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贱宗首席弟子

首页 >> 大魏宫廷 >>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秦歌一曲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佣兵1929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老子是最强皇帝卦妃天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奇门医圣在都市
大魏宫廷 贱宗首席弟子 -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 - 大魏宫廷txt下载 - 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两百二十五章:论功行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次日,中书房终于出台了此番赵弘润出征期间的有功之士的封赏,由兵部代为颁布。

一等功勋有两位,浚水营大将军百里跋与汾陉塞大将军徐殷。

对于这两位曾经是魏天子身边宗卫的现任大将军,朝廷的赏赐显得中规中矩,包括在第二等功勋内的砀山营大将军司马安。

也难怪,毕竟这三位大将军曾经是魏天子身边的宗卫,而如今更是手握重权,说他们三人已位极人臣也毫不为过。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尴尬,朝廷这回并没有提升这三位的爵位,只是提了些『荫泽后嗣』,说白了,就是有朝一日这三位大将军不在了,他们的子嗣,也能坐享父辈的功勋地位,最起码也是地方上的武尉一职。

要知道武尉可不是一介小官,多少参加了兵部武举并在期间大放光彩的,起步也不过是地方都尉身边的副职了,似陈适、王述、马彰等人,哪个不是熬了若干年,才调到另外一个担任武尉之职的?

虽然在平时,地方上的武尉也就管管城内缉盗治安,顶多在周边出现贼寇时剿一剿贼寇,算是军方内不上不下的中层武官。

但是在紧急时候,由于大魏兵律的规定,地方都尉拥有紧急情况下掌握周边一切兵权的权利,就像当初平舆君熊琥攻打鄢陵,鄢陵武尉陈适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前线总将。

总得来说,算是不错的武官了,平时清闲、油水也不少。

第二等功勋,所包含的人就比较多了,包括居首的砀山军大将军司马安,还有归降大魏的屈塍、晏墨、巫马焦等现鄢水军、商水军的将领们。以及鄢陵军的陈适、马彰、王述,甚至是工部左侍郎孟隗。

对于这个功勋档次的赏赐,朝廷是以赐宅子、钱物为主。同时亦赐予他们建府的殊荣。

就拿屈塍来说,虽然朝廷并没有直接赏赐他一座宅子。但是,待等他日后在鄢陵或买或造有了自己的宅子,他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府邸前的匾额上刻上『鄢水军上将屈府』字样,这既是一种荣耀,同时也是大魏朝廷对屈塍的政治保证。

不得不说,对于似屈塍、晏墨这等归降大魏的原楚国将领而言,与其得一些钱财,相比较还是兵部承认他们现有地位的公文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并不缺钱,毕竟赵弘润手中还捏着三成战利,将按照先前所约定的,按比例分发给参与此战的六支军队。

而在此过程中,有几位官员出现了调动,比如原临颍县县令赵准,便调至召陵县担任县令。而陈适、马彰、王述三人,也解除了原来的武尉职务,正式冠名将军,执掌赵弘润新设的鄢陵军。

唔。准确地说,应该是召陵军才对,毕竟这支军队眼下就驻扎在召陵。并且,为了监视鄢水军与商水军的动向,赵弘润打算长久让这支军队驻扎在易守难攻的召陵,因此,鄢陵军将在不久之后更名召陵军,便在得到正式编制后,将军队扩编为三万。

如此一来,大魏的南面国境,便有了汾陉塞、召陵军、鄢水军、商水军这四支共计十二万规模的军队。虽然兵部的军费会变得吃紧,但是相信如此一来。大魏的南面国境将稳如泰山,哪怕暘城君熊拓日后反水。背弃他与赵弘润私下的约定,赵弘润也不怕。

不过,像这样大肆扩编军队的结果,就是赵弘润日后必须想个办法解决这笔庞大的军费,毕竟若是兵部被这庞大的军费压垮了,这可不符合他的初衷。

在这一点上,赵弘润准备拿商水县做文章。

说白了,就是他已打算与暘城君熊拓私下交易,从楚国这边赚取足够的钱财养活召陵军、商水军、鄢水军这三支军队,至少要保证这三支军队自给自足,不至于给兵部造成财政上的压力。这里并不赘叙。

再说到第三等功勋,这个档次的赏赐,绝大多数针对在此战中牺牲的大魏地方官员,比如原召陵县县令陈邴等人,对于这些位贞烈之士的赏赐,除了赵弘润此前许下的承诺外,朝廷额外给予优待,优待其子嗣,简单地说,就是这些贞烈之士的子侄,朝廷破格录用,哪怕是未经过科试的年轻人,也可以一步到位迈入仕途。

不可否认这是极大的厚待,看得出来,朝廷也是打着『千金买马骨』算盘,借此稳固提高国内地方官员对大魏、对天子、对朝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总的来说,此番跟随在肃王赵弘润麾下的文官、武将们,皆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封赏,不过因为赵弘润手中还捏着三成原本就打算封赏给手底下这些人的钱物,因此,朝廷降低了财物上的赏赐,而提高了殊荣与权限方面的恩赏。

