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山海录

终南山隐者

首页 >> 梦幻山海录 >> 梦幻山海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福运小农女,重生旺满门彩礼谈崩后,我转身嫁给豪门大佬劫神传穿书救闺蜜,病娇夫君天天争宠从火影开始错撩疯批霸总后我一胎三宝人小鬼大:玄门三岁小师祖出山啦怪物的新娘快穿:拜金女被恋爱脑感化了夜曦如幻
梦幻山海录 终南山隐者 - 梦幻山海录全文阅读 - 梦幻山海录txt下载 - 梦幻山海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93章 海舆秘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海风卷起咸腥的气息,拍打在徐衍的脸上。他站在船头,远眺那片被薄雾笼罩的海域,手中紧握的羊皮地图已被汗水浸透。

“先生,前面就是琅邪海域了。”船老大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山影,“这地方邪门得很,潮汐乱流多,渔民都不太敢靠近。”

徐衍点点头,目光不曾离开海平面。作为皇家地理局的编修,他奉命核查《海舆志》中记载却未被证实的山川地貌。书中那些零散的记载此刻在他脑海中回响:

“琅邪台位于渤海海岸之间、琅邪山的东边,琅邪山的北边有一座山。一说琅邪台在海中间...”

“韩雁位于大海之中,在都州的南边...”

“始鸠在大海之中,位于辕厉的南面...”

这些记载支离破碎,地理位置似乎相互矛盾,却有一种隐秘的联系。徐衍直觉这些描述背后藏着一个秘密。

船在波涛中颠簸前行,突然一声巨响,船底似乎撞上了什么。船员惊呼声中,船身开始倾斜。

“暗礁!船底破了!”水手喊道。

海水汹涌而入,徐衍抓紧栏杆,眼看着船只迅速下沉。他与几名船员勉强爬上了随船携带的小艇,在惊涛骇浪中挣扎着向着一处海岛划去。

当他们精疲力尽地爬上岸边,才发现这不是普通的海岛。奇形怪状的岩石耸立,植被形态奇特,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的古老气息。

“这是什么地方?”年轻的水手阿明颤声问。

徐衍掏出怀里用油布包裹保存完好的地图和笔记,对照四周环境,心跳加速:“根据记载,这里应该是...琅邪台。但书上说它在海中间...”

“可我们是从岸边游过来的啊!”船老大反驳。

徐衍没有回答,他被岩壁上几乎被苔藓覆盖的刻纹吸引了。拨开植被,露出了复杂的图案和某种从未见过的文字。

“这不是任何已知朝代的文字。”徐衍喃喃道,手指划过刻痕。这些符号让他想起《海舆志》中那些被认为毫无意义的标注。

在岛上探索数日后,他们发现了一处隐藏的洞穴。洞内壁刻连绵,讲述着一个失落文明的故事——这个民族自称“海舆族”,他们掌握着超越时代的地理知识,认为世界的地理结构存在着某种“节点”,连接着大地与海洋的能量。

徐衍恍然大悟:“《海舆志》中的记载不是随意编排的!它们是指引...”

“指引什么?”阿明问。

“指引向某个重要之地。”徐衍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岷江三源、浙江发源于三天子都山、韩雁在海中、始鸠在辕厉南...这些不是孤立记载,而是一条路径!”

幸存者们精神为之一振,开始协助徐衍破解岩壁上的秘密。经过数周研究,他们发现海舆族认为地理结构中存在着“三源归一,四海连心”的规律,而琅邪台正是起点。

根据岩壁地图指示,他们修复了小艇,朝着下一站——韩雁岛出发。历经风暴与迷航,他们终于找到了那座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岛屿。

在韩雁岛的地穴中,他们发现了更多线索,指向下一个地点:始鸠。岩壁上刻着:“三江同源而异流,归海之处藏天门。”

“这指的是岷江三条支流!”徐衍激动不已,“但记载说岷江由三条江组成:首条是主流,由汶山发源;北江发源于曼山;南江发源于高山...高山位于成都的西面,入海口在长州的南边。这与已知地理不符啊!”

船老大皱眉道:“先生,我在海上三十年,从未听说岷江有三条入海口。”

徐衍沉思良久,突然拍案而起:“不是 literal 的江河!海舆族用江河比喻能量流动!‘三江’指的是地脉能量的三条通道!”

