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首页 >> 隆万盛世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长生界穿到晋朝我成了卜筮大师大夏守国人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独治大明夜主咸阳大秦之召唤群雄亮剑:签到亿万物资,成为西北王这水浒不一般,潘金莲竟是我丫鬟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62章 公忠报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大明京城文华殿上,魏广德和万历小皇帝相向而坐,小皇帝面前翻开这书本,魏广德正在按照张居正编撰的《帝鉴图说》讲今日的课程。

而现在正在说的这段,就是汉文帝劳军细柳营。

张居正毕竟是军籍,所以并不会入其他文官那样,把军事看做是粗鄙武夫才做的事儿,所以一些古达军事典故也编入书中,用来教导万历小皇帝。

应该承认,万历三大征的胜利,和张居正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那就是一旦确认战事不可避免,那就要竭尽全力去取得胜利,哪怕投入再大。

只要获得胜利,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魏广德还在那里抑扬顿挫背诵着《史记》中的这一段,而朱翊钧面前的书上,也正是摘录的这部分。

讲书,肯定要先把书完整的读一遍,毕竟古代学习讲究的是“识文”和“断字”,没有老师讲,怎么断学生还真不好判断。

毕竟这年头,大明还也没有标点符号。

后世国人熟悉的标点符号,起源于西方,1919年,胡适等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并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上决议通过。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正式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这标志着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的诞生。

此后,新式标点符号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汉语书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因此就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其实也是错误的,而且发展其实也绝对不晚,而且也不慢。

当然,这样的发展进程在清朝后并没有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在清朝的中后期,国内就已经接触到西方的标点符号,一些学者认为非常有用并引入,还对古籍详加注释。

而胡适等人的提议,不过是将其正式化,成为官方文书的一部分。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但在古代书面文字材料中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由于没有标点符号,对同一段文字便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结果,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就逐步的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标记,此可理解为标点符号的前身。

汉朝的时候,就有人采用“离经”的方法,把文字之间断开。

离经,即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

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立经辨志”,而郑玄注曰:“离经,断句绝也”。

当时人们读书,常在句旁划“し”,作为一种助读标记符号,这便是标点符号的萌芽。

东汉时,句读的符号有“↓”和“、”两种。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主庾切”。

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大略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如果考虑到已经有了离经,其实“、”已经可以看做和现代书写非常近似了。

到了宋朝,钩号变成了圆圈,标形如“○”,有大中小之分,人们采用圈点来标读文字。

其实“○”这个标记,在宋元明清的古籍中已经比较常见,甚至每章都能见到,只不过后世人大多不懂起含义。

朱熹在着《四书章句集注》时就是每章之前用大的“○”,每句之后用“。”。

这称为句读,即在一句末完需停出打上个“、”,其作用类似现在的逗号,在全句意思已完之处画一个“。”,作用同现在的句号。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段落号,用“v”或“∧”表示,画在每段末尾字的右下角,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密圈、密点加在字的右旁,强调句子的精彩部分。

这一用法,直到上个世纪20年代还在沿用。

到了明朝,随着刊本小说的出现,又多了两个专用号,即一个是在人名旁边画单直线“│”,一个是地名旁边加两直线“‖”。

而万历皇帝面前的书,自然就有上述标记,这也是为了让小皇帝在后宫看书时避免出错。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入侵,汉军集结应战,周亚夫率军屯兵细柳,汉文帝前往慰问,不料军营的门都尉不开营门.......汉文帝非但没有因此怪罪周亚夫,还称赞周亚夫是“真将军”。”

古文原本讲完,魏广德又用白话把故事简述一遍,这有利于朱翊钧明白故事全貌。

按照张居正原意,编入这一段,一是让小皇帝对兵事有个初步了解,还有就是让小皇帝懂的深明大义和知人善任,明白制度信仰的价值。

这对于大明朝的文官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毕竟皇权至上的年代,文官行使的就是皇帝授予的皇权,没有皇帝的信任,文官离致仕也就不远了。

“周亚夫能够严格遵守军纪,即使是面对皇帝也不例外,这体现了纪律和规矩对于维护军队秩序和确保任务完成的重要性......

汉文帝通过这一事件认识到了周亚夫的才能和忠诚,这表明领导者应该善于发现和任用有才能的人,即使这意味着要面对一些挑战。

同时,这也提醒上位者在与下属交流时,应尊重和理解下属的工作方式和规则,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周亚夫的行为,也体现了他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上位者应该鼓励属下培养这种忠诚和责任感......”

进一步的解释后,让小皇帝能够明白这个故事背后隐含的深意。

如果不是由将官口中说出,光是靠小皇帝自己琢磨,怕是在等几年也未必能够想到。

而现在通过经筵,小皇帝很容易就能通过故事体会到其中道理,这也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本意。

等课业讲完,魏广德让小皇帝回去写一篇感受,再把《劳军细柳营》抄三遍,这就是今天的作业。

讲罢,魏广德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口干舌燥的感觉顿时大减。

“老师,朕记得周亚夫结局好似不怎么好?”

接下来闲聊的时间,小皇帝开口说道。

魏广德点点头,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周亚夫因被怀疑谋反,最终绝食而死。

“那陛下认为,若你是景帝,会如何对待他?”

魏广德面露笑容,很平淡的问道。

“囚禁在府中,保留体面,毕竟‘七国之乱’时,他确实立了大功劳。”

小皇帝思考以后说道。

“陛下认为周亚夫有罪?”

