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首页 >> 三国之风起扬州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老婆大宗师,这谁不躺平盛唐华章长生界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宋医步步生莲神探包公传奇老子是最强皇帝秦歌一曲田园大唐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11章 大雾与渡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司马懿阴恻地补充:\"更可虑者,张固可能已与刘备暗通款曲。若两军合击,我军腹背受敌...\"

荀彧看了司马懿一眼,随即说道:“仲达,我知道你前番与关羽合作时有些不愉快,但是刘备并不是庸人,是非曲直他自己知道,仲达不必多多妄加猜测!”

曹操突然大笑,笑声中却带着寒意:\"好!好!这盘棋越下越有意思了!传令:明日凌晨,全军拔营,向鸿沟水推进三里下寨!\"

当夜,曹营中军大帐灯火通明。曹操独自站在沙盘前,手指划过代表鸿沟水的蓝色绸带,忽然将一枚红色令箭折断投入\"水中\",冷笑道:\"你要火攻?那孤便先送你一场大火!\"

与此同时,延津关羽军帐内,周仓正低声道:\"君侯,探马来报,曹军正在秘密调动水军...\"

关羽丹凤眼微眯,手中《春秋》轻轻合上:\"传令三军,明日五更造饭,随时准备接应...。\"最后两个字说得极轻,却让帐中烛火为之一颤。

黄河两岸,两大军事集团的智谋交锋已臻白热化。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决战,即将在鸿沟水畔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刘备看着破财的城池,一行热泪又,又,又在眼眶打转,只听他啜泣道:“自光武复兴之后,当年的东都洛阳,是何等的繁华。如今却……”

一旁的庞统赶忙岔开话题道:“主公不必过于伤怀,当下战事紧迫,我们当务之急是想好如何应对曹、张两方。如今曹操大军动向不明,张固军也似有动作,咱们需早做谋划。”

诸葛瑾也点头说道:“没错,只要此战谋划得当,未必不能重新兴复汉室,届时洛阳一定又能迎来复兴!”

刘备抹了抹眼泪,强打起精神道:“士元、子瑜所言极是,只是这局势错综复杂,实在难寻破局之法。”

庞统微微一笑,手指向沙盘上的鸿沟水,说道:“主公请看,这鸿沟水乃是关键所在。双方都将围着这里出谋划策,咱们可以先观察局势,从中取利。”

刘备眼睛一亮,忙问道:“士元可有良策?”

庞统胸有成竹道:“我们可暗中与张固联络,假意相助,实则置身事外,张固若得势就帮助曹操,曹操得势,也不能让他反推的太厉害,届时再多多谋划,夺取地盘,必能扭转我军最弱的格局。”

刘备听后,拍掌叫绝:“好计!就依士元所言!”当下便要安排密使前去张固军中联络。

一旁的诸葛瑾却阻拦道“主公且慢!张固此人野心勃勃,心思难测,若我们贸然与他联络,万一消息走漏,被曹操得知,定会视我们为敌,届时我军将陷入两难之境。”

刘备听后,原本兴奋的神情一滞,皱眉道:“那依子瑜之见,该当如何?”

诸葛瑾思索片刻,道:“我们可先按兵不动,密切关注曹、张两方动向。同时,加强自身防御,巩固城池。待时机成熟,再出手相助一方,坐收渔翁之利。”

庞统微微点头,道:“子瑜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如此一来,我们便错失了提前布局的先机。”

刘备在街道中来回踱步,权衡利弊后,道:“两位所言皆有可取之处。这样,先派出细作打探曹、张两方军情,再做定夺。在此期间,加强城防,训练士卒,不可懈怠。”

两人皆称是,于是三人开始迈步向军营行去,看着破败的街景,刘备不禁感叹道:“上次来到洛阳,还是十三年前了。当时董卓逃往长安,一把火将洛阳烧了个干净,就在这城内,联军分崩离析,十三年过去了,故地重游,还真是令人感叹啊!”

诸葛瑾点头说道:“是啊,十三年了,洛阳也没有恢复到当年的盛况,还是因为曹操夺取此处之后,对洛阳并不重视,其注意力都在张固与南方,自然没有精力修复洛阳!”

庞统听后却道:“无妨,如今曹操将洛阳交给咱们,那洛阳以后就是咱们的。此战关乎天下局势,如今曹操挟持献帝于邺城,张固立伪帝于建业,在下说句不客气的话,其皆是伪帝。”

“若此战结束,主公坐稳洛阳,在下建议,主公不妨直接登基为帝,以正统之名号令天下,如此方能凝聚心向汉室的人心,成就大业。”

刘备心中暗喜,虽然这正是他梦寐以求之事,但表面上却装作惶恐道:“士元何出此言?吾乃汉室宗亲,只为兴复汉室,岂敢有僭越之心。”

庞统拱手道:“主公,如今汉室衰微,曹、张二人皆有不臣之心,并且都已经握有天子名号。您心怀天下,仁德布于四方,若不称帝,何以服众,何以对抗曹、张?”

