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首页 >> 三国之匡扶天下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红楼群芳谱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天下长安平瑶乐精灵普及大唐,李二跪求一条龙!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凤逆天下北月篇藏国红色苏联
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 三国之匡扶天下全文阅读 - 三国之匡扶天下txt下载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76章 贾诩两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不久,王匡便在偏厅中见到了去而复返的贾诩。

原来,方才会议散去,贾诩并未真正离开府邸,而是悄无声息地隐于廊庑一侧的花墙之后,似是早已料到王匡会有此单独一晤。

“主公。”

贾诩躬身行礼,神态依旧平静。

王匡快步上前,亲自拉住贾诩的手臂引至席前,执壶为他斟上一杯清茶,言辞恳切:“文和请坐。饮杯新茶,稍解疲乏。”

言语之间,请教之意甚明。

贾诩安然受之,轻呷一口茶水,目光掠过王匡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焦灼,微微笑道:“主公拳拳爱民之心,忧思形于颜色,天下诸侯中实属罕见,贾诩深感佩服。”

王匡一摆手,叹道:“无论高门世家,还是田间庶民,皆是你我同胞,血肉相连,今遭此厄,匡岂能不急如焚?文和智计深远,还望有以教我。”

贾诩轻摇手中蒲扇,并未直接回答,反而看向王匡,抛出一个问题:“主公,关中京兆、冯翊、扶风、弘农四郡,人口逾百万。若果真开仓放粮,赈济所有灾民,需要多少粮食?再者,关中连年征战,已非丰稔之地,存粮有限,这浩如烟海的粮食,又从何而来?”

王匡闻言,凝神思索片刻,沉声道:“所需确乃巨数,粗略估算,恐需数十万石方能支撑一时。至于粮源……我四海商会分行遍布天下,或可紧急从河内、荆襄等未受旱情波及之地收购粮食,日夜兼程运入关中,或可解这燃眉之急。”

贾诩轻轻摇头,又缓缓点头:“主公所言,确是常理。如山般的粮草,若调度得当,或可供百万之众一月之需,若是严格节用,支撑两三月亦非不可能。”

然而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然则,主公可曾想过,今岁大旱,岂独虐我关中?豫州、兖州乃至中原各地,皆旱魃为虐,程度虽有不同,但粮价腾贵、民生艰难却是大同小异。若主公在关中大开官仓、无偿放赈之事传扬出去,四方饥民闻风而动,必将如潮水般涌入三辅之地。届时,涌入的流民岂止十万?百万亦非不可能!我等的粮草,又能支撑几时?”

他稍作停顿,让王匡消化这番话,继而续道:“四海商会纵然富可敌国,若持续以高价购粮,再行无偿散尽,纵有金山十座,又能消耗多久?此非长久之计,更恐拖垮商会,动摇根基。”

“再者,”贾诩目光变得愈发锐利,“如今主公坐拥并州、司隶两州之地。关中若放粮,并州雁门、朔方等郡也遭逢干旱,主公救是不救?且眼下我军正对匈奴用兵,数万大军每日粮草消耗犹如巨鲸吞海。长安更有新编的五万兵马,每日人吃马嚼,亦非小数。诸般重担,眼下几乎全赖四海商会四处筹措搜购之力支撑,早已是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矣!”

听罢贾诩这番抽丝剥茧、直指核心的分析,王匡心情愈发沉重,背脊甚至渗出一层细汗。

贾诩平日沉默寡言,一旦开口,却是字字珠玑,句句切中要害,将看似慷慨仁政背后的巨大隐患和现实困境剖析得淋漓尽致。

他如今已非仅据河内一郡之时,而是手握两州、治民七八百万。

四海商会商路遍及天下,看似财力雄厚,但若要无偿承担起整个势力范围的赈灾重担,无疑是螳臂当车,根本无法持久。

王匡深吸一口气,神色无比郑重,对着贾诩深深一揖:“先生所言,如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匡思虑不周,几误大事!还请先生不吝赐教,匡,洗耳恭听!”

贾诩侧身避过主礼,沉吟片刻,缓声道:“主公,眼下各家粮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米价高者三千文,低者亦近两千文。商人逐利,此乃天性,纵以严刑峻法威慑,亦难彻底禁绝。既无法扼杀贪婪,何不执其牛耳引之?”

“哦?如何引之?”王匡目光一凝。

“米价三千文、豆麦一千文,虽高,但尚未至百姓之绝境。既然如此,主公或可严厉打压,同时默许甚至明示粮商,短期内可按此价在关中售粮。”

王匡若有所思:“文和的意思是……”

“利之所在,天下趋之。”

贾诩嘴角露出一丝莫测的笑意:“关中粮价高企有利可图的消息一旦传开,天下粮商为牟暴利,自会想方设法,将各地粮食源源不断运来关中售卖。如此,我等无需耗费府库一分一银,自有无数商人主动为我等调粮入关,平抑粮荒!”

王匡闻言,不禁点头:“确是如此!此乃借力打力之高招!”

