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首页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锦衣血途老子是最强皇帝藏国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秦歌一曲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南宋异闻录明末好国舅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番外篇 历史的不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篇不参与剧情,新找到的记载,分享一下。

秦始皇的继承人到底是谁。

北京大学在09年时得到了一些西汉初年的竹简,上面记载了一些让人震惊的历史。

《赵正书》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这里记载的很清楚,李斯在秦始皇驾崩前就奏请秦始皇立胡亥为储君,秦始皇也答应了这件事。

这和司马迁的史记完全不同。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棺载辒凉车中,故幸宦者参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辄从辒凉车中可其奏事。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语具在李斯传中。行,遂从井陉抵九原。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

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

以元年十月甲午下,十一月戊午到守府。——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简牍(秦二世胡亥文告)

谓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招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当代学者李开元也认为赵高的祖先是在秦为人质的赵国王族,由此判定赵高为赵国的功臣。——《史记索隐》

————————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

赵高者,生而隐宫;始皇闻其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

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

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

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崐人臣所当议也!”

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

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审计而定之!”

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资治通鉴》

根据赵正书的记载,传位胡亥是李斯奏请的,秦始皇也是同意的,所以关键的两个人物就是秦始皇和李斯。他们两个都是认可胡亥继位的。

这一点符合他们的施政纲领。

公子扶苏之所以被发配边疆,就是因为淳于越这群人教他的的。

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也是淳于越在告诉嬴政,废郡县,行分封。

这话一出就遭到了李斯的反对,同时,秦始皇也大怒。

这个时候,扶苏公开支持儒生,反对秦始皇的政策,这才让秦始皇把他发配边疆。

古代帝王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丰功伟绩,所以秦始皇可能还真不会选择和自己施政主张相反的人去继承皇位。

民国时期,吕思勉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晋献公之于申生是也。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

这也是古代皇帝制衡储君的一种手段,就比如曹操让曹彰领兵,李渊让李世民在外领兵。

秦始皇让扶苏去监军,让胡亥跟着自己巡游也符合古太子皆不将兵的传统。

总之有的人相信史记,认为胡亥就是篡位,有人相信赵正书,认为胡亥就是顺位继承。

下面是朱元璋和朱标的,很多人都说如果朱标造反,朱元璋会是第一个加入的,甚至会亲自递龙袍,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朱元璋和朱标的关系确实是亲密的,但还没到那种地步。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明史·孝康皇帝列传》

这段时间,朱元璋带着马皇后和淮西二十四将另立山头,直到打下了南京,这也是朱元璋的转折点。

所以这一战,朱元璋押下了自己的所有底牌,就在战争来到尾声时,朱标出生的消息传来了。

当时的朱元璋也很开心,在山崖上刻下了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字。

可以说朱标的出生给朱元璋又带来了希望。

很多人都说朱标性格软弱,但朱标是朱元璋一手培养的。

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皆知小民疾苦,故在位勤俭,为守成令主。儿生长富贵,习于晏安。今出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其因道途险易以知鞍马勤劳,观闾阎生业以知衣食艰难,察民情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即祖宗所居,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不易。——《明史·孝康皇帝列传》

在这个档口,朱元璋把朱标送了出去,让他看看底层百姓是怎么生活的。

是冬从太祖观郊坛,令左右导之农家,遍观服食器具,又指道旁荆楚曰:“古用此为扑刑,以其能去风,虽伤不杀人。古人用心仁厚如此,儿念之。”——《明史·孝康皇帝列传》

等朱标回来后,朱元璋还带朱标去了农户家里,让他看看农民的器具,又指了指路边的荆棘,说荆棘虽然带刺,但实际上是治疗风寒的中药,虽然总用这东西抽人,但没办法要命。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不要乱砍人……

虽然后来朱元璋自己打了自己的脸,但在早年,他确实是想培养一个温和的接班人,用来弥补元末战乱。

朱标也确实获得很多资源,徐达是太子少傅,李善长是太子少师,常遇春是太子太保,而且常遇春还是朱标的老丈人,并且太子府还有一大堆狠人。

中书省都督府请仿元制,以太子为中书令。帝以元制不足法,令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选勋德老成及新进贤者,兼领东宫官。于是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端、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瓛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佥大都督府事吴桢、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谕之曰:“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而以卿等兼领者,盖军旅未息,朕若有事于外,必太子监国。——《明史·孝康皇帝列传》

