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大军进入戈壁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拓跋部落国王和二王爷拓跋孝德的军营之中。大明大军明明知道武威前面的戈壁滩有大量的拓跋细作,但大元帅岳鹏举根本就不在乎,更没有去捉拿。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徒劳。拓跋部落知道了又能怎样,大明大军的目的就是要聚拢拓跋骑兵,然后优势兵力一举击溃,不给其东山再起的机会。
集聚在西庆府的拓跋部落骑兵越多,大明大军就越是省力,用不着四处清剿。只要把西庆府的大军一网打尽,残余的部落骑兵不足为虑,可以留着后续部队慢慢地清剿。
朱洪勇率领的大明中军前锋部队很快就进入了戈壁滩,越过了这个二百里的戈壁滩,就正式进入了拓跋部落的大草原。
这个戈壁滩本来是拓跋部落与大明武威的天然屏障,但是在文帝时期,大夏国边防日渐衰微,拓跋人就慢慢地占据了这片戈壁滩。可别小看这片戈壁滩,它长约200里,宽度却达到了400里,北部连接横山,南部连接陇西祁连山的余脉,面积很大,里面绿洲众多,生活着五六万少数民族部落,其中以拓跋人为主。
这些拓跋人的骑兵已经前往西庆府集结,准备抗击大明军队的进攻。而部落人员则纷纷向两边的山脚逃跑,丢下了大量的牛羊财物。
大明大军在斥候的指引下,顺着武威通往西庆府的一条通道下去,席卷戈壁滩的大小部落。一天的时间,两百里的路程,朱洪勇率领先头部队两万轻甲骑兵就进入了草原。
黄昏中的草原本来是牛洋成群、炊烟袅袅,一幅安详的美景,可如今的拓跋草原听不到一声牛羊的鸣叫,也看不到一个拓跋人,这些部落早已经向西部迁移,或者向两边大山逃窜。
拓跋人可是听说了,狼国部落不少人都被大明大军抓走了,卖到南方的矿藏去采矿了。他们很清楚那是什么地方,拓跋人在横山的金矿,就有不少汉人、狼国人、赫连部落族人等十多个民族的俘虏横山采矿,这些人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每日只吃一顿,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劳作。稍有不听话者,轻者遍体鳞伤,重者当场打杀,那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般的存在。
拓跋部落的犯人宁愿遭受部落的酷刑,也不愿意被投入这些矿藏采矿。
朱洪勇没有停留,这些部落等到击败拓跋大军,攻占西庆府,活捉拓跋雄之后,再行派遣大军进行扫荡清理。最近全国各地正在修建水泥路,汴梁到太原也在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些部落的俘虏正好是最好的劳动力,而这些部落人员有的留下来,有的则要运回中原各地进行民族同化。
5月2日,大明大军再次进发,这一次就是直接杀往四百里外的西庆府。以轻甲骑兵的实力,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而他们则需要等待四万重甲骑兵,因为据斥候来报,狼国人这两年重建了两万拐子马。
对付拓跋人的拐子马,就必须以大炮攻击,然后以重甲铁骑进行冲击。赵辰迟迟没有取消重甲骑兵,就是为拓跋人的拐子马准备的。
大明大军在草原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击,整个草原上空荡荡的。三十万大军奔驰,只能听到大明铁骑的奔跑声,整个草原都震动了。
然而,当大军绕过横山山嘴的时候,拓跋大军终于出现了。绕过横山山嘴,前面的草原上出现了黑压压的一片骑兵。这些骑兵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很符合骑兵的战术,这些阵法都是拓跋人数百年骑兵作战的经验总结。
想当年铁木真的两翼包抄战术,在草原上屡试不爽,一直到今天,这一战术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骑兵战术。
拓跋骑兵由两万拐子马居中,两边各布置了数万骑兵包抄,拐子马后面则是数万骑兵压阵,黑压压的把半个草原都覆盖了。
根据武威大军中经验丰富的将士估算,拓跋骑兵达到了15人之多,实力确实不可小觑。
拓跋二王爷拓跋孝德之所以颇有自信,不是没有道理。要是文帝时期,这15万大军能让大夏朝整个北方为之胆寒,无人敢出来迎战。
然而,拓跋二王爷看到大明军队的时候,既惊讶又恐惧。
令人恐惧的是,他没有想到大明竟然有这么多骑兵,中原缺马,估计这一次大明把狼国、蒙古和完颜部落的战马全部都抢走了,大明骑兵才会变得如此之多。
甚至他们还发现,这些骑兵不少人还一人两马,大明的战马变得这么富有了吗?
更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大明中军的中间部分,是一排排的战车,战车之上摆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这个东西后面是一个铁疙瘩,前面是一根长长的黑黝黝的管子,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这些奇特部队的两边,则是两队身穿盔甲的重甲骑兵,如今的大明重甲铁骑明显有了变化,这些铁甲是用最新的精钢所制,铁片精光闪烁,十分坚硬,但是可以明显看出这铁甲十分的轻薄,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厚重。
一般来说,重甲骑兵一个冲锋,很难有再次的冲击。但如今的大明重甲骑兵,竟然可以调转马头,再次发动进攻。
大量骑兵的两翼,一队步兵身穿轻甲,手持一根长长的“棍子”,拓跋孝德眼神一凝,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明神枪军。
再看旁边,还是一队骑兵,这些骑兵背着陌刀,腰上挂着好几个黑黝黝的铁疙瘩,这就是大明的天雷军。
拓跋孝德等人虽然表面不在乎天雷和神枪,但内心却也是忐忑不安。据拓跋雄、狼国传回的消息,大明的天雷、神枪确实存在,他们还听逃回来的魔教高手说过,大明的天雷和神枪神鬼难挡,就是魔教教主等高手也难逃劫难,看来这些东西的厉害也不是空穴来风。
拓跋孝德虽然有点后悔了,不应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直接面对大明军队,但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拓跋孝德举起手中的弯刀,大喝一声,“拐子马,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