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桃浦丝

首页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祖父是朱元璋朱允熥赵宁儿花都十二钗哈利波特与旧日支配者八七暖婚之肥妻逆袭迷雾降临,我,神明继承人猎宝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降服傲娇先生开局85顿顿有肉,前妻一家馋哭人贩子拐我进山村?我这村老祖爷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桃浦丝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全文阅读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txt下载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190章 奶牛养殖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李文东陪同着部长们一同踏上了内蒙古这片广袤的土地。这里是李文东精心打造的百万头奶牛养殖场的所在地。

部长看着眼前壮观的景象,不禁赞叹道:“东仔啊,听说你的养殖场里的那些奶牛,被你管理得非常出色呢!我现在都有点后悔,当初怎么就那么爽快地把那 6 万亩的场地免费给你用 30 年呢!”

李文东微笑着回答道:“部长,您可别这么说呀。我不是也答应过会治理附近的 2 万亩沙漠吗?这可是我对您的承诺呢。”

部长呵呵一笑,说道:“是啊,所以今天过来,除了看看你的养殖场之外,等会儿我们还要去看看你的员工们是如何治理沙漠的。”

李文东连忙点头应道:“没问题,部长。那我们先去养殖场吧,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来过这里呢。”

一行人边走边聊,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养殖场。远远望去,只见防风林带之间,数万头黑白花奶牛正迈着轻盈的步伐,踩着清晨的露水,悠然自得地走向挤奶厅。

它们身上的银色耳标在晨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仿佛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

再走近一些,智能牛舍里的景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橡胶卧床自动翻铺着新的垫料,干净整洁;饲喂车沿着预设好的轨道缓缓前行,精准地为每头奶牛投放着食物。空气中弥漫着青贮玉米的清甜香气,完全没有传统牧场那种令人不适的粪污异味。。

这里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奶牛场之一,依托物联网、AI、循环农业技术,实现了数万头奶牛的精准化、高效化养殖,日产优质生牛乳超 200 吨。

走进牧场大门,第一道关卡是 “智能身份核验区”。每头奶牛左耳都佩戴着一枚直径 2 厘米的物联网耳标,内置芯片与温度传感器 —— 当奶牛穿过红外识别闸机时,闸门上方的屏幕瞬间弹出它的 “电子档案”:“编号 m,品种荷斯坦,胎次 2,年龄 3 岁,昨日产奶量 31.5 公斤,体温 38.2c,今日饲喂配方编号 A07”。

牧场技术总监老李指着屏幕解释:“这枚耳标是奶牛的‘数字身份证’,实时采集体温、活动量、反刍次数,数据每 15 分钟上传一次云平台,异常情况会自动推送到兽医的手机上。”

在后备牛舍,AI 摄像头正 24 小时追踪犊牛的行为。镜头下,一头出生 3 天的犊牛因食欲不佳趴在垫料上,系统立即触发 “采食异常” 警报。

张兽医通过手机 App 调阅犊牛的实时视频,同时查看它的初乳摄入记录(出生后 2 小时内已摄入 4 升初乳),远程判断为 “轻微应激”,随即发送指令给饲养员:“补充 500 毫升温葡萄糖水,增加 10 分钟人工看护”。

“以前靠人眼盯,一天最多照看 200 头犊牛,现在 AI 能管 头,成活率从 95% 提升到 99.2%。” 张兽医说。

牧场还设置了 “步态识别” 技术。在奶牛活动区的地面下,隐藏着压力传感器阵列,奶牛走过时,系统能通过蹄部压力分布判断是否有蹄病。

去年冬季,系统提前预警了 12 头奶牛的早期蹄炎,兽医及时治疗,避免了产奶量下降 —— 要知道,一头泌乳牛患蹄炎,日均产奶量会减少 5-8 公斤,治疗周期长达 2 周。

上午九点,饲喂车间一片忙碌。巨大的不锈钢料仓里,青贮玉米、苜蓿草、甜菜粕、精饲料按比例混合,传送带上的红外检测仪实时监测饲料水分与粗蛋白含量。

“我们的饲料配方不是固定的,而是 AI 根据每头牛的产奶量、胎次、生理阶段动态调整。” 营养师打开电脑上的 “精准营养系统”,屏幕上显示着不同牛群的日粮配方:

高产牛(日产奶 35 公斤以上):青贮玉米 35%、苜蓿草 20%、甜菜粕 10%、精饲料 30%、添加剂 5%,额外补充过瘤胃赖氨酸;

干奶牛(产奶后期):青贮玉米 25%、干草 40%、精饲料 30%、矿物质 5%,降低能量摄入以防难产;

犊牛(1-6 月龄):代乳粉 + 苜蓿草粉 + 益生菌,蛋白质含量控制在 22%,钙磷比 1.8:1。

饲喂车沿着牛舍的轨道缓缓移动,车身上的机械臂精准地将饲料推到食槽里,每段食槽对应 10 头奶牛,误差不超过 50 克。

“以前人工饲喂,每头牛每天饲料浪费约 0.3 公斤,现在全自动饲喂,浪费率降到 0.05%,万头奶牛一年能省 360 吨饲料,相当于节省 28 万元。” 营养师算了一笔账。

