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
横扫六合的大秦,是一座庞大的帝国。
这座庞大的帝国拥有一位深不可测的祖龙嬴政。
但在六国余孽与百家学派眼里。
这散发着滔天神威的大秦帝国实际是依靠着嬴政支持。
若是嬴政不在,就没有庞大的帝国立刻轰然倒塌。
因此,无论是六国还是百家尽管畏惧嬴政。
却还没对嬴政恐惧到骨髓里。
他们还能傲气的时不时挑战大秦的权威。
尤其是大秦初步一统,还未稳定,且还有北边匈奴的威胁之下。
嬴政无暇顾及六国和百家的小动作。
一旦要针对他们,大秦就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这个代价,很可能会让不稳定的大秦顷刻间分崩离析。
而六国和百家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无时无刻想要动摇大秦帝国的基础。
更希望嬴政早点驾崩,从此再无祖龙阻碍各方势力。
可现在,一切都变了。
庞大的大秦帝国,再也不会显得空荡荡。
嬴政再也不需要以一人之力托举整个大秦前行。
因为,大秦现在多了数位堪比神魔的皇帝。
以及一位觉醒了冀州鼎之力的华夏战神。
特别是这一次九原长城保护战中。
刘秀的仙陨星落,项羽的霸王屠魔。
展现出的力量层次,让各方势力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大秦怎么能够拥有如此极端的力量。
他们看见不再是摇摇欲坠的大秦帝国。
而是稳如泰山,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从某个角度去看,已经是堪比仙庭的存在。
祖龙、皇帝、战神犹如仙域的镇守者。
没有人能够撼动大秦的统治,北边的匈奴也不行。
六国诸侯除了感叹,只剩下沉默。
不是他们不想说话,而是被刺激到破防。
破防之后是暴躁愤怒,但最终只剩下了不语。
大秦的强横已成事实,他们再不满也没办法。
除非他们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摧毁现在的大秦。
显然,六国联合起来都难以撼动现在的大秦。
而对百家诸子来说,除了不断推演时局发展,期望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外,毫无办法。
可惜,他们的推演、预测、卜算皆失灵了。
只能留下声声叹息,然后下令让麾下势力安分守己。
暂时别去招惹起势的大秦。
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目前只有匈奴一方不是这样的想法。
北漠深处,匈奴王庭。
这里并非帐篷连绵的草原部落景象。
而是一座修建在巨大冰川裂谷之下的诡异城市。
建筑由黑色的寒冰和不知名的巨兽骨骼搭建。
风格狰狞,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魔气。
城市中心,一座最为宏伟的冰骨宫殿内,气氛凝重。
王座之上,端坐着当今的匈奴单于,头曼单于。
他并非魔化形象,反而看起来像一位面容阴鸷的中年人族。
但周身散发出的魔威,却比血狼王阿斯楞还要恐怖数倍。
已然是大乘后期的绝世强者。
单从境界上看,与嬴政不相上下。
大殿之中,站着数位匈奴王庭的重臣和部落大王,个个气息强横。
重伤逃回的裂风骑主铁勒,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地汇报着九原之战的惨败。
“那大秦暴君,挥手间便能引动星辰陨落。”
“天地规则瞬间易转,百万大军顷刻覆灭。”
“霸王项羽,身负异鼎,神力无穷。”
“我们三个非一合之敌,万魔血魂幡亦被其毁去。”
铁勒的声音充满了恐惧,感觉自己还在噩梦之中。
此时,殿内一片死寂。
刚才夸张的天地异象,他们自然也是看见的。
知道铁勒没有说假话,对方确实强悍得可怕。
触及规则大道的力量,已经极度接近于传说中的仙神了。
良久,头曼单于才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听不出喜怒:
“如此说来,嬴政麾下,又多了几位了不得的人物。”
一位身披黑袍,面容笼罩在阴影中的老者缓缓道:
“单于,此次试探,虽损失惨重,但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嬴政得崆峒印,掌人皇权柄,其势已成。”
“强攻长城,代价太大,几无胜算。”
这黑袍老者是匈奴国师,修为深不可测。
头曼单于都要弱于他,是匈奴真正的定海神针。
头曼单于看向国师:
“国师的意思是?”
国师阴恻恻地笑道:
“嬴政和这些新出现的强者,目光必然被吸引在北境。”
“如此,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
头曼单于若有所悟,却有些踌躇。
国师则是转头看下其他匈奴重臣,毫无顾忌的接着说道:
“与其在长城下消耗力量,不如……潜入神州。”
“目标,归墟之门!”
殿内众匈奴闻言,皆是一震。
归墟之门,他们所信奉的神魔之主曾在降下的启示中提过。
传说归墟之门连通九幽,蕴含灭世之力的上古禁地。
也是神魔力量的一大源头所在。
若能找到并掌控归墟之门。
或许能获得对抗甚至压制嬴政崆峒印的力量。
到时,大秦对匈奴来说就不再是问题。
尤其是当嬴政和其他强者分身无术的情况下。
大秦岂不是任由匈奴驰骋,屠戮?
匈奴国师继续说道:
“神州虽大,但六国诸侯、百家诸子,并非铁板一块。”
“总有人,不甘心屈居嬴政之下。我们可以合作。”
头曼单于眼中精光一闪:
“借刀杀人?祸水东引?”
“正是。”国师点头。
“让秦人去内斗,我们去取我们想要的。”
“待归墟之门开启,魔临天下之时,再看嬴政如何应对。”
“此计甚妙,但具体如何行事?”头曼单于问道。
国师袖中滑出一枚漆黑的骨符:
“老夫已通过秘法,与几位老朋友取得了联系。”
“他们对于大秦的强势,也深感不安。”
“特别是那霸王项羽,似乎与某些古老的因果有关,有人对他很感兴趣。”
头曼单于沉吟片刻,最终下定决心:
“好!就依国师之计。”
“传令各部,暂避秦军锋芒,收缩防线。”
“另选派精锐死士,携重宝,随国师使者潜入大秦。”
“寻找归墟之门,并见机行事,结交盟友。”
一条条命令下达。
明面上的雷霆一击未能奏效。
暗地里的毒蛇,已然吐信。
有趣的是,大秦与匈奴的想法正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