他们根据新解密的线索,继续向着始鸠进发。在那里,他们发现了最为惊人的秘密:海舆族并非单纯的地理学者,而是守护者。他们守护着一处名为“三天子都山”的地方,那里是“地海之眼”,维持着海洋与大陆的平衡。

《海舆志》的零星记载实际上是保护性的伪装,只有真正理解海舆族智慧的人才能拼凑出真相。

最终,循着浙江源头的线索,他们来到了闽地西北的群山之中。在一处隐蔽的山谷,他们找到了那传说中的“三天子都山”——那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组呈三角分布的山峰,中间包围着一处散发着微光的巨大水晶状结构。

“浙江发源于三天子都山...”徐衍喃喃道,此刻他明白这里的“发源”不是指河流的起源,而是能量的源泉。

当他们靠近水晶结构,岩壁上的刻文突然亮起。一个声音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响起,那是海舆族最后的留言:

“地海之眼维系四洋平衡,然其力渐衰。三百年后,当星位再临,需有智者重调天衡。若失败,海陆将变,万灵危殆。”

徐衍计算出“三百年后”正是当下之时。他与同伴们根据壁上的指示,开始了复杂的调整仪式。

就在这时,一群不速之客出现了——他们是海上闻名的海盗集团“黑潮帮”,不知如何得知了徐衍一行的行踪,企图夺取地海之眼的力量。

在紧张的对峙中,海盗头目狂笑:“朝廷的走狗,多谢你们为我们找到这宝贝!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控制整个海洋!”

“你不明白!”徐衍喊道,“这不是武器,这是维持平衡的装置!如果滥用,会导致海陆巨变!”

海盗不顾警告,强行冲击水晶结构。突然间,大地震动,海水倒灌入山谷,水晶发出刺目的光芒。

徐衍当机立断,带领同伴完成最后的调整步骤。光芒达到顶峰,然后突然收敛。海盗们被震飞出去,而徐衍一行却安然无恙。

平衡得以维持,但水晶上的光芒明显减弱了。

返回朝廷后,徐衍提交了修订后的《海舆志》,删去了关键线索,只保留基本地理信息。他因此受封赏,却无人知晓真正的经历。

十年后,已辞官隐退的徐衍站在海边高处,身边跟着已成长为得力助手的阿明。

“先生,当年我们真的做对了吗?地海之眼的力量还在衰减。”阿明忧虑地问。

徐衍望向远方:“我们争取了时间。海舆族的智慧需要传承下去。我已经找到了几位可信的学者,将秘密分散传授给他们。总有一天,当世界准备好时,会有人真正理解并保护地海之眼。”

海风吹起徐衍的花白鬓发,他的目光越过波涛,仿佛看到了那个隐藏在文字与传说之间的真实世界——一个需要守护的、活着的世界。

“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山川河流,阿明。它是大地的血脉,海洋的呼吸。我们的责任是读懂它,守护它,直到永远。”

海浪轻拍着礁石,溅起的飞沫在月光下如碎银般闪烁。徐衍站在岸边的小屋里,望着桌上摊开的三卷手稿,眉头紧锁。

十年过去了,地海之眼的能量仍在缓慢衰减。他按照海舆族留下的方法维护平衡,却总觉得力不从心,仿佛还有什么关键信息被遗漏了。

“先生,陈学士到了。”阿明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一位清瘦的中年人。

陈学士拱手行礼:“徐先生深夜相召,所为何事?”

徐衍示意他近前:“我反复研读海舆族留下的经文,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最重要的一点。”他指向手稿中的一段符号,“这并非指‘星位’,而是指‘心位’——不是星辰的位置,而是人心的位置。”

陈学士俯身细看,面色逐渐凝重:“这么说来,地海之眼的平衡不仅依赖天地运行,还与人心向背有关?”

