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苏轼

凤岛

首页 >> 大宋苏轼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藏国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大宋将门留里克的崛起南宋异闻录大明:史上最狠暴君醉枕江山明末混日子朕实在太难了乌龙召唤:冷情妈咪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四 匪伊垂之带有余(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五言似剑裁麟角,七字如刀斫桂枝。御院得题朝帝日,家乡佩印拜亲时。小花桥畔人人爱,一夜清风雨露施。”(胡则《及第》)

由唐入宋,太祖迅即恢复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寒士才子脱颖而出,布衣卿相不再是梦。如真宗时宰相吕蒙正、寇准;仁宗时宰相张迪、张知白、杜衍、王曾等,莫不如是。田况《儒林公议》甚至称:“状元及第,虽将兵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容不可及也”。

宋代进士科考,始重诗赋。省试分诗歌赋、帖经、对策三场。《文献通考》载:宋朝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品、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礼部,春考试,合格及第者列名放榜于尚书省。凡进士,试诗赋、杂文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义》墨义十条……。前场不及格者不得参加后场考试,三场考试均及格者总成绩决定录取名次。故诗赋一场已定其取舍,远较后面的帖经、对策重要得多。要想在这样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应试者须研究对仗、音节、词采等的技巧,并迎合皇帝和主考官之所好。

宋初,真宗,仁宗偏爱诗赋学问化,诗人学者化,直接导引“西昆体诗”在1005至1008年声名鹊起,允为一时之盛。

西昆体诗歌格律严整,属对工巧,音韵铿锵。凡律诗中间二联莫不对仗,排律则起首即对,终篇不懈,且无失粘、落韵,语言华丽:“佩玉冠绅,温文尔雅,自有开国文明气象。”故其与皇帝对诗赋要求合拍。大中祥符元年(1008)杨亿等编成《西昆酬和集》后,天下宗之,风雅一变。陈师道《后山诗话》中说:“杨文公刀笔豪赡,体亦多变,而不脱唐末与五代之气。又喜欢用古语,以切对为工,乃进士赋体耳。”刀笔即公文也。

西昆体统领北宋文坛四五十年,流弊渐渐凸现。石介诟病其编组前人诗歌意向,拼接其风花雪月,缀成诗篇满纸芬芳却不知所云。几乎难断诗人真正的情思凝结,只剩一点稀薄的空灵意趣。典型如希昼之《怀广南转运陈学士状元》最为欧阳修称道: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残日依山尽,长日向水低。遥知仙馆梦,夜夜怯猿啼。

全诗开合自如,气势尚佳,颔联浑然天成,构对精致。然通体缺少赠别之情感指向,相熟朋友相别,遥山远水的唏嘘。

仁宗即位,一改先皇向新及第进士赐诗的做法,先后在天圣五年赐《中庸》一篇,天圣八年赐《大学》一篇,昭示仁宗皇帝的取向已从先皇的偏爱诗赋,转为偏重儒家经典。庆历3年,范仲淹和欧阳修始行新政,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降低诗赋在进士科考试中的地位。庆历四年(1004)四月,翰林学士宋祁等上言:“……进士并试三场,先试策二道,一问经史,二问时务;次试论一首;次试诗、赋各一首。三场皆通考去留。策、论均以古体散文写成,以此确定取舍,古文运动随之应声而起。

苏辙虽身处西蜀,朝廷科举考试的风向时时在引导他,也引导他两个儿子的未来。他及儿子们研读文坛领袖,当朝宰相欧阳修的作品实在是先见之明,老泉其后也常为此引以为傲。

一天,子瞻正诵读欧阳公的《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兼金锡带,荣逾廓落之名;在笥颁衣,愧甚曳娄之刺......“。

老苏指着这一句,拍拍苏轼的头说:“汝可拟作一联”。

至和元年,仁宗欲贬欧阳修于同州,旨意刚下便即反悔。待欧阳修上殿辞行时,亲口挽留道:“同州路远,还是留下来修书吧”。欧阳修得以翰林学士身份,留朝与宋祁同修《新唐书》。仁宗为此“特赐衣一对、金带一条、金镀银鞍辔马一匹”。欧阳修上表谢恩。

