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高压锅正嘶嘶作响,李桂兰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一点二十分,再过十分钟,儿媳周雨彤就该到家了。
她小心地调整着火候,锅里炖着雨彤最爱吃的莲藕排骨汤。自打儿子赵磊和雨彤结婚这三年来,李桂兰早已摸清了儿媳的口味。酸甜爱辣,无肉不欢,却总嚷着要减肥,每每吃完大餐才后悔不迭。
想到这里,李桂兰不禁微微一笑。今天她特意多做了两个菜,昨晚听见雨彤嘟囔着公司食堂的菜太咸,想来这周都没好好吃饭。
十一点三十分整,门外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李桂兰头也不回地喊道:“洗手吃饭,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糖醋———”
话音未落,李桂兰突然被人从背后紧紧抱住,惊得她手里的锅铲差点掉在地上。
“妈…”
李桂兰这才察觉不对劲,转身看见雨彤红肿的双眼,心头一紧。这孩子平时大大咧咧的,今天是怎么了?
“怎么了这是?受委屈了?”李桂兰放下锅铲,轻轻拍着雨彤的背,像多年前安慰年幼的赵磊一样。
雨彤只是摇头,把脸埋在李桂兰肩上,声音闷闷的:“就让我抱一会儿,妈。”
李桂兰忽然想起什么,伸手摸了摸雨彤的额头:“不热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雨彤扑哧一声笑了,眼角还挂着泪珠:“没有,我就是…就是想抱抱您。”
这时,李桂兰闻到了一股焦味,慌忙道:“哎呦,我的菜!雨彤你先放开,菜要糊了!”
谁知雨彤抱得更紧了,带着哭腔说:“糊了就糊了,我不在乎。妈,以后我一定孝顺您,对您好。”
这话说得没头没脑,李桂兰心里更是七上八下。她赶紧关了火,拉着雨彤到客厅坐下,仔细端详着儿媳的脸。
“跟妈说实话,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赵磊欺负你了?”
“没有,赵磊很好,您更好。”雨彤抹了把眼泪,终于平静下来,“今天上午在单位,两个女同事跟我抱怨婆婆,有一个都气哭了。听着她们的话,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幸福了。”
李桂兰愣住了,没想到是这样的事由。
雨彤继续说:“小张说她婆婆从来不帮忙带孩子,还总挑她毛病;小李更惨,下班回家还得做一大家子的饭,婆婆宁可看电视也不搭把手。她们都羡慕我,说我进门能吃现成的,还有人管孩子。”
说到这里,雨彤的眼圈又红了:“妈,要不是听见她们的抱怨,我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多幸运。这三年,您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连我的衣服都帮着洗了。可我…我却从来没好好说过一句谢谢。”
李桂兰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她伸手捋了捋雨彤额前的碎发,柔声说:“傻孩子,跟妈还客气什么。你们工作忙,我能帮一点是一点。”
“周末我请您吃大餐!”雨彤突然来了精神,“就去您上次路过时说想试试的那家旋转餐厅!”
李桂兰笑了:“省省吧,那地方多贵。还不如我给你们做大餐。”
“那不行,这次必须听我的。您想吃什么,我去订位子!”雨彤固执地说。
“好好好,听你的。”李桂兰心里暖融融的,“不过现在,能先让我把饭做好吗?糖醋鱼要是真糊了,某些人又要撅嘴了。”
雨彤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帮您打下手。”
看着雨彤笨手笨脚地切着青椒,李桂兰不禁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些往事。
那时赵磊第一次带雨彤回家,李桂兰心里是有些失落的。这姑娘一看就是家里宠着长大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怕是以后要苦了儿子。但相处下来,她发现雨彤性格开朗,心地纯善,虽然有些小毛病,但对赵磊是真心的。
结婚后,小两口原本打算单独住,不料雨彤意外怀孕又流产,需要人照顾,赵磊便央求李桂兰搬来同住。这一住,就是三年。
起初确实有些磕磕碰碰。雨彤习惯把衣服随处乱扔,爱吃零食不爱吃饭,周末能睡到日上三竿。李桂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从不说什么。她明白,时代不同了,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年轻人。
没想到,这些包容,雨彤都记在了心里。
“妈,青椒切好了,接下来做什么?”雨彤举着刀,一脸茫然。
李桂兰回过神,接过她手里的刀:“还是我来吧,你去摆碗筷。对了,打电话问问赵磊到哪了,这小子今天怎么这么慢。”
雨彤应声出去,李桂兰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其实,她何尝不感激这个“懒”儿媳呢?
