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研究所正式上班的第一天。
天才刚蒙蒙亮,研究所崭新的三层小楼前,就陆陆续续的来人了。
这群刚从各大顶尖学府毕业的大学生们,一个个都显得格外积极。
他们中的很多人,昨天晚上因为太过兴奋,几乎一夜都没睡着。
昨天陈宇凡描绘的那个蓝图,尤其是那句“探索无垠宇宙,征服星辰大海”的豪言壮语。
彻底点燃了这群天之骄子心中的火焰!
能在刚毕业,就投身于这样一项伟大事业,这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机会。
所以天一亮,大家就都迫不及待的赶过来了。
今天是第一天上班,必须要积极。
“王哥,你这么早啊。”
“哈哈,你不也一样吗?我昨晚激动的谁不着!”
“我昨晚把陈所长的说的那些话,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还是觉得热血沸腾。”
“是啊,发动机,特殊材料!咱们这研究所,怕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学生们聚在这栋三层小楼前,小声的讨论的,脸上都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和憧憬。
就在这时。
一个人骑着二八大杠,停在了楼门口。
“李工早!”
“李工,您来了。”
众人看到来人,立刻热情的打着招呼。
来人正是李志明。
他今天也穿的很是精神,一身半新的蓝色工装,头发梳的整整齐齐。
李志明今年二十三岁。
这个年纪,其实比在场的这些大学毕业生,也大不了几岁。
昨天大家已经见过一面,知道这位是陈宇凡所长的助手。
李志明被这么多人围着,热情的喊着李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摆了摆手。
“同志们都挺早啊。”
李志明从车上下来,推着车往里走。
“怎么样?昨晚在宿舍住的还习惯吗?”
他主动开口询问。
这个举动,让大学生们对他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这位李工,虽然是所长的副手。
但看起来一点架子都没有,非常容易相处。
“习惯,太习惯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最沉稳的男生,正是林继先。
他立刻回答道:“李工,厂里给咱们安排的这住宿条件,真是没的说!”
“是啊是啊,我本来以为能有个集体宿舍住就不错了。”
“谁能想到,厂里直接给咱们批了一个四合院啊!”
“南锣鼓巷的四合院,我回家跟我爸妈说,他们都不敢信。”
提起住房,所有人的脸上都泛起了红光。
他们这批大学生,作为国家最顶尖的人才被分配到红星轧钢厂,厂里自然是顶格重视的。
厂里直接在南锣鼓巷,批了一处修缮一新的两进四合院,专门用作红星研究所的员工宿舍。
这可不是那种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的大杂院。
整个院子足足有二十间房,前后两进,宽敞明亮。
他们这七八个人住进来,一人一间房,也才占了小一半的屋子。
剩下的大多数房间,都还空着。
厂里的意思是,这些都留给后续研究所继续引进的人才使用。
必须要让这群大学生们,感受到了厂里对他们的重视。
李志明笑了笑。
“你们是咱们研究所的第一批核心人才,是陈所长亲自点名要来的,厂里当然要重视。”
他把车停好,看了看表。
“大家先熟悉一下环境,陈所长估计要九点左右才到。”
“好的李工。”
大家纷纷点头。
李志明先进了楼里。
剩下的学生们,则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你们说,咱们的第一个项目,会是什么?”
“这可不好猜。”
“我估计,十有八九......是跟轧钢机有关!”
一个男生分析道:“毕竟咱们是在红星轧钢厂里,陈所长又是靠着改造设备起家的。我觉得,第一个项目,肯定是先帮厂里解决技术问题。”
“有道理。”
另一个人点头:“我听说,咱们厂的轧机虽然经过陈所长改造,但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咱们可能是要研究更高级的轧钢机。”
“我倒不这么觉得。”
一个梳着短发、面容清秀的女生开口了。
她的声音很清脆,带着一股书卷气,正是孟玉兰。
“你们忘了昨天陈所长说的蓝图了吗?”
“我感觉,陈所长的志向,肯定不只是在钢铁这个领域。”
“我猜,咱们可能会接触到......特殊材料学!”
特殊材料!
这在六十年代,可是最尖端、最前沿的领域之一。
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国防工业,都对这玩意儿有着极度渴求。
“有可能!”
身材精瘦、眼神机灵的谢国政也扶了扶眼镜。
“我就是材料学的,要是能参与进去,我可就真是专业对口了。”
“还有发动机!”
林继先也插话道:“陈所长不是也提到了吗?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也很大,发动机可是工业的心脏啊!”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