“正是。”徐衍叹息,“海舆族留下的警告中‘若失败,海陆将变’,我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是海平面微微上升,气候略变异常。但我担心...”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人们的惊呼。三人冲出屋子,只见海面上波涛汹涌,一道奇异的光柱从海底直射天际。

“是地海之眼的方向!”阿明惊呼。

更令人震惊的是,光柱中隐约可见一座山的轮廓——那正是传说中的琅邪台,本该淹没在海中的神秘之地,此刻竟短暂地显形于世间。

第二天,消息传开:各地同时出现异常现象,岷江水一夜之间改了道,浙江源头三天子都山地区发生轻微地震,而原本记载中“位于大海之中”的韩雁岛,竟然与大陆连接了起来。

徐衍面色苍白:“平衡正在失控。地海之眼不是衰减,而是在重组——按照人心所向重组。”

“人心所向?”陈学士不解。

“海舆族认为地理与人心相通。如今世道,权欲横行,贪婪无度,地海之眼感应到了这一切。”徐衍展开一幅地图,“看,这些异常出现的地点,正是《海舆志》中记载的关键节点。”

就在这时,一名信使匆匆送来急件:朝廷得知地理异象,认为是徐衍当年修订《海舆志》时隐瞒真相所致,已派人前来捉拿他。

阿明急切道:“先生,我们得赶快离开!”

徐衍却异常平静:“不,这正是我等待的时刻。海舆族守护的秘密不该再隐藏下去。是时候让世人知道真相了。”

他转向陈学士:“你还记得始鸠岩壁上的那句刻文吗?‘三江同源而异流,归海之处藏天门’?我原以为这是比喻地脉能量,但现在明白了——‘天门’不是地方,而是时机。当三江再次同源之时,就是地海之眼完全开启的时刻。”

陈学士震惊:“可是三江早已不同源了!”

“会再次同源的。”徐衍指向窗外,“看岷江的新河道,它正在向古河道回归。”

在随后的日子里,徐衍没有逃避朝廷的追捕,而是主动联系了各地学者,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起初无人相信,但随着地理异象越发频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他的理论。

令人意外的是,黑潮帮的残部也找到了徐衍。当年的海盗头目之子带来了一件关键物品——从地海之眼震飞时带走的一块水晶。

“父亲临终前说,这物品必须归还。”年轻人语气诚恳,“他说当年贪婪蒙蔽了双眼,现在海洋的愤怒让渔民无法生存,我们才明白平衡的重要。”

徐衍接过水晶,发现其中蕴含着海舆族留下的最后信息:当地海之眼重组时,唯有集齐三块“心石”,在“三江同源处”重设平衡。而这三块心石,分别藏在琅邪台、韩雁和始鸠。

此时朝廷兵马已到村外,阿明急忙道:“先生,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徐衍却微微一笑:“还记得海舆族的箴言吗?‘地理非死物,人心即地心’。追兵也是人,也有心。”

他出乎意料地走向官兵队伍。领兵的将军正要下令捉拿,徐衍却躬身行礼:“将军可曾见过家乡河水倒流?可曾见过海边村落被淹?”

将军愣住,这些问题触动了他内心的忧虑。

徐衍继续道:“我不是您的敌人,地理异变才是。我知道解决方法,但需要您的帮助。”

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一番长谈,将军竟然被说服了,同意暂缓捉拿,并将情况奏报朝廷。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探险开始了。在官兵“护送”下,徐衍带领团队重返各个神秘节点。每处地方都因地理变动而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真容。

在琅邪台,他们发现了第一块心石——感应“地之心”的黑色晶石。

在韩雁,找到了第二块心石——代表“海之心”的蓝色晶石。

但在始鸠,第三块“天之心”白色晶石却不见踪影。

时间紧迫,地海之眼的能量越来越不稳定,全球气候异常已引发恐慌。

徐衍夜观星象,突然醒悟:“三心石必须由三种不同心性的人同时安置!海舆族的经文不是说过吗?‘天地人三心合一’!”

他选择了一位坚信科学的陈学士代表“天心”,选择悔过自新的海盗之子代表“地心”,自己代表“人心”,三人各持一块心石——而那失踪的第三块心石,其实一直藏在徐衍当年从海舆族遗址带回来的印章中。

当他们赶到三江重新汇聚之处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岷江三条支流确实回归古河道,在此形成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正是地海之眼能量的投影。

朝廷大军也赶到现场,但被将军阻拦:“让他们完成使命!这是为了天下苍生!”