记得有一次,李桂兰重感冒卧床不起,是雨彤请了假在家照顾她,笨手笨脚地煮了一锅半生不熟的粥,却坚持要一勺勺喂她。那天雨彤说:“妈,您平时照顾我们那么辛苦,我照顾您是应该的。”
还有一次,李桂兰和老家亲戚通电话,无意中说起想买一个按摩椅,但嫌太贵。没过几天,雨彤就和赵磊一起搬回来一台,用的是她自己的年终奖金。
这些点点滴滴,李桂兰都记得。是啊,雨彤是有点懒,没心没肺,可她心地善良,懂得感恩。这样的儿媳,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午饭时,雨彤格外殷勤,不停地给李桂兰夹菜,把赵磊都看呆了。
“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赵磊打趣道。
雨彤白了他一眼:“我对妈好,你有意见?”
“不敢不敢,巴不得呢。”赵磊笑着看向李桂兰,“妈,您给她灌什么迷魂汤了?”
李桂兰但笑不语。
饭后,雨彤抢着要洗碗,李桂兰也没拦着。她知道,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果然,没过十分钟,厨房就传来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赵磊探头一看,回头对李桂兰做鬼脸:“得,又碎一个。这个月第三个了。”
李桂兰轻轻拍了他一下:“少说两句,你媳妇肯动手就是好事。”
赵磊压低声音:“妈,说真的,谢谢您。雨彤今天给我发微信,说以后要多帮我做家务,不能让您太累。这都是您的功劳。”
李桂兰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傍晚时分,李桂兰下楼遛弯,遇见了小区里的几个老姐妹。大家坐在长椅上闲聊,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到了家长里短。
“我家那个媳妇啊,真是挑剔得很。”住在三号楼的王阿姨抱怨道,“我辛辛苦苦做的饭,她不是说咸就是嫌油,真是难伺候。”
“你这算好的了,”一旁的张阿姨接话,“我儿媳妇从来不做家务,衣服堆成山,还得我儿子洗。说几句就甩脸子,好像我多管闲事似的。”
大家七嘴八舌地倒着苦水,只有李桂兰沉默不语。
“桂兰,你真是好福气啊。”王阿姨突然说,“每次看见你儿媳妇,都是笑呵呵的,从没见你们红过脸。”
李桂兰笑了笑:“雨彤这孩子,是挺好的。”
“有什么秘诀吗?传授传授。”张阿姨凑近问道。
李桂兰想了想,缓缓道:“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将心比心吧。咱们做长辈的,多包容点,孩子们心里都明白。”
“那可不一定,有些孩子就是白眼狼。”王阿姨摇头。
“我家雨彤,是有点小毛病,但她心地纯善,懂得感恩。”李桂兰望着远处渐渐西沉的太阳,声音柔和,“今天中午,她一进门就抱着我哭,说同事们都抱怨婆婆不好,她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幸福。”
几位老姐妹都愣住了,一时间无人说话。
良久,王阿姨才轻声说:“你这媳妇,确实难得。”
“是啊,”李桂兰点头,“所以我常想,咱们做婆婆的,也别太计较。孩子们工作压力大,能帮就帮点。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她好,她自然对你好。”
回家的路上,李桂兰想起刚才说的话,自己也觉得有些好笑。其实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不过是两好并一好,你让我一分,我敬你一丈。
推开门,一股熟悉的香味扑面而来。雨彤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手忙脚乱,赵磊在一旁指点江山。
“妈,您回来啦!”雨彤抬头,脸上沾着面粉,“我在学做葱油饼,赵非说他的方子比您的好,我不信。”
赵磊赶紧举手投降:“妈,我可没这么说!是她说要给您一个惊喜,学着做您爱吃的葱油饼。”
李桂兰走到厨房一看,案板上摆着几个形状各异的饼坯,有的厚有的薄,有的圆有的方,忍不住笑了:“好好好,你们有心了。”
