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汶解释道:“苏辰前文已经写得很明显了,《红楼梦》故事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都有很强的势力。”
“薛宝钗和贾宝玉都是四大家族的人,那个史湘云应该也是,王熙凤很可能就是王家的。”
“四大家族互相联姻,互相利益捆绑才能越来越强。”
“而林黛玉自从父亲林如海死后,苏辰并没有描写她家还有什么势力。”
“从家族利益考虑,贾家和薛家的家长,必然支持贾宝玉和薛宝钗,反对林黛玉。”
“林黛玉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哀莫大于心死。”
“以前她还可以怪贾宝玉,这一次,她知道这是贾宝玉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全场掌声响起,都赞同姜汶的分析。
【欣赏着红麝香珠的薛宝钗走进院子里,恰巧碰见贾宝玉与林黛玉。】
【为了避嫌,薛宝钗转身便走了。】
【哄好林黛玉后,贾宝玉来见薛宝钗,看到她手上的红麝香珠:“这是娘娘给你那个?”】
【薛宝钗点点头:“是的。”】
【“给我瞧瞧。”贾宝玉说道。】
【薛宝钗将红麝香珠取下:“给你。”】
【见贾宝玉不拿,薛宝钗将红麝香珠放在桌上,起身离开。】
【刚一转身,就看见林黛玉叼着手绢,站在门口。】
【薛宝钗吓了一跳:“妹妹禁不住风吹,怎么站在风口里。”】
【林黛玉捏起手绢:“我本在屋里的,只听外面一声叫唤,出来瞧瞧,原来是只呆雁。”】
【贾宝玉愣在原地,不敢直视林黛玉。】
【“呆雁在哪,我也看看。”薛宝钗抬头张望着。】
【“我一进来,它就飞了。”林黛玉扶着薛宝钗坐下,随后摊手一甩︿( ̄︶ ̄)︿,手帕直打到贾宝玉脸上,“飞了……”】
【贾宝玉吃痛捂脸,不敢多言。】
【“啊呵呵呵……”林黛玉转头,对贾宝玉道:“对不起,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她瞧。”】
【“不想失了手。”林黛玉拿起手绢给贾宝玉擦脸,“我看看,还疼吗?”】
弹幕:
——“这句对不起我真的觉得好搞笑啊。”
——“林妹妹这是打脸来了。”
——“是真‘打脸’!”
——“林黛玉表面上不在乎,其实她超在意的。”
——“所以贾宝玉为啥要来见薛宝钗,还被林黛玉抓个正着,太尴尬了。”
——“林妹妹就是爱吃醋的性格,贾宝玉又偏偏是个多情种。”
【薛宝钗起身离开,王熙凤急匆匆跑进来,拉着薛宝钗对几人说道:“初一在清虚观打醮,咱们都看戏去呀,谁不去都不行。”】
【“什么没看过的戏,怪热的,我就不去了。”薛宝钗对几人道。】
【王熙凤喝了口茶,接着说道:“那儿凉快,两边又有楼,我头几天就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再打扫干净了,才是好呢。”】
【“你们不去,我去。”】
——“道士:喵喵喵喵喵!!。”
【“既是这样,我同你去,哈哈哈哈……”贾母进门说道。】
【王熙凤闻声连忙回身搀扶贾母,撒娇道:“老祖宗要去,那感情好。”】
【“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贾母说打趣王熙凤道:“明儿个,我在正面楼上坐,你在旁边楼上坐,你不用到我身边来立规矩,你看好不好啊。”】
【王熙凤讨俏道:“这是老祖宗疼我呢,哈哈哈……”】
【贾母转头对薛宝钗道:“宝姑娘,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同去。”】
【“在家也是睡觉,不如出来转转。”】
【薛宝钗乖巧奉上热茶:“老祖宗,请喝茶。”】
——“在家也是睡觉,真实。”
——“别骂了别骂了。”
——“我也想睡觉(打工人悲)。”
——“宝钗:喝茶吧您嘞。”
——“长辈:出去玩出去玩,在家反正也是看电视\/手机。”
【贾母接过茶杯,薛宝钗回头看了看贾宝玉和林黛玉。】
【贾宝玉哄着林黛玉:“明天咱们俩也去吧。”】
【林黛玉嘟起嘴,不置可否。】
【王熙凤说道:“姑娘们呐,听说逛庙去,乐得连觉都不想睡啦,呵呵呵……”】
【“好。”贾母捧着茶,说道,“咱们明儿个热热闹闹地逛它三天。”】
【“你把轿马给我准备好。”】
——“凤凤专业解决冷场。”
——“是哦,刚才那是什么修罗场,两个女友明争暗斗,贾宝玉差点死掉。”
【次日,贾家人敲锣打鼓,坐着八抬大轿,骑着高头大马,出行去看戏。】
【沿街百姓,都在看热闹。】
【贾家人招摇过市后,来到了清虚观。】
【住轿后,道长亲自来轿前躬身迎接:“老祖宗。”】
【贾母笑着回了礼,贾家人也全都下了轿子,往道观里走。】
【在观里剪烛花的小道童,刚剪完烛花,就碰到贾家人入观里来。】
【他先是躲到柱子后,以为贾家人走得差不多了,就拿着烛台,转身出来往门外跑去。】
【刚一跑出来,就和王熙凤撞了个满怀。】
【王熙凤气急,抬起手就给了小道童一个大嘴巴子:“野牛肏的,胡朝哪里跑!”】
——“哈哈哈哈哈撞谁不好撞阿凤。”
——“这小道童也是倒霉,好巧不巧偏撞在凤姐身上。你撞其他人恐怕都不会挨这一巴掌。”
【贾母听到声响,停住脚步回头问道:“怎么啦?”】
【王熙凤走上前:“一个小道士,剪烛花呢,没跑出去,这会子混钻呢。”】
【贾母吩咐道:“珍哥儿,快带那孩子来,别吓着他。”】
【随后,贾母双手合十对王熙凤道:“小门子小户的孩子,都是胡散着养的,他哪里见过这种派势。”】
【“要是吓着他了,他老子娘岂不心疼地慌。”】
【贾母在观里对着道像摆了摆,贾珍将刚才的小道童带了过来。】
【贾母起身,回头安慰小道童:“别怕,孩子,几岁了啊?”】
【小道童跪在地上,头也不敢抬。】
【贾母心疼道:“怪可怜见儿的,珍哥儿,带他去吧。”】
【“给他些钱财买馍吃。”】
【“起来。”贾珍听命,将小孩子拉起,牵着往门外走去。】
【“别吓着他。”贾母嘱咐着,“别叫人为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