三人心意相通,同时将心石投入漩涡。刹那间,光芒四射,整个天地仿佛静止了一般。然后,海水缓缓退去,异常的气候逐渐平复,大地恢复了平静。

地海之眼没有消失,而是化为一道永恒的光桥,连接着天与地,海与陆,象征着平衡与连接。

皇帝得知后,不仅赦免了徐衍,还设立“海舆司”,专门研究与维护地理平衡。徐衍担任首任司长,将海舆族的智慧与现代地理学结合。

多年后,白发苍苍的徐衍站在重建的观海台上,对年轻学子们说:“地理不仅是研究山河分布,更是理解天地人之间的微妙联系。海舆族留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不是神秘力量,而是一个道理:人心即地心,地心即天心。当我们内心失去平衡,世界也会失去平衡。”

台下,阿明已成为海舆司的骨干,而当年海盗的儿子则成了海上护卫队的首领,守护着海洋的和平。

远处海天一色,徐衍仿佛又看到了那座若隐若现的琅邪台,它不是消失了,而是融入了更广阔的天地之间,成为了永恒平衡的一部分。

世界依然充满奥秘,但人类终于学会了以谦卑之心,去聆听大地与海洋的呼吸。

海风带着咸涩的水汽,吹动了徐衍花白的鬓发。他站在新落成的海舆司观星台上,远眺平静的海面。距离地海之眼重组已过去十五年,世界似乎恢复了平衡,但徐衍心中的不安却与日俱增。

“太安静了。”他喃喃自语。

“先生又在担心什么?”阿明走上观星台,如今他已蓄起了短须,成为海舆司的副使。

徐衍没有回头,目光仍凝视着海平面:“地海之眼的平衡太过完美,仿佛在等待什么。我近日重读海舆族经文,发现我们可能误解了最关键的部分。”

他展开一卷泛黄的羊皮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注解:“‘三心合一,天地归位’,我们当年确实做到了。但后面还有一句:‘三纪轮回,星门再启’。海舆族用的‘纪’不是普通年月,而是地脉循环的周期。我计算过,第一个周期即将结束。”

阿明皱眉:“星门?那是什么?经文中从未提及。”

“这就是问题所在。”徐衍叹息,“我怀疑海舆族自己也不完全了解星门,他们只是守护者,而非创造者。”

就在这时,一名学徒匆匆跑来:“先生,陈学士从京师送来急件!”

陈学士如今是翰林院掌院,负责整理古籍。信中写道,他在整理前朝密室时,发现了一批与海舆族同时期的文物,其中有一面青铜镜,背面刻着星图与一句令人费解的话:“当地影吞日,天眼注视琅邪之时,星门将现。”

更令人不安的是,陈学士在信末补充:近日常有边陲村民报告看见“天空开裂”,有奇异光芒射出,随后又消失无踪。

徐衍面色凝重:“地影吞日是指日食...下一次日食就在三个月后。”

海舆司立即行动起来,分三路调查:徐衍亲自前往琅邪台;阿明去往那些报告“天空开裂”的村庄;陈学士则在京师研究那面青铜镜。

当徐衍重返琅邪台时,发现这座时隐时现的神秘岛屿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岩石上的古老刻纹比以往更加清晰,甚至出现了新的图案——描绘着星辰与一道开启的门户。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岛上遇见了一位白发老妪,自称是海舆族最后的后裔。

“我族等待多时了。”老妪的声音如海风般沙哑,“星门不是灾难,而是考验。地海之眼不仅是平衡器,更是通道——连接着我们世界与其他世界的通道。”

徐震惊不已:“其他世界?”

老妪点头:“天地广阔,不止一方世界。海舆族世代守护的不是秘密,而是通道。每三纪,星门开启,两个世界最为接近。若人心平衡,则可互通有无;若人心失衡,则灾难降临。”

与此同时,阿明在边境村庄的调查也有了惊人发现。那些“天空开裂”的现象并非幻觉,而是短暂的维度重叠。他带回了一个前所未见的物品——一块能自己发光的晶体,里面似乎封印着某种生命形态。

陈学士的研究则揭示了一个更大秘密:青铜镜上的星图指向的不是普通星辰,而是另一个世界的方位。他在古书中找到记载,称那个世界为“镜界”,与我们的世界互为镜像。

日食之日逐渐临近,世界各地异常现象频发:河流倒流,昼夜颠倒,甚至有人报告见到了“另一个自己”。

朝廷中出现了分歧:以宰相为首的一派要求封闭星门,认为异界接触太过危险;而以陈学士为首的一派则主张谨慎探索。

日食当天,所有人聚集在琅邪台。当月亮逐渐遮蔽太阳,天地陷入昏黄之时,惊人的景象出现了:海面上空,一道巨大的光门缓缓开启,门后是另一个世界的景象——与我们的世界相似却又不同。

就在这时,一群黑衣人突然冲出,试图冲向光门。为首的竟是当年那位被说服的将军的儿子,他坚信门后有长生不老的秘密。

“不可!”徐衍大喊,“强行通过会破坏平衡!”

