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首页 >> 我是正德帝 >> 我是正德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凤逆天下北月篇人在大宋,无法无天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田园大唐藏国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天下长宁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神探包公传奇留里克的崛起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 我是正德帝全文阅读 - 我是正德帝txt下载 - 我是正德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81章 奏请设参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直站在旁边看戏的勋贵却不曾想,本来想吃瓜,躲着看戏。结果事儿找到他们身上了。很快刑科给事中管律上言:“比来五府掌印、佥书、五军、三千、神机、团营等营坐营坐司,类以侯伯为之,流官擢用者不过一二。以国家兵马纲领之地,坐拥豢养骄侈之徒,平居无虞,恬不知虑,一遇有警,将何赖哉?乞敕所司严加简汰,而以诸将官有年力勋迹可备缓急之用者当之,庶几人才奋励,威武奋扬,可以固根本之重,折觊觎之奸。且都督流官,无所怙恃,心常小而畏常深,恩之易感,威之易行。公、侯伯世爵难禠,有犯不能尽其法,有求必欲尽其恩。此祖宗于兵政所以重任都督,而不轻授侯伯也。”

疏入,章下有司。

在京勋贵只要还是坐营掌兵的,有一个算一个,心中都在破口大骂管律,怪不得满朝都厌恶科道。

就在众人静观兵部如何覆议之时。

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命成山伯王洪佥书右军都督府事。”

这就令众勋贵有些安心了,成山伯王洪乃靖难功臣,宁国公王真之后,一方面皇帝令兵部覆议,一方面又提拔王洪,这是何故?

安抚众人耳。

不久,总督两广御史张嵿调集土汉兵十万余,及永顺、保靖二宣慰司兵,分五哨攻田州,首破工尧隘,杀岑猛子邦彦。岑猛恐惧,弃田州奔走。

都指挥沈希仪说服归顺州土舍岑璋诱斩之,岑璋乃岑猛之父。

捷闻,皇帝令诸文武官功状。诏进一品阶荣禄大夫。

有喜就有忧,就在南边胜利捷报一个接一个,北面鞑靼犯宣府中路水地庄,分守西路参将王经领兵赴援,力战死之。

英国公张仑并定国公徐光祚会本上疏道:“经筵旧制,设知经筵事,总领经筵一切事务,洪武、永乐由功勋大臣担任,自仁宣之后多为首辅担任;设同知经筵事,协助知经筵事处理相关事务。又设经筵讲官,讲解经史子集,并侍经筵官,展书官,书写讲章官、经筵执事官,乃示圣天子讲学亲贤之意。伏惟陛下临御以来,躬亲庶政,以文经筵涵养圣德,以儒术弼成治道,天下莫不称颂。然今边尘未靖,倭夷扰于东南,胡骑窥于西北,军伍疲弊,筹策难周,臣每念及此,寝食难安。窃以为,治国如治兵,需文武相济;圣学如学海,当本末兼赅。今文经筵专讲儒典,于军旅之要、边防之策鲜少论及,致文武各执一端:文臣论边事,多凭案牍而鲜历疆场;武臣统甲兵,仅知披坚执锐而不知军国筹算。此非独武臣之短,实乃典制之缺也。

“昔周制司马掌兵,亦习典谟;汉家卫霍统军,犹通经术。我高皇帝设武举,本欲文武相济,奈何承平日久,武臣渐疏文治,文臣罕谙兵机。今鞑虏屡犯宣大,倭寇频扰浙闽,若圣心不明军旅之要,朝堂不辨攻守之策,恐边患日深,国本难固。臣愚以为,宜仿经筵之制,参预谋画军事,开设“参谋”,以补治道之阙。”

“其制臣谨条陈三议:”

“一曰定其旨。参谋非欲分文经筵之权,实欲补军国决策之缺。专论边防、军备、军法、战史,如 ‘宣府烽燧如何增筑’、‘火铳制造如何提速’‘永乐北征粮草之鉴’,皆为实用之策,不涉经义阐释,不侵文官权责。”

“二曰择其人。仍设知参谋事由勋贵大臣主持,同知参谋事内阁、兵部、户部大臣忝任,参谋佐官,主讲者选久历疆场之边将、熟谙军制之兵部官,需能述战例、陈方略,不必求经学精深;参会者文武各半,如此,文则内阁、户部官,武则五军都督、京营将,使文知兵之艰,武知政之要,共商军国之事。”

“三曰酌其仪。每月一次,与文经筵错期,免繁礼之扰:参会者皆赐座,行拱手礼,设边防沙盘、武器样品,使议论直观,不务虚文。”

“伏望陛下察臣愚诚,下礼部、兵部会同议行。若武经筵得开,必能使圣心洞悉军旅,文武共襄中兴,边尘可靖,国祚绵长。臣无任惶悚待命之至!”

