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程铃,是赵清城高中时期。
那时镇上来了个渔业方面的大老板,看中镇子近海的位置,想考虑在镇上建个厂,就在镇子上修了所大房子住下来张罗事情,程铃跟着那个大老板一起出现在镇上。
当时的程铃已经二十几岁,比赵清城大了差不多十岁有余,据说是名校高材生,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程铃穿着的衣服裙子,戴着的项链首饰全都是地镇上当地人从未见过的款式,她走到哪儿不论男女老少都会忍不住偷看他。在私下,镇上的年轻男孩儿们给她取了个称号叫“公主”,因为那是他们所能想到的,童话里的完美公主该有的样子,是所有年轻男孩儿的梦中情人。
或许是因为镇上生活太无聊,在镇上唯一的高中英文老师生病后,程铃作为会外语的高材生接替了代课工作,短暂的为学生们上课一个月。
也就是在那代课的一个月,程铃与赵清城相识,之后一直保持着联系。程铃很欣赏赵清城这种学习努力又长得好看的学生,鼓励好他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以后去更宽阔的世界闯荡未来。
起初,程铃只是为赵清城补课,希望他能有更好的成绩,将来能在高考中争取到更好的学校。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之外多些了私人情感,关系愈渐亲密。
少年的情爱细腻如无声细尘,也如滔天洪水,有了便是有了,一发不可收拾,特别是在某个雨夜程铃因与家人闹了不愉快,淋着雨来找赵清城寻求安慰后,两人的关系就变了。
程铃怀孕是个意外,其实她与赵清城有很多机会纠正这个意外,但他们或许是因为于心不忍,也或许是认定了对方就是此生唯一,不论天崩地裂都不会变心,总之他们决定留下孩子。
也是直到孩子的事情再也藏不住,渔业老板大发雷霆,把程铃扫地出门,大家才知道原来程铃并不是老板的女儿,她只是老板的一个小情人。只是因为一个足够老,一个足够年轻,便让人误会是父女。
后来渔业公司因为审批文件迟迟拿不下来而没办成,渔业老板走了,程铃就留在镇上住进了赵家的房子。因为没到法定结婚年纪,赵清城与程铃并没有走正式的法律注册登记,也没有宴请宾客。只有赵清城与陈慧心及程铃,三个人简单的在家里贴上喜字,吃过一顿饭,就算是办了婚礼。
赵清城在参加完高考前,一个孩子被生下来,赵清城请镇上唯一会拍照的人给他们拍了些照片留念,其中一张就是文雅所拿的那张。
“后来呢,她去哪儿了?”文雅问。
“她死了。忽然就一病不起,送到医院时已经没办法,等清城从学校赶回来时人已经没了。按着她的意思,清城把她的骨灰撒到海里,此后再没有痕迹。”
“孩子呢。”
“送走了。清城还只是个年轻大学生,我又已经是个守寡老太太,孩子跟着我们名不正言不顺,只会吃苦受罪,处处被人戳脊梁骨。正好隔壁镇上有个在城里安了家的人家没办法有孩子,保证会视如己出,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我们就答应让他们抱走孩子抚养。我们跟他们结了个表亲,逢年过节会借着这个理由看看那孩子的情况,知道孩子过得很好,也就算个圆满。”
“当初我和赵清城的婚礼,你在我婚鞋里放沙子,故意在环节上和我父母起争执,闹得不欢而散,导致几年都不往来。是故意的吧。”文雅问,
“是。这样不大不小的闹一场,既不影响你们结婚,又有合适的理由让你们不用回来这儿,你才能对程铃和孩子的事一无所知。”陈慧心点点头。
听到这里,文雅用了好几秒的时间,才消化掉这些信息,又问:“所以说,这些年赵清城一路看着那个孩子长大了,还时不时会见他。”
“是。”
“他也在江城?”文雅问。
“是。他很争气,聪明,能干,长得有几分像他爸爸,还像他爸爸一样厉害考上了名牌大学。哦,对了听说也像他爸爸一样有飞上蓝天的梦想,他养父母不同意,就想自己存钱考证件……”
谈及那个孩子,陈慧心的脸上洋溢出一种欣慰骄傲,虽然孩子已经冠了别人的姓名,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但在陈慧心眼中似乎那依旧是她的孙子。
而对于文雅来讲,听着陈慧心的描述,每一个词都像是一个逐渐缩小的圈,一圈一圈在她心头荡起倒退的涟漪,最后汇至一个漩涡中心,一个名字与一张面容逐渐像隔着水幕雾气渐渐显露轮廓,令她忍不住开始五指颤抖。
“我能知道,那家抱养孩子的人姓什么吗?”文雅努力压制着心里的情绪,微微颤着声音发出询问。她不敢问的太细,只敢问一个姓,就像在结冰岸边的人投石问路,希望能得到一个和自己心中所预想到的不同答案,从而死心。
“姓齐,我去江城时见过他一面,已经是个大小伙儿了。”
陈慧心没有想隐瞒,所以也不耽搁,伸手取过自己的手机打开,眯起眼睛划翻着找到照片打开后递给文雅。文雅微颤着手指接过手机,翻转过屏幕后,一张她并不陌生的脸赫然显现在眼前。
“他叫齐悦。是个好听的名字,对吧。”陈慧心笑说。
得到答案,手机从文雅的手中滑落,掉进装着各色老旧照片的铁皮盒内发出一声闷响。
她惊愕得无法将唇齿收闭,目光怔怔的望着屋外被烈日灼烤的沙地,听着枝头聒噪的蝉声,缓缓后靠到坚硬冰冷的椅背上,在如此盛夏炙热的天气却感受到了无边寒意。
半小时后,文雅离开陈慧心的家。临行前,文雅将当初陈慧心给自己戴上的镯子取出来交还到陈慧心手中。她觉得自己也许应该说些什么,可想了又想,却实在无话可说,最后便只说了句再见后离去作罢。
原路返回,程锦还在作别的地方等待着。
程锦对文雅知道了什么并没过多追问,只是说这边近海,温度高,中午如果长时间在外面会中暑,引着文雅去了一处在镇上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