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首页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风云1200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朕实在太难了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我的谍战岁月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03章 覆灭吐蕃的号角已经吹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大风嘴,烈日当空。

正午刚过,炽烈的阳光灼烤着陇右干燥的土地,蒸腾起一股混合着尘土、汗水和铁锈的独特气味。

矗立在大风嘴隘口的唐军营寨,仿佛一只蛰伏的巨兽,在热浪中微微喘息。

士兵们刚刚换下岗哨,正抓紧短暂的休憩时间喝水、擦拭兵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大战间隙特有的疲惫与紧绷。

突然!

一阵急促而清晰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像滚雷般撕破了沉闷的空气。

营寨了望塔上的哨兵眯起眼睛,手搭凉棚向西眺望,随即嘶声高喊:“信使!西边来的是我们的人!”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只见黄土飞扬处,一骑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

马上的骑士身着轻便的明光铠,背插代表紧急军情的红色三角小旗,整个人几乎伏在马背上,鞭策着坐骑榨取最后一丝速度。

那战马口鼻喷着白沫,浑身湿透,显然已是强弩之末。

“是哥舒大帅的信使!”营门守卫认出了来人服饰,立刻推开沉重的栅栏门。

骑士没有丝毫减速,在营门前才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疲惫的长嘶。

不等战马完全停稳,骑士已如鹞鹰般松开马缰,矫健地翻身落地,动作干脆利落,显示出极高的骑术。

他几步冲到帅帐前,单膝重重跪在封常清面前,铠甲铿锵作响,带起一小片尘土。

他胸膛剧烈起伏,汗水顺着头盔边缘淌下,在布满灰尘的脸上冲出几道沟壑,声音却洪亮而清晰,穿透了营地的寂静:

“启禀副帅!大捷!哥舒大帅昨日已克复临洮,吐蕃黄石部举族覆灭!特战营锐不可当,已扫清临洮周遭所有小部族,驱其妇孺老幼,如驱羊群,尽数赶往吐蕃腹地!大帅传令,明日即亲率大军,剑指吐蕃重镇——海东!”

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周围每一个竖起耳朵倾听的将士心上。

“克复临洮!覆灭黄石部!扫清小部族!剑指海东!”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

骑士喘息稍定,立刻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裹的严实信筒,双手高举过头顶,呈给封常清。

封常清,这位以沉稳多谋着称的副帅,此刻古井无波的脸上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他接过信筒,迅速拆开,取出密信。

他的手指修长有力,展开信纸的动作带着军人特有的精准。

目光如炬,迅速扫过纸上那熟悉的、带着哥舒翰特有的刚劲与杀伐之气的字迹。

他看得极快,但每个细节都未放过——战果、部署、下一步意图……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末尾的印鉴上。

确认无误!

封常清抬起头,眼中精光一闪,将密信小心折好收入怀中。

他没有多言,直接对侍立一旁的传令官沉声道:“传令全军!哥舒大帅临洮大捷!吐蕃黄石部已灭!特战营荡平周遭,正驱敌妇孺西行!大帅明日挥师海东!”

“得令!”传令官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转身飞奔而出。

命令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

“哥舒大帅临洮大捷!吐蕃黄石部已灭!特战营横扫敌后!大帅明日兵发海东——!”

传令官高亢的声音在营寨中接力般响起,从一个哨位传到另一个哨位。

起初是短暂的、难以置信的寂静。

紧接着,如同沉寂的火山猛然爆发!

“威武——!”

“威武——!!!”

“大唐万胜!!!”

第一声呐喊从一个角落炸响,瞬间点燃了整个营寨!

五千士兵,无论是正在休息的、擦拭兵器的、还是站岗执勤的,此刻都像被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他们猛地挺直脊梁,将手中长矛、横刀、盾牌高高举起,向着湛蓝的天空奋力挥舞!

阳光下,兵器反射出耀眼的寒光,汇成一片钢铁的森林。

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汇聚成一股冲天的声浪,在空旷的山谷间反复回荡,连营寨的木栅似乎都在嗡嗡作响。

士兵们涨红了脸,青筋暴起,眼中燃烧着狂热的战意与对胜利的极度渴望。

连日苦战的疲惫、对未来的隐忧,在这一刻被这巨大的喜讯冲刷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沸腾的热血和昂扬的斗志!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兴奋与力量感。

封常清站在帅帐前,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沸腾的海洋。

他身边的大匠都尉章拓瑞,此刻也咧开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用力拍打着身旁亲兵的肩膀,那亲兵被拍得龇牙咧嘴却也跟着傻笑。

待欢呼声浪稍歇,封常清的目光越过兴奋的人群,投向远处吐蕃人可能来袭的方向,那里只有起伏的山峦和寂静的原野。

他微微蹙眉,方才因捷报而稍显松弛的心弦再次绷紧。

他转向章拓瑞,声音恢复了惯常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凝重:“拓瑞,我们在此处,前前后后击溃了多少吐蕃部族军了?算下来,怕有上万了吧?”

