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带着农场混异界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锦衣夜行南宋异闻录我在神话三国当仁君神级英雄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百九十三章 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翊钧的确是大明最富有的人,但面对处处都需要银子的大明,他不敢奢靡浪费,有点银子也都投入到驰道和丁亥学制上了。

松江府的富人们,就不必考虑过多的社会责任,斗富竟奢,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

而这股风,吹到了学堂里,就是朱翊钧看到的模样。

甚至为了防止招致圣怒,王谦和李乐,已经非常保守了,一些极个别的学子,打扮的更加光鲜亮丽,一身行头,可不止3.57万斤米那么简单。

本来以为王谦过于激进的大明皇帝,看过了学堂竟奢的危害后,认可了王谦的激进。

矫枉必然过正,之后再调整回来即可,但这学堂绝不可竟奢,这些个学子,读书明理就是为了树立价值观,这从根儿上就长歪了,恐怕,大明这棵参天大树也会长歪。

朱翊钧朱批了王谦的奏疏,认可了他的行为,这看起来,衙门当真是有点多管闲事了。学子们吃什么穿什么都要规定,但大明朝廷是郡县帝制,皇帝是君父,管得宽的同时,要尽的义务也多。

万历十九年万寿圣节休沐三日后,大明皇帝又变得活跃了起来,京师处处都有皇帝的身影,京师百姓对此习以为常,京师百姓们最看重的是身边的变化,京师真的好起来了!

这里面的原因非常简单,六房书吏、衙役被皇帝换了个遍,入城不用再被衙蠹额外抽分货物了。

陛下身在九重之上,日理万机,即便是眼皮子底下,也不太了解这些衙蠹的作风,那真的是粪车路过,都要吸两口!

一衙蠹白吃白喝白拿倒是小事,吃点闷亏而已,多少年了,百姓早就习惯了,这一改制,居然有了拨得云雾见天明、天大光耀万方的感觉。

京师这个首善之地,第一次有了首善之地的感觉。

有些衙蠹欺行霸市、驱赶良商、欺男霸女,就以城西有一个老衙役而言,就强占了两名民妇,这民妇的丈夫,敢怒不敢言,自家买卖在人家手里握着,申冤无门,跑去衙门告状,六房根本不受理。

欺行霸市,外地来的米面粮油商贾,根本进不了这粮市口、菜市口、油坊,到了朝阳门,就必须给了京师的商贾,否则这些个衙蠹顷刻便至,车货全都给你拉走,再纠缠就狠打一顿,轻则打断骨头,重则卧床难起。

城中的帮会,跟衙门里的人勾结在一起,更是无法无天。

现在,这一切都在京师慢慢消失了,接连几个埋在京师城里的帮会,被衙役、五城兵马司、缇骑联合缉捕归

案,京师风气为之肃然。

至于城外?大将军发了火,城外的打了三日炮,那些不成气候的山匪寨子,都给夷为平地了。

京师百姓茶余饭后,都讨论着这一次又要砍多少脑袋,但很快,刑部衙门传来了消息,只有二十七个首恶在菜市口砍头,剩下那些没有命案在身的从犯,都被发往了哈密城,给宁远侯爷垦荒去了。

京师变化大,甚至连往日里泛着妖紫色的霾灾,都变得顺眼了几分。

绥远布政使三娘子,赶着入冬前,再次入了居庸关,她要带着人把羊毛送到永定河毛呢厂去。

这是今年最后一次羊毛,量很大,足足有十七万袋,一袋就是150斤,这么多羊毛,是草原人过冬的命根子。

三娘子看着越来越近的卢沟桥抽分局,满是愁容的摸出了十张银票,觉得不够,又摸了十张,准备到卢沟桥抽分局里打点关系。

“这些喝人血的衙蠹!”三娘子看着自己的马车停在了抽分局门前,就觉得一股怒气在心口难消。

这些个衙蠹,比大明皇帝还难缠。

这些年,三娘子也看出来了,皇帝陛下征伐草原,是为了让草原安稳下来,草原安稳下来,朝廷就不用费太多的心思在草原上,耽误了大明开海之事。

所以陛下对草原格外恩厚,只要不养那么多的马,草原那点利益,陛下也看不太上。

“这些个衙蠧,胃口越来越大了。”三娘子有些无奈的看着这衙门,在她看来,这玩意儿和鬼门关差不离,谁跟这儿过,都要被扒层皮。

“娘,咱们进京,不能告状吗?”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低声问道,这是三娘子收的义女名叫慕清。

