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里暖炉正旺,侍女早已备好了蜜饯、糕点和温热的姜枣茶。
安安挣脱苏蓁的怀抱,跑到铺着软垫的地上,摆弄起秦辞给他做的小木弓,嘴里还念念有词:“打兔兔,给娘吃。”
苏蓁坐在榻边,看着儿子的模样,心里满是安宁。
她拿起一本闲书,刚翻了两页,就见侍女进来禀报:“王妃,贞明公主和丹阳郡主在帐篷外,说想进来坐坐。”
苏蓁眉梢微挑,随即淡淡道:“让她们进来吧。”
她料定两人不敢再胡来,毕竟皇帝就在不远处,真闹起来,丢的是皇家的脸面。
贞明公主和薛琼枝走进帐篷,神色依旧带着几分不虞。
薛琼枝瞥了眼安安,又看向苏蓁,语气带着几分讥讽:“秦王妃倒是清闲,别人都去狩猎争光,你却躲在这里享清福。”
苏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平静:“安安还小,经不起颠簸,再者,我对狩猎本就无甚兴趣。倒是郡主,方才比试输了,怎么不去狩猎场上挣回些脸面?”
薛琼枝脸色一僵,正要反驳,就被贞明公主打断:“好了,少说两句。”
她看向苏蓁,目光落在安安身上,又落到苏蓁身上,“秦王妃的嘴皮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厉害。”
“就当你是在夸我了。”苏蓁淡淡看着贞明公主,“怎么?公主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些?”
她知道贞明公主心里的疙瘩——当年薛琼枝一心想嫁秦辞,却被他拒之门外,如今看着自己与秦辞恩爱,还生了安安,心里自然不好受。
贞明公主冷哼了一声,“本宫过来只是想告诉你,花无百日红,做人莫要得意。”
说完,便带着薛琼枝扬长而去。
苏蓁:?
这人是有病吗?跑过来就是来啰嗦这么一句?
这时,帐篷外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声,夹杂着马蹄声。
安安抬起头,大眼睛亮晶晶的:“爹!”苏蓁起身走到帐篷门口,就见秦辞骑着马疾驰而来,马背上挂着几只野兔和一只小鹿,神色意气风发。
秦辞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苏蓁身边,将一只毛茸茸的白兔子递给安安:“看,爹给你猎的白兔兔。”
安安一把抱住兔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小手轻轻摸着兔子的绒毛:“兔兔,软!”
姜煜和沈清辞也随后而来,姜煜的马背上也挂着不少猎物,沈清辞手里捧着一束野菊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青绿色的花茎衬得她指尖愈发白皙。
“这是在溪边摘的,看着好看,就给你带了些。”沈清辞将花递给苏蓁,脸颊微红。
苏蓁接过花,放在鼻尖闻了闻,清香扑鼻:“多谢,我很喜欢。”
姜煜看着沈清辞,眼底满是温柔:“方才在溪边,还看到几只锦鸡,本想猎来给你尝尝,却被它们跑了。”
沈清辞笑着道:“不必麻烦,能看到这般好风景,就已经很好了。”
两人说话间,眼神不自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暧昧。
苏蓁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替大哥高兴——沈清辞性子温婉,又知书达理,与大哥确实是良配。
这时,雁黎也骑着马回来了,马背上的猎物不多,脸色却有些难看。
她看到姜煜和沈清辞站在一起,眼底闪过一丝嫉恨,却没上前挑衅,只是冷哼一声,转身进了自己的帐篷。
秦辞将猎物交给随从处理,走到苏蓁身边,低声道:“方才在猎场深处,看到一些人鬼鬼祟祟的,像是在跟着大舅哥和沈姑娘,我已经让人多留意了。”
苏蓁点头:“多谢你。雁黎和薛琼枝心思不正,确实要多加提防。”
她转头看向姜煜和沈清辞,见两人正坐在帐篷外的石凳上说话,沈清辞手里拿着姜煜递来的帕子,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手上的草屑,模样温柔。
夕阳西下时,狩猎结束。
秦辞凭借丰厚的猎物夺得头筹,景康帝龙颜大悦,赏赐了不少珍宝。
姜煜的猎物也不少,排在第三,得到了皇帝的夸赞。
众人返程时,天色已经擦黑。
秦辞的马车里,安安抱着白兔子,已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满足的笑意。苏蓁靠在秦辞肩上,听着车轮轱轳作响,心里满是安稳。
“在想什么?”秦辞握住她的手,轻声问道。
“在想大哥和沈姑娘。”苏蓁笑道,“他们俩倒是般配,若是能成,也是一桩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