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首页 >> 晋末风云录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诡三国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天下长宁朕实在太难了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华夏风雨情乱世枭臣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小生真不是书呆子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 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晋末风云录txt下载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3章 庾亮立意北伐;王导因病离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当桓温与南康公主如胶似膝,蜜里调油之时,成帝看着这位妹婿也特别喜欢,很快封他为驸马都尉,袭万宁男爵位,不久又加封授琅琊太守,没几天就倒蹬到了徐州刺史,可真是连升三级,跟坐了火箭一样,滋滋上长。

也就在这时,他的妻舅公庾亮又支棱了起来,想要南征北伐,建立不世之功。

此时巴蜀雄主李雄逝世之后,成汉争位夺嫡之战也是乱作一团,李雄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把皇位传给了侄子,那他的亲儿子们岂能善罢甘休,于是一顿乱杀,国力每况愈下。

而北方随着刘曜、石勒两位乱世枭雄先后离世,石虎与鲜卑,段氏,绞作一团,也无暇顾及东晋,说起来这确实是个好时机。

征西将军庾亮,突然雄心暴起,想要收复中原失地,成帝虽然没有祖父和父亲的雄心壮志,但是也乐见其成,于是非常赞同他这个创意。

说干就干,庾亮立刻上表奏请成帝出征准备事宜,他这个想法是好的,而且想在朝廷威望隆盛,也是讲究军功的,南征北伐建功立业,那就是最好的捷径。

成帝司马衍随即按照庾亮奏请,任命桓宣为司州刺史,镇守襄阳,襄阳直面北方石虎,军事位置至关重要。

任命庾亮之弟,临川太守庾怿,为梁州刺史,镇守魏兴,监察梁州、雍州诸军事。

任命庾亮另一个弟弟西阳太守庾翼,为南蛮校尉,镇守江陵,兼领南郡太守。

又奏请分出豫州一处,用来授予征虏将军毛宝。豫州曾经是祖逖的起兵之地,授予毛宝,可见庾亮对于毛宝的信任。

成帝一律准奏,下诏任毛宝为豫州刺史,主要监察长江以西扬州地段诸军事。

毛宝与西阳太守樊峻,共同率领精兵万人戍守邾城。

此时庾亮的小心性又犯了,他本来因为这个心性逼反了苏骏,搞得天下大乱,如今还是如此,可见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他素来看不上陶侃的儿子陶称,这位爷也是没有继承一点儿父亲的雄才大略,为人狡诈任性,还喜欢兄弟之间互相攻伐,一整集合个几千人打打这个兄弟,闹闹那个兄弟,倒也没惹出什么大乱子来,就是不怎么成器,倒是真的。

庾亮借机把南部中郎将封给了建威将军陶称,说是要重用他,让他进入沔中。

陶称说啥也想不到庾亮会对付他一个小字辈,再说有他父亲陶侃的威名震着,一般人也不能动他,结果稀里糊涂率二百人沿江而下,拜见庾亮,庾亮居然将他拘捕斩首了。

咱也不知道这是出的什么气,感觉就是没头苍蝇,征讨事宜还没开始,居然拿陶侃的儿子祭了大旗!

但是还未开战,庾亮之弟庾怿因为魏兴地处边远,地势险恶,实在是又怕苦又怕打战,哭喊着哥哥庾亮给换个官当当,庾亮本来想让他带兵征讨巴蜀立下不世之功,可惜庾亮家人搞内政,争权夺利还行,真枪提上上阵就有点怂了。

没办法庾亮急调武昌太守陈嚣为梁州刺史,赶赴汉中。陈嚣率军进入子午道,庾亮又派偏师共同伐蜀,进入江阳。庾亮参军李松非常勇猛,攻打成汉国的巴郡、江阳等地。夏四月,李松大胜,抓获了成汉国的荆州刺史李闳和巴郡太守黄植,一同押送至建康。

庾亮小有胜利,于是上疏说:“蜀地的成汉国很弱,人心不齐,政令混乱,易于攻伐,而北方胡虏仍然强大凶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我想率十万大军移徙,镇守石头成,从中调度,派遣各军陈兵在长江、沔水一带,为北伐赵国,收复中原做准备。”

成帝没有主张,于是把庾亮的疏章下交朝廷,让大臣们评论。

丞相王导看了以后,请求允准。

太尉郗鉴是对阵过后赵石勒多年的,虽然石勒不在了,但是石虎也不是吃素的,连忙摇头道:“臣以为物资财用不足,不能大举行动,还是从长计议吧!”意思是不同意北伐。

太常蔡谟议侃侃而谈,评议说:“时机有利与不利,大道之行也有伸有屈,如果不考虑强弱的形势,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妄动刀兵,那么就会迅速败亡,哪里有什么功业可谈!

