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首页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奇门医圣在都市大明:史上最狠暴君妖孽九皇子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老子是最强皇帝三国:无敌的我,却苟成了文官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伏羲夫妻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6章 反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顺天府携手锦衣卫,雷霆万钧,将武装抗税之徒迅速平息,并火速呈报御前。

首犯难逃一死,家族亦被流放辽东,严惩不贷。

毕自严目睹皇帝对刘承宇抗税一案的决断,无奈摇头。

帝王杀伐果断,言出必行,从无虚言。

毕自严内心虽不愿嗜杀,但咎由自取者,亦无可奈何。

他思绪万千,仍低头疾书《度支奏议》。

变法必有纲领,王安石变法有《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以扬为抑,褒贬相间,揭示困司条例司之设,均输、青苗、募役等法应运而生。

张居正变法则分阶段推进,初时上《论时政疏》,直言不讳,然如泥牛入海;后上《陈六事疏》,从六方面提领“江陵柄政”。

毕自严所撰《度支奏议》,乃其经济体系改革之蓝图。

近日他令度支司接管太仆寺常盈库,议论纷纷,他欲借此奏章平息风波。

正当毕自严笔走龙蛇之际,户部尚书袁世振携顺天知府董应举、饕餮署少卿李长庚及锦衣卫贴刑千户田尔耕入内。

“议论?无非是些鱼肉士绅的言论罢了。”

毕自严不屑摇头,示意上茶,并递上奏议草论。

“简税制、宽税基、严征管。”毕自严掷地有声。

董应举摸着下巴,审视着这三个词组,九个字,问道:“此乃对张江陵一条鞭法的总结?”

毕自严点头肯定。

“简税制,旨在减负于民,将四差银、田亩、徭役合一,加之摊丁入亩,明确税目,田亩定税。”

毕自严继续道,“我等皆曾为百姓父母官,深知士绅豪右之所以能侵占民田数万,必有缘由。”

天灾姑且不论,多数情况下,人祸才是罪魁祸首。

地方官吏变着法子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小民百姓为了生存,只能依附权贵。

“一条鞭法”横空出世,那些妄图继续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的地方官员,可就得掂量掂量百姓的怒火了。

“此言极是。”毕自严一番话,引得在场两人点头赞同。

如今朝廷又效仿保甲法,在乡下设立乡官,犹如给州府官吏手中递上了一把锋利的钢刀。

对此,袁世振还有独到见解:“州府官吏手握钢刀,自然能对那些士绅豪强形成制约。”

毕自严闻言,赞许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第二条,拓宽税基,天下田亩均需纳赋。”

袁世振闻言,立刻接过话题:“洪武年间,太祖丈量天下田亩,编纂《诸司职掌》,得田亩数为八百余万顷。而弘治十五年,已降至四百二十二万顷。”

说着,袁世振表情变得古怪:“再看《万历会计录》所载,万历六年田土数为七百零一万顷,泰昌元年增至七百四十三万顷。这些数字,你们信吗?”

毕自严和袁世振同时摇头:“不信,简直是哄鬼的数字。”

毕自严冷哼一声:“大明安稳两百余年,田亩数不增反降,朝廷岂能靠吃地过活?此等数字,真是荒谬绝伦!”

他看向众人:“我在陕西时曾亲眼所见,老实人家无论上田下田,均记录在册,皇粮从不拖欠。而那些胆大包天之人,坐拥万顷良田,却一亩都不在册,不纳一文赋税,生活奢靡。”

“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朝廷纳赋?”毕自严接着说道,“人心如此,你交我不交,自然个个都想方设法逃避赋税。”

“长久下去,朝廷税基受损,国库收入减少,国家自然困苦。”毕自严从人心角度阐述了新政的重要性。

“至于第三条,便是严格征管。”毕自严看向饕餮署的李长贵和田尔耕,“以往朝廷从不稽查税务,说什么君子耻于言利。指望一道圣旨就能让士绅豪右乖乖交银,简直是痴人说梦。”

毕自严看向众人:“难道还指望他们良心发现,自觉上缴?”

田尔耕摇了摇头:“他们没有良心吧?”

“为富不仁。”田尔耕话音刚落,袁世振便嘲讽道,“但也不想想,仁者何富?”

李长贵和毕自严闻言,纷纷拍手称赞:“说得好!”

