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肖志行,同样的瞳孔地震。
不过他作为工业部直属钢铁研究院的三级工程师,和杨厂长、赵部长不同,他是另一种的震撼。
疯了......
陈宇凡简直是疯了!
他是搞这个专业的,他太清楚其中的难度了。
就一个高温合金,咱们钢铁研究院集中了十几号专家,成立了专门的攻关小组。
搞了三年!
连国外的门都没摸到!
材料配方、冶炼工艺、热处理技术.....
哪一个不是天堑?
并非是国内的研究人员能力不行、态度不行,实在是......技术落后,资金不到位。
我们国家的起步太晚了,想要追上那些外国的先进技术。
哪有那么容易!
而陈宇凡刚建好这么一个空壳实验室...
就敢说要攻克?
还有硬质合金......耐腐蚀钢......
肖志行看着陈宇凡平静的侧脸,忽然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感觉。
这小子......
到底是无知者无畏?
还是他真的有把握?
不可能啊...
这根本就违背科学规律!
而那些大学生们,更是听的热血沸腾。
“高温合金...硬质合金...”
林继先在本子上用力的写下这几个字,笔尖几乎要划破纸张。
“这...这就是咱们未来的研究方向吗?”
谢国政激动的脸都红了。
“这不就是书本上说的,最前沿的领域吗?我们也要参与吗?”
孟玉兰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她看着陈宇凡的背影,只觉得这个年轻的所长,身上仿佛笼罩着一层光。
陈宇凡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撼,他平静的关上了冶金实验室的门。
“这只是第一个。”
“我们去第二个,新型材料实验室。”
他又推开了隔壁的门。
这里面画风突变。
不再是各种重型电炉,而是摆满了崭新的、还包着油纸的玻璃器皿、没安装的反应釜和一尘不染的通风橱。
这里什么味道都没有,只有新家具的木头味。
“这里...又是做什么的?”
杨建华已经有些看不懂了。
“杨厂长,这个世界上不只有钢铁。”
陈宇凡拿起实验台上一块垫设备的泡沫。
“这个实验室,就是用来研究钢铁之外的东西。”
“比如......工程塑料。”
“塑料?”赵长河皱了皱眉。
“就是做梳子,做肥皂盒的那种?”
“小陈,这东西能有什么大用?”
赵长河的疑问,很符合他这个身份的认知。
他是在工业部里,主要就是负责钢铁冶炼。
所以对于钢铁之外的东西......还真不是很了解。
“大领导,此塑料非彼塑料。”
陈宇凡笑着摇摇头。
“我说的这种塑料,它的性能,在很多方面,可以超越钢铁。”
“它更轻,比铝还轻。不导电,是最好的绝缘材料。”
“耐磨损,不怕水,不怕油,而且永远不会生锈。”
陈宇凡看着众人。
“想象一下,咱们的机器上很多不重要的零件,都用这种材料替代。”
“那么一台机器,能轻多少?”
“咱们的电器开关,都用这种材料做外壳的话,能减少多少触电事故?”
“咱们的飞机、汽车,如果用上这种材料......那能节省多少燃料?”
“这就是一场材料的革命!”
“除了塑料,还有特种橡胶。”
“咱们的卡车轮胎,为什么跑几万公里就得换?”
“咱们的坦克,为什么在东北的冬天,履带上的橡胶垫,一跑就裂?”
“就是因为,咱们的橡胶质量不行。”
“我们将来一定要搞出开,能在零下五十度不断裂,零上两百度不融化的...特种橡胶!”
.........................
如果说,刚才的冶金实验室,是让肖志行感到了专业震撼。
那这个新型材料实验室,则是让他感到了跨界碾压!
陈宇凡还懂高分子化学?!
冶金和高分子...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啊!
这怎么可能?!
一个人的精力,怎么可能同时精通这两个领域?
另一旁的孟玉兰,她是化学系的高材生。
此时,她更是激动的浑身发抖。
“陈...陈所长...”
她鼓起勇气,结结巴巴的问道。
“您说的工程塑料,是指高分子聚合物在工业应用吗?”
她问的是一个很理论化,但又很精准的定义。
陈宇凡有些惊讶的回过头,看了她一眼。
“孟玉兰,对吧?”
“是!”
孟玉兰紧张的站直了身体。
“你很不错。”
陈宇凡赞许的点点头。
“没错,高分子化学就是一座金矿。”
“咱们的如果研究开始,那首要目标就是合成聚甲醛(pom)。它容易生产,性能又好,是最好的齿轮材料替代品。”
得到陈宇凡的肯定。
孟玉兰的脸,一下就红了。
比她考试拿了第一名,还要激动!
而她身边的林继先和谢国政,则是羡慕的快要流口水了。
能被陈所长亲口夸奖......这简直是天大的荣誉啊!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