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渊传

王子余

首页 >> 立渊传 >> 立渊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明末:从土匪到列强锦衣血途长生界平瑶乐藏国田园大唐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穿越大明,从洪武朝活到和平建国我的谍战岁月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3章 兄弟的博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都皇城,殿内暖意融融,却驱不散邺皇眉宇间的沉郁。李公公踩着积雪赶回,掀帘而入时,带进一股寒气,他躬身将铁门关的情形一一禀明:“陛下,太子已点齐三成兵马,驰援颍州去了。铁门关那边,太子令镇北将军赵擒虎暂掌余部,已传令停止对杨轼部的进攻。”

邺皇握着茶盏的手指顿了顿,青瓷杯沿的热气模糊了他眼底的神色:“杨轼那边呢?”

“刘公公刚使人回话,”李公公垂首道,“杨轼已撤回东海卫营的调令,铁门关防务交予其心腹赵武。眼下两处大营都歇了火,只遥遥对峙着。”

邺皇“嗯”了一声,指尖在杯沿摩挲。帐幔外忽然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刘公公掀帘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斟酌:“陛下,沧州刚押来个吴国传信兵,按例……”

“杀了便是。”邺皇语气平淡,如今吴邺边境战事胶着,抓个传信兵再寻常不过。

“陛下容禀,”刘公公却上前一步,压低了声音,“那兵卒怀里搜出封密信,看封蜡样式不像寻常军报。老奴想着,万一……关乎战事呢?或许值得陛下一问。”

邺皇抬眼,眸色沉了沉。近来南边战事吃紧,任何蛛丝马迹都不敢轻忽,他挥了挥手:“带上来。”

片刻后,浑身是伤的吴国兵卒被押进殿内,没等动刑,便在邺皇的逼视下抖着嗓子招了——密信是给渤海王的,立渊在信中直言,要借渤海之力从北幽州南下,牵制邺国兵力,助吴国在南边撕开缺口。

“竖子敢尔!”邺皇猛地将茶盏掼在案上,茶水溅湿了明黄龙纹袍角。他盯着地上瑟瑟发抖的兵卒,眼底怒火翻涌,“渤海那点家底,也敢觊觎朕的江山?!”

待兵卒被拖下去,邺皇立刻传了兵部尚书。老尚书刚踏进门,便见陛下脸色铁青,忙躬身行礼:“陛下召见,可是为边防事?”

“你自己看。”邺皇将从兵卒身上搜出的密信扔了过去,“渤海和吴国勾连,竟想从北幽州动手!”

兵部尚书展开密信,越看眉头皱得越紧,看完后却沉声道:“陛下息怒。渤海自拿下北幽州,确有异动,但终究力弱。他们那点雪骑,还有吴国帮着练的锦州水师,看着唬人,实则难堪大用。”

他顿了顿,又道:“北境王坐镇幽州多年,对渤海的底细摸得通透,有他在,渤海绝不敢轻易越界。倒是吴国,立渊在南边盯着铁门关,李崇山又在颍州造势,分明是想让咱们南北不能相顾。”

邺皇指尖敲击着案面,殿内只剩沉闷的叩击声。半晌,他冷声道:“你的意思是,北边不足为惧?”

“是。”兵部尚书躬身道,“渤海不过是借吴国之势试探,真要动兵,还得掂量掂量北境王的铁骑。眼下当务之急,是让太子和东海王在南方拧成一股绳,先把南边的吴人打退。只要南边守住,渤海自会知难而退。”

邺皇沉默良久,终是缓缓点头。殿外风雪拍打着窗棂,他望着案上摊开的舆图,指尖重重落在东海城上。

片刻之后,兵部尚书又躬身补了一句:“陛下,还有一事。前方探子传回急报,吴国秀水军已离港数日,算算行程,明日午后便要抵东海城外海了。”

邺皇捻着胡须的手猛地一顿,眸色骤沉。秀水军这三个字,像根细针戳在他心口——那支水师脱胎于当年的吴国水师,多年前在沧州外海一战,几乎将他的水师打残,是他心头难消的隐痛。

“沧州水师……”邺皇低声重复,指尖在舆图上“沧州”与“东海”两处来回逡巡,“你的意思是,调沧州水师驰援东海?”

“正是。”兵部尚书道,“东海卫营虽精锐,却长于陆战,水师战力远不及秀水军。若不派沧州水师牵制,东海城的海上防线怕是撑不住三日。”

殿内陷入死寂,只有案上铜漏滴答作响。邺皇眉头紧锁,心里像被两股力道撕扯——调沧州水师去东海,固然能解海上之急,可渤海那支被吴国“调教”过的锦州水师还在北境虎视眈眈。万一渤海真敢趁虚南下,北边没了沧州水师策应,北境王的铁骑纵能御敌于陆上,海上防线岂不成了空壳?

