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海旭

首页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好国舅晋末风云录雄霸天下之三国曹髦新传回到三国做皇帝:我刘禅称霸世界锦衣血途红楼群芳谱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鹰视狼顾太子的一千次告白:危险少女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海旭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全文阅读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txt下载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959章 九品初定冠带序,十二转启丹书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光启元年,新春朝会刚过,群臣便在各地忙碌,洛阳城内凡是有能为的官员皆被选拔,经由皇城司考核过往,李纲等人面审能为德行,论起过往功绩,上报赵斌终审,予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授予官职,以保四院两司之制完整运行。

短短三月时间,除了稽文司主事、政务院主事,吏、民、礼、工、田五部尚书,度支院主事,提刑院主事,律令馆下属各司部、枢密院下属各部外的官职,其余各处皆有能人执掌朝事。

天下二十四道,亦依四院两司之制,实行分权治理。各道设布政使总揽民政,盐铁都转运使、提刑使、按察使、提学政、农政观察使则分掌税赋财政、刑狱诉讼、科举文教及农业田亩等事务。州一级设知州总理民事,其下分设转运判官、按察刑狱、学政、农政判官等职,各理其政。县则由知县统管全局,下设支度使、典狱、教谕、农政丞等职,分理具体事务。

各级官吏皆有统属,分有上司,各部院协同往复,行纵横之道,纵者四院两司下分都转运使、农政观察使、学政等官,如古树根系,直插地方深处,确保朝廷政令、财权、法权、文权一令到底,不受地方阻隔。横者有布政使如地面主干,总揽一方全局,协调各方,保境安民。

并且当这套体系正式运转起来,李纲等人猛然觉出经纬台之奥妙,遂奏请赵斌,于各道、州、府、县皆仿设经纬台,汇聚该级官吏共商政务。如此一来,大宋官员纵横交织,上下贯通,内外相维,权责分明,可谓是固若金汤。

四月初一,以汉礼称为四月朔朝,以唐礼则为朔日大朝,以宋礼乃为朔参之期,无论何种制度,这四月初一都是难得的大朝会之日,文武群臣纷纷聚来皇宫之前。

寅时刚过,洛阳城的晨雾尚未散尽,五凤楼下的御街已被盏盏宫灯映亮。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秩列队于太极殿外,他们身着的已非元日大朝时那厚重深沉的冬服冠冕,而是新换的夏季罗纱公服。淡青、浅绯、绛紫的轻薄袍服,在初夏微风中轻轻拂动,映着熹微晨光,为庄严肃穆的朝堂平添几分清雅爽利。

武将行列之中,更是气象一新。往日裹于裘皮袍服之下的笨重之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明盔亮甲,熠熠生辉。金属甲叶在宫灯映照下泛着冷冽光泽,衬得众将愈发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今日这般装束,实乃赵斌亲命——特许武将披甲上殿,如此殊荣,怎不叫人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其中含义更是不言而喻。

“咚——咚——咚——”

景阳钟浑厚的声响穿透宫墙,净鞭三响,殿门缓缓洞开。百官手执笏板,依序鱼贯而入,肃立丹墀两侧。

太极殿内赵斌已在御座上端坐,自开封登基以来半载时光已过,如今的赵斌坐在龙椅之上,对那孤家寡人之语更多三分理解,周身气度较之过往亦凝重三分。

今日,乃是春夏之交,更是改政筹功之时,所以这朝会之事显得尤为重要。值殿御史、起居注官分列御前,老仆赵忠屏息凝神,整个大殿静得能听见殿外风吹松针的沙沙声。

“臣,李纲有本奏。”

老太师李纲抢先出列,手持笏板,踏前一步,声音洪亮而沉稳。

李纲所奏正是赵斌所行改制之事,如今制度施行,官制精简、宽省民力、鼓励谏言。老太师言来可称得上是条分缕析,各处政务已然初见成效,府库开支有所节制,士林清议也多有好评。

紧接着,张睿迈步出列,补充道各地春税征收顺利,去岁各地常平仓储备充足,足以应对青黄不接之时。这为今日赵斌将发的新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后,有路金上前高声道出今日朝会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春耕大捷。

“仰赖陛下德政,去冬今春雨雪适时,今春诏令天下州县督导农桑,如今淮南、江东、江西、荆湖路麦苗茁壮,畿辅之地粟豆播种已毕,秧马、龙骨水车遍及乡野。各处呈报,若无特大蝗涝,今岁夏收,必是丰稔之象!”

此言一出,殿中泛起一阵轻微的、喜悦的骚动。春耕顺利,意味着秋粮可期,天下安定有了最根本的保障。

而当路金归班,武将那边也有章启旸迈步上前。

“托陛下洪福,各地太平,边关宁谧。各州府兵轮戍有序,盗匪敛迹”,他略顿,续道:“岁初陛下新分天下二十四,重整天下驿道、驿站,现已全部修缮完毕!自京师通达二十四道,快马三日可达边镇,公文传递再无阻滞。此乃朝廷臂指相连之血脉,已畅通无阻!”