表中“廓落之名”,是欧阳修自谦,说是皇帝赐予的金带太长,超出了衣服的腰围宽度。子瞻对此熟悉不过,典出自他喜欢的唐朝王勃之《游冀州韩家园序》:

“芳酒满而绿水春,朗月闲而素琴荐。家童扫地,萧条仲举之园;长者盈门,廓落东平之室。梧桐生雾,杨柳摇风。眺望而林泉有馀,奔走而烟霞足用”。

至于“曳娄之刺”,子瞻不甚了了,求父亲指点。苏洵指了指子瞻书案上的一本《诗经集注》,子瞻会意。《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有云:“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刺榆长在山上,白榆生于湿谷。你有漂亮的衣裳,不穿不戴;有车有马,不坐不骑;你若是死了,留下这些好东西,别人可乐坏了。郝懿行《诗问》云:“《山有枢》,讽吝啬也。”可谓一语破的。欧阳修用“愧甚曳娄之刺”,是说皇帝您用宝盒装着赐给臣的服装,真让臣感到吝啬有愧。

子瞻一番温习,弄清了欧阳公上表的目的和表达方式,才在一张麻纸上,书就一联以对:

“匪伊垂之而带有余,非敢后也而马不进”。

老苏见此对已是隔日,大喜过望,曰:“此,子他日当自用之。”

山河仍在,在更多的不在之中,惟有父亲一如既往,替你祈祷春暖花开。

元佑四年(1089),苏轼以龙图阁学士除知杭州,哲宗皇上赐其对衣金带马表,苏轼上《谢赐对衣金带马表状》,便用到了这一联:

赐之上驷,敢忘致远之劳;佩以良金,无复忘腰之适。执鞭请事,顾影之惭。恭惟皇帝陛下,禹俭中修,尧文外焕。长辔以御,率皆驷牡之良;所宝惟贤,岂徒三品之贵。出捐车服,收缉事功。而臣衰不待年,宠常过分。枯赢之质,非衣垂之,而带有余;敛退之心,非敢后也,而马不进。徒坚晚节,难报深恩。

“匪伊垂之,而带有余”出自《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昔日周朝京都人士,男士衣袂飘飘,女士发卷如蝎尾上举,并非男士故意垂带,是那衣袖宽大而有余;并非女士有意将发卷起,是风吹而飞扬。这是想念昔日周都的一首挽歌,是主人公不见情人的一种怅惘。苏轼引用上表,表达了“不是我这枯骨嶙峋,穿上衣服之后故意垂带,是皇帝您赐予的衣服实在太美。“

“非敢后也,而马不进”出自《论语·雍也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孔子在这里讲了一个故事,根据《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在和齐国的一场战役中,鲁国大败。败退时,鲁国大夫孟之反殿后掩护鲁国军队后撤,在其即将进入国门时,打了坐下马一鞭子,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我的马不肯快跑啊。”孔子称赞他“不伐”,即不自夸,不邀功。苏轼引用于此,亦想表达:“不是臣我想落后,是马不行啊!”

这两个典故既与所赐之物密切相关,又借以表达了苏轼个人情操及陈谢之意。在文话体系的开山之作《四六话》中,王铚对这两个典故推崇备至,谓苏轼的表章宰相风骨,蕴涵妙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窥命救赎高武:猛练龙象般若功横推一切敌修仙界的捡尸人字符的游戏火影:系统认错主角后我觉醒了!不从圣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无限血核猎宝星际最强关系户刀尖上的大唐家中曾有八百G,女帝对我很满意末世运转重生八零孽徒住手,我可是你师父!徐队,求抱抱II四人传奇我在公爵家的经历变成小说了!我有一张沾沾卡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
经典收藏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三国新势力:辽东我称王亮剑:一亿碎片天下长安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斗罗:三国崛起之皮大王历险记医将婿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特种兵之至尊高手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独治大明三国懒人大唐最强路人甲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明末好国舅
最近更新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无敌小公爷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千门36天局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烽烟四起:逐鹿天下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大明:我姐是马秀英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大宋苏轼 凤岛 - 大宋苏轼txt下载 - 大宋苏轼最新章节 - 大宋苏轼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