可若不调……他想起秀水军当年踏碎沧州战船时的惨烈,东海城如今本就被立渊牵制着兵力,海上再被撕开缺口,杨轼怕是连铁门关都顾不上了。

“朕……”邺皇刚要开口,又把话咽了回去,只道,“你让朕想想。”

“陛下,”兵部尚书却往前半步,语气带着难掩的急切,“此时多犹豫一刻,东海的风险便增一分。依探子回报,东海王的压力早已超过太子——那立渊在海州方向的绣虎卫虎视眈眈,秀水军再从海上包抄,那便是腹背受敌啊!”

邺皇闭了闭眼,指尖在案上狠狠一按。他何尝不知其中利害,只是沧州水师这步棋,牵一发而动全身。良久,他睁开眼,声音带着几分疲惫:“此事关乎重大,不是一人一言能定的。传朕旨意,明日早朝,召集文武百官共议。”

兵部尚书张了张嘴,想再劝,却见陛下眉宇间已露倦色,终究躬身应道:“臣遵旨。”

东海城守将府内,烛火被窗外灌进的寒风掀得猎猎作响,映得杨轼那张布满寒霜的脸忽明忽暗。他将手中的密报狠狠掼在案上,青瓷笔洗被震得跳起,滚落在地摔得粉碎,碎片溅起的声响竟盖不过他粗重的喘息。

“荒唐!简直荒唐!”杨轼一脚踹翻案前的绣墩,玄色锦袍下摆扫过散落的文书,“父皇难道忘了秀水军的厉害?当年沧州外海一战,沧州水师折损过半,如今眼睁睁看着吴人兵临城下,竟连一部水师都不肯派来?!”

帐下参军缩着脖子,偷瞥了眼东海王攥得发白的指节,嗫嚅着开口:“王爷息怒,方才从东都传回消息……太子那边,似是将有动作。”

“杨轩?”杨轼猛地回头,眼底翻涌着惊怒,“他又要做什么?”

“据说是太子暗中嘱咐了东都的党羽,”参军压低声音,“明日早朝时,定要力劝陛下不要调动沧州水师。他们说……渤海锦州水师虎视眈眈,此时动沧州水师,恐北境生变。”

“胡扯!”杨轼怒极反笑,笑声里淬着冰,“他杨轩在颍州边境损兵折将,如今倒操心起北境来了?他分明是怕我守住东海城,怕我在父皇跟前占了上风!”

他猛地攥紧拳头,指缝间几乎要渗出血来——杨轩这步棋毒得很,明着是以国事为重,实则是要借秀水军的刀,削他东海卫营的羽翼。一旦东海城海上防线失守,立渊的绣虎卫便可趁虚而入,到时候别说保住他的东海王的爵位,铁门关能不能守住都难说。

“去!”杨轼忽然转身,一把扯过墙上悬挂的令牌,塞进参军手中,“让陈校尉带十名精锐,星夜赶往东都!”

他指节重重叩在舆图上“东都”二字,语气狠戾如刀:“告诉吏部侍郎和镇南侯,明日早朝,便是拼着跟杨轩的人撕破脸,也得把沧州水师争过来!哪怕只来三成,也能解东海燃眉之急!”

参军接过令牌,指尖被那冰凉的金属烫得一颤:“王爷,此时动身,天亮前未必能赶到……”

“就是爬,也得让他们爬进东都城门!”杨轼眼底闪过一丝狠绝,“告诉他们,东海城若破,咱们在东都的那些人,一个也别想好过!让杨轩看看,想踩着我杨轼的尸骨往上爬,他还不够格!”

参军不敢再迟疑,捧着令牌转身便往外冲,厚重的帐帘被撞开,卷进漫天风雪。

烛火摇曳中,他伸手按住腰间的佩剑,剑鞘上镶嵌的宝石在暗光里闪着冷冽的光。明日早朝的博弈,怕是比铁门关的厮杀,还要凶险几分。

北地朔风卷着雪沫子拍打在北幽州城头,鎏金的“幽州”二字在苍茫天色下泛着冷光。渤海太子宏临立于帅帐之中,手指捻着那封刚从海上传来的密信,信纸边缘还沾着未干的盐粒。信是妹夫郭淮所书,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立渊的计策他已了然,陆路传信本就是做给邺国人看的幌子,目的便是搅乱其朝堂,让沧州水师陷入南下与否的争执。