此言一出,殿中泛起赞许的低语。交通命脉的畅通,意味着中央政令能更高效地传达四方,是统治力强化的直接体现。

此时,宗颖出列补充,抛出了一个更具象征意义的成果:“陛下,容臣禀报。随着驿道畅通,各道地理详情亦已汇总至兵部职方司。奉前诏重新勘定划分之天下二十四道舆图,现已全部绘制清晰!山川险隘、州县治所、驿路关口,皆标注详实。新舆图已成,将于今日朝会后,敬呈御览。”

新绘的、清晰的二十四道舆图,象征着这个新生王朝对其疆域了如指掌,标志着统治秩序的彻底确立。

赵斌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了登基以来最为舒展的笑容,他环视满朝文武,朗声道:“好!春耕有成,是为固本;政务初畅,是为清源;驿道贯通,是为活血;舆图清晰,是为明目;四方靖平,是为安躯。此乃诸卿与朕同心之功!”

清了清嗓子,声音清越地传遍大殿:

“然《礼》云:‘孟夏之月,无起土功,无发大众。’农事既毕,当使民以时。着令各路转运使,严饬州县,正当后续安排:一不得擅兴徭役,误了农时;二须谨防虫旱之灾,未雨绸缪;三则督导桑蚕,以裕丝绸。驿路新修更需定期维护,确保永续畅通。这新绘的二十四道舆图,便是朕与诸卿的棋盘,天下苍生,尽在其中,望诸卿助朕,共弈此盛世之局!”

“陛下圣明!”

群臣齐声山呼,声震殿瓦。此刻,东方既白,灿烂的晨光恰好透过大殿高窗,璀璨的金光洒满太极殿,照亮了文官轻袍上的绣禽,映亮了武将薄甲上的走兽,更将御座上赵斌的身影勾勒得无比清晰。

一个文武并举、井然有序的新朝气象,在这四月朔的朝会上,已然成型。

赵斌目光温煦地扫过殿内众臣,轻轻抬手示意群臣安静,声音沉稳而透着真诚:“自朕于开封登基以来,先定‘一都四京’之策,以行迁都;后分二十四道,设四院两司,以治民安境。然一人之力有尽,天下之事非朕所能独担。如今诸制初立,万事渐定——若非诸公竭诚辅弼,朕何以成此格局?”

他略作停顿,语气愈发庄重:“这些时日以来,诸卿夙夜在公,恪尽职守。朕皆看在眼中,感念于心。”

话音刚落,殿中已有老臣躬身回应:“陛下言重矣!臣等蒙受圣恩,忝居朝列,为国尽忠本是臣子本分,何敢言苦!”

另一侧几位官员亦齐声应和:“陛下励精图治,臣等敢不竭诚效力!”

“愿随陛下共筑太平,虽劳无悔!

赵斌看着神情激动的群臣,微微摆手,含笑道:“民间素有‘皇帝不差饿兵’之语。如今各院司官制已定,道、州、府、县政令通达,诸位各安其职,理政有时,更兼今岁春耕有成,朕当叙功明赏,并定我大宋官制品阶之式。今日大朝,便行颁制。”

言毕,他目视赵忠,老仆会意,自袖中取出一卷黄绫诏书,稳步上前,立于御阶之侧,朗声宣诵。

“朕绍承鸿业,统理万机,稽古设官,因时立制。仰惟祖宗之朝,官、职、差遣,各有分属。今四院两司之制既行,权责攸叙,宜详品秩,以定禄秩之序。”

“自今以后,文武众僚,仍依寄禄官定其阶次、俸给、章服、资荫诸制,差遣以掌实务,各从其司。寄禄官阶,定为九品二十九阶。文资:正一品为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为少师、少傅、少保。正二品曰特进,从二品曰光禄大夫。正三品为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为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为正奉大夫,正四品下为中奉大夫;从四品上为太中大夫,从四品下为中大夫。正五品为朝奉大夫;从五品上为朝散大夫,从五品下为朝请大夫。其下依次为诸郎阶,自朝奉郎至将仕郎,各有差次。凡禄俸、衣冠、仪制、舍第,悉依本品。其差遣职事,由吏部类聚注拟,别给告身。”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光启元年四月朔日。”

群臣听闻此言,皆在心中暗自盘算,以己身所任之差遣,对照这新定的寄禄官阶,该领何等品秩、享何等待遇。

武将队列中更是响起一片低语,不少人觉得这些官名太过文雅拗口。有个胆大的声音小声嘀咕道:“牛将军,牛大夫?这称呼好生别扭!”

赵斌以武立国,耳力敏锐,又高坐御阶,早将那话听了个真切,当下伸手指向那人,笑斥道:“牛皋,你这厮又在下面嘀咕什么?有话便出班奏来!”