章下有司。

霍韬接着上疏道:“圣人言:‘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今英国公请设参谋,乃利国之举,乞开参谋。”

一下子就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翰林院就跟疯了一样。

本来就对皇帝同意开武学就颇有微词,众官议论此举恐有唐末、五代之祸,武夫染指朝政之患。但是,武学起码仍置于礼部之下,还能说的过去,再说谁不喜欢附庸风雅,慢慢地接触,发现这些人虽参加过武科,但也喜好文学经典,也不是那么粗鲁。

如今倒好,这些奸臣还不作罢,再次奏请皇帝开什么参谋,还有你个霍韬,引用什么‘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孔圣人是这个意思么?

群臣一边骂张伦、徐光祚,一边又埋怨皇帝。

而身居在紫禁城的皇帝朱厚照,朱老爷,也很那么郁闷,历史逐步在走向一种他不可控的状态,说实话他一直寻求机会恢复五军都督府的权威,但是当看着一个又一个挂着左右都督虚衔的各镇总兵,自己就一阵头大。

恢复武学,那也是老祖宗设立过。虽然现在的武学和以前的不一样了,已经变成了融合翰林和国子监一般的武学。

但是这参谋是什么鬼?

参谋部?

张仑和徐光祚什么打算?

这是就是他看到奏本的第一印象。

特别是霍韬等人也举双手赞同时。朱厚照就知道,自己一直想弥合文武、新旧之臣的打算破灭了。

果然王科、秦佑、沈汉、程辂、杜鸾等人上疏反对:“称祖宗旧制乃文武分途,各安其职,乞陛下守祖制之正,驳回 ‘开设参谋’ 之请,仍令经筵专辅圣学,武臣专司疆场,文官专理政务,使各司其职、上下相安。如此则圣学不偏,治道有序,边患亦可得靖。”

满朝关于开设参谋的讨论的风暴终于从北到南,从东到西。

不同在京的内阁诸臣保持沉默,各地布政司、御史都纷纷上疏,有赞同的,就有反对的。

直到一个奏本送到京城,才算彻底的终结了讨论。

正是新建伯王守仁的奏本。

要论发言权还真没有人比的过他,文官之中,人家凭借军功获得了爵位,还进入了都督府,又凭借勋贵身份担任总制陕西、宁夏、甘肃这本来属于文官的职位。。

“臣抚南赣、平宸濠,总制陕甘,深知 ‘文武相离则国危,知行合一则治兴’。盖治天下者,非徒知经义可也,必验之于事;非徒握兵权可也,必本之于儒。夫参谋之要,不在 ‘谈兵’,而在 ‘明兵道之本’;不在 ‘用武臣’,而在 ‘求文武相济’,使朝堂去 “文武相轻” 之弊,南可靖倭,北可御胡,实乃社稷长久之福!臣无任惶悚待命之至!”

张大顺念完奏本轻轻地合上,恭谨地侍立一边。

朱厚照听完兴奋地反复在屋内踱步。王守仁的发声,则表明在心学这一派,他的门人子弟必定会支持。

接着手指着另一本道:“念罗钦顺的奏本。”

张大顺闻言便拿起罗钦顺的奏本,开始念了起来,当念到“文武非二途,皆为治道之支” 时,朱厚照眼睛顿时一亮。

“我朝经筵专讲儒典,固能涵养圣德,然 ‘格物致知’ 之旨,非徒知经义可成,必验之于兵农钱谷诸事。今边患日深:鞑虏扰北则边军疲于奔命,倭寇扰南则民力困于征调,而朝堂议兵者,或据案牍而不知疆场之险,或凭意气而不量国帑之艰。此非文臣之迂、武臣之粗,实因圣学未及军事之实,治道未统文武之要也。参谋之设,非欲分文筵之权,实欲补 ‘格物’ 之缺:使陛下于经义之外,知军旅之艰、边防之要,此乃 ‘致知’ 之实功,何惧经筵之割裂?”

朱厚照还未听完,便摆摆手道:“说的真真是在理。可见这务实和务虚之人是不一样的。”

张大顺笑道:“万岁爷圣明。”

“内阁什么态度?”

“内阁未有奏本。”

“一群老狐狸!”朱厚照心中骂道。

兜兜转转,原先郭勋奏请启开幕府,朱厚照觉着不喜,如今倒好,好几位重臣奏请启开参谋,置于政府之下,这就形成了制度。

日后君主,在军事上就不那么吃亏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上门女婿叶辰不从圣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字符的游戏阴阳先生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福妻嫁到跪在老婆女儿坟墓前哭,重生八三捡个飞碟送外卖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
经典收藏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朕实在太难了大唐镇国公亮剑:一亿碎片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寒门第一才子三国之武皇乱世才子龙飞凤儛我保驾新闯王最强终极兵王春风玉露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七煞侍魂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南北乱世我种田炮灰"攻"养成系统
最近更新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我的AI我来养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回到东汉当赵云闲话清史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大明太监秘史
我是正德帝 吾观复 - 我是正德帝txt下载 - 我是正德帝最新章节 - 我是正德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