章拓瑞收敛了笑容,粗声粗气地答道:“副帅,虽无精确计数,但依末将估算,没有一万,至少也有八千之众!那些吐蕃崽子,跟草原上的土拨鼠似的,打跑一窝又来一窝,没完没了!”

封常清缓缓点头,目光深邃:“正是如此。根据不良府战前密报,从兰州至临洮这一线,吐蕃共有两个中型部族,七个小型部族。他们的援兵,我们已分批击溃。然而……”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我们虽胜,但杀伤有限,约莫四千之数。其余的四千余人,并非被我们歼灭,而是‘知难而退’,或者……更可能的是,他们得知了特战营正在后方突袭、扫荡他们的家园!这些吐蕃部族兵,部族存亡永远高于赞普的王令!家园被袭,牛羊妇孺受胁,他们岂能坐视?”

章拓瑞脸上的兴奋彻底褪去,代之以凝重:“副帅的意思是……?”

封常清的眼神锐利如刀,扫视着渐渐平息下来、但仍洋溢着兴奋的士兵们:“如今特战营已按计划西进,目标直指海东。那些被我们击溃、又因家园遭袭而仓惶退走的吐蕃溃兵,一旦得知特战营离开,后顾之忧稍解,他们极有可能重新集结,卷土重来!

或是反扑临洮,或是直接驰援海东!无论哪一种,我们大风嘴,都是他们必经之路,首当其冲!”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清晰地传遍帅帐周围:“传我将令!晓谕三军将士:捷报虽喜,强敌未远!切不可因前两日轻易打退了几股散兵游勇便心生骄矜,轻视了吐蕃人的凶悍与复仇之心!各部需严加戒备,整饬武备,随时准备迎击——一场前所未有的苦战!懈怠轻敌者,军法从事!”

“末将遵命!”章拓瑞及周围将校肃然抱拳,心头刚刚因捷报而升腾的热血,迅速冷却为临战的警惕。

兴奋的余温仍在营地飘荡,但一层凝重而肃杀的铁幕,已随着封常清的命令悄然落下。

……

……

高原,青平城前往湟唐关路上。

祁连山脉的余脉在此陡然收束,形成一道鬼斧神工的巨大裂口。

山风在狭窄的通道中呼啸穿行,发出呜呜的悲鸣,卷起地上的沙砾,打在人的脸上生疼。

湟唐关,就扼守在这道天堑的咽喉之处。

与其说它是一座关城,不如说是一道嵌入绝壁的巨大石门——由巨石垒砌的关墙并不高大,却异常坚固,死死卡在仅容数人并行的峡谷入口。

一条湍急冰冷、泛着雪沫的溪流,在关墙下奔腾咆哮,更添几分险恶。

高仙芝勒住他那匹神骏的青海骢,驻马关前。

他身姿挺拔如标枪,一身玄甲在高原清冽的阳光下泛着幽冷的光泽。

他微微仰头,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缓缓扫过关墙的每一处垛口、箭孔,以及两侧刀削斧劈般、几乎垂直插入云霄的赭黑色山崖。

山崖上寸草不生,只有狰狞的怪石嶙峋,投下巨大的、令人窒息的阴影。

峡谷内部幽深,不过十三四步(约二十米)长,宽度却仅有六七尺(约两米),狭窄得令人心悸。

在这里,纵是两骑并行也显得拥挤不堪,大队人马想要通过,只能排成一字长蛇阵,缓慢蠕动。

高仙芝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下抿了一下,心中掠过一丝沉重,随即化为更深的决断。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一磕马腹。