牛皋被赵斌一唤,吓得一个激灵,赶忙迈步出列,挠了挠头讪讪道:“那个…斌…呃,陛下,这官制一定,末将满耳朵只听‘大夫’‘大夫’的,就想着日后咱们军中弟兄该怎么称呼?少保、太保倒也顺耳,可这‘大夫’二字,咱们总不能互相喊‘某大夫’吧?您说这‘牛大夫’……它也不中听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顿时哄堂大笑。赵斌也抬手笑点着他:“你这黑厮,前次大朝莫非睡过去了不成?设立枢密院时,朕早已明言,我大宋今后走的是文武并重之路。文官既有阶,武官自然也有品,满朝将领,就数你性子最急!”

说罢,赵斌转看向赵忠,吩咐道:“赵忠,文官之制便如此。再念武将阶品!”

赵忠闻言,含笑躬身,将文官圣旨仔细收拢入袖,随即请出另一卷专述武官制度的黄绫诏书。只因这九品二十九阶之制浩繁庞杂,每一品级又须对应俸银、衣冠、仪制、宅第等诸般待遇,一道圣旨实难尽载。他手中所持,不过列其纲领、定其大要;至于各阶细目、施行细则,皆已编纂成册,存于政务院及吏部案阁,待朝会后逐级颁行。

赵忠肃立于御阶之侧,展卷朗声宣读。

“朕绍承鸿业,统理万机,稽古设官,因时立制。仰惟祖宗之朝,官、职、差遣,各有分属。今四院两司之制既行,权责攸叙,宜详品秩,以定禄秩之序。”

“自今以后,我朝文武并重,各成体系。武官寄禄之阶,亦依九品二十九阶而定,以明尊卑、定俸禄、辨章服、制仪舍。其具体品阶如下。”

“武阶:正一品为天策上将军;从一品为骠骑上将军。正二品曰辅国大将军,从二品曰镇军大将军。正三品为云麾将军,从三品为忠武将军。正四品上为壮武将军,正四品下为宣威将军;从四品上为明威将军,从四品下为定远将军。正五品为宁远将军;从五品上为游击将军,从五品下为游骑将军。其下依次为诸校尉,自昭武校尉至陪戎副尉,各有差次。凡禄俸、衣冠、仪制、舍第,悉依本品。其差遣职事,由兵部类聚注拟,别给告身。”

牛皋闻言咧嘴一笑:“嘿嘿,好!这个好!还是‘将军’听着顺耳!”

“哦?”赵斌挑眉一笑,“那朕便赐你个‘游骑将军’,如何?”

“好啊!陛下您瞧着给,只要别让俺老牛当‘大夫’就成!”

“去去去,你这黑厮,真予你个游骑日后天下还不骂朕赏罚不明啊。还不快退下!今日大朝要议之事尚多,全教你一人耽搁了。”

牛皋嘿嘿一笑,躬身一礼,麻溜儿退回武班队列。至于回去后是否又要挨岳帅的训斥,这憨货倒也早已习以为常。

赵斌神色一正,转而面向满朝文武,朗声道:“自靖康以来,城破国辱,山河破碎。幸得众将效命、百官恪守,我大宋方能驱除胡虏,重返中原,乃至北扫辽金,重振国威。有功则赏,有劳则旌,此为国之常经。故今日特设‘勋官’一制,以彰诸公卓着功绩,永录丹青!”

言毕,他抬手示意赵忠。老内侍会意,当即请出第三卷圣旨,肃容宣道:“朕惟旌功表德,国之大典。今依古制,立勋官十二转,以酬文武忠勤,永昭勋烈。”

“武勋至极为上柱国,次第依为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

“文勋至极为崇文殿大学士,次第为资政殿大学士、观文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宝文阁学士、龙图阁直学士、集贤院修撰、右文殿修撰。”

“勋官之设,不为职事,专以旌功。受勋者另赐勋银一份,以表殊荣,以励来者,勋阶得荫及子孙,以彰朝廷念功之厚。”

“凡勋官若有涉讼犯案,须由提刑院亲行推勘,三推三问,明辨虚实。若罪证确凿,则须具本上奏御前,恭请御铡,会同群臣共议其罪,以彰国家慎刑恤功之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登堂入室:邻居有点帅侧妃每天都想逃跑快穿:多胎笨蛋美人气哭绝嗣大佬三国之袁术家臣我为了少主威严欺负下老婆没错吧我的谍战岁月穿越:大师兄不过凡人一介,吗?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重生之冷面王爷的娇俏王妃逝者敲门惊,玄学大佬竟是鬼怪它祖宗绝代武神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慕林暴力军嫂有点甜北明不南渡神王令浪迹在诸天世界末世降临:我的异能sss级魅惑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
经典收藏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助大唐盛世天下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凰啼山河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三国之汉室再兴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三国之飞将再世他改变了法国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女国公种田一二事误入红楼,修仙人生魏虎制霸大宋之奸臣传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田园大唐
最近更新衣冠谋冢玉符传奇北宋第一狠人岂独无故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万浪孤舟,沧海一粟大楚武信君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海旭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txt下载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最新章节 -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