三娘子给自己改了个汉名,姓慕,但大家没人叫她的名字,都叫她忠顺夫人,三娘子倒是无所谓,自己女儿有名字就行。

“清儿啊,娘告过。”三娘子摇头说道:“万历十一年,忍无可忍,我面圣的时候,告了一状,陛下处置了,可又能如何呢?”

“这抽分局换了批人,但跟没换人一样,还是那些势要豪右的爪牙。”

“第二年,羊毛不给过关,好不容易过了关,娘带着采买的货物回草原,硬生生的卡了娘一个月,不让娘走,愣是说里面有违禁之物,查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回到草原,就开始下雪了,从大明采买的货物,堆在归化城里,差点就散不到各部去。”

她告过,皇帝也处置过,可是换人跟不换,没什么两样,

换汤不换药,甚至还要被额外的为难。

后来三娘子也想明白了,京师这地方,邪门的很,皇帝都不见得有好办法,权贵,实在是太多了。

“你在车里待着不要出来。”三娘子是带着慕清来大明见世面的,这帮衙蠧虽然不敢把主意打到她女儿身上,但还是少让女儿被这帮人看到比较好。

“娘,是不是看我们是虏人,北人,才如此为难我们?”慕清往车里缩了缩,才低声问道。

“胡说什么!”三娘子厉声呵斥道:“什么虏人、北人,咱们现在是大明人了,不要自己作践自己,虏人都是漠北那些放马奴。”

“还有,这吃人的衙门口,可不是针对咱们,汉人商队,他们也吃,一视同仁,你见草原上那些吃人的狼,还分黑羊白羊?”

卢沟桥抽分局这道关,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谁要过关,都要被咬上一口,没有人例外。

“这样。”慕清还以为是因为草原人身份,才被如此对待,但娘亲解释后,慕清也觉得合理了,和她读的书讲的一样,朘剥不分地域。

三娘子拿着银票进了抽分局,而后拿着银票走出了抽分局,她非常的迷茫,这次居然跟往常完全不同,她手里的银票,居然没能送出去,当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慕清探出了小脑袋低声问道:“娘,怎么了?”

“没什么,变天了,这次真的变天了。”三娘子略带一点迷茫的看着天空的霾灾,抽分局又换了批人,但这批人和之前那批人,完全不同。

这次换汤又换药,陛下找到药方了?

无解的难题,似乎被睿哲天成的大明皇帝给解决了,三娘子完全不知道,陛下的极限究竟在哪里!每次来京师,京师都有新变化。

不仅仅是卢沟桥抽分局,整个京师的氛围都清朗了数分,很快,三娘子就知道了皇帝到底用了什么办法,去解决了问题。

改变一切的变数出现了。

一个掌握了一定生产资料、可以取代士绅的集体,悄然的登上了权力和历史的舞台,这个变数,酝酿了足足十九年,终于开花结果了。

“这,也在圣上的预料之中吗?”三娘子喃喃自语。

三娘子在八月二十二日觐见了大明皇帝,大明皇帝依旧和过去一样的健壮,如同小山一样的坐在龙椅上,让人格外安心,似乎只要圣天子在,一切都会变得欣欣向荣。

“慕清都长这么大了?”朱翊钧看着已经落落大方的慕清,笑着说道,上一次见

这丫头,她才九岁。

慕清赶忙磕头,大声说道:“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免礼免礼。”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看赏。”

赏赐没有多么的恩厚,一件羽绒夹袄,还有一个带暖耳的帽子,草原苦寒,皇帝赐了点御寒的衣物。

三娘子汇报了草原一年来的情况,又奏闻了牧民确定牧场界限的进展,还奏闻了今年养羊数量比去年增加了3.2%,这个增长速度,比往年低一点,天变对草原的影响也很大。

只要草原不养马,保持着庞大数量的羊群,朝廷就可以完全放心,草原气候不比几百年前了,养马多了,会死很多很多人,饿死、冻死、战死,南下劫掠,草原人会死人,大明也会死好多好多人。