青海骢通灵,迈开稳健的步伐,踏着关前粗糙不平的石板路,不疾不徐地穿过了那道幽深、压抑如同巨兽食道的峡谷隘口。

冰冷的山风灌入铠甲缝隙,带来刺骨的寒意。

马蹄铁敲击在狭窄通道的石板上,发出清脆而孤寂的回响,在两侧绝壁间反复碰撞、放大,更衬出此地的死寂与险绝。

待高仙芝的身影消失在隘口另一端,后面大队人马中,负责指挥配属的抛石机部队的大匠都尉才策马赶到关前停下。

这位精于器械、性情耿直的技术军官,仰望着眼前这仿佛要压下来的山崖和那狭窄得令人发指的通道,不由得咂了咂干裂的嘴唇,倒吸一口凉气,心有余悸地叹道:

“侥幸!真是天大的侥幸!若非特战营的兄弟们神兵天降,提前摸掉了这湟唐关的吐蕃守军……就这鬼地方,别说一千吐蕃兵,哪怕只有三五百人,占据地利,滚木礌石、强弓硬弩往下招呼,咱们这一万人马,就算有通天的本事,想要强攻过去,也得把血流干,把骨头都填进去!这特战营,真他娘的是这个!”

他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哼!”旁边传来一声不以为然的轻哼。

说话的是高仙芝麾下颇为得力的幕僚陈小亮,一个三十许岁、面容清癯、眼神透着睿智的书生。

他策马与大匠都尉并行,嘴角带着一丝从容的笑意,瞥了大匠都尉一眼,“王都尉,你也太小觑咱们大帅的韬略了。区区一座湟唐关而已,纵使特战营未能建功,难道就能挡住我王师兵锋?大帅胸中自有丘壑,破关之策,怕是你我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一二。”

大匠都尉虽然知道高仙芝是一位优秀的统帅,但看着眼前这纯粹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绝险之地,再想想那狭窄通道里可能遭遇的打击,对陈小亮这种近乎盲目的自信,还是忍不住将信将疑。

他指着那幽深的峡谷,瓮声瓮气地道:“陈参军,不是我涨敌人志气。你看这地方,它就不是个能摆开架势打的地方!咱们那抛石机是好,威力是大,可在这山沟沟里,连转个身都难,怎么架设?”

“火药包威力再猛,也得能扔到关墙上去啊!就算扔上去了,关墙那么厚实,又能砸塌多少?吐蕃人缩在关后,咱们的火力大半得被这两边的山崖给吃了!强攻?拿人命堆?那得堆到什么时候?”

他越说越是觉得这地方简直是个绝地。

陈小亮看着大匠都尉那副忧心忡忡又带着不服气的模样,不由得莞尔。

他深知这位从长安来的大匠都尉务实肯干,勇猛精进,但于山川地理、战略大局,所知终究有限。

他一边轻夹马腹,示意大匠都尉跟上大队,一边耐心解释道:“王都尉的顾虑不无道理。此关确实险绝。但你可知道,过了此关,再翻越前面那座日月山,吐蕃在河湟地区的核心——湟中城,便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了?”

“日月山?”大匠都尉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脸上露出好奇与思索的神情,“这名字听着耳熟……哦!是不是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留下‘日月宝镜’传说的那个日月山?”

“正是!”陈小亮眼中闪过一丝对历史烟云的追忆,语气也变得悠远起来,“贞观十五年,太宗皇帝为结唐蕃之好,将宗室女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圣命江夏王李道宗为送亲使,持节护送……”

“……公主銮驾便是从长安西行,出秦州,经兰州,入湟中,过乐都,穿湟中镇海堡,登湟源日月山,再由倒淌河南下,最终踏入吐蕃之境……这条路,便是赫赫有名的唐蕃古道,文成公主的入藏之路!”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神色颇为复杂,仿佛将百年前的画卷在大匠都尉眼前缓缓展开:“王都尉啊,你可知这一路行来,有多少像湟唐关这样的险隘?有多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塞?飞鸟难过,猿猱愁攀!”

“当年太宗皇帝何等雄才大略,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却也未能彻底剪除吐蕃这根深深扎在帝国西陲的肉中刺、骨中钉!究其根本,非战之罪,实乃地利之困!这雪域高原,千沟万壑,处处天堑,实乃天然的铜墙铁壁!”

大匠都尉听得入神,脸上露出震撼之色,喃喃道:“原来如此……难怪,难怪……”

他忽然又想起什么,疑惑道:“可是陈参军,既然这吐蕃地势如此险恶,步步杀机,那为何……为何我们这次进军,感觉……似乎并未遇到传说中那般难以逾越的阻碍?甚至这湟唐关,也……”

他指了指身后已然通过的关隘,意思不言而喻。

陈小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压低了些声音:“这便是大帅此次奇袭的精妙所在,亦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机缘!我们之所以能如神兵天降般直抵吐蕃河湟腹地,首要之功,在于我们走的并非那千年来人所共知的唐蕃古道!”