但为时已晚,将军之子已半身踏入光门。刹那间,光门剧烈波动,两个世界的景象开始重叠交错,风暴骤起。

老妪疾呼:“必须稳住通道!需要三心石!”

然而三心石早已融入地海之眼。危急时刻,徐衍恍然大悟:“三心石不是物品,而是人选!需要三个心意相通的人分别代表天地人三心,稳住通道三方!”

他立即指定:陈学士通晓天文,代表“天心”;阿明熟悉大地,代表“地心”;自己则代表“人心”。三人各站一方,集中意念。

令人惊讶的是,光门真的逐渐稳定下来。更神奇的是,从门中走出的不是怪物,而是一位与老妪相貌相似的老者——来自镜界的海舆族后裔。

“三纪轮回,我们终于再次相连。”镜界老者微笑,“上一次星门开启时,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分离,因为两个世界都未准备好。如今,或许时机已到。”

随着两个世界代表的会谈,真相大白:上古时期,两个世界本是一体,因一次灾难性实验而分裂。海舆族是那次事件后留下的守护者,等待两个世界修复创伤,重新连接。

徐衍感慨万千:“所以地海之眼的平衡不仅关乎我们的世界,也关乎两个世界的关系。”

镜界老者点头:“人心即地心,地心即天心,如今天心含两界。平衡不再是维持,而是融合与共生。”

此后,海舆司改组为“两界司”,负责两个世界的交流与平衡。徐衍担任首任司长,阿明和陈学士为副。

数年后,当第一个两界联合学院的学生在琅邪台上观星时,年轻的教师指着星空说:“记住,地理不仅是研究我们脚下的土地,还包括头顶的星空,以及星空背后的其他可能。真正的平衡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和谐。”

远处,白发苍苍的徐衍微笑着点头。他知道,海舆族的使命已经完成,但人类探索与平衡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海风吹过,带来远处两个世界孩子们共同嬉戏的笑声。在那笑声中,似乎能听到古老海舆族的欣慰叹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捡个飞碟送外卖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北明不南渡网游:我召唤的骷髅全是位面之子?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不从圣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我家的厕所通异界都摆烂了,谁还管那贞节牌坊医武狂兵女主她恶毒且万人迷2逝者敲门转乾坤之凡缘世我有修真界绿卡食梦貘手记霸道首席嗜宠妻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
经典收藏外卖小哥爱上桃花公子火葬场女工日记相亲当天,和偏执首富领证了曦日永恒四合院:虐禽永无止境我被女鬼缠上当她老婆翻车了!偏执反派粘着问我讨名分平安修行记人在斗罗,从反杀千仞雪开始最后的任务,许我为妻神主在人间我靠踹了前男友惊爆热搜叶罗丽之重生归来,我依旧爱你谁让你出生的!将军归来成了权臣心尖宠南宫轩与上官洛儿倾城之恋以泪为证:校园那点事儿妖尾:开局被时间之神诅咒你想不爱上我都难完了!订婚前夜禁欲战神闯我闺房
最近更新快穿:这个大佬画风清奇高冷暗帝捡到本命妻,宠翻了!全能大佬她快穿回来了护理部主任爆改摄政王妃,从当血包开始快穿之天降萌娃家兄又在作死快穿:我的系统黑化了许你情深深似海弹幕教我虐渣?绿茶女配杀疯了!三国:小乔,把你姐叫进来我成了宠妻狂魔的小祖宗空间在手,反派后娘谁敢惹全能千金:马甲大佬又翻车了京夜娇宠开局就送七个大佬爸爸快穿之大佬她总是语出惊人病娇女王:五个哥哥跪着求我原谅我把孽徒们养歪了穿成虐文女主角
梦幻山海录 终南山隐者 - 梦幻山海录txt下载 - 梦幻山海录最新章节 - 梦幻山海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