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柔和的阳光穿过车窗玻璃,温柔地洒在疾驰的车队上。
范志国在王维波、李平江的陪同下,开启了对阳城的深度调研之旅。
与前一天在汉江的行程相比,这次调研仿佛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对比之意。
车队缓缓驶入阳城地界,市委书记高成飞、市长马飞武早已在交界处翘首等候。
和弥漫着工业气息的汉江不同,阳城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整洁有序,道路两旁的绿化精致得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范部长,热烈欢迎您来阳城指导工作!”高成飞快步迎上前,语气里满是自信。
范志国热情地与二人握手,目光在周围环境上扫视了一番,说道:“成飞同志,飞武同志,阳城的变化可真大啊!”
调研的第一站是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与汉江屯口开发区宏大壮阔的场面截然不同,园区规划更为精细,产业布局也独具特色。
在高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范志国在一家专精特新企业前驻足许久。
“这是我们引进的独角兽企业,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高成飞介绍道,“虽然规模比不上汉江的汽车产业,但在细分领域可是全国领先呢。”
范志国走进车间,和一名年轻的技术员亲切交谈起来:“在这里工作感觉咋样?”
“挺好的,领导。”技术员腼腆地笑着,“公司提供了人才公寓,周边配套设施也很齐全,我打算明年就把家人接过来。”
走在园区里,范志国留意到一个细节:这里员工的脸上都洋溢着从容的笑意,步伐也不像汉江开发区的员工那般匆匆忙忙。
午后,调研组来到了阳城古城。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保存得相当完好,青石板路两旁是修旧如旧的明清建筑,游客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我们在古城保护与开发上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马飞武介绍道,“不仅保留了历史风貌,还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让三万多人实现了就业。”
范志国漫步在古街上,不时和商户们聊上几句。一位经营传统工艺品的老匠人兴奋地告诉他:“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创业补贴,现在日子越过越滋润啦。”
夕阳西下,范志国站在古城墙上,眺望全城。新旧城区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又有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这种发展模式,与汉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晚上七点,范志国登上了返回京城的航班。透过舷窗,荆楚大地的灯火渐渐远去。
两天的调研让他对这两个城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汉江仿佛是一位急于求成的壮年人,而阳城则宛如一位从容不迫的长者,各自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次日清晨,范志国早早来到办公室。桌上已经摆着一份连夜赶制出来的调研报告,厚厚的一沓,饱含着调研组的辛勤付出。他认真地翻阅着,不时拿起红笔做些批注。
九点整,他拿着报告前往徐啸天同志的办公室。
秘书轻声通报后,范志国轻轻推开房门。徐啸天正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眉头紧锁,手中拿着一份财政部的报告。看到范志国进来,他轻轻放下文件,揉了揉太阳穴。
“领导。”范志国恭敬地站在一旁。
徐啸天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继续审阅手中的文件。办公室里安静极了,只有翻动纸页的沙沙声。范志国静静地等着,心里默默梳理着汇报的要点。
大约过了十分钟,徐啸天才抬起头,问道:“调研情况怎么样?”
范志国上前一步,把调研报告放在桌上,开始汇报:“这次深入荆楚调研,重点考察了汉江和阳城两个城市。总体来说,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
他先介绍了汉江的情况:“汉江作为省会城市,产业基础很雄厚,特别是汽车制造及其配套产业相当成熟。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产业结构单一,转型升级的速度缓慢,班子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徐啸天微微点头,示意他接着说。
“相比之下,阳城的发展更值得关注。”范志国话锋一转,“虽然经济总量还比不上汉江,但发展质量很高。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新兴产业占比达到了38%;城市建设更加精细,民生保障也更加完善;干部队伍更有活力,发展思路清晰明确。”
“班子谈话的情况如何?”徐啸天问道。
“我们和荆楚省委班子成员都进行了单独谈话。”范志国谨慎地斟酌着用词,“大家普遍认为汉江班子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周东军同志守成的能力有余,但开拓创新的能力不足;韩青山同志经验丰富,不过创新意识不够。”
徐啸天的目光微微闪动,问道:“你觉得宋江适合接任汉江市委书记吗?”
这个问题问到了关键之处。范志国沉思了片刻,回答道:“从能力方面来看,宋江同志思路清晰,很有魄力。和他谈话的时候,我特意让他谈谈对汉江发展的想法。”
他详细地复述了当晚和宋江的对话:“他提出了几个重点:一是要推动屯口开发区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转型;二是要举全市之力发展汉湖高新区,培育高端制造业;三是要发挥汉江区位优势,打造物流枢纽;四是要挖掘文旅资源,提升城市软实力。”
范志国注意到,当提到宋江提出的具体发展措施时,徐啸天原本严肃的表情有了一丝松动。
“特别是他提到的一些创新举措,”范志国接着说,“比如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进高端医疗资源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发展会展经济和赛事经济等,都很有见地。这几乎就是一份简单的汉江发展报告。”
徐啸天终于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情:“看来这个年轻同志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是的,”范志国趁热打铁,“虽然他担任现职的时间不长,但对地方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提出的这些措施不仅全面,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徐啸天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突然问道:“如果让他现在接手汉江,你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可能会面临经验不足的质疑,”范志国如实回答,“以及如何快速凝聚班子的合力。但考虑到汉江现在最需要的是打破常规、开拓创新,他的年轻和锐气说不定会成为优势。”
徐啸天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说:“让他整理一份详细的发展报告给我。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
“是,领导。”范志国把调研报告往前推了推,“这是本次调研的详细报告。”
徐啸天接过报告,随手翻开一页,目光停留在某个数据上,若有所思地说:“汉江的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更是干部思想的问题。我们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给真正有能力的干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范志国心里一动,领导这番话显然别有深意。
“好了,”徐啸天坐回座位,“这件事要抓紧办。中央对中部地区的发展非常重视,汉江作为省会城市,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
范志国知道谈话该结束了,他恭敬地起身:“我明白,领导。我会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