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正是因为这样,小安才会被封为安王啊。”林彦博漫不经心地随口说道。
楚怀仁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感慨之色,缓缓说道:“看来兄长当年的决定并没有错,无论如何,都绝对不能让你把启安带走。幸好你这么多年来都未曾现身,否则后果恐怕不堪设想。想当年阿姐生下启安的时候,有人提议说不要留下这个孩子,可那时的启安,就已经像这样大了。”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启安当时的大小。
楚怀仁的目光犹如两道冷箭一般,直直地射向林彦博,仿佛要将他看穿。他的声音冰冷而坚定,继续说道:“我弟弟当年抱着襁褓中的启安,眼中充满了慈爱和期许。他温柔地抚摸着启安的小脸,轻声说道,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开启一段平安顺遂的人生旅程。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为启安取名为楚启安。”
楚怀仁顿了一下,稍稍提高了音量,“先帝得知此事后,也是龙颜大悦。他对启安的名字十分满意,当即开口册封楚启安为安王,并赐予他字君澜。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说到这里,楚怀仁的脸色微微一沉,“然而,启安后来来到了皇城,先帝却让皇后将他扶养成人。这其中的缘由,想必你应该清楚吧。”
他的目光再次如寒星般落在林彦博身上,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你不在南昭,却跑到这里来,究竟有何目的?启安如今已是楚氏之人,与你这外人毫无关系!”
林彦博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冷笑,仿佛对眼前的人充满了不屑。他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楚怀仁啊楚怀仁,你可真是天真得可笑!难道你真以为我此番前来仅仅是为了启安吗?”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却又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林彦博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自然有我的目的,但绝对不是你所能想象的那般简单。当年的事情,你们楚氏一族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其中内情的呢?先帝之所以让皇后抚养启安,也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罢了。”
他的双手抱在胸前,看似随意地站着,但那微微眯起的双眼却透露出一丝神秘莫测的光芒。“至于我为何会来到这里,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这天下之人都难以揣测。不过,用不了多久,这天下便会有一场翻天覆地的大变局,而我,不过是顺应这大势罢了。”
林彦博的话语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楚怀仁的心上。楚怀仁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他呆呆地站在原地,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林彦博见状,嘴角的冷笑愈发明显。他接着说道:“启安虽然身为楚氏血脉,但他的命运又岂是如此简单?我今日来此,就是要告诉你,切莫将启安困在这皇城的一方天地之中。他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等待着他去完成。你若是执意阻拦,恐怕不仅会耽误了启安的前程,更会坏了这天下的大事!”
说完,林彦博面无表情地看了楚怀仁一眼,然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迈步离去,仿佛完全没有将楚怀仁放在眼里。
然而,就在林彦博刚刚转过身去的瞬间,一支箭如闪电般疾驰而来,“嗖”的一声,直直地落在了他的脚前。林彦博见状,脚步猛地一顿,心中暗自一惊。
与此同时,楚怀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今日你若敢先离一步,对面那座房子上的十多位弓箭手,便会立刻取你项上人头!”
林彦博缓缓转过身来,面沉似水地看着楚怀仁,冷声道:“你这是何意?”
楚怀仁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笑:“我只是想让你回答我几个问题而已。首先,当年你为何能引得那五个藩王发动兵变?其次,我父兄的行军路线,你究竟是如何知晓的?最后,你又是怎样拿到我的兵行图的?还有,朝中究竟有谁在与你勾结?你究竟是何方神圣?”
林彦博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楚怀仁身上,仿佛要透过他的外表看到内心深处。他的眼眸中,有一瞬间闪过了一丝如同云雾一般难以捉摸的神色,让人无法洞悉他真正的想法。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之后,林彦博突然发出一阵狂笑。那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寒意。
“楚怀仁啊楚怀仁,你难道真的如此天真,以为这样就能迫使我说出真相吗?”林彦博的声音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这些问题,你觉得我会轻易地告诉你吗?”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楚怀仁的反应。然后,他的眼神突然变得像寒潭一样冰冷,没有丝毫的温度。
“不过,看在你对启安如此关怀备至的份上,我倒是可以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林彦博的语气依旧冷漠,但其中却似乎隐藏着一些深意,“当年的那一切,其实不过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局,一个局中还有另一个局,而你,只不过是这整个棋局中微不足道的一枚小棋子罢了。至于其他的事情,等时机到了,你自然会明白的。”
楚怀仁眉头紧紧皱起,手中不由自主地攥紧了拳头,仿佛要将其捏碎一般。“你这是在戏弄我?今日你若不将事情交代清楚,就休想踏出此地半步。”
林彦博却稳如泰山,无动于衷,只是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自有脱身之法,你若是不想启安陷入更为凶险的境地,就速速放我离去。未来,你终将明白我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这天下苍生。”言罢,他竟然如同一只轻盈的飞燕,施展出绝世轻功,眨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满脸惊愕的楚怀仁如雕塑般呆立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