但随即他又皱起眉头:“然则,时日一长,其他州郡旱情加剧,粮价亦会攀升,届时利润驱使之下,粮商又会将粮食运往他处牟利,关中岂非再陷缺粮之境?”

贾诩似乎早料到有此一问,从容道:“主公所虑极是。故而,此策需加上一条时限。”

“时限?”

“正是。”

贾诩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主公可昭告四方:关中地区,特许粮商在未来三十日内,可按当前市价自由售粮,官府暂不干预限价。逾期之后,则将严格执行平抑粮价之政,严惩奸商!”

王匡眼前一亮,恍然大悟:“妙啊!若加上此时限,粮商为在限期内赚取最大利润,必会争分夺秒,不惜成本,以最快速度将最多的粮食运入关中!这等于是在短期内,借助天下商贾之力,为我关中注入海量粮草!”

贾诩含笑点头:“主公英明,正是此理!如此一来,虽然关中百姓短期内需购买高价粮,但至少有粮可买,有活路可寻,不至于立刻饿殍遍野,酿成大乱。而那些闻风从其他州郡涌来的流民,见到关中有粮,也能有一线生机,不至于完全绝望而生变。此举可极大缓解四海商会独自购粮赈灾的压力,使其能更专注于关键物资的调配和战略储备。”

“此外。”

贾诩补充道,“待大批粮草涌入,市面粮价或因竞争有所回落,或在一定阶段后,主公可命四海商会适时推出部分平价粮,或设粥棚赈济赤贫。经历过高价粮之苦的百姓,忽见四海商会竟售平价粮、施粥饭,两相对比,自然会感念主公与商会之恩德,四海商会的声誉必将如日中天,远迈以往。”

王匡听得目射精光,忍不住击节赞叹:“好!好一招‘借渠引水’!既解粮荒之急,又收百姓之心,更保我方实力!文和洞悉人心,利用时势,真乃国士之才!王匡受教了!”

他再次郑重向贾诩行礼,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感谢。

贾诩再次摆手,语气依旧平淡:“主公过誉了,此乃谋士本分。然,贾诩尚有一谋,或可助主公于此危机之中,竟全功而拓疆土。”

王匡闻言,精神大振,连忙亲自再次为贾诩斟满茶水,急道:“竟还有良策?文和快快请讲!”

贾诩饮茶润喉,目光变得幽深起来,缓缓道:“主公可知,眼下关中四郡,京兆尹与弘农郡已牢牢掌控在手。然左冯翊、右扶风二郡,名义上虽遵号令,实则郡守心怀观望,根基未附,政令难通。”

王匡心神一动,立刻明白了贾诩的指向。

天灾固然可怕,但亦是整合势力、扩张地盘的天赐良机。他沉声道:“先生之意是……”

贾诩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冰冷的锋芒:“值此大旱饥荒之际,正乃迫降此二郡的绝佳时机。主公可立即遣使,持您征西将军令,奔赴左冯翊、右扶风,严令两郡太守即刻开凿府库,放粮赈济其辖内灾民。”

“此令,不仅要正式下达给郡府官员,更要刻意广宣于市井乡野,务使两郡百姓皆知是主公您下了命令,要求官府开仓救他们!”

“此乃一石二鸟之策。”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算计,“若二郡太守遵从号令,开仓放粮。其府库存粮本就不丰,一旦尽数用于赈灾,则其御下之资立竭,军心民心皆仰赖我长安供给。届时,无需主公动用一兵一卒,粮尽之后,二郡自会乖乖归降,请主公接管。”

“若其二郡太守抗命不尊,贪恋府库资财,不愿或不敢开仓……”

贾诩冷笑一声,“那便是公然抗命,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必犯众怒,尽失民心!饿极了的百姓,求生无路之下,自会化为怒潮,为主公攻破衙署,诛杀贪官污吏!而后,自会打开城门,迎接主公的仁义之师入城!”

“如此,无论其遵令与否,主公皆可不费一兵一卒,名正言顺地将左冯翊、右扶风彻底纳入囊中。顺势之下,凉州之安定、武都,乃至更远些的北地郡,亦可借此民心大势,或传檄而定,或轻取之!”

王匡听罢,只觉一股寒意与热血同时涌上心头,额角不禁渗出细汗。

贾诩此计,狠辣老到,更是将天灾人祸利用到了极致,几乎算尽了人心向背与各方反应。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荡,对着贾诩深深一揖,语气无比郑重:

“先生一席话,可定关中乾坤!真乃王佐之谋!请受王匡一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侧妃每天都想逃跑重生之小小玩家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星际:最强机甲师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行走的正能量乱世枭臣顾道长生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食梦貘手记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转乾坤之凡缘世
经典收藏圣雄之名称皇带着淘宝去抗日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王爷深藏,妃不露田园大唐天下长安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我们家的小静静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南北乱世我种田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三国懒人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最强终极兵王魏虎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
最近更新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穿越之原始之路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史上最强县令三藏还俗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水浒之往事随风云起惊鸿客笔架叉将军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三国之匡扶天下 迎风三丈 - 三国之匡扶天下txt下载 - 三国之匡扶天下最新章节 - 三国之匡扶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