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把祝元已经解码出来的那些不知所云的经文输入进电脑系统中,把密码的母本也进行了重新编写。
通过设定好的解码程序,竟然真的从已经被解密过一层的文字上再次解码出新的信息。
从“经文”中解码出来的当然还是经文,只不过这次的经文就有着含义了。
技术人员表示随后会把解码出来的内容整理成文档发送给祝元,甚至贴心的还调查出来经文的含义。
这种复杂的东西三言两语说不清,祝元跟技术人员又说了几句,正准备挂了电话去看文档,手机就传出来“嘟嘟”的生意。
这是提示他又有电话打了进来,祝元只能赶紧跟技术人员挂了电话,去接新打进来的电话。
新来的电话是小林打来的,这个时间他应该是在民宿那里值班。
因为祝元不在家,小王跟小林只能轮流开始值夜班,当然祝元会额外付给他们很可观的加班费。
作为老板,他还算是比较会做人的那一种。
“老板,三零一房间洗手池的水龙头坏了,一直在漏水,”
小林在电话里问祝元,
“我想问一下这该怎么修,还是说得更换水龙头?”
祝元听到他这么说先是愣了一下,想到在之前停业的那段时间,在做全面保洁的时候所有房间里的设施都是做过检查的,当时并没有发现哪里有老化的迹象。
不过意外这种东西要是能被提前发现那就不叫意外了,祝元也没多想,只是问小林,
“三零一房间有客人入住吗?”
“本来有的,漏水之后我就把客人的房间换去了其他房间,要不然对方会在平台上投诉我们的。”
祝元称赞了一下对方的做法,看来小林这孩子对处理突发状况还是有一套的,挺有想法。
“具体是哪里坏了?现在流的水多不多?”
祝元问他。
小林觉得单纯用讲的形容不明白,于是提出打视频电话。
医院的走廊很安静,祝元担心打视频的话太吵了,可能会引起医护或者其他患者家属的不满,于是就说,
“那算了吧,我现在在医院不太方便,”
“如果一直漏水的话的,你就先把三楼的水阀给关掉,三楼的客人都换到别的房间去住,给人家好好的赔礼道歉一下吧。”
“好,我知道了,”
祝元离开之前,跟小林他们说过自己有朋友生病了要去照看,所以小林并没有多奇怪他在医院,
“三楼倒是没有其他客人了,水阀在哪边儿?”
祝元指挥着小林找到三楼的水阀,又把经常合作的修理工的电话号码告诉他,让他明天一早联系修理工来维修水龙头。
做完这些,挂断跟小林的通话,祝元才终于有时间去看技术人员发来的文档。
在他接电话的时候,秋秋就很有礼貌的躲开了,此时正凑在那扇厚重又冰冷的玻璃上,默默观察着躺在病床上万璞玉的情况。
祝元也抬眼瞄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异常后松了口气,开始查看技术人员发来的文档。
因为祝元把一层码只破解出来一部分,所以到目前为止,技术人员也只能把二层码解码部分。
不过这些也足够让他们看明白内容了,技术人员特意标注了出来,这段经文出自《杂阿含经》。
不过可惜他们并没有附上一段资料去讲解什么是《杂阿含经》,这部经文的名字祝元完整的念下来都很费劲。
但这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部经文的主旨。
佛陀在《杂阿含经》中用了很多示例反复宣说过关于世人“生和死”的现象跟道理。
经文中一直强调的一个理念,是通过修行断除烦恼,就能“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
这些反复出现的道理,意思是彻底摆脱了“死”后,必然会“再生”的轮回之路,达到不生不灭的永恒境界。
而这就是佛法追求的终极“复活”。
摆脱“死”必然会“再生”?而这又被称为复活?
祝元对这方面几乎没有了解,看着技术人员给的注解,祝元只感觉脑子越来越涨痛。
他一时没法儿从这种佛法中悟出什么真理来,眼睛跟脑子里一直盘旋着其中最突出的“死亡”“再生”“复活”这几个词。
不自觉的,又或者说是必然的,他跟黄泉宝书联想到了一起。
自从在佳门山回来之后,“黄泉宝书”这个词似乎已经从他的生命里淡了出去。
那几个代表“黄泉宝书”的古物,一个个被盛放在盒子里,丢进了阁楼最高处的柜子里。
现在,那些想被他“束之高阁”的记忆,又不可避免的回到了脑子里最明显的区域。
祝元两手撑着膝盖坐在椅子上,又深又长的叹出了一口气。
他的脑海中在逐渐开始编织一个计划,这种行为几乎是在他无意识的时候就开始了,并且在以一个很快的速度放大。
所以等祝元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明白这个想法就是此时此刻以来,他内心最本能的想法,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秋秋姐。”
秋秋还在看着万璞玉,突然听到祝元在身后叫自己,也没有回头,直接就问,
“什么事儿?”
“我有一个想法,也可以说我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
因为同在走廊里的还有其他病人的家属,所以祝元说话尽量放弃了声音,不打扰别人。
当然,更多的是他不想被别人听到他要说什么。
秋秋拧了拧眉头,听说来他肯定是有什么比较大的事情需要听听她的意思,于是就坐到了他身边去,同样声音很轻的说,
“什么商量不商量的,说说吧,我能帮上什么忙?”
祝元犹豫了一下,似乎是还在判断自己的这个决定是不是一时上头而产生的,
“我想回佳门山一趟。”
“干嘛,那个鬼地方,你还去上瘾了是吧……等等,你该不会是想……”
秋秋刚想吐槽他,突然就明白了他这个想法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