而且在朱标死之前,朱元璋完全没有换太子的想法,这也是所有人都说朱标是地位最稳的太子。

但这不意味着朱标有能力和朱元璋叫板,毕竟朱标不是李世民,地位最稳的太子也就是说说,和权力最大的太子还是有区别的。

特命尔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惟仁不失于疏暴,惟明不惑于邪佞,惟勤不溺于安逸,惟断不牵于文法。——《明史·孝康皇帝列传》

洪武十年,朱元璋开始把一些政务交给朱标处理,这也是很多人说朱标掌权的开始。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时维孟秋,礼严祫祭,兹为父皇时巡汴梁,经略中夏,不及躬致孝诚,乃命臣某谨以牲醴庶品恭诣太庙,用伸追慕之情。

丁酉,享太庙,皇太子摄行祀事。

辛丑,将有事于方丘,皇太子摄告于仁祖庙。

庚子,上以秦王樉、晋王棡及今上将之国,命先往凤阳观祖宗肇基之地,俾知王业所由兴,且命皇太子率之祭开国功臣,然后行。

甲子,孝陵殿成,命皇太子以牲醴致祭。

整个洪武朝,朱标能参与的只是一些礼仪性的事务。

这种活动的特点就是繁琐隆重,但并没有起到什么权力的作用。

而且朱标经常出现的场合就是训话。

时皇太子侍侧,上指谓之曰:太子年幼,未历世故,朕甞以此意诲之,使他日汝子成立,与吾儿共享太平,常如今日,则子子孙孙无有穷也,羣臣皆拜谢而退。

自古帝王以天下为忧者,唯创业之君、中兴之主,及守成贤君能之,其寻常之君不以天下为忧,反以天下为乐,国亡自此而始,何也?

总之就是教育朱标要仁慈,节俭。

很显然,朱元璋可以做到节俭,但仁慈,朱元璋就做不到了。

虽然经常受到朱元璋的教育,但朱标实际上根本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就算是朱元璋宣布让朱标管事之后,朱元璋又立刻让李善长进来掺和,等处理完之后,朱元璋还要亲自检查。

这样也确实有好处,朱标确实被培养成了一个仁厚的老好人(相对而言。)

之后朱元璋开始改变,朱标和朱元璋之间也出现了裂痕。

比如胡惟庸案,朱标的老师宋濂的孙子被牵连,按照朱元璋的性格,这一家子必须死。

朱标知道宋濂没有掺和,所以就和马皇后一起去求情,这才让宋濂活下去。

宋濂以孙慎党逆被逮,太子泣谏曰:臣愚戆无他师,幸陛下哀矜,贷其死。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

这段记载也体现出了朱元璋和朱标的关系,严父和憨厚儿子。

从朱元璋的一生中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是一个在面对皇权时是一个毫不手软的封建统治者。

这种人是绝对不允许其他人动摇他的皇权,哪怕是儿子。

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犹当警备于心。——《皇明祖训》

所以朱标当时所处的环境就是如此。

然则诸侯之子不为庶母服,而况于天子之嗣乎?

洪武七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想让朱标服丧,但朱标不乐意了。

上大怒,以剑击之。

最后朱标直接跑了,最后是在大臣递台阶下,这才和好。

朱标二十五年的太子生涯中虽然有一群顶级的老师,但朱元璋没有让朱标单独开府培养人才。

虽然也让朱标处理政务,但也只是处理一些关于礼仪的事,其他的大事,朱标也只是一个旁听者。

这个所谓的地位最稳的太子和后来征北大将军的儿子相比,权力差太多了。

朱标一生做的权力最大的,最自由的事也就是去陕西调查秦王不法的事和查看西安能不能当都城的事。

但朱标的下场都知道,在洪武二十五年时,人就没了。

所谓的朱标穿龙袍,也就是调侃朱元璋对朱标的喜爱,但千万别当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霸道首席嗜宠妻三国:赵云师兄,简化技能就变强神级小坏蛋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替身狂婿读心救全家,我拿稳神棍人设我有修真界绿卡侧妃每天都想逃跑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三国之袁术家臣华娱从男模开始福妻嫁到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食梦貘手记行走的正能量陆太太复婚吧慕林总裁令,头号鲜妻休想逃上门女婿叶辰
经典收藏大明最后一个大帝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三国之飞将再世超神妖孽兵王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唐哀帝,中兴大唐我在汉末当后浪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冷王的金牌宠妃红楼群芳谱乌龙召唤:冷情妈咪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女国公种田一二事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南北乱世我种田
最近更新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冰临谷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楚武信君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穿越之原始之路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纷纷落花樱吹雪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txt下载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最新章节 -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