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这就叫天道有轮回,”对于朱由检和刘太妃的情况,百姓们并不同情,只觉得这是该有的报应,“这报应终于来了!干了那么多破事儿,怎么能够逃得了报应?!”
开玩笑,作为普通百姓,谁要是看着这些画面就能对朱由检和刘太妃等人心生同情,那这种人才是脑子有大病!
这种有大病的家伙,就算是达官显贵估计也要嫌弃——谁需要你同情了?那些人过着好日子的时候,过着大家想都不敢想、想象都根本想象不出来的那样的好日子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怜悯怜悯日子都要过不下去的普通百姓呢?
当然,大部分人也根本没这个想法。
不只是没有同情皇帝后妃的想法,也没有“有人会同情皇帝后妃”的想法。他们的脑子里面根本就想不到,会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始同情皇帝……
因为他们本人根本没这个多余的同情心啊!
想想之前在故事之中,露出来的关于皇帝或者权贵们日常生活的那一鳞半爪……实在让人大开眼界,也更加让人心生愤怒和恨意。
早在以前,百姓们是真的对于权贵们的生活、皇帝的生活是毫无认知的,或许那些就在京城的百姓能稍微好点,但大部分百姓确实如此。
最没有见识的人,当真会觉得,皇帝拿着金锄头锄地,皇后娘娘一天吃两张大饼;有点见识的人,或许会觉得皇帝能吃一顿倒一顿,皇后能穿一件扔一件,还有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但是事实上呢?事实上,不论是哪一种百姓,他们所想象的皇帝或者权贵的生活,都是差了不知道多少。
他们何止是吃一顿倒一顿,如果要按着这个说,那就是吃一顿然后倒许多顿;衣服也不是穿一件扔一件,而是有许多都能扔了……至于其他方面的享受,那就完全已经超乎百姓们的常规认知了。
虽然这些故事所讲都是农民起义,对于皇室、权贵们的日常根本没有如何描写,但仅仅是隐约透露出来的那一点点,就足以点燃人们心中的火焰。
当然,虽然对朱由检和刘太妃这个时候的焦虑感到嗤之以鼻,但人们也不得不承认,按照明朝的这个情况,刘太妃此人确实是非常有福了。
“倒是好,又长寿,又死在了明朝完蛋之前,还一辈子富贵荣华,怎么能没有福气呢?”
“那可是八十多岁……”现在百姓们根本不敢想什么八十岁,能活到四五十就很了不得了。毕竟这个年龄,就已经能够抱孙子,来个三代同堂了。
“所以这就是说其实那个万历皇帝寿数也没多长?”有人甚至感到了高兴,知道这些皇帝们活得不久也是一个能让他们高兴的事情了。
【在攻克洛阳之后,李自成收到了一个消息:河南巡抚带着大军在黄河以北的怀庆地区镇压当地起义,而开封镇守的副将陈永福在得知洛阳被打下来的消息后立刻带兵赶来支援。】
【——此时此刻,开封的防御力量非常单薄!】
【这可是个大好机会,事不宜迟,李自成当即决定奇袭开封。二月初九,他带着三千精兵以及三万士卒从洛阳出发,昼夜急行,在九月十二的中午就赶到了开封城下,马不停蹄,立刻开始攻城。】
【但开封虽然守军单薄,可留守的官员却要比其他地方的官员脑子清楚一些,当即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上城墙守城;同时,城里面的周王脑子也比其他藩王清楚,在这时,他拿出来了一部分家财,重金悬赏,奖赏所有能够作战杀敌或者伤敌的人。】
【因此,开封城此时的防守力量反而得到了提升,且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一群亡命之徒。】
【同时,陈永福也收到了消息,急忙带着军队急行赶回,在九月十六的时候加入了防守的队伍。】
【李自成知道,情况不太妙了,而更加不妙的还在后面——九月十七,李自成亲自到城下观察情况,但却被城上的官军一个冷箭射中左眼,且箭头有毒,虽然后来伤口被治愈了,但李自成本人却因此左眼失明,丧失了一只眼睛的视力。】
【这件事情对于军心的影响很大。】
【加上听说左良玉等将领的军队也在往这边赶来,因此,李自成果断决定撤离开封,向西转移到了登封一带——第一次进攻开封,以李自成方面撤退结束。】
【顺带一提,关于李自成被射中这件事情,也有争议——一种争议是他根本没有被射中,后续的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一种争议是他虽然被射中了,但是眼睛很快就被治好了,根本没有瞎了;一种争议是他虽然被射中了,但是是被射中面部而非眼睛,且伤口也很快愈合……】
朱元璋顿时意识到了不妙:“开封防守竟能薄弱至此?!”
开封这个地方,那可太关键了。洛阳被打下来,那确实对大明影响很大,政治方面意义深远,士气方面同样影响巨大,甚至指不定现在已经有人开始思考自己的后路了……但是这都还不能和开封相比。
士气这种东西,虽然会被毁坏,但是也不是不能重建,只要大明能够稳住阵脚,安稳发展,培养力量,那么迟早,士气就能回来;但是开封……
开封如果被攻破,影响的可就不只是士气了,也不只是一些敏锐人士对时局的判断,而是整个天下大局的关键转折!
因为开封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
整个河南,就是以开封作为重点,也是以开封作为枢纽的——没错,是开封,而不是洛阳。虽然洛阳很繁华,但是确实不是洛阳。
而一旦开封失守,那么实质上整个河南就是落入了贼寇的手中,哪怕大明还占着河南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多大意义了;在把地图扩大,整个中原就算不是以河南为中心,那也是以河南为要地,河南没了,那么中原呢?
天下又如何呢?天下,到底还是以中原作为中心的——就算不说天下,只说京城,后来大明的那个京城,那就是不能少得了中原地区,没了中原,那京畿地区的咽喉就要被人扼住了。
届时,大明岂有回天之力?还是说,效仿宋朝,在南边建立一个新的朝廷?
朱元璋并没有因为李自成这一次攻城失败就放松下来。
开封的局势已经走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候,李自成这一次不成,他也一定会来下一次,更不要说这上面都说了什么“第一次进攻开封”;而开封呢?开封能有什么援兵呢?大明朝廷当时还能调过来多少兵力呢?
李自成可以一次两次三次……开封能扛得住这么多次吗?
至于说李自成到底有没有瞎眼,朱元璋更是毫不在意。如果李自成瞎了眼睛就能够对他的脑子造成重大负面影响,那朱元璋是一定会感到高兴的,但是显然,只是瞎一只眼睛还没有这么大的效果。
而所谓的瞎了眼睛之后的什么天命之类的问题、能不能登上皇位这种问题……那纯属屁话。
如果是继位之君,那么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面容有瑕、身有残疾,那当然会被踢出候选名单中;但是李自成他是继位之君吗?如果他成功,他就是开国之君,开国之君就算是眼睛瞎了一个又怎么样?
他能登位,那就是天命在身。更何况,天命这种事情,有时候也是有着很宽泛的解释余地的,他李自成完全可以把自己瞎了一只眼睛转变成一种“天命”的象征。
所以,在意这件事情毫无意义,还不如思考一下开封的事情,以及自己子孙后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