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天下长安我的谍战岁月南宋异闻录风云1200拒嫁天王老公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妖孽九皇子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0章 绝户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明辽东,三营鼎立:白塔铺、虎皮驿各领雄兵一万五,奉集堡更是精锐两万,合计五万虎贲,上卫沈阳之安宁,下固辽阳之防线,东则守护抚顺关隘,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

“杀——!”“杀——!”

奉集堡内,战鼓雷动,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士气之盛,犹如烈焰腾空,不可遏制。

“好一股昂扬之气!”

高台上,熊廷弼身披铠甲,手持长刀,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本督巡营三处,唯奉集堡士气最盛,实乃我军之楷模。”

此言一出,随行将校心中大石落地,暗自庆幸。

自辽东赴任以来,熊廷弼治军严明,小兵受累,将校则如履薄冰,生怕有丝毫差池。

幸得朝廷增援,钱粮充足,运输无忧,方得稍缓压力。

然而,熊督对军兵之要求,却愈发严苛。

“部堂大人。”

下高台时,贺世贤笑语盈盈,深知熊廷弼此行必有深意。

他作为熊廷弼的心腹爱将,言语间更显亲近,“抚顺、鸦鹘等地,我军一至,建奴便遁。唯铁岭之地,屡遭侵扰,末将请命前往,以解燃眉之急。”

“正是此理!”

朱万良亦附和道,“练兵日久,若不得实战,岂非虚度光阴?闻建奴南下朝鲜,若不能赴铁岭,凤凰城亦可一战。”

熊廷弼闻言,眉头微皱,反问道:“尔等欲战,可知战之所需?前战虽胜,却也消耗甚巨。辽东之地,军民皆在节衣缩食,若贸然出兵,致建奴反扑,屯田之事又将如何?”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万良等将校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熊廷弼环视众人,见皆已收敛锋芒,心中暗喜。

他深知,营中或有建奴耳目,今日之言,意在震慑。

“兵法云:兵不厌诈。”

熊廷弼心中暗道,“努尔哈赤善用诡计,我亦当以计应之。”

此时,天边云卷云舒,熊廷弼心中已有计较。

他知毛文龙已有所行动,无论成败,辽东防御均需调整。

而在灶突山一隅,刘爱塔与李延庚正监督两黄旗包衣伐木。

刘爱塔眉头紧锁,询问道:“消息已传?”

李延庚点头确认:“心腹已赴苇子谷,此时应已入大明地界。”

谈及努尔哈赤之计谋,刘爱塔咬牙切齿:“老奴狡诈,明言袭朝,实则将精锐藏于老巢,意在诱我军出关。”

言及投敌汉人之惨状,李延庚其父降金之痛,犹在心头。

二人相视无言,唯有对建奴之恨,如磐石般坚定。

其父欲为建奴之奴,而彼心不甘,誓不为奴!

此对于正值青春、出身卫所军的李延庚而言,简直是奇耻大辱!

况乎,人心非铁石,岂能无感?目睹辽东汉人惨遭涂炭,能无动于衷者,世间罕见。

“闻大奠堡山谷,已成白骨之丘?”

李延庚目含泪光,刘爱塔轻拍其背,以示慰藉。“确是如此。”

李延庚昂首,强忍泪水,点头应之,愤慨而言:“建奴之行,无异于造孽深重!”

“那些被遣运朝鲜粮草的包衣,实则是以命相搏,为主子卖命。携带五日之粮,生死有命,能否抵达,全凭天意。”

“唉!”刘爱塔长叹一声,满腹辛酸。

“自两白旗覆灭,老奴疑汉如蛇蝎,我等旧臣亦遭排挤。归大明之日,何其遥遥?”

“难矣!”

李延庚摇头苦笑,道出隐情:“近日,我替父联络辽东商贾时,偶得大明告示数张。言明关隘对汉人开放,辽东正兴屯田,归者赐田。将士若能建功,亦可重返故土。”

“建功?无非是以建奴首级为阶。”

“小将斩固山额真,高官则需四大贝勒之首。我父亲那等大逆之徒,怕是要四大贝勒之首级方能洗清。”言及此,李延庚不禁嗤之以鼻。

“更有悬赏十万两白银,但我所求非财,唯愿归家。”

刘爱塔怒不可遏,一拳击树:“李成梁老贼,竟遣我刘兴祚潜入努尔哈赤身边为细作,意图其子嗣掌权时献功。

岂料其子皆庸才,一者怯战而逃,一者得情报而不敢动兵,害我有家难归!”