“太子殿下,邺国南方吃紧,正是我等南下的良机。”副将见他看完信,忍不住上前一步,“前些日子故意让细作放出我军在边境集结的消息,邺国朝堂果然吵翻了天,听说主战主守两派已在金銮殿上动了手。”

宏临将密信凑到烛火上,看着火苗舔舐着字迹,直到信纸蜷成灰烬才开口,声音里带着极北之地特有的凛冽:“传令下去,邺国南方战火燃起时,左路军佯攻邺国云州,牵制北境王主力;右路军绕阳州切断粮道,我亲率中军直取南幽州。记住,动静要大,让邺国人以为我们要毕其功于一役。”帐内将领轰然应诺,甲胄碰撞声在风雪中格外清晰。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渤海锦州港正飘着雨雪。嵩临站在水师旗舰的甲板上,手里同样捏着一封密信。信纸是他熟悉的,带着南都特有的檀香味,那是妹妹贞孝出嫁前常用的熏香。信中只一句:“待幽州烽火起,锦州水师即刻南下,直逼沧州。”

他望着港内密密麻麻的战船,甲板上的士兵正擦拭着雪亮的刀枪,船舷边的投石机已绞紧了绳索。前些日子送妹妹贞惠南下与郭淮成亲后,他便一路疾驰赶回锦州,就是为了此刻。“传令各舰,补给全部到位,桨手待命,只要幽州那边燃起信号烟火,立刻拔锚起航。”嵩临将密信折好塞进怀中,指尖划过腰间的玉佩——那是临行前母亲给的,说玉能护佑平安,可他知道,此番南下,要的从来不是平安,而是为渤海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夜色渐深,幽州的帅帐里依旧灯火通明,沙盘上插满了代表军队的小旗,宏临正俯身推演着进攻路线;锦州港的船坞中,嵩临亲自检查着最后一艘补给船,雨雪打湿了他的战袍,却丝毫未减眼底的锐光。南北两处,渤海的两位皇子,如同两把蓄势待发的利刃,只待时机一到,便要朝着邺国的北方狠狠刺去。

颍州边境的寒风裹着碎雪,像无数冰碴子往人脸上刮,帐外的芦苇早已枯败,在风雪里抖得只剩光秃秃的杆,发出呜呜的哀响。太子杨轩烦躁地在军帐内踱步,玄色常服的袖口被他攥得发皱,偶尔有寒风从帐缝钻进来,掀起他袍角,带着刺骨的凉意。

案上的舆图摊开着,烛火被风搅得晃悠,将他的影子投在图上,忽长忽短。他手指反复碾过“沧州”与“东海城”的位置,眼底的郁色比帐外铅灰的天空还要浓重——父皇松口调派水师支援,却只给了不到半数兵力。这点人手,解不了东海城的燃眉之急,却足够让杨轼喘口气,从容应对立渊的攻势。

“废物!一群废物!”他猛地抬手扫落案上的茶盏,青瓷碎裂的脆响在寂静的帐内格外刺耳,滚烫的茶水溅在地上,转眼就结了层薄冰。太子府那边至今没传回消息,想来东都的博弈终究是落了下风。杨轼若能借着这点援军稳住阵脚,日后在父皇跟前,岂不是又多了几分底气?

帐帘忽然被人从外掀开,一股风雪裹着寒气扑进来,几乎要将烛火吹灭。杨轩霍然转身,手按向腰间佩剑,却在看清来人时愣住——竟是前几日同他道别返回锦都的明瑞,他肩头落着层薄雪,素色锦袍下摆沾着冰碴,显然是顶风冒雪而来。

“杨兄这火气,怕是能融了帐外的积雪。”明瑞掸了掸肩头的雪,笑意温淡,目光却精准地落在晃动的舆图上,“听闻邺皇调了沧州水师南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侧妃每天都想逃跑我靠键盘征服黑化大佬华语金曲肆虐,pdd反向抽烟绝代武神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替假千金下乡?搬空渣爹家嫁疯批长生界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明星前女友报复我生活达人在末世柠檬精老公的马甲掉了震惊!疯批摄政王的发妻竟然是我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一不小心赖上你神王令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透视牛医阴阳先生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大唐兕子:我的六个神豪小囊君!
经典收藏圣雄之名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七煞侍魂NBA万界主教乱世黑马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回到大汉打天下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超神妖孽兵王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大唐镇国公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穿越水浒收好汉唐哀帝,中兴大唐春风玉露冷王的金牌宠妃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
最近更新道藏辑要巨宋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穿越古代异界争霸大楚武信君三藏还俗万浪孤舟,沧海一粟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大唐躺平王英烈传奇笔架叉将军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史上最强县令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