诸葛瑾也在一旁劝道:“士元所言极是,主公当以天下苍生为念,顺应时势。”

刘备仍在犹豫,他深知称帝之事非同小可,需谨慎为之。就在这时,一名细作匆匆来报,曹、张两方今早已经在鸿沟开战。

刘备听后,脸色一变,心中暗道:“看来这局势是愈发复杂了,称帝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士元所说虽有道理,但是一切还要等到此战结束才有定论 。”

想到这里,刘备不再啰嗦,直接带着二人向军营赶去,并下令斥候及时关注双方大战的情报。

……

鸿沟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鸿沟两岸的芦苇丛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张固站在岸边高地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剑柄,目光如炬地望着对岸曹营的点点火光。

\"主公,一切准备就绪。\"赵云快步走来,甲胄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先锋部队已集结完毕,只等主公号令。\"

张固微微颔首,转向身旁的谋士贾诩:\"文和,曹操当真会中计?\"

贾诩捋须轻笑:\"曹操多疑,越是明显的诱敌之计,他越会怀疑其中有诈。我们就是要利用这点,让他以为识破了我们的计谋,实则...\"他手指划过沙盘上的鸿沟水,\"真正的杀招在后。\"

见河面上白雾开始弥漫,张固笑道:\"好!子龙,按计划行动。记住,只许败,不许胜。\"

赵云抱拳领命:\"末将明白!\"转身大步离去,甲叶铿锵作响。

与此同时,曹营中军帐内,曹操正凝视着沙盘,手指在代表鸿沟水的蓝色绸带上轻轻摩挲。司马懿站在一旁,低声道:\"丞相,探马来报,对岸似乎有异动。\"

曹操嘴角微扬:\"果然沉不住气了。传令夏侯惇,率五千精兵沿河岸巡逻,做出松懈之态。\"

\"丞相是想...\"荀彧若有所思。

\"引蛇出洞。\"曹操折断一枚红色令箭,冷笑道,\"张固想打个首战?孤便灭了他的锐气,让他先败一场!\"

“传令,让张合和夏侯渊领兵五千,巡视河边,如果对面败了,截住对面大军,我要吃掉对面的先头军!”

……

夜色渐深,河面上升起薄雾。赵云率领的先锋部队已悄然渡过鸿沟,战马衔枚,士卒轻装,借着芦苇的掩护向曹营逼近。

\"将军,前方发现曹军巡逻队。\"斥候低声报告。

赵云眯起眼睛,借着月光看清了远处晃动的火把:\"按计划行事。\"他一挥手,数十名弓弩手立即散开,箭矢上弦。

\"放!\"

随着黄盖一声令下,数十支利箭划破夜空,射向曹军巡逻队。顿时,几名曹军士兵中箭倒地,其余人慌乱四散。

\"敌袭!敌袭!\"

喊叫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夏侯惇闻讯立即率军赶来,看到河岸边影影绰绰的敌军身影,大喝一声:\"追!别让他们跑了!\"

曹军如潮水般涌向撤退的张固军。赵云见曹军追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故意放慢撤退速度,让曹军始终能看见却又追不上。

\"将军,前方地形狭窄,恐有埋伏。\"副将提醒夏侯惇。

夏侯惇独眼一瞪:\"区区诱敌之计,何足惧哉!继续追击!丞相早有预料,我军伏兵就在后方!\"

两军一追一逃,渐渐深入一片芦苇丛生的洼地。突然,一声号角划破夜空,芦苇丛中杀声震天!

\"杀!\"

只见一员老将白须飘飘,手持长刀,率领精锐从侧翼杀出,正是黄忠!他虽年过五旬,却如猛虎下山,所到之处曹军人仰马翻。

\"黄忠在此!曹贼休走!\"

夏侯惇大惊,急忙调转马头迎战。两将交锋,刀光剑影,火星四溅。战不十合,黄忠卖个破绽,夏侯惇挺枪直刺,却被黄忠侧身闪过,反手一刀劈在夏侯惇肩甲上,顿时鲜血直流。

\"将军受伤了!快撤!\"曹军亲兵急忙护住夏侯惇,向后退去。

此时,夏侯渊与张合突然领兵杀来,正是曹操预料赵云大军是为了诱敌,所以安排了张合和夏侯渊在河边巡视。

只不过由于今天早上的大雾,并没有搜出来黄忠的伏兵,如今听到两军交战的喊杀声,被声音吸引的二人,总算领兵赶到,开始帮助夏侯惇一起杀敌。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她想咸鱼躺,非逼她造反灵选风华神王令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商贾之女咋啦?小小世子照样拿捏明星前女友报复我原神:执行官可以疯批但你别变态我靠读书成圣人林亦玄幻:开局吃软饭,出世即儒圣老坛星际:最强机甲师退圈后大佬火遍全球食梦貘手记星际最强关系户陆总,楼下那对龙凤胎很像你我家的厕所通异界修仙界的捡尸人和全校师生一起莅临末世生化危机:虹结晴空九零女疯批:致富从东莞打工开始
经典收藏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我爹是奸臣利刃无声最强终极兵王穿越水浒收好汉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走进唐朝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圣雄之名汉官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大明最后一个大帝网游:一把锄头行天下穿越1840年到美洲建立大明帝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魏虎
最近更新十七世纪富二代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哈哈哈,大明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隋烽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奋斗在嘉靖年间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汴京风云录
三国之风起扬州 兜兜闹不闹 - 三国之风起扬州txt下载 - 三国之风起扬州最新章节 - 三国之风起扬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