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故事

守望天极

首页 >> 诗经中的故事 >> 诗经中的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风云1200刀尖上的大唐三国之袁术家臣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凤逆天下北月篇天下长安亮剑之重霄王承柱浮世烟云从绝地求生开始的抗日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诗经中的故事 守望天极 - 诗经中的故事全文阅读 - 诗经中的故事txt下载 - 诗经中的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5章 臣工辅周,农桑盛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西周的镐京,王宫巍峨耸立,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周成王姬诵端坐在王座之上,面容庄严肃穆,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之下的群臣。

“众爱卿,农桑乃国之根本,关乎民生社稷。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农耕之时,诸卿有何良策以促农桑兴旺?”成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中回荡。

太宰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农官前往各地,督导农夫耕种,传授先进之农耕技艺,且兴修水利,确保农田灌溉无忧。”

成王微微点头,“太宰之言甚是。然农官之选,需德才兼备,深谙农事者方可担当。”

此时,一位名叫赵启的年轻臣子出列,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与睿智。“陛下,臣自幼生长于乡间,对农事颇为了解。臣愿领命,前往各地督导农耕。”

成王审视着赵启,见他虽年轻却沉稳自信,心中颇为赞赏。“赵启,朕便命你为农使,率一众农官,奔赴各地。务必使百姓勤勉耕种,不得有误农时。”

“遵旨,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赵启领命后,便开始着手筹备。

他挑选了一批精通农事的官员,组成了农官队伍。这些官员有的擅长土壤改良,有的对灌溉之法了如指掌,有的则精通作物选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赵启率领着农官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镐京,奔赴各地乡村。

他们首先来到了岐邑。岐邑是周室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土地肥沃,但近年来因水利失修,部分农田收成不佳。

赵启一行抵达岐邑后,立即召集当地的农夫,在村中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农耕动员大会。

“乡亲们,农桑之事,关乎大家的衣食住行,关乎国家的繁荣昌盛。今陛下心系农事,特遣我等前来协助大家。我们将与大家一起,改良土壤,兴修水利,选种优良作物,定能使今年的收成大大增加。”赵启站在高台上,大声地对农夫们说道。

农夫们听闻,纷纷欢呼雀跃。一位老者激动地说:“朝廷如此重视农事,乃是我等之福啊。有朝廷的支持,今年定能过上好日子。”

随后,赵启带着农官们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土壤状况。他们发现,部分农田因长期耕种,土壤肥力下降,且排水不畅。

于是,擅长土壤改良的农官们开始指导农夫们施肥、翻耕土地,以增加土壤肥力;精通灌溉之法的农官则带领农夫们疏通河道,修筑沟渠,确保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灌溉。

同时,赵启还从京城带来了一些新的作物种子,如一种产量更高、抗病虫害能力更强的小麦种子。他亲自向农夫们示范如何播种、如何护理这些新种子。

“乡亲们,这种新种子乃是经过精心培育而成,若悉心照料,产量可比以往的种子高出许多。”赵启一边播种,一边耐心地讲解着。

在岐邑的另一边,有一位名叫阿牛的年轻农夫。他勤劳善良,但因家中土地贫瘠,收成一直不好。赵启得知后,专门来到阿牛的田地里,为他出谋划策。

“阿牛,你看这片土地,虽然肥力不足,但我们可以采用轮作之法,先种一季豆类作物,豆类作物能够固氮,可增加土壤肥力。待肥力有所改善后,再种小麦,这样产量便能提高。”赵启蹲下身子,指着土地说道。

阿牛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多谢大人指点,俺一定照办。”

在赵启和农官们的努力下,岐邑的农耕景象焕然一新。农夫们干劲十足,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离开岐邑后,赵启一行又来到了洛邑。洛邑是西周的重要城邑,商业繁荣,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赵启发现,洛邑的农夫们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且对新的农耕技术知之甚少。于是,他决定在洛邑举办一场农耕技术培训班,邀请各地的农夫前来学习。