也难怪,毕竟今年正是兵部与工部需要大笔金钱的时候,朝廷户部显然也是打着能省则省的算盘。

但不可否认,似兵部所颁布的详细封赏,无论是大魏的功勋之士还是屈塍等新降的将领,都十分满意。

至于此役当居首功的肃王赵弘润,兵部所颁布的封赏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理由很简单,因为赵弘润的肃王之名,眼下早已名满大梁,并不需要兵部再次替他扬名。

其实事实上,赵弘润反而希望能逐渐淡出朝野,毕竟若是被盛名所累,将会影响到他以后的日子。

他可不想被名声牵累,更不想因此被拴在朝廷,哪怕是希望大魏强盛,也不需要事必躬亲不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一句建议,让六部的官员去忙就得了。

反正赵弘润不希望自己变成劳碌命,跟年仅四旬却两鬓花白的魏天子似的。

不过尽管如此,魏天子还是私下给予了赏赐。

而给予他的封赏,简简单单用四个字便可概括:出阁辟府。

前者只是魏天子一句话,而后者嘛,那可就真是实打实的赏赐了。

一座府邸!

一座肃王府!

不得不说,赵弘润苦等了十五年,终于得到了自由,魏天子终于允许他出阁,允许他搬离皇宫,在大梁城内开辟王府

而让赵弘润更为欣喜的是,魏天子还真的如他所期待的那样,赏赐了他一座府邸。

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赵弘润万般欢喜地带着玉珑公主、芈姜、芈芮、羊舌杏以及众宗卫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前往参观魏天子打算封赏给他的府邸。

还别说,府邸的坐落位置还真不错,坐北朝南,而且占地不小,据宗卫们兴致勃勃地地测量,大致有近两亩地,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座府邸位于正阳北街附近。

大梁人众所周知,正阳北街虽然谈不上是大梁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但绝对是最为金贵的地段,因为正阳北街靠近皇宫,因此,但凡能居住在正阳北街附近的,无一不是大梁城内的达官贵勋,一般平民百姓,穷其一生恐怕也别想赚够钱在正阳北街附近盖一座屋子,更别说是一座占地近两亩的大宅子。

府前府后,周围的环境也相当好,府前是一条青石铺成的街道,据说叫做青平巷。而府邸后则是一条城内河,河道两旁栽满了柳树桃树。

记得在大魏的风俗中,若一户人家的屋子附近有河(活水),则此户日后必定兴旺。

虽然对此赵弘润嗤之以鼻,不过魏人似乎挺在意这一点,因此,像这种靠近河流的府邸屋子,向来是达官贵人们所预定的。

不夸张地说,这座未来的『肃王府』,无论是占地面积、坐落地段以及周边的环境,皆毫不逊色雍王弘誉、襄王弘璟等几位皇兄的王府。

唯一让赵弘润稍稍有些失望的是,这座府邸并未是新造的,乍一看有些残败,不难猜测,它曾经应该有它自己的主人,只是后来出于某些原因,便落到了朝廷手中,属于年久失修的那一类宅院,需要好好整顿翻修一番。

而说到整顿翻修,还没等赵弘润想到该如何改建、翻修,得知了这个消息的工部左侍郎孟隗便兴匆匆地带人赶了过来,大包大揽地接下了翻修这座未来的肃王府的工程。

据孟隗信誓旦旦的承诺,他们工部最迟两个月,便能彻底翻修这座王府,使这座未来的王府变得焕然一新。

也就说,待等到五月份的时候,赵弘润便能入住这座属于他的王府,并且到那时,他也可以给苏姑娘一个惊喜,将她从一方水榭接到府中。

当日,赵弘润兴奋地一宿难以合眼,毕竟曾经他不知多少次迫切希望离开那让他感觉十分压抑的皇宫,住到仅属于他一人的王府,从此海阔天空,谁也管不着他。

越想越兴奋的他,尽管困意满满,但却怎么也睡不着,到最后竟然当真是十分罕见地一宿未睡。

『完了,太兴奋了……』

直到次日天蒙蒙亮,赵弘润这才醒悟过来,暗道一声不妙。

因为这一日正是洪德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时,正是魏天子主持祭天大典的日子,不知会有多少权贵与百姓会远远观望今日的盛典。

毫不夸张地说,今日是一个不容出现丝毫差错的重要日子。

这不单单是指赵弘润,更是指协助魏天子主持祭天大典的东宫太子弘礼。(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暴力军嫂有点甜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庶女当家日常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宇宙职业选手慕林怪物的新娘霸道首席嗜宠妻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神级小坏蛋我家的厕所通异界登堂入室:邻居有点帅食梦貘手记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医武狂兵顾道长生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侧妃每天都想逃跑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
经典收藏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大宋风云朕实在太难了三国之汉室再兴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最强大唐汉官天下长安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大唐镇国公大唐最强路人甲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带着淘宝去抗日制霸大宋之奸臣传新闯王
最近更新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大乾风云起苍穹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明朝的名义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历史中的酒馆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铜镜约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史上最强县令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云起惊鸿客唐代秘史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大魏宫廷 贱宗首席弟子 - 大魏宫廷txt下载 - 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 大魏宫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