“啊?”大匠都尉瞪大了眼睛。

“我们是从祁连山脉中的一条鲜为人知的秘道穿插而来!”陈小亮语气中带着一丝隐秘的自豪,“这条秘道,乃不良府据说牺牲了数位精锐密探才探明、疏通的。它避开了吐蕃人沿古道设置的所有主要关隘和重兵布防区,使我们得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最为松懈的侧后方——青平城!”

大匠都尉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大腿:“原来如此!我说怎么感觉像是从吐蕃人胳肢窝底下钻出来的!”

陈小亮点点头,继续分析道:“然而,即使我们出其不意拿下了青平城和湟唐关,从青平城前往吐蕃在河湟的核心湟中城,这剩下的路途,依旧是步步登高,险关林立!”

“而仰攻之势,自古便是兵家大忌!一道天险尚可凭勇力智谋克服,十道、几十道呢?纵使孙武复生,诸葛再世,若无特殊机缘,面对这连绵不绝的天然堡垒,也难免束手无策,望关兴叹!”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而充满把握:“但是!王都尉,如今天时在我!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为与我大唐争雄,已将吐蕃王国大半的精锐兵力带着去了蜀地,其腹地前所未有的空虚!此其一。”

“其二,不良府最新的密报显示,这通往湟中城的数十处大小关隘,十处之中有九处兵力空虚!那唯一一处尚有驻军的,也因承平百年,从未有外敌能深入至此,守备废弛,警惕全无!结果如何?早已被我神出鬼没的特战营,以雷霆手段,或智取,或强袭,一一拔除!为我们扫清了道路!此其二。”

陈小亮的声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其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大帅深知兵贵神速!他严令全军,不顾疲劳,昼夜兼程,以远超吐蕃人想象的速度疾进!我们甚至赶在了青平城陷落的消息,被那些溃散的部族兵传回他们后方部族之前!吐蕃后方此刻,恐怕还懵然不知其门户洞开,腹心之地已暴露在我大唐利刃之下!”

他最后看向大匠都尉,目光灼灼,斩钉截铁地总结道:“王都尉,你想想看:若无秘道之奇,无吐蕃腹地空虚之机,无关隘守备废弛之懈,无特战营拔除障碍之功,无大帅决绝迅猛、抢赶时间的严令……纵使大帅勇冠三军,特战营锐不可当,你带来的那些威力惊人的火药包与抛石机堪称神兵利器,我等又焉敢仅凭区区一万孤军,便行此直捣黄龙、剑指吐蕃王都的惊天之举?!”

“此战,实乃集天时、地利、人和、奇谋、勇力、利器于一身!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之上,却又每一步都踏在了敌人的软肋之上!”

大匠都尉听着陈小亮条分缕析,抽丝剥茧,将这场看似冒险的远征背后的精密筹划与诸多有利因素一一道来,心中的疑虑和不安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迅速消融,取而代之的是对高仙芝更深沉的敬佩和对这场远征前所未有的信心。

他看着前方高仙芝在亲兵簇拥下、于崎岖山道上依然挺拔如山的背影,又看了看两侧险峻沉默的群山,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再无半分犹疑,只剩下坚定与热切:“陈参军高论!在下明白了!”

两人相视一笑,不再多言,策马扬鞭,汇入滚滚向前的铁流之中。

万人大军,如同一柄淬火的利刃,沿着这条被历史尘封又被鲜血浸染的古道,向着吐蕃的心脏地带,坚定而沉默地挺进。

峡谷的风声依旧呜咽,却仿佛在为将要覆灭吐蕃国的大军奏响一曲壮行的战歌。

……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曹贼我有修真界绿卡星际:最强机甲师我家的厕所通异界一不小心赖上你凡仙飘渺传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神级小坏蛋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北明不南渡慕林行走的正能量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重生之小小玩家医武狂兵重生1990:重新做人弥补妻女浪迹在诸天世界明星前女友报复我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
经典收藏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大唐镇国公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朕实在太难了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大宋风云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NBA万界主教乱世才子最强大唐汉官称皇亮剑:一亿碎片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走进唐朝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新闯王
最近更新高门庶子寒门状元路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云起惊鸿客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三藏还俗北宋第一狠人清宫秘史十二章道藏辑要史上最强县令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明朝的名义大唐躺平王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大乾风云起苍穹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九孔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txt下载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最新章节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