更关键的是饲料来源的 “循环闭环”:牧场周边 5 万亩农田专门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所用的肥料正是奶牛粪污加工的有机肥。

“我们的青贮玉米亩产达 6 吨,比普通农田高 20%,因为有机肥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现在土壤里的蚯蚓都多了。”

负责农田管理的张伟说,这些饲料不仅安全可控,还能减少运输成本 —— 从农田到牧场的距离不超过 10 公里,比外购饲料每吨节省 80 元运费。

中午十一点,泌乳牛舍的 “转盘式挤奶机” 开始运转。这台直径 24 米的银色转盘,每分钟转动 1.5 圈,边缘均匀分布着 48 个挤奶位,每小时可处理 360 头奶牛,相当于 60 个熟练挤奶工的工作量。

奶牛们沿着通道自主走进挤奶位,系统先通过耳标识别身份,确认是 “待挤奶牛” 后,自动启动清洁程序:第一遍用 38c温水冲洗乳房,第二遍用含碘消毒液擦拭,第三遍用无菌毛巾擦干 —— 整个过程仅需 45 秒。

随后,4 个硅胶挤奶杯自动贴合乳头,杯组上的压力传感器实时调节挤奶力度,避免损伤乳腺;同时,红外检测仪扫描乳房,若发现红肿或肿块,立即停止挤奶并标记 “需兽医检查”。

挤奶过程中,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会实时显示在操作屏上:“m,当前产奶量 15.8 公斤,脂肪率 3.8%,蛋白质率 3.2%”。

这些数据会自动同步到牧场的 “质量追溯系统”,最终成为牛奶包装上的 “品质标签”。挤奶结束后,杯组自动脱落,系统再用消毒液对乳头进行 “后药浴”,随后转盘转动,奶牛走出挤奶位,下一头奶牛无缝衔接。

“以前手工挤奶,一头牛要 10 分钟,还容易污染;现在全自动挤奶,每头牛平均 6 分钟,生牛乳的细菌总数能控制在 5000cFU \/ 毫升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的 cFU \/ 毫升。” 挤奶车间主管说,万头奶牛的挤奶工作,现在只需 8 名员工监控设备,比传统模式减少 70% 的人力。

内蒙古的冬季最低温可达 - 30c,夏季最高温超 35c,但在蒙源牧场的牛舍里,温度始终稳定在 15-22c。

牛舍顶部的 “智能通风系统” 会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自动调节:当温度超过 25c时,侧面的负压风机和顶部的喷雾降温装置同时启动,雾滴直径控制在 50 微米,既能降温又不会打湿奶牛。

当温度低于 10c时,地面下的地暖系统(由沼气池供能)自动开启,卧床的橡胶垫始终保持 37c左右的温度 —— 这是奶牛最舒适的卧床温度,能减少肢蹄病的发生。

牛舍的粪便清理也实现了自动化。牛舍地面铺设着倾斜的漏粪板,粪便通过缝隙落入地下的刮板输送机,输送机每 2 小时运转一次,将粪便输送到粪污处理中心。

“以前人工清粪,每天要铲 8 吨粪,现在全自动清理,牛舍里几乎没有异味,氨气浓度控制在 15ppm 以下,奶牛的采食量能提高 5%。” 饲养员老杨说,他现在的工作从 “清粪工” 变成了 “牛舍管理员”,主要负责检查设备和观察奶牛状态。

在牛舍的南侧,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总面积达 2 万平方米。

“这些光伏板每年能发 280 万度电,满足牧场 30% 的用电需求,剩下的电还能并入电网。” 牧场负责人介绍,光伏板不仅发电,还能为牛舍遮阳,减少夏季太阳直射,降低牛舍温度 —— 这是 “光伏 + 畜牧” 的立体养殖模式,既节省土地,又实现了清洁能源利用。

下午三点,粪污处理中心的沼气发电机正在运转。奶牛每天产生的 800 吨粪污,先通过固液分离机分离出固体粪渣和液体沼液:固体粪渣经过发酵,变成松软的有机肥,运到周边农田种植饲料。

液体沼液则进入 10 个容量为 5000 立方米的沼气池,在 38c的中温环境下发酵产生沼气,沼气一部分供沼气发电机发电,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到员工宿舍和食堂,作为做饭、取暖的能源。

“我们的沼气池每天能产 1.2 万立方米沼气,相当于 8 吨标准煤的能量,一年能节省电费和燃气费约 120 万元。”

粪污处理主管指着中控屏幕说,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沼气池的温度、压力、甲烷浓度,当甲烷浓度低于 50% 时,系统会自动调整进料量和搅拌频率,确保沼气产量稳定。

