大量能交得起六块大洋的小农,“非法集资”搞的无息贷款、免费的劳动力,才堪堪维系了垦区的发展。

最后也因为和稀泥的租佃制,导致改良棉种的构想,在他去世后全面倒退,租佃制加小农,连个改良棉种都折腾了三十年。

纵然此时和那时不同,资本充足,本身就是帝国主义而不是被帝国主义商品冲击,使得淮南圈地区的发展相当迅速。

但这些都只是对大顺的新兴资产阶级有利的条件。

对这种乡约村社而言,这些有利的条件没意义,可前期建设投入的钱还是要花,总不能从天上掉下来。

其实赵立本的二弟所发的这些牢骚不满,总结起来就是个很简单的事。

要么,不融入改革后的江苏体系。

要么,融入进去。

而选择融入,不是搞成桃花源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就是个很简单的“原始积累”问题。

别的圈地区的资本,原始积累,是从海上、贸易、抢劫、走私、垄断盐吸五省血等来的。

他们没有这个条件。

又不肯简单的男耕女织最低限度地维持原始生活,还想着“富而后教”,让百姓富起来。

那这原始积累,初始资本,从哪出?

靠小农手里的五十亩地,就算年年风调雨顺,没有水旱蝗灾,多久能攒一台铁轮纺织机?

当然,这种事,是以整个村社的视角来看的。

而于个人来说,赵立本听完弟弟的诉苦,就不觉得是个问题。

因为,他从金矿暴动中跑了出来,带回了金子,洗白了身份。

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了第一桶金。

并赶在了这个变革时代的当口,基本上完成了阶级跃升。

如何完成阶级跃升,前朝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施润泽滩阙遇友》故事里,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

“买了左近一所大房居住,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把个家业收拾得十分完美。”

这就是完成了阶级跃迁了。

但这个过程嘛,前面倒也说的明白:好人有好报,挖坑的时候,挖出来一包金银,约有千金之数。遂开起三四十张绸机,又讨几房家人小厮,从小生产者跃升为资本家了。

当然,这是大明的幻想故事。

大顺的故事,则基本上是反的。拿到第一桶金的,不是海贼,就是走私贩子,没几个好鸟。

最低级的也是赵立本这样的,组织暴动偷出来金子。

不过如今这些改革地区的风气就是如此,英雄莫问出处、资本莫问来路,赵立本可不念叨那些乡约道德。

遂将自己得了钱的事,告诉了媳妇和弟弟,只说让他们不要声张。

“过几日,我将钱分开,留下给你们。我自带些钱,去高浪埠找三儿。若找得到,等我回来,咱们一同去关东,置些空地,弄些牛马,去那边种豆,过好日子。”

“若我回不来,亦或者路上出了事,你自带着你嫂子,离了这里。我看这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这钱又买不得土地,留在此地何用?我那边也有些过命交情的朋友,到时候自说给你们详细去处。”

“当初我犯了事,要不是三儿把自己卖了,凑得几两银子,只怕我也见不到你们了。我虽不曾学过乡约,可这道理也用不得别人教,无论生死,我得去一趟高浪埠。”

他这样说着。

赵立本的弟弟心里猛然闪过一念,或是平日里听的多了,心道:哥不曾学过,可天生就知道这般道理,这不就是圣堂先生说的圣学里的“良知”吗?

又想,若论起来,三儿当初卖了自己,去锡兰,也是因为长嫂如母养他长大。他也不曾学过圣学道理,这不也是“不虑自知的良知”吗?

这么一瞬间,他倒是对圣堂里先生们讲的良知、悟了,有了那么一丝玄妙的体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直踏青云之巅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星际:最强机甲师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重生之小小玩家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侧妃每天都想逃跑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捡个飞碟送外卖体坛之召唤猛将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一不小心赖上你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重生之官路商途国士顾道长生神王令
经典收藏秦时之七剑传人医将婿时空手环:代号025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穿越水浒收好汉汉官龙飞凤儛我保驾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唐哀帝,中兴大唐冷王的金牌宠妃续命大明朝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称皇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之汉室再兴回到大汉打天下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之飞将再世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大周第一婿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大唐躺平王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北宋第一狠人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英烈传奇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清宫秘史十二章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 新顺1730txt下载 - 新顺1730最新章节 - 新顺1730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