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太医给夏雪莹把了脉,恭敬的对着太后一礼:“启禀太后,皇后的身体已无大碍。”
“哈哈,如此甚好,但还是给皇后多开点补药,将这凤体调养好,哀家也能早日抱上皇孙了。”
“是!”
自己的身体已无大碍?
怎么可能?乔星的毒不是还在吗?她这几日虽然恢复了,但明显的身体有种被掏空了感觉啊,她怎么可能无碍?
夏雪莹不敢质疑太医的诊断,但至少在太后面前不敢。
而就在她出神之际,谁知太后又开口了。
“前二个就听闻石王妃再次有喜了,这倒是可喜可贺的好事儿啊,既然皇后的凤体无恙,不如趁着今儿天好,回趟护国王府,也当全是替哀家探望石王妃一下了。
如此,指不定皇后这回去,还能沾沾喜气,回宫可能不出几月,哀家就能听到好消息呢。”
太后此话一出,夏雪莹只感觉天塌了!
现在让她回王府,她还能活着回来吗?!
不,别说活着回宫了,回宫简直就是奢望啊!
太后的话,让夏雪莹的脸唰的一下白了,看着这般的她,太后倒是真的有些怀疑,那些流言是否真假了?
“梁嬷嬷,近来皇后自进宫以来,身体就一直不好,不是在法门寺给皇后求了那朱砂吗,给皇后点上,回头也能避避邪,让皇后出宫平安顺遂归来。”
“是!”
夏雪莹内心正慌得一批,不知该如何避过这一劫时,谁知梁嬷嬷已经从宫女端着的托盘中,拿出一个瓷壶。
紧接着,夏雪莹就见她从瓷壶中,抠出一坨如红色印泥一般的东西,来到了她的跟前。
“娘娘,这朱砂是开了光的,定是能保佑娘娘平安,待奴婢给娘娘抹上。”
根本不等夏雪莹拒绝,夏雪莹也没胆子拒绝,毕竟这是太后的口谕,哪容得她违背的份?
梁嬷嬷来到她的身前,一手微微拉开她的衣领,就在她锁骨处涂上了那红红的泥。
“好了,至此后,愿皇后平安健康,早日替皇上诞下龙嗣,哀家已经给皇后准备好了回王府的礼品,等见到石王妃,别忘记替哀家向她祝贺。”
说完,太后起身,带着一众宫女离开了。
凤仪宫中,夏雪莹入赘冰窖。
她倘若知道今日会突然回护国王府,那上次伏赤要带她离开的时候,她就该跟着伏赤跑路的!
对了,伏赤!还有伏赤!
或许伏赤还没有离开京城,还在京城等着她?
趁着外面护国王府派来监视她的人还没进来,夏雪莹急忙将闭月叫到了跟前。
闭月面色沉重,悄悄的从凤仪宫后门溜了出去,而很快夏雪莹便是坐上了出宫的辇轿。
懿旨不能违背,即便今天明天她找借口推脱不回去,但也不得总推脱不回去啊?
况且,太后那态度,也根本没给她推脱的时间,懿旨就下了!
直到坐上轿辇,再到宫门口换上马车,夏雪莹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手心的汗水,已经不知出了多少......
夏雪莹出宫回王府的事儿,很快就传旨到了护国王府,得知这个消息的燕承志,第一时间就让人通知了石清婉,立即做好准备。
而已经被拘在王府后院,大半年不敢出门的真燕姿雅,激动得浑身颤抖!
“终于,终于我能做我自己了吗?恩嬷嬷,我真的今日就可以进宫,是不是今日就就能见到皇上了?!”
“是啊,郡主你终于熬出头了,王妃说很快那人就要到王府了,郡主到时候做好准备,和她调换身份就好。
但郡主可千万要沉住气,别到了皇宫因为紧张,就给露馅儿了。
据说凤仪宫中,还有太后安排的人,郡主且一定要谨记啊!”
燕姿雅简直是激动得流泪,她等这一天,日日都在煎熬。
以前脸没有恢复也罢了,但自从脸恢复后,她天天都在盼着进宫,成为舞朝的皇后。
可没想到,这一天突然就来了?!
护国王府,迎驾的燕承志带着石清婉,早早的候在了大门外。
王府内的下人们,更是忙得热火朝天,毕竟皇后回王府实在太过突然。
而朝颜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消息时,便是趁乱来到了燕姿雅的后院,藏身在此。
等了这么些时日,本还以为主子交代的任务完成不了了,没想到今天,就这么突然的给了他机会?
皇后的马车在护国王府停下,宫人搀扶着马车中的夏雪莹走了下来。
一行人齐齐行礼,而一身凤袍的夏雪莹,那藏在袖子中的双手,依旧还在不断浸出冷汗。
虽然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但看着护国王府的大门,她还是没来由的紧张。
这一脚踏进去,若是不成功,她从此便只得浪迹天涯,甚至还要日日躲避护国王府的追杀。
“娘娘外面天儿冷,还是快些里面请吧。”
看着夏雪莹望着护国王府的大门,久久没有挪动步子,石清婉已经急不可耐,含笑上去就握住了她的手,一脸慈爱的样子催促道。
夏雪莹回神,视线不由朝着石清婉的肚子看去。
因为冬日,她们身上都裹着披风,即便是石清婉已经有了五六个月的身孕,但也难以看出来。
“母妃这些时日可还好,听闻母妃的喜讯,本宫也替母妃开心。”
“好好好,母妃和你父王一切安好,倒是你,几月不见,这好像消瘦了些。”
夏雪莹笑了笑,身体却已经在石清婉的暗箱操作下,不得已的朝前走去。
大家都在装,毕竟在场还有太后派来的人,一路跟着。
一行人来到了前厅,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夏雪莹不由记起,上次回来时被乔星在此挟持的画面。
一番寒暄,薛遥代表太后,送上了一堆的补品和其他礼物,作为对石王妃的贺喜。
在正厅坐了不到两刻钟,石清婉便是等不及了。
她满脸慈爱的看向夏雪莹,“上次娘娘回府,也是匆匆离去,这一别又是数月,下次娘娘再回来,也不知得等到何时了?
娘娘不如由臣妾陪着,去娘娘以前住过的小院转转,那毕竟还是娘娘从小到大住过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