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卯时方至。
此刻天光似亮非亮,霜风如刀吹拂在三屯营饱经岁月洗礼的城墙上,也让城楼上的日月军旗猎猎作响。
眼下本该是城门洞开,任由百姓行商来往的时辰,但因城外突如其来的塞外蛮族,汇聚了蓟镇精华所在的三屯营却是城门紧闭,训练有素的炮手们立于城垛后,目光如鹰隼般盯着城外营地中的黑色大纛,随时等候着上官的军令。
角楼处,昨夜三更时分方才有惊无险率兵抵达三屯营的大明天子朱由校一袭甲胄,面无表情的扶着身前冰凉的城砖,望着城外本应一望无际,此刻遍布营帐的旷野,嘴角微微抽动。
放眼瞧去,远处营地中除了矗立着象征着女真大汗努尔哈赤亲至的黑色大纛之外,被蒙古各部奉为信仰的彩色苏鲁锭也在晨昏间清晰可见。
启禀陛下,建奴长途跋涉至此,状态必不值巅峰,末将请率城中精骑,破其锐气。
城楼上,京营总兵黄得功的声音坚毅如铁,身上锃光瓦亮的甲胄也被晨风和沙砾吹的沙沙作响。
黄将军所言甚是,末将愿为黄将军掠阵,叫那建奴铩羽而归。一旁的孙应元闻言也是主动请缨,黝黑的脸颊上写满了愤恨和杀意。
对于他们这些武将而言,远在辽东的女真建奴长途跋涉千里,突然杀入蓟镇关内本就是一种,眼下建奴又在城外叫嚣,各种各样不堪入耳的恶毒言论更是让他们同仇敌忾。
主辱臣死!
退下!
与往日展现出来的雷厉风行所不同,此时的年轻天子虽然内心同样充满了酸涩和愤恨,恨不得能够全歼城外的鞑子们,但残存的理智却是让他竭力保持着平静,脑海中不约而同的回想起辽东经略熊廷弼昔日回京面圣时,向他阐述的所见所闻。
女真建奴崛起于山林之间,善于野战;而我军则是善于守城,凭坚城利炮,以静制动,方为上策。
王本兵,你怎么看?
沉默片刻,朱由校又将目光投向从京师伴驾至此的兵部尚书王在晋,波澜不惊的声音中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假若只是建奴在城外叫嚣也就罢了,但偏偏自己治下的大明此刻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折磨。
启禀陛下,闻声,欲言又止多时的绯袍高官赶忙上前一步,声音急切的拱手道:两位将军忠勇可嘉,但我蓟镇精骑有限,实在不宜与城外建奴野战。
更何况建奴倾巢而出,身旁又有蒙古骑兵为其掠阵,兵力远在我蓟镇之上。
为今之计,我等应遵循熊经略昔日在辽东之战略,以坚城利炮来消耗城外的鞑子。
此话一出,城楼上本是有些冰冷压抑的气氛瞬间回暖了许多,不仅随行的文官们点头不已,就连在此留守的蓟镇总兵杨肇基也是轻轻颔首,似是对兵部尚书王在晋的战略十分认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城外的建奴刚刚拿下了喜峰口,士气和斗志正值巅峰,己方何必要迎难而上?
王本兵所言有理。思虑片刻,年轻天子点头称是,声音虽是平静但却不容置疑:传朕旨意,各地关隘当紧守城池,无诏不得出战。
虽说从城外建奴扎营的情况来看,兵力应当都集中于此,但蓟镇防线分散,谁也不敢保证建奴是否藏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遵令!
天子和兵部尚书接连下令,黄得功和孙应元等武将虽是有心以实际行动振奋军心,此刻却也不敢反驳,郑重点头之后便匆匆离去,准备召集城中的将校们议事。
杨卿家,卢象升应该领兵去迁安了吧?
目送着京营武臣离去,朱由校转而将目光投向蓟镇总兵杨肇基。
永平府的灾民们对于的威胁虽然不如城外的建奴这般直接,却也不容小觑,断然不能放任其随波逐流。
陛下放心,卢大人已于两日前领兵赶至迁安。
身材魁梧的杨肇基上前一步,平静的眼神中瞧不出半点感情波动。
如此甚好。听到最后,年轻天子坚毅的脸庞上终是挤出一抹释然的笑容,犀利的双眸死死盯着城外建奴军营中的黑色大纛。
时至如今,他心中几乎有十足的把握,永平府的那些灾民背后,必然存在着努尔哈赤的影子。
...
...
三屯营外十里,女真大汗努尔哈赤所在汗帐内人满为患,火光摇曳。
斜靠在上首汗位的努尔哈赤轻轻掸掉身上的灰尘,志得意满的环顾帐中诸将和蒙古台吉:如今喜峰口已破,小皇帝亲临三屯营,尔等觉得我大金该当如何?
喜从天降。
明国的小皇帝居然御驾亲征,抵达这三屯营了。
据他所知,小皇帝膝下仅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皇子,假若小皇帝今次有个三长两短,那这看似死灰复燃的大明帝国便会瞬间崩塌。
闻言,正在默默啃食着羊腿的四贝勒皇太极赶忙擦拭了一下嘴边的油污,眼神凝重的拱手道:启禀父汗,三屯营城高池深,又有小皇帝亲自坐镇,强攻怕是折损过大..
破城擒杀小皇帝的诱惑固然足够大,但他们也要考虑麾下勇士的兵力情况,以及日后能否在辽东休养生息的现实因素。
毕竟假若他们大金为了破城擒杀小皇帝,导致麾下八旗勇士死伤惨重,只怕帐中这些的蒙古台吉会瞬间反水,争先恐后的啃食他们大金的血肉。
老八说的不错,见大贝勒代善正欲说话,努尔哈赤便不顾腰间传来的刺痛感,强行将背挺直,用眼神斥退了代善:本汗也觉得当以智取为主。
敢叫大汗知晓,为了点燃帐中众人的激情,已然能够说得一口流利满语的范文程也缓缓起身,朝着永平府所在的方向冷笑道:闻香教主王好贤已是领兵拿下了永平府城,滦州城,昌黎县,这会恐怕正领兵往乐亭县去呐。
如今明国后院起火,优势在我大金。
等到王好贤聚众兵临顺天府之后,小皇帝必自乱阵脚!
王好贤?!
待到范文程将话说完,努尔哈赤的眼中便是寒芒一闪。
他实在没有料到,原本在他计划中只是一个聊胜于无的小人物,竟会不知不觉间拥有了改写战场局势的能力和影响。
眼神恍惚之下,努尔哈赤便从上首的汗位起身,转而掀开营帐的帘门,盯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城池。
虽然因年老昏花,相隔甚远的缘故,他完全瞧不清楚三屯营的具体情况,但视线中城池巍峨的轮廓与让他数次折戟沉沙的沈阳城何等相似?
不能在与官兵硬碰硬了!
传本汗军令,已经下定决心的努尔哈赤猛然转身,脸上的褶皱不断抖动着:蒙古各部即刻筑起深沟高垒,将这三屯营团团围住!
八旗的兵马分别向东西两侧进军,伺机凿穿明国的蓟镇防线。
本汗这回倒是要瞧瞧,三屯营中究竟有多少粮草可供小皇帝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