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一点儿吧,不然做出来都很晚了。”
许小冉伸手拉住易不凡的胳膊,语气里带着一点急切,又透着体贴。她的眼睛亮亮的,像是藏着许多没说出来的话。
“好,那就做面条好了。”
易不凡点点头,语气温和,嘴角带着笑意。他一边说着,一边朝厨房走去,打开冰箱看了看里面的材料。
“汤的话,可以直接用丸子汤,昨晚熬的那锅还剩一些,热一热就很好。”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也可以去做点儿卤,肉末和香菇都是现成的,很快就能出锅。”
易不凡也是觉得早点儿吃好,省得饿过了头,晚上要是还想吃,再炒几个菜也不迟。
现在简单一碗面,暖胃又暖心,正合适。
“吃炸酱面吧,你去弄炸酱,我来弄点菜。”
于海棠看到了易不凡回来之后,自然也高兴,眼睛里都像是闪着光。
就像一个小兔子一样蹦到了他面前,声音轻快地说着。
“行,没问题。”
既然自己的这位红颜知己想要吃,那么易不凡肯定是在所不辞了,他笑着点头,眼神里全是宠溺。
“那我和点面吧。”
“应该也很快的。”
马素芹笑着走进来说道,一边说着一边挽起袖子,显得利落又温柔。
“行,那你们忙活你们的,我们先招呼外面的客人。”
丁秋楠笑着去帮一大妈了,脚步轻快地朝着前厅走去。
“我来收钱吧,好几天没收钱了,都手痒了。”
许小冉的话把大家都给逗乐了,她自己也笑得眉眼弯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不过这个活儿估计大家伙都喜欢干,热闹又实在,还能说说话、逗逗趣。
“对了,这几天的生意怎么样啊?”
许小冉一边整理着桌上的订单,一边随口问道,眼神里带着期待。
“有没有新的大客户呀?”
她补充道,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因为对于他这批发肉丸子和煎包子的生意可是很看好的。
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到好像没啥,只是小打小闹,可是在后来看着那些顾客的反馈越来越好的时候,比如有人夸赞丸子弹呀、煎包香脆,她就觉得这生意有门儿,说不定能越做越大。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有易不凡这个坚强的后盾,他总是能及时供货,还能给出些实用的建议,让整个生意运转得更顺畅。
“有,基本上每天都会有一两个新的大客户呢。”
一大妈笑着回答,手里还拿着记账本,翻看着最近的记录。
“不过,也有那么几个之前一直在咱们这里批发的顾客,已经好几天没有来了。”
她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流露出些许担忧。
“不知道是不是去干别的事情了,还是说找到了别的批发的地方。”
一大妈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猜测,毕竟生意场上竞争多,她每天也是会去记一下账目的,仔细核对每一笔进出,生怕漏掉什么细节。
许小冉听了,点点头说:“嗯,咱们得继续努力,留住老客户,吸引新来的。”
她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推出点优惠活动。
虽然自己认识的字不多,平日里记账或者做标记的时候,只能画点数字和圈圈之类的简单符号来代替,但这样倒也够用了,反正能看懂就行。
再说了,也有许大茂的帮忙,他这人机灵,会算账,还能帮着招呼客人,有时候甚至能拉来些新买卖,所以实际上还挺省心的。
整体来说,生意开展得其实还算比较顺利,没出什么大岔子,每天都有进账,心里头也踏实。
“那无所谓了,反正有新的客户来就行了,至于那些老的,哪怕换换地方也没关系。”
“兴许真被别人给抢走了生意呢。”
“刘海中和阎埠贵他们,不是也开了这样的店吗?”
“从咱们这里抢点生意过去也很正常。”
“不过做生意这种事情都是细水长流,日久见人心的事情。”
“咱们的货色好,价钱公道,服务又热情,相信长久的做下来之后,还是咱们的生意更好一些,毕竟老主顾最终会认准咱家的好。”
许小冉对这个事儿也是很自信的,常常跟人说说笑笑的,觉得前途光明。
毕竟,在镇子上已经看到了新的店了,但她觉得自家店根基稳,不怕竞争。
“秋楠姐,你们的生意呢,怎么样啊?”
许小冉一边低头仔细数着手里一叠零整不一的钞票,一边转头问坐在旁边的丁秋楠。
她的语气里带着自然而亲切的关心,手指却没停,纸钞沙沙作响。
“还不错。”
丁秋楠微笑着回答,手里正在整理新一批的进货单。
她抬起头,眼神明亮,能看出心情挺好。
“最近的生意都比较不错。”
她继续补充道,语气里带着一丝踏实和满足。
“基本上每天刚开门没多久,原料就出掉一大半。”
“每天都有很多的新顾客。”
丁秋楠一边说,一边把计算器推到旁边。
“有些是附近写字楼的,还有些是学生顺路过来,反应都挺好。”
“对了,这几天还有两个新开的奶茶店。”
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语气扬了起来。
“也是从咱的店里进货的。”
“一开始他们还比价,后来试了一次豆子和茶底,就直接签了小批量合同。”
丁秋楠觉得,在这件事情上面要感谢一下阎解娣的。
她心里明白,要不是阎解娣最早开了那个奶茶店、打出名气,可能现在这条街还没形成这种“饮品聚客”的氛围。
要不是阎解娣开那个奶茶店的话,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会走这条路的。
她没说出来,但心里一直记得这份人情。
市场就是这样,有人带头,后面跟的人就敢尝试。
“那很好啊。”
许小冉数完最后几张钞票,整齐地叠好放在桌上,脸上也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