矗立灶突之巅,努尔哈赤眺向西北,眸光中掠过一抹悠远的追忆,思绪飘向了那个名为界凡的战场。

万历四十七年,春意初绽之时,杜松挥师抚顺,沿苏子河疾驰,三月初二,兵锋直指萨尔浒。

他胆略过人,强渡激流,誓要攻克界凡城,吉林崖下战鼓雷动。

闻讯而动,努尔哈赤分兵两路,如双翼齐飞,大贝勒代善与四贝勒皇太极各领精锐,驰援界凡;而他本人则率六旗大军,于萨尔浒布下天罗地网,全歼守军,继而八旗合围,将杜松大军一网打尽于界凡城下,尽显雄主之威。

此役大捷,虽有几分侥幸,却也离不开努尔哈赤的深谋远虑。

试想,若非杜松轻敌冒进,若非马林迟缓一日,胜负或许未可知。

正当努尔哈赤沉浸于往昔辉煌之际,二子莽古尔泰匆匆来报,明军依旧按兵不动。

努尔哈赤轻叹,深知明军意在持久战,企图以时间消耗建州之力。

面对儿子关于粮草短缺、人心不稳的忧虑,努尔哈赤语气坚定:“我大金已至绝境,唯有冒险一搏。”

他深知,两白旗虽损,但朝鲜之行,乃是大金续命之关键。

朝鲜若能提供粮草,新兵得以历练,即便不能迫其臣服,亦能大大缓解内忧外患。

然而,努尔哈赤心中亦有一隐忧——汉人之心,是否依旧可为我所用?

这段历史恩怨,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亘在女真与汉人之间。

昔日,其父塔克世曾投明自保,而今,他必须跨越这道鸿沟,方能成就霸业。

于是,他坐于石上,目光如炬,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这场与明朝的较量中,他深知,唯有智勇双全,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万历十年之际,戚继光南调广东,蓟辽防线对九边之敌渐显力不从心,李成梁故技重施,以寇养兵,暗藏玄机。

转至万历十一年,塔克世不幸于古勒山城之战中,误触明军锋芒,英魂陨落。彼时,李成梁权倾一时,努尔哈赤隐忍不发,韬光养晦。

待李成梁权势渐消,努尔哈赤方敢直视大明,其心中对明人之恨,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即便是对李永芳这等早期归附且联姻之孙女的汉人,努尔哈赤亦难掩戒备之心,深恨入骨。

“吾儿言之有理,李永芳等或可信赖,然其麾下汉人,却难保忠诚。”

努尔哈赤正沉吟间,忽闻一童声清脆,乃是其幼子多尔衮,年仅九岁,却已显不凡。

“你且道来。”

努尔哈赤目光温柔,望向多尔衮,建奴之俗,偏爱幼子,可见一斑。

多尔衮娓娓道来:“昔日明军来犯,父汗英勇,令其溃败。李永芳等降将,多为保全城池而降,明若宽赦,日后必望风而降。然其部众,多为生计所迫,投奔我族,心志不坚,恐生异变。”

其言虽幼,却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努尔哈赤闻言大喜,拍石而赞:“吾儿所言极是!”

历史长河,努尔哈赤之继承人选,后世莫衷一是。

两黄旗虽为汗位象征,然女真分家之俗,长子承名,幼子承产。

努尔哈赤崩时,四大贝勒势均力敌,无需父荫。

多尔衮、多铎兄弟年幼,却得两黄旗,实乃非常之举。

“儿啊,无论汉人可信与否,当前需借其力,以克强敌。”

努尔哈赤轻抚多尔衮发辫,语重心长。

“阿玛,何须再战?”

多尔衮不解,以为应休养生息,肃清内患。

“战不可免!”

努尔哈赤叹道,“我族粮马损耗甚巨,明人亦急需时日。若明人得机,训练辽东汉人,我族将无立足之地。”

努尔哈赤深知,归附之汉人,唯有在残酷战事中消耗,方能安心。

养兵千日,不如劫掠朝鲜,以解燃眉之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别怕,贫僧真不是魔头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透视牛医员工比老板还有钱随身百亿分身,诸天奇遇我包圆了逆天网游行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幕后:我创造了神秘势力我有一张沾沾卡食梦貘手记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别无选择1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藏起孕肚离婚后,豪门总裁天天跪求复合偷生宝宝,前妻别玩了重生06年不悔人生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终极教官
经典收藏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大明最后一个大帝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冷王的金牌宠妃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凰啼山河三侠五义,开局反派小王爷我助大唐盛世天下朕实在太难了新闯王三国懒人最强大唐三国之飞将再世利刃无声七煞侍魂唐哀帝,中兴大唐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虎啸三国魏虎
最近更新仙秦:祖龙觉醒宋歌声声慢稗宋反骨仔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嘻哈史诗看古今大唐:请陛下称太子!大明伪君子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大宋河山中国古代名人传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三国之杨家天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大明:开局朱标被李承乾魂穿了庶民崛起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