现在这样,对彼此都好,时日久了,大家都是大明人,也就不分彼此了。

对付草原人,王崇古当年一手高利贷,一手捣巢赶马,一手羊毛生意,确实都是对草原的良策。

“朕其实也没想到,这换六房、衙役,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朱翊钧对京师的变化还是有些了解,他也没想到效果会这么好,换了批人,几乎等同于换了人间。

张居正在京师吏举法的推行中,也在观察,并且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这六房书吏、衙役,最好还是三足鼎立,才算稳当,也就是官厂匠人、民籍举人、军籍举人,如此以来,三方互相节制,才算是吏举法大成。

这个改动,建议来自申时行。

“绥远能不能一同改制呢?”三娘子带着些期盼的眼神,请求皇帝政策倾斜。

朱翊钧摇头说道:“做不到,绥远没有那么多的读过书的住坐工匠。”

绥远的卧马岗官厂、胜州官厂营造时间远远晚于京师四大官厂,没有那么多的住坐工匠去参与遴选,短期内无法改变现状。

政策,要因地制宜,绥远不具备如此改制的条件,现在绥远先把定牧搞明白,让人们安定下来,才是关键。

安稳日子谁都想过,草原人不是天生向往随水而栖的游牧生活,那叫朝不保夕,也叫颠沛流离,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太阳的生活。

物质基础达不到,政策推行不了。

“谢陛下解惑。”三娘子有些失望,但很快她就振奋起来,今天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踏踏实实搞生产,时间到了,自然就可以执行了,终究有那么一天,虽然会晚一点。

“大同婆娘的数量,这些年在不断减少

??你在绥远也要对这件事上些心思,人牙行的行商也要打,以前是活不起,卖儿卖女,才有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但这些年,草原算不上丰衣足食,但勉强也能吃上饭,不要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朱翊钧说起了大同婆娘的生意。

宣府大同,自万历九年开始,就用标记重捕法,估算大同婆娘的整体数量。

随着大明对草原的王化,晋商高利贷和捣巢赶马不再进行,大同婆娘的数量在快速减少,时至今日,大同婆娘的数量,已经不到一万五千人了,到这一步,就该打击人牙行了。

眼下,松江府、应天府、顺天府三府已经对青楼、娼妓进行了全面取缔,而且随着商品经济蜕变和朝廷意志的贯彻,禁娼令的范围会越来越广。

朱翊钧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把娼妓、人口买卖的生意彻底压制,但他会一直做下去。

路,都是人走出来,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总要把路走通,自己走不通,后人照着前人留下的足迹,也能少走弯路。

“谢陛下圣恩浩荡。”三娘子恭顺有加的行了大礼,陛下是个仁君圣主,即便是陛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

当最强者有能力压制整个社会反对力量的时候,社会形态,就会处于这位最强者的意志之下。

当下这个最强者就是陛下,陛下几乎和万物无穷之理一样,介入了万民的生活,方方面面之中。

大明将其称之为强人政治,这种政治体制围绕着陛下的意志而进行,同样,强人政治建立的秩序,也会随着强人的离世,瞬间崩塌。

三娘子不知道大明最终将何去何从,但这份浓厚的遗泽,会保佑大明繁荣昌盛百余年之久。

三娘子离开了通和宫御书房,慕清打量着身后这座,不如想象那般金碧辉煌的三层楼舍,这里是大明天下的最高殿堂,圣君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娘,陛下这样的人,就是娘时常说的大丈夫吗?”慕清好奇的问道。

“陛下啊,是大丈夫里大丈夫。”三娘子笑着说道。

慕清终于明白了娘亲反复念叨的大丈夫,究竟是何等模样。

朱翊钧收到了姚光启的奏疏,他们已经顺利赴任,位于那霸港的理事司,衙门大约只有八十亩地,几个总督府派遣的理事明年才会陆陆续续到达。

而明年开始,各成员,都要交纳数额不等的银子,来维持衙门的运转。

环太商盟,是大明迈向世界帝国的重

要一步。

“咦,这个两广巡抚刘继文、万文卿,倒是很有想法嘛。”朱翊钧拿起了刘继文的奏疏,看了许久,这刘继文上奏,既然有环太商盟,能不能有个西洋商盟?

