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18:38:04
时间消耗:学习大于锻炼大于娱乐大于休息
只要我坚持把学校的那套作息时间表搬进家里,把学习作为一天中最主要的支出,必然会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我也确信这种良善的作息时间一定会形成习惯,形成雪球效应,虽然有的时候,心中的猛虎会有些倦怠和浮躁,但是已经逐渐的让理性的人类大脑入住了指挥中枢,可喜可贺。
回到高三的节奏吧!早晨七点多到校,晚上十点下自习,当然科学的作息时间,似乎是晚上九点入睡,对我来说,能十点上床,十一点入眠,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一天只需要固定七个小时用在正途上面,那么福田必然会盛开。
(说到高三,莫名的想起一部《高三》的纪录片,很能唤起共鸣)
昨天在日记里面写到很多细碎的思绪,这些纷繁的思绪如同眼前滑过的落叶,不及时抓住它们,就会一闪而过,随着寒风迅疾的消失不见,现在很多事情我都推崇立马解决,如果不能立马解决,那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我通过Siri就可以很好的记录了。
(当然我现在用锤子手机更好一点,里面的闪念胶囊接近完美)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会想起以前写的两本小说,还有以前写小说的网站——红袖添香,话说回来,这个网站的名字起的真的特别温馨和惬意,唤起了人们对于爱情的遐想,心中不禁涌出一股暖流,还记得写过几篇小说,最终完本只有两本,写作写的真就是“坚持”,大多数人应该都会有写出一本书的冲动,不过能把“毛衣”编织完的屈指可数,完成度是最重要的!我的那两本小说,分别是15万字和10万字,倘若按照长篇小说的界定,已经算是两部长篇小说了(后来我才知道这点字数就算个屁,最起码也得个几百万字,才有嚼头,当然这也能是偏颇的想法,要知很多名着也就区区十几万,几十万字,如《白鹿原》《百年孤独》……更休要提《滕王阁序》这种字字千金的文章,所以字数和小说的封面一样,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重要的还是作者要表的感情!感情!感情!),这两部小说都是在大学时期完成的,也算是给青春打上了一个重重的感叹号!感谢过去的自己,还记得当时写这两部小说的时候,真的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在那个年轻气盛,心境浮躁的岁月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律可言,那只老虎是始终坐在指挥中心,肆无忌惮,大摇大摆的摧残着我的肉体和灵魂。只有经历过弯路挫折,才会有成长,换言之,我现在的状态,境界也是无数个日夜碰壁、迷茫、思考造就的,一帆风顺的太平洋孕育不出真正的船长,一切发生都是老天爷对我的恩惠,能活着就已经很好了!很感谢老天对我的眷顾,也感谢我自身骨子中的一丝韧性。
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而写作使人完善,这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可以说越往后,要求的境界越高,以我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这两部小说真的是当之无愧的拙作,名副其实的粗粝货色,难以下咽,不过到底是充满了青少年时期的幻想和对这个世界的批判,抒发青春的浪漫而已,感情到了,自然要跟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生轨迹“接吻”,这就是宿命,就是定数使然。
反者道之动,没有龙套的经验,就不会有家喻户晓的周星驰,没有被退稿的余华,就不会有闻名天下的《活着》。
我也逐渐感受到写日记或者写文章所带来的巨大好处,前段时间看过这样一句话,大体的意思就是只有文章才可以让你名垂千古,所谓的达官显贵、优伶俳优不过是过眼云烟的一阵喧嚣,财富也是,所以我们现在更能记住像李白、白居易、还有阮籍这些风雅名流,而对于汉高祖或者某某皇帝,其名气是难以与文人骚客相提并论的,文人骚客是一个时代的眼睛,是见证者,传承者,只有他们才能真正的透过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这也就是为什么万般皆下品,只有读书高的原因,只有读书才能进入讨论与写作的环节,一本好的作品不亚于古文明流传万年的石刻艺术,就是最好的墓志铭。
当然我觉得写书,这个【书】的含义,广义来讲应该包含影像制品、网页……只要能传递某种思想、某种感悟的都可称之为【书】——一个有意思的人、一个名人的百科网页、一首催人奋进,感慨万千的音乐、妈妈的一句话、爸爸的某个举动……都可是书!
人是形象思维的动物,最畅销的书永远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影像制品——电影,电影的辐射范围更广,更深入人心,不足的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影像制品会扼杀部分的想象,塞翁失马,各有取舍吧!
(日本的爱情动作【书】可以传递到每个男人的手机电脑的最深处,真正做到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对人性最好的诠释)
那么好好写一本书吧!写出一本无愧于心,壮阔烂漫的以【我】为主角的小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