魏广德笑问道。

“虽然朕也认为,周亚夫置办甲胄或许真的是殉葬所用,但那又如何,朝廷有明文,禁止私藏甲胄。

他身为宰相,当然知道此为律法,却依然在府中收藏,自然有罪。”

小皇帝朱翊钧一脸严肃说道。

魏广德盯着朱翊钧半晌,让小皇帝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更多或许是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的时候,魏广德才哈哈大笑起来。

“陛下说的确实没错,周亚夫私藏甲胄一事儿,按律确实有罪,即便他辩称是其子在操办,他并不知情。”

实际上在古代,甲胄一直都是被视为战略级装备,私人家中是绝对不允许收藏的。

即便是大明的军户,家中也只能保存祖先留下来的甲胄,也就是鸳鸯战袄或者曾经使用过的铠甲作为纪念。

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武将家族能保留下来的铠甲也不会很多,不够区区数套而已。

这对于大明来说,当然不算什么,毕竟大明军卒的披甲率是历史最高。

是的,大明即便是最差的卫所,披甲率也接近五成,而精锐边军的披甲率能够高达八成以上。

不要认为大明军卒大量使用棉甲,只有军将才使用铁甲,是不是棉甲防御力不好,其实棉甲的防御力相当优秀。

当然,这是指保质保量那种,偷工减料的不算。

十多年后的援朝战争中,数万明军就能击退数十万倭寇,其中可不仅仅是明军火器优良,而正是明军边军精锐的高披甲率,让明军能够以一敌百。

事实上,当时中日战争中,明军以火炮占优,而日军则是铁炮有数量优势。

但是,日军在“战国”所仰仗的铁炮,在面对明军披甲士兵后威力大打折扣,用日本的话来说,就是“弹矢不能破”,甚至有记载,“箭也立不起来,刀也切不动”。

不仅是日本刀捅不进明军盔甲,威力更大的竹枪也捅不进去,这可不是后世的段子手编造出来的,日本一些私人笔记中就有此记载。

当然,日本官方史料大家看看就好了,如“《太阁记》第15卷、《立花战功录》、《加藤家记》、《久国杂话》:碧蹄大捷,击败明军百万,斩首3万8千余”

好吧,指这一战就把明军援朝全部给杀光了。

实际上,万历援朝战争打了两次,第一次大明出兵四万,第二次出兵近十万,共计十四万人上下。

日本第一次出兵十五万,第二次增兵至三十万,丰臣秀吉投入了十万预备军和六万卫队。

至于最出名的“碧蹄馆”一战,大明参战兵力五千余人,遭到三万到四万日军围攻,战后明军伤亡两千余,其中当场阵亡二百多人,日军伤亡五千余,阵亡不详。

而这一战最明显的就是,日军武器对明军杀伤力有限,明军可以正面冲击人数占优的日军而胜。

可见,甲胄在古代战场上的价值,那是非常大的。

周亚夫因为甲胄被治罪,其实不算冤,即便他有自己的解释。

不过接下来他们的聊天,魏广德就开始夹带私货。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如今天下承平日久,武备废弛,将官受制于文吏,不啻奴隶。

夫平日既不能养其锋锐之气,临敌何以责其有折冲之勇?

自今望皇上留意武备,将官忠勇可用者,须稍假权柄,使之得以展布,庶几临敌号令严整,士卒用命。”

魏广德侃侃而谈道:“今士大夫有识者皆曰:‘祖宗用刀尖上挣来的天下,今日被笔尖儿上坏了。且文武并用,乃长久之术。’

也就是俗语说的‘文官把笔安天下,武将提戈定太平。’”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小皇帝依旧是一脸严肃的点点头,好似是听懂了一样。

“老师,这是不是说要善于发现那些有本事的武将?”

片刻后,小皇帝开口问道,“就如同你把还是游击将军的马芳举荐上来,后来又看中俞大猷,还有戚继光,现在又尝试使用李成梁。”

闻言,魏广德点点头笑道:“马芳是从一介小兵通过战功逐步升迁上来,本身就证明其能力,只是不确定上限是哪里,所以可以尝试使用。

俞大猷则不同,以百户身份立功获迁成为总兵,戚继光也在剿倭战场上履立奇功,李成梁也是类似。

不同的是,俞、戚二人在南北都有实战功勋傍身,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李成梁只有辽东一地功劳,所以此次去西南,也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考验。

而我要告诉陛下的就是,要从兵部文书里发现可用将才,并尝试使用,给他们表现机会。

一旦确认可用,陛下可就要把人护好了。

毕竟,朝廷无论何时都必须有可领兵出战的将领,才能保证长治久安,单靠文官是不行的。”

其实明朝并不是没有武将,即便是崇祯年间也是将星璀璨,只是没有得到重视,先后凋零,到最后沦落到亡国的命运,让汉人接受异族三百年奴役。

万历皇帝当然明白魏广德提醒的意思,“把人护好”,可不就是针对文官吗?

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明白,等魏广德回内阁后,他才问左右道:“魏师傅之意,盖谓为治固当用文,也要用武?”

“先生也是文官,却不护短,欲为朝廷保护武将,修整武备,真可谓公忠报国者矣。”

今日当值陈矩当即笑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综影视男神太撩人莲花楼之李相夷天幕看莲花神笔聊斋武侠:人在武当,开局无双剑匣诸天降临大逃杀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官道之临危受命连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道女情缘与鬼魅传说凡人修仙,从获得大帝记忆开始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穿越变暴力狂【星际】重生八零:不让我读书?果断分家主线任务:挣钱,副线:攻略玉帝天庭追债使奥特:月总的媳妇是哦斯超人你好,我最爱的人假面骑士:从铠武开始遮天万古龙帝
经典收藏南北乱世我种田春风玉露晋风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续命大明朝最强大唐明末好国舅超神狂兵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大唐镇国公明朝富家子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冷王的金牌宠妃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最近更新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镇国世子爷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明末之我若为王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如何拯救德意志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家父吕奉先穿越之铁血捕快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 隆万盛世txt下载 - 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 隆万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