如“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般,“为富不仁,为仁不富”这八字真言,亦常被世人遗忘其精髓。袁世振寥寥数字,便道尽财富累积之血腥本质。

“陛下前月释货币价值之谜,吾亦常思,士绅豪右何以暴富?”袁世振捋须而言,目光扫过在座三人。

“陛下云,劳动创价值,百姓赁地于豪右,创造价值,而豪右却攘其七成乃至更多,累积家业。”袁世振愤然说道。

“彼等反以救世主自居,真乃为富不仁之徒!”其言下之意,豪右掠夺百姓劳动成果,犹自高姿态,仿佛恩赐于民。

毕自严闻言叹息:“吾亦曾虑此事,然始终如雾里看花,难窥全貌。待来日讲筵,再向陛下请教。”

“且谈顺天府新政。”毕自严举杯轻啜,转移话题。

“第三条,严征管。”毕自严言简意赅。

“豪右坐拥万亩良田,佃户无数,皆非易与之辈。朝廷稍有懈怠,彼等便设法逃税。”毕自严看向田尔耕与李长庚。

“故受陛下命,锦衣卫入驻度支司,反贪查贿。吾二人上书,请设税务稽查专署。”毕自严道。

“饕餮署乃你二人所请?”田、李二人相视而惊。

京中传言,毕自严乃泥塑阁老,循规蹈矩,无主见。今闻其请调锦衣卫设专署,方知此乃酷吏也。

“正是吾二人所请,陛下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遂下诏。”袁世振补充道,“初仅欲调锦衣卫人手稽查,陛下觉此乃长久之计,故设专署。”

毕自严点头:“吾二人初意仅让锦衣卫为之,陛下却令外廷、内廷、锦衣卫共襄此举。”

言罢,毕自严看向李、田二人:“此举深意,尔等可知?”

李、田对视,拱手而答:“?”

“请阁老赐示。”

“万历年间之事,尔等皆知。”毕自严挥手免礼,继续说道。

“自嘉靖末庚戌之变,大明与俺答因贡市交恶,四夷不宁,战事频仍,国库空虚。先帝遣内府宦官出京,搜刮民财。然宦官贪婪,监管缺失,致使民不聊生,先有杨荣祸乱滇南,后有高淮肆虐辽东。”

“辽东建奴作乱,人心惶惶。熊廷弼曾言辽人不可信,皆因内庭税监失察,方致民心离散。”

“神庙因立嗣之事,与外廷不和,故内宦虽有不法,神庙亦不加惩处。”

“今上心怀苍生,方有整顿朝纲、变法图强之举。陛下对内宦管理甚严,严禁其僭越。”

言罢,毕自严目光如炬,望向田尔耕,续道:

“陛下设立饕餮署,意在稽查大户偷税漏税、抗税之事,田税口赋、钞关榷税,皆需稽查。”

“此乃严征之策。”

“至于饕餮署,则需严管。尔等职责在于稽查税务,其余事务,无权插手。”

“内阁与东厂皆会监督此事。”

“若再现万历年间宦官巧立名目、勒索百姓之事,无需上奏陛下,本阁自会严惩。”

“谨遵阁老教诲。”田尔耕与李长庚闻言,连忙拱手称是。

李长庚深知毕自严乃帝师,不敢轻易得罪。

田尔耕则已受皇帝训诫,深知其中利害关系。

毕自严见二人似有所悟,微微点头。

然对于饕餮署之设立,他心中仍存疑虑。

歪嘴和尚念歪经之事,屡见不鲜。

考成法推行以来,毕自严已处理多起此类事件。

如度支司接手通州千库大仓管理权后,便发现有人故意捣乱。

按惯例,库房火灾查验只需签名确认“无灾”即可。

但原户部主事却要求仓库管理大使详细记录巡查情况,致使每个大使每日需写数百遍巡查记录。

毕自严初见巡查记录簿时,气得浑身发抖。

如此繁琐之事,纯属浪费资源。

他当即批了预算,印制表格,只需巡查后书押即可。

并将此管理办法推广至度支司管理的所有仓库。

至于那原户部主事,则被毕自严推荐至吏部,前往辽东协助孙承宗管理屯田之事。

毕自严深恐饕餮署亦步后尘,若让稽查赋税之事落入文官与内宦之手,恐会弄得满城风雨、民怨沸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级英雄我的谍战岁月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修仙:开局获得一双鹰瞳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陆太太复婚吧逝者敲门华娱从男模开始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替假千金下乡?搬空渣爹家嫁疯批综漫空间只有我知道剧情顾道长生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宠妻狂魔:快穿之男神宠上身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快穿:谁家白月光摁着男主亲顶级Enigma的专属抑制剂修仙界的捡尸人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生活达人在末世
经典收藏朕实在太难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大明最后一个大帝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我爹是奸臣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他改变了法国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时空手环:代号025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穿越水浒收好汉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
最近更新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铁骑红颜:大秦霸业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衣冠谋冢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浴血山河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txt下载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最新章节 -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