郑和下的是西洋,西洋也有一些国家存在,蒙兀儿国、锡兰、古里、忽鲁谟斯、天方、亚丁、摩加迪沙、麻林、莫桑比克、吉福,这些整合一下,建立一个西洋商盟,是不是有可能性?

朱翊钧倒是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白银,白银矿倒是有一些,但有点少,不太值得费那个劲儿。

环太平洋商盟,是白银为驱动,西洋用什么驱动,让大明费尽心机去推动贸易呢?刘继文给的答案是夷奴、昆仑奴。

大明开发海外地方,都缺乏力役,那么夷奴、昆仑奴,可以让大明开发南洋等总督府,有更加充足的人力。

但这些夷奴,昆仑奴,能否成为环西洋商盟的主要驱动力,还需要实践去检验,皇帝将自己的疑问写在了朱批里,让刘继文可以试着搞一下,成了最好,不成再想办法。

长崎总督府传来了消息,倭国极乐教果然有了盛极而衰的征兆。

倒不是丰臣秀吉这个猴子突然支棱起来了,丰臣秀吉依旧是口号喊得震天响,但讨伐极乐教,却迟迟不行动,有个老乌龟德川家康,在等着丰臣秀吉和极乐教两败俱伤。

是极乐教内讧了。

具体究竟为何内讧,无人知晓,在极乐教的老巢,广岛城下町发生一次剧烈的极乐教内讧,死伤近万余人,最终,极乐教分为了两派,并且冲突还在加剧,杀的难解难分。

自从大明东征九胜,彻底占据了石见银山之后,毛利辉元的实力快速下降了起来,几次夺回石见银山不成,损兵折将,毛利辉元对广岛城下町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成了极乐教的老巢。

大明的海防巡检很难刺探到极乐教的老巢里,这极乐教徒筛选狂信的方法,极度残忍。

虽然不知道为何内讧,但极乐教分成两派,一派看起来比较温和,一派比较极端,也叫现世派。

丰臣秀吉用仅存的倭船,还借了大明在大阪湾守备千户所三条大船,趁着两派内讧,偷袭了广岛城下町。

这次偷袭大获成功,不仅成功占据了广岛城下町,还把现世派的几个护法抓拿归案,斩首示众,可谓是狠狠地扬眉吐气了一番。

极乐教仍然势大,但现世派的灭亡,让丰臣秀吉名望大涨,同样倭国内部对极乐教的

不满开始释放,丰臣秀吉终于遏制住了极乐教扩张的势头。

这对大明而言是个好消息,这帮极端邪祟,还是灭亡了好,大明一直在防范极乐教风险外溢。

倭国的情况,没有因为极乐教现世派被剿灭有所好转,极乐教是果,秩序崩坏无法建立新的秩序是因,只要不解决秩序崩坏的问题,这种群魔乱舞的现象,仍然会持续下去,直到倭国灭亡。

倭奴数量在缓慢减少,但来自安南国的夷奴,补全了这种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

“挺好,丰臣秀吉干得不错。”朱翊钧第一次夸奖了下丰臣秀吉,这家伙见缝插针的本事,真的很强,做事也很果决,极乐教不能这么继续无序扩大下去了。

朱翊钧写了长长的朱批,和长崎总督府沟通了倭国的诸多情况,尤其是熊廷弼的近况。

石见银山的产量还在增加,石见银山算是混乱倭国少有的净土了。

再加上熊廷弼把倭奴当人看,石见银山矿工窑民的生产热情很高,今年从倭国流入大明的白银,增加了三十万两,突破了四百万两的大关。

熊廷弼被刺杀了三次,但都被熊廷弼给反杀了,熊廷弼并未受伤。

“叶向高,在翰林院读了三年书,又在朕身边做了三年文书,写起居注,现在该外放做官了,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朱翊钧拿着叶向高的奏疏,询问他想去哪里,时间到了,不能一直在这里写起居注,也要去外面历练一番才好继续升转。