培训班上,农官们详细讲解了各种先进的农耕技术,如深耕细作、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他们还进行了现场示范,让农夫们亲身体验这些技术的好处。

“原来耕种还有这么多学问啊,以前俺们都是按照老法子种地,难怪收成不好。”一位参加培训班的农夫感慨地说道。

在洛邑期间,赵启还注意到,当地的农具较为落后。他便组织工匠,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改良农具。他们制造出了更加轻便、高效的耒耜和锄头,大大提高了农夫们的耕种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启率领的农官队伍在各地的努力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各地的农田里,庄稼茁壮成长,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而在镐京的朝堂之上,周成王也时刻关注着各地的农耕进展。他定期听取赵启的汇报,对农官们的工作表示满意,并给予了丰厚的赏赐。

“陛下,如今各地农耕之事进展顺利,皆得益于陛下的英明决策和农官们的辛勤努力。臣相信,今年定会是一个丰收之年。”太宰在朝堂上向成王说道。

成王微微点头,“此乃众爱卿之功。然农事不可懈怠,需持之以恒,方能保我大周江山永固。”

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各地的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农夫们手持镰刀,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地收割着庄稼。

在岐邑,阿牛望着自家田地里沉甸甸的麦穗,心中充满了感激。“多亏了赵大人的帮助,今年俺家的收成比往年翻了好几番。俺要好好感谢他。”

阿牛带着自家收获的最好的麦子,来到了岐邑的官府,想要献给赵启。赵启得知后,婉拒了阿牛的好意。

“阿牛,这是你辛勤劳作的成果,应当留着自用。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看到你们丰收,我便心满意足了。”赵启笑着对阿牛说道。

赵启将各地丰收的消息带回了镐京。周成王听闻后,大喜过望。他决定在镐京举行一场盛大的丰收庆典,以感谢上天的恩赐和百姓的辛勤劳作。

丰收庆典当日,镐京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百姓们身着新衣,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皇宫之中,摆满了各地进贡的丰收果实,有金黄的麦子、饱满的稻谷、鲜嫩的果蔬等。

周成王率领群臣,在太庙之中举行了隆重的祭祀仪式,感谢祖先的庇佑和农神的恩赐。

“今我大周,农桑兴旺,五谷丰登,此皆乃上天眷顾,祖宗护佑,及众爱卿与百姓之努力。愿我大周,长治久安,繁荣昌盛。”成王在祭祀仪式上虔诚地祈祷着。

在这场盛大的丰收庆典背后,是赵启等农官们的默默付出,是无数农夫们的辛勤劳作,也是周王朝重视农桑、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的体现。这一年的丰收,不仅为周王朝带来了充足的粮食储备,更为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西周历史上一段光辉灿烂的篇章,激励着后世子孙不断重视农业生产,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繁荣与安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刀王之王丰饶之主武侠世界男儿行重生后,我宠上冷戾大佬藏起孕肚离婚后,豪门总裁天天跪求复合在日本当学神的日子乡村绝世小神农无限血核让你援助抗战,你成列强了?情妃得已幕后:我创造了神秘势力重生甜妻请签收末世运转重生八零蛇君大人轻点宠糖心蛋夹心甜火影:系统认错主角后我觉醒了!员工比老板还有钱亮剑之重霄王承柱陆太太复婚吧让你来加速中上班,你抓哭白露?
经典收藏最强终极兵王他改变了法国新闯王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最强大唐大唐镇国公医将婿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杀胡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冷王的金牌宠妃天下长安走进唐朝七煞侍魂女国公种田一二事乱世黑马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大宋风云
最近更新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强国,从清末开始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明:拘灵遣将,被朱棣直播曝光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我的红楼穿越怎么是这样子啊?我是袁术袁公路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我乃边军一小卒
诗经中的故事 守望天极 - 诗经中的故事txt下载 - 诗经中的故事最新章节 - 诗经中的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