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会说话。”张副部长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盯着他。
“我问你,之前联系好的肉源,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断了?”
李怀德眼神闪烁了一下,叹道:“张部长,您也知道,今年肉源本就紧张。
之前联系好的渠道,是我托了老关系才定下的。
可就因为我请人家在厂里吃了顿饭,杨厂长就不乐意了,非说这是铺张浪费,硬要把采购的活儿抢过去。
结果呢?人家那边觉得没被尊重,直接就停了给咱们轧钢厂的肉。您说说,这我能怎么办?”
张副部长坐在那里没说话,手指轻轻摩挲着椅扶手,心里反复掂量着这些话。
关于采购权之争,他之前从杨卫民那里也听过一嘴,只是没料到会牵扯得这么深。
更让他在意的是,这事竟又绕回了那个叫李卫东的年轻人身上。
上回工人暴动的事就跟这年轻人有关,这次肉源中断似乎也隐约有他的影子。
两次风波都系于一人,张副部长的脸色不由得凝重起来,这小子究竟是什么来头?
沉默片刻,他抬眼看向李怀德。
“现在说这些没用。我问你,你手里还有没有别的关系?能不能重新联系上渠道,把肉给咱们弄来?”
李怀德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眉头也是紧锁。
“张部长,这事儿.....难啊。今年肉有多紧您是知道的,就算有老关系,人家也未必肯匀出来,我实在没十足的把握。”
张副部长盯着他看了几秒,心里门儿清:李怀德这副模样,分明是有办法却不想轻易松口。
他没点破,只沉声道:“不管难不难,你都得试试。
出了结果立刻告诉我,厂里工人还等着呢。”
李怀德连忙坐直了些,一脸恳切:“您放心,张部长,我一定尽快去问,有消息第一时间给您回话!”
张副部长又随口问了几句他的病情,嘱咐他安心养病,便起身离开了病房。
门刚关上,李怀德脸上的虚弱之色瞬间褪去,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他坐直身子,拔下手背上的输液针,扔到一旁的托盘里,心里飞速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片刻后,他起身往医院办公室走去。
院长见是轧钢厂的副厂长,听说他要打电话联系急事,当即把办公室让了出来。
“李厂长你用,我去病房里看看。”
李怀德道了谢,等院长出去,反手关上门,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爸,是我。”电话接通后,李怀德的声音压低了些。
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男声:“厂里的事听说了,闹得不小。”
“是,张副部长刚来过,催着要肉。
您看......我这边要不要尽快把渠道接上?”
“急什么。”对方淡淡道,“让事情再发酵两天。现在动手,便宜了杨卫民,也显不出你的分量。”
李怀德有些犹豫:“可我怕张副部长那边催得紧,万一杨卫民狗急跳墙,找到别的路子.....”
“放心。”对方打断他,“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眼瞅着年底,谁家手里还能有几千斤肉的余粮?
他杨卫民就算有天大的本事,这时候也撬不来这么多肉。
你稳住就行,等火候差不多了,再把肉亮出来。
到时候,轧钢厂谁说了算,就不用我多说了。”
李怀德眼睛一亮,连忙应道:“我明白了,爸。”
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飘落的零星雪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盘棋,他稳赢。
轧钢厂里闹得天翻地覆,李卫东却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就算知道了,他大约也只会淡淡一笑,不会放在心上。
此时的他,已经带着两个麻袋回到了村里。
推开自己爷爷奶奶家门口时,李勇和王桂芝正在打扫院子。
看到突然出现的孙子,老两口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开了惊喜的笑容。
“卫东?你咋回来了?”王桂芝也是快步走了过来。
她拉着李卫东的胳膊左看右看,“冻着没?骑着车多冷啊!”
李勇也放下手里的扫帚,脸上带着笑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李卫东笑着应了声“爷爷,奶奶”,然后他就从自己的摩托车上提下来两个装的满满当当的麻袋。
王桂芝看着这些东西,眉头微微蹙起:“卫东,你这孩子,咋拿回来这么多东西?
家里啥都不缺,你在城里花销大,省着点用。”
李卫东嘿嘿笑了两声,帮王桂芝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
“奶奶,这不是快过年了吗?给你们备的年货。
之前让你们跟我去城里过年,你们不去,我就多带点回来,让你们在家也过个好年。”
李勇看着那两个麻袋,也是皱起了眉头。
“太多了,我们俩老的,哪用得了这些?你走的时候再带走些,留着自己吃。”
“别介啊爷。”
李卫东连忙摆手。
“你们用不完,不是还有大伯家吗?你们给他家也拿一些。
还有就是过年我姑姑她们回来,你总得给他们做点好吃的吧。”
听到这话,王桂芝心里的顾虑消了大半。
这些东西给自己儿子家分一些,过年时自己那两个女儿们回来。
她拍了拍李卫东的手,眼里满是欣慰:“你这孩子,心思倒是细。行,听你的,回头我给你大伯家送些过去。”
李勇爹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他只是坐在那里听着祖孙两人的谈话。
突然,李卫东把目光看向李勇:“爷爷,现在咱们村子里的情况怎么样?粮食都够吃吗?”
李勇听到问粮食的事情,眉头也是舒展了些:“够吃,咋不够。自从村里把余粮按人头分匀了,家家户户仓里都有了底,谁还肯轻易往外借?”
他顿了顿,往灶房的方向瞥了一眼,声音压低些。
“以前是没办法,亲戚上门哭着求,不借说不过去。
现在分了粮,各家顾各家,真遇到难处的,最多匀个几斤应急,多了谁也不肯动自家的底子。
毕竟,谁知道来年收成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