她洗了手,接过雨彤手里的擀面杖:“来,妈教你。做葱油饼啊,面和得要软,擀得要薄,油要抹得匀…”
夕阳的余晖透过厨房的窗户,洒在三个人身上。雨彤学得认真,不时问东问西;赵磊在一旁打下手,偶尔说句俏皮话,惹得两个女人笑作一团。
这一刻,李桂兰忽然明白了什么是幸福。它不是大富大贵,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相互理解,彼此包容。
那天晚上,雨彤做的葱油饼虽然卖相不佳,但李桂兰觉得格外香甜。
睡前,雨彤来到李桂兰房间,递给她一个精美的信封。
“妈,这是周末旋转餐厅的预订券,不许退哦。”雨彤眨眨眼,“我攒了好久的私房钱呢,您一定要赏光。”
李桂兰接过信封,眼眶有些湿润:“好,妈去。”
熄灯后,李桂兰躺在床上,想起今天发生的一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想起自己年轻时和婆婆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磕磕绊绊,那些委屈和不甘。如今轮到自己做婆婆,她选择了用另一种方式。
也许,幸福就像手中的沙,握得越紧,流失得越快。反而当你张开手掌,它却安然躺在掌心,不增不减。
窗外,月色正好。李桂兰知道,明天依然会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她要早起做早餐,要打扫房间,要去菜市场挑选新鲜的食材。而这些平凡的日常,因为有了爱的加持,都变得意义非凡。
在入睡前,她轻声对自己说:“李桂兰,你真是个有福气的人。”
而就在这个时候,隔壁的卧室里,雨彤正轻轻地靠在赵磊的肩膀上,她的声音很轻柔,仿佛生怕惊醒了什么似的,缓缓地说道:“老公啊,你知道吗?我今天突然发现,妈妈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多哦。你看她那满头的白发,又多了不少呢。”
雨彤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她似乎对母亲的衰老感到有些无奈和心疼。接着,她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我们以后真的要多抽点时间陪陪她了,不能总是让她一个人那么辛苦地忙碌着。她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多关心关心她呀。”
赵磊静静地听着雨彤的话,他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那份关切和愧疚。他轻轻地拍了拍雨彤的手,安慰道:“嗯,你说得对,我们确实应该多陪陪妈。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我们不能再让她太操劳了。”
赵磊搂紧她的肩膀:“娶到你,是我和妈的福气。”
“油嘴滑舌。”雨彤嗔怪道,眼里却满是笑意。
夜渐渐深了,这个寻常又不寻常的日子即将结束。但对这个家来说,某种新的理解和温暖,才刚刚开始。
日子一天天过去,雨彤和李桂兰的关系愈发亲密。一天,雨彤兴奋地告诉李桂兰自己升职了,薪水也涨了不少。李桂兰打心底为她高兴,还特意做了一大桌菜庆祝。
之后,雨彤和赵磊商量着给李桂兰换个新手机。他们悄悄挑了一款功能齐全、操作简单的智能手机,在李桂兰生日那天送给了她。李桂兰又惊又喜,虽然不太会用,但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
雨彤耐心地教李桂兰用微信、拍照,还帮她加了小区里老姐妹的微信。李桂兰很快就和老姐妹们在群里聊得火热,分享着生活琐事。
有一次,李桂兰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养生文章,觉得很不错,就转发给了雨彤。雨彤看到后,认真地和李桂兰讨论起来,还按照文章里的方法,给李桂兰做了养生汤。
这个家在相互的关爱与理解中,日子过得温馨又甜蜜,幸福的氛围始终弥漫在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