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唐国早就定下了将西凉纳入版图的战略。毕竟,如果能够将所有的战马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不仅可以消除来自骑兵的威胁,还能将这些良驹装备到突火枪队中。如此一来,突火枪队的行动将变得更加迅速,其机动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这无疑为唐军日后入主中原、称帝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如此,唐国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这场远征西凉的战事。这场战争不仅可以打乱西凉地区马匹的正常繁衍,减少战马的产量,更能为唐国日后逐鹿中原做好充分的准备。
据唐国的情报显示,联合盟国近期内正在大肆收购西凉的战马,这无疑让唐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对于在西凉地区所向披靡、称王称霸惯了的唐国来说,如果想要与盟国联手共同对抗敌人,那么盟国理应将他们的战马作为礼物,毫无条件地奉献出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盟国对唐军这种无理的要求竟然完全置之不理。
唐军眼见自己的要求被无视,心中自然十分恼怒。他们决定采取强硬手段,对盟国发动攻击,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逼迫盟国就范。唐军的如意算盘是,等到战争局势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再与盟国进行和谈,并提出以战马作为和谈的条件。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够获得大量的领土,还能得到数量可观的战马。
于是,唐军便开始对盟国军队展开持续不断的纠缠和攻击。而自从盟国军队装备了复合盾牌之后,士兵们的伤亡明显减少了许多。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无法对唐军发起有效的进攻,只能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不过,凭借着坚固的城池作为依托,盟国军队暂时还能够与唐军形成对峙局面,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
在每一次唐军发动战争时,蒙天鸿总是会站在城墙之上,密切观察着唐军突火枪队的表现。而唐军则一如既往地采用先到城池下方叫骂挑衅的战术,以此来激怒盟国军队。面对这种情况,盟国军队往往难以忍受这种窝囊气,最终还是会出城迎战。
在这个精心布置的军阵中,前排的盾牌手犹如坚不可摧的城墙,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手持厚重的盾牌,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盾牌手们不仅要承受敌方攻击的冲击力,还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应对可能的近战威胁。为了应对近距离的战斗,他们还特意配备了锋利的刀剑,一旦敌人突破防线,他们就能迅速挥舞刀剑进行反击。
在盾牌手的身后,是一排排整齐的弓箭手。这些弓箭手训练有素,他们的箭矢如雨点般密集地射向敌人,给敌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同时,他们还能精确地控制牵制突火枪队士兵的位置,确保突火枪队始终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突火枪的威力。
而突火枪队则被分成了三排,整齐地一字展开。每一排士兵都手持突火枪,严阵以待。后勤人员则在后方忙碌地工作着,他们不断地为三排军阵运送物资,确保突火枪队有足够的弹药和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