当今之计,北方胡族势盛,不如自蓄威势,等待时机再行北伐之事。

时机的恰当可否,全在于胡虏的强弱,而胡虏的强弱又全在于石虎的强弱。

自从羯族石勒起兵,经略中原,石虎便为征讨武将,百战百胜。

其所占据的地域,幅员辽阔,与当年的魏国曹操相当。

石勒死后大家都觉得石虎可欺,那么咱们看看石虎继位都干了什么?

一是挟持君主,诛戮将相,在此期间,国内丝毫叛乱未起,没有出现别国诸子夺嫡,天下大乱,国力衰微之像。

后石虎又翦灭诸边兵镇,削弱外寇,灭除段辽,四境之内尺土未失。

从哪里看出来石虎就不行了呢?”

众人一顿纸上谈兵,谈古论今,各种政策兵法横飞,对于庾亮支持的人少之又少,成帝不免犹豫起来。

大家都觉得太常蔡谟议说得非常在理,成帝遂下诏不同意庾亮大规模北伐,移军石头城。

偏在这时,唯一支持庾亮的王导又卧病不起。

成帝过府探望,终究无力回天,文献公王导终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王导乃是成帝之师,两人共同患过难,感情自是不比别人,丧葬的礼仪比照前人,按照汉代博陆侯霍光,又参考了安平献王刘孚的旧例,一切参用天子的礼节。

王导一生清简朴素,清心寡欲,善于因势利导,重大关头稳如泰山,对于司马睿建立东晋又有从龙之功,可以说是辅政定国的典范,王导管理内政,反对铺张浪费,从不奢靡,对几位皇帝都极尽劝导,劝谏安民简政,把钱用在紧要之处,在他的管理之下,东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总有余钱。

王导过江东以后,笼络江东士族,统一内部,能够统和南北两种势力,抵抗外侮,民族因得以独立,在华夏文化得以续延这块功勋卓着。

东晋建立之初,百般空白,万般艰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 。

王导却对教育极为重视,他建议司马睿若想王朝复兴,华夏延续,培养优秀人才是重中之重。因此上书请求修建学校。一方面可以教化百姓遵循礼法,忠君爱国;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贤才,方便朝廷日后征用。

王导本人也是诗书大家,对书法尤其痴迷,衣冠南渡之时,别的都不在意,却特意将书法大家钟繇的《宣示表》,嘱咐夫人缝入袖中,并誓言:“贴在人在,贴亡人亡”。

他对族中子弟的教化培育也是尽心尽力,很多子侄都是在他府中读书长大,他亲自教学,后将《宣示表》传与侄子,也就是书圣王羲之。

他也是个很有情趣的父辈,不是那种刻板严苛之人,嫡长子王悦聪慧异常,深得王导宠爱。

王悦小时候,与王导下棋,虽然他还是孩童,王导却一步不让,最后落子定胜负时,小王悦恼了,按着王导的手,不让他落子,王导见此笑着说:“怎么可以这样粗鲁,咱们好像还有点亲戚关系吧?”由此可见他家的教育氛围是相当轻松的。

王导辅相三世,去世之时,自家仓无储谷,他也衣不重帛,粗茶淡饭,诗酒清谈过此一生。

可以说王导是不世出的人才,难得一见的出将入相之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我的卧底谍战生涯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我有一张沾沾卡红警的黑科技帝国咸鱼宫女翻身成皇后星际最强关系户孽徒住手,我可是你师父!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被赶出豪门当天,我和大佬闪婚了陆太太复婚吧重生甜妻请签收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怪物横行:我以笑声横扫此界我蓝星第一倒爷S级身份瞒不住了我和男友在七零为国家做贡献这破系统竟然逼我当大侠!极乐合欢功帝焰神尊林知皇符骁
经典收藏最强大唐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他改变了法国三国之武皇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独治大明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修罗武神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误入红楼,修仙人生穿越水浒收好汉炮灰"攻"养成系统乱世才子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田园大唐回到大汉打天下秦时之七剑传人寒门第一才子我在汉末当后浪
最近更新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千门36天局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嚣张小侯爷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无敌皇子:我真不想登基啊!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被妖后强迫和亲后,我一统草原成为天可汗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烽火淞沪我是袁术袁公路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 晋末风云录txt下载 - 晋末风云录最新章节 - 晋末风云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