“回陛下的话,臣想去吉林垦荒。”叶向高给了皇帝一个出乎意料的选择,穷山恶水、不毛之地的吉林,这会儿的吉林,极为苦寒。

朱翊钧摇头说道:“可以选个腹地履任地方,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去了吉林,朕怕你把命丢了。”

叶向高仔细想了想,还是摇头说道:“侯巡抚吃的这样的苦,臣也吃的,一如戚帅所言,天变之下,辽东恐成龙兴之地。”

侯于赵吃苦,是做给事中与人逆行,被排挤出了京师,到现在侯于赵都对回京做官,不是很感兴趣,叶向高可没跟人逆行,也不受排挤。

“没苦硬吃是吧,你别后悔,朕给你机会了。”朱翊钧笑着说道。

“陛下,戚帅说,辽宁,则天下宁,臣还是想去吉林。”叶向高给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去吉林,不会后悔。

“行,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危,不要跟愣头青一样横冲直撞。”朱翊钧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每一名进士都很珍贵,尤其是叶向高这

种才华横溢的进士。

“这几年在朕身边,你有何想法?”朱翊钧有些好奇,写了几年起居注,叶向高对国朝的看法。

叶向高思索再三,犹豫再犹豫,才俯首说道:“陛下,臣斗胆,臣观政日久,就看到了一句话,阁臣,不得善终。”

“嗯?”朱翊钧猛的坐直了身子,收起了几分懒散,说道:“仔细说说。”

叶向高有些紧张,但还是开口说道:“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

“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故不得善终。”

“臣僭越。”

大明文渊阁大学士和宰相完全不同,宰相有属官,宰相总领行政,参与决策;

而阁臣没有属官,不总领行政,也参与机要之务。

阁臣非常的尴尬,要做事,就是以无权之官,强行做有权之事,无论势头多么凶猛,都会失败;

让本无实权的官员,去承担需握有权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其目标必然难以实现。

造成阁臣如此尴尬的矛盾,就是权力与责任的严重失衡。

无权者既不能调动所需资源,也无力协调其他部门,却要为结果负责,必然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之中。

而这个矛盾,根本原因是权力架构设计失当,导致的治理失效。

朱翊钧听完了叶向高的分析,几个人名在皇帝面前闪现,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在原来的历史线里,只有申时行,算是激流勇退了,其他人,都算不上善终。

“你讲的很对。”朱翊钧思虑许久后,点头说道:“一事不烦二主,你分析了现象、问题、原因,可有良策?”

叶向高赶忙俯首说道:“臣愚钝,未有良策。”

叶向高觉得自己通过现象,看到问题,试着分析其中的矛盾,找到原因,已经很厉害了!

陛下让他提供办法,他也想过,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觉得就是做了首辅他也没办法,因为张居正也没办法,张居正要有办法,就没有张党存在了。

座师制这种畸形产物,其实根源,就是阁臣们要解决没有属官,无法协调各衙门的无奈之举。

朱元璋勤勉,他废了宰相自己一元专制没有问题,朱翊钧也很勤勉,所以这个权责失衡的内阁,也

能跌跌撞撞继续走下去,但一旦皇帝精力衰弱并且怠惰,这个问题就会暴露无疑。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人政治,兴盛十分困难,势不可挡,但其亡,真的非常突然,突如其来。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摇头说道:“朕和先生合计下,不为难你了。”

“臣告退。”叶向高松了口气,皇帝再问,他只能谢罪了。

朱翊钧让冯保下章内阁问策,很快,他就收到了回复,五张空白浮票,阁臣们的意思很明确,他们无能为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一不小心赖上你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慕林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神级小坏蛋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星际:最强机甲师乱世枭臣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食梦貘手记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神王令武炼巅峰我家的厕所通异界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豪门第一少奶奶
经典收藏乌龙召唤:冷情妈咪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王爷深藏,妃不露续命大明朝寒门第一才子三国之武皇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大唐好相公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三国之飞将再世明末好国舅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汉官虎啸三国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春风玉露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
最近更新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唐代秘史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万浪孤舟,沧海一粟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周第一婿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越之原始之路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北宋第一狠人寒门状元路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