沼渣制成的有机肥不仅供牧场自用,还对外销售。“去年我们卖了 1500 吨有机肥,给周边农户种玉米和蔬菜,反馈很好 —— 用我们的有机肥种的玉米,颗粒更饱满,亩产比用化肥高 10%。”

赵主管说,这种 “养殖 - 粪污 - 种植 - 养殖” 的循环模式,让牧场实现了 “零污染排放”,去年还获得了 “国家级绿色养殖基地” 称号。

牧场的数据中心里,巨大的显示屏上跳动着各种实时数据:全场奶牛存栏 1.2 万头,其中泌乳牛 6200 头,当日总产奶量 203 吨,平均单产 32.7 公斤;饲料消耗 48 吨,其中青贮玉米 21 吨、苜蓿草 9.6 吨;挤奶厅设备运行率 98.5%,牛舍温度 18c,湿度 55%……

“这些数据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我们优化管理的依据。” 数据分析师小陈正在用 AI 模型预测下周的产奶量:“根据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报(平均气温 12c,无降水)、饲料配方调整计划、待产奶牛数量,模型预测下周总产奶量会增加 3 吨,我们会提前通知乳制品加工厂准备收奶。”

更深入的分析还能优化成本:AI 通过对比不同批次奶牛的产奶量与饲料消耗,发现 “胎次 2-3 的奶牛” 投入产出比最高,于是牧场调整了牛群结构,将这部分奶牛的占比从 40% 提升到 55%,单头奶牛的年利润增加了 800 元。

“以前靠经验管理,现在靠数据说话,万头奶牛的管理效率提高了 40%,成本降低了 15%。” 牧场负责人说。

最后一批奶牛结束挤奶,慢悠悠地走回牛舍,智能卧床已铺好新的垫料,食槽里装满了新鲜的饲料。

远处的光伏板在余晖中泛着金光,沼气池的炊烟轻轻飘荡在草原上空 —— 这幅 “科技 + 草原” 的养殖图景,不仅让内蒙古的万头奶牛场实现了高效产奶,更走出了一条 “优质、绿色、可持续” 的现代农业之路。在这里,每一滴牛奶都凝结着科技的力量,也承载着草原牧场转型升级的希望。

部长看了下数据,“东仔,你不是说要养殖百万头奶牛吗?怎么上面的数目显示是1.2 万头。”

李文东说道:“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处养殖场而已,实际上还有几十处呢!下面的人解释说,如果将所有的奶牛都集中在一起养殖,那么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他们才会选择将这些奶牛分散开来养殖。”

部长听后,点头表示赞同,说道:“确实如此,毕竟管理 1 万头奶牛和管理 100 万头奶牛所采用的方式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好吧,趁着现在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去看看治理沙漠的工程是否已经启动了呢?”

就在这时,养殖场的负责人匆匆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几瓶用玻璃瓶装载的牛奶。他微笑着对部长和李文东说道:“部长、老板,这是前天刚刚制作好的鲜奶,味道非常鲜美,您们在路上可以品尝一下。”

李文东顺手接过一瓶,打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口。

顿时,一股浓郁的奶香在他的口腔中弥漫开来,让他不禁赞叹道:“嗯,味道真的很不错!不过,你们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严密监视整个生产过程,尤其是要特别注意卫生方面的问题。整个流程不仅要追求速度,以确保牛奶的新鲜度,同时也要坚守严格的标准,以保障产品的安全性。那么,牛奶和奶粉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成品呢?”

负责人连忙回答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牛奶最快 1 天就可以制成成品,而奶粉则最快需要 2 天的时间。”

李文东:“好,我们还有其他事,你忙你自己的事去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阴阳先生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最强帝尊在都市上门女婿叶辰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七零穿越:最强军官的锦鲤妻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替身狂婿庶女当家日常星际:最强机甲师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转乾坤之凡缘世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太吾传人响当当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豪门第一少奶奶我在异次元修复地球灵气
经典收藏寡夫从良记蚀骨契婚:傅少,请克制无敌从开宝箱开始祈愿夏可哥,我求你了,老实收废品行不?天才出山裙下陷阱穿越后,我成了国民女神齐少的心肝天天闹血日之下明渣好躲,暗夫难防妃常难驯:病娇战王,超级宠花开半夏君约此生止域主宰厉少,你老婆又淘气了!我的尤物总裁老婆修行的世界某生物正虎视眈眈盯着我们重生官场:我真的不想再升职了七零军婚:女特种兵她能一打十
最近更新这明星很抠?捐百座小学曝光,全网泪目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我单身后,富婆姐姐圈蠢蠢欲动乡村花香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改嫁小叔随军后,白眼狼们后悔了情劫我在古代养学霸重生1985:从收猴票开始首富之路都当女帝了,后宫三千很合理吧?穿成退婚小作精:我种田养全家!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生长新歌流水不长东幻想战队顶级甜妹:在限制级修罗场钓疯了无限:语文之旅我全家在古代当陪房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 桃浦丝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txt下载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最新章节 - 娱乐:回到过去,靠国足起家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