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恒连忙开口解释道:“唐同志,你尽管放心好了,三房的人目前绝对不会对她怎么样的。毕竟三房那么多人都中毒了,在没有找到解药解毒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轻易杀她的。”
蒋纪云心中暗自惊叹,她完全没有料到余娟的动作竟然会这么快,这其中没有人在暗中相助她是不会信的。
“哎呀呀,这有钱人家的水可真是深不可测啊!”蒋纪云不禁感叹道。
蒋文明突然压低声音对她说:“咱们家的老祖宗曾经说过,妾乃是乱家的根源!所以咱们家族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发现,必定严惩不贷,甚至会将其逐出家族!”
蒋纪云当然知道自家家族的规矩,之前六爷爷也曾提及过。
她现在最为好奇的是,余家的人究竟是中了迷香,还是中了那滴水观音的毒呢?
蒋纪元琢磨着,既然都已经找上门来了,若是不去看一看,似乎有些不太妥当。
于是,他转头对唐丹青说道:“唐同志,我们恐怕还得稍等片刻,等我们的人回来之后,再一同出发去救人。”
余子恒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心里想着只要他们能够去余家,母亲肯定会与他们碰面的。
到那时,有什么误会都可以当面解释清楚了。
他们做好晚饭等到七点多的时候,胡大河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家中。
赵华山面带微笑,对蒋纪元说道:“放心吧,我们亲自把人送进包厢的,而且还有我们的两个同志跟着,绝对不会有什么事情发生的。”
蒋纪元感激地看着赵华山,连声道谢。
他之前给了三十个大洋递给付景煜,作为路上的备用金。
此时的蒋纪元,身上只剩下二十个大洋,他暗自庆幸,还好有妹妹和小叔在身边,否则这些人跟着自己,恐怕连肚子都填不饱。
暗中一直紧紧盯着胡大河他们的人,直到看着他们吃完饭,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立刻派人回去通知上面的人。
然而,当那些人跟着来到城门口,看到上面竟然让人打开城门,放那些共党离去时,都惊讶得差点下巴掉下来。
蒋纪云跟着大哥,看着城门大开,她的心中也充满了好奇。
蒋纪元和小卫两人对视一眼,似乎都对这一情况有点猜到缘由了。
前天他们曾与国军队伍一同并肩战斗过,那次的经历,让那些人对他们心生忌惮,不愿意轻易得罪他们。
如今,这城门大开的情景,好像是在暗示着一种送客的意味,就像是要将他们这几个“瘟神”送走一般。
蒋纪云跟着人群慢慢走着,她抬头看了一眼她哥和赵华山问“哥,你们干啥了?让人家像这么对我们?感觉像是巴不得我们走似的。”
蒋纪元干咳一声,没有回答她的话。
出城后没有多远,蒋文明接到侄子的眼神就拉着余子恒询问他母亲这么多年的情况。
小田则拉着南海叮嘱他纪律规矩,分散他的注意力。
赵华山和胡大河、孙家国跟着小卫先去了另一处黑暗的地方。
蒋纪元领着妹妹一会儿也跟了上去,严野和韩涛在原地警戒。
蒋纪元走到他们身边说“华山,你们将那个渡边先带走,杜流瑄联系我了,鬼子那边已经在催促交换俘虏,马超他们在来接应你们的路上。”
蒋纪云拿出来这次的奖励偷偷塞赵华山手里,另外两个被她送杜流瑄那边了。
“谢谢!”赵华山说完摸摸蒋纪云的脑袋。
随后,那个被养的白嫩的渡边将军被蒋纪云放了出来。
胡大河一个手刀将四处看的渡边打晕了,他蹲下来用手电筒照着地上的人说“现在才更像个死人。”
“咳咳……”小卫从空间放出来一个黑漆漆的棺材说“把人放进去,小云那里看看有没有咸鱼。”
蒋纪元开口说“就用之前那个臭果皮就可以了,可别浪费了食物。”
蒋纪云嘴角抽抽的看着她哥,人家叫榴莲,怎么一个个的都喊臭果,吃起来的时候也没有见他们少吃一口啊!
蒋纪云还放出来一辆卡车出来给他们,大家忙活了一会儿,蒋纪元带着妹妹和小卫走了回来。
蒋纪元对着放哨的两个人说道“严野、韩涛,你们去跟他们汇合吧。”
唐丹青眼睁睁地看着一子少了一半的人,她的心里不禁有些焦急起来,连忙开口问道:“同志,他们怎么都走啦?难道他们不去帮忙救人吗?”
站在一旁的蒋纪云听到唐丹青的话,忍不住转过头来,看着她那副哭哭啼啼的模样,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无奈。
蒋纪云暗自嘀咕着,这唐丹青看起来年纪比自己还要大好些呢,可怎么就像水做的一样,动不动就哭个不停呢?
蒋纪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那时候的她可是吃尽了苦头,甚至差点连命都丢掉了。
即便是在那样的困境中,自己也没有像唐丹青这样哭得这么伤心难过。
蒋纪云心里暗暗琢磨着,自己的哥哥和小叔总是说她哭起来就像是杀猪的一样,一点都不可爱。
也许,自己真的应该向唐丹青学习一下怎么哭,得学会那种惹人怜爱的哭泣方式。
这样一来,等到哥哥再揍她的时候,说不定就会因为看着心疼而舍不得下手了呢。
余子恒眉头微皱,一脸严肃地说道:“你放心吧,有时候人多反而不好办事。”
他可是听蒋文明说了,他们一行人已经去过好几个省份了。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个小舅舅和表弟表妹们绝非等闲之辈。
毕竟,在那这个充满战乱和危险的年代,能够在鬼子的层层防线下安全地走到这里,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过人的勇气、智慧和应变能力,更需要有足够的本事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而且,余子恒在过来的路上还听唐丹青讲述了她们被救的过程。
据唐丹青所说,当时的情况可谓是千钧一发,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
然而,就是在那艰难的情况下,这些人不仅成功地将她们从鬼子的眼皮子底下救了出来,还能毫发无损地从那危险的地方脱身。
这一系列的经历,让余子恒对他们的能力深信不疑。
他可不认为,没有真本事的人能够做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