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渊传

王子余

首页 >> 立渊传 >> 立渊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平瑶乐秦歌一曲天下长安浮世烟云老子是最强皇帝三国之我是正经人锦衣夜行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5章 杨轼的计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海城的中军帐内,烛火被穿堂的寒风卷得摇晃,映得杨轼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不定。案上摊着前线战报,墨迹未干的字里行间满是吴国绣虎卫的动向,他紧蹙的眉头本因“沧州水师即刻增援”的消息稍稍舒展,可当目光扫过统领名字时,那点松弛瞬间凝成了寒冰。

“林靖?”杨轼指尖重重戳在那两个字上,指节泛白,“又是杨轩的人。”

帐内霎时静得能听见烛花爆开的轻响。参军垂手立在一旁,不敢接话。谁都清楚,这林靖出自羽林卫,是太子杨轩一手提拔,如今竟成了统领精锐水师的主将——明晃晃的太子党羽,此刻带着战船来东海,说是增援,谁知道会不会在背后捅刀子?

杨轼猛地将战报拍在案上,冷笑一声:“沧州水师历来由太子掌控,这规矩我懂。可我安插在水师的那些人呢?此刻倒成了哑巴?”他眼底翻涌着戾气,指节叩着案面,“连个通风报信的都没有,难不成是被杨轩一锅端了?”

“王爷息怒。”参军忙躬身道,“据东都传来的消息,此次调令是朝堂多方角力的结果。吏部尚书与户部侍郎在御前争执了许久,最后是以牺牲咱们在水师的两位千总为代价,才换得这支援军……说是‘妥协’,实则是太子党的釜底抽薪。”

杨轼喉间溢出一声闷哼,指腹碾过林靖的名字,像是要将那两个字剜下来:“釜底抽薪?他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前几日太子党还想拿张副将受贿的由头做文章,若非我在东都的人截下了证词,此刻被弹劾的就是我了!”

他越说越怒,一脚踹翻了脚边的铜盆,炭火溅出火星,落在帐帘上又很快熄灭,像极了他此刻压抑的怒火。“好,真好。我在前线跟立渊的绣虎卫拼命,他倒在后方算计着怎么断我的臂膀!”杨轼咬牙切齿,心里早已把杨轩骂了百遍千遍,这对同母兄弟,为了那个太子之位,早就斗得只剩一层薄薄的血缘外壳,如今这层壳怕是也快被碾碎了。

参军低声道:“好在……终究是来了援军。东海城粮草只够支撑十日,有沧州水师在,至少能守住海路补给。”

“守住?”杨轼扯了扯嘴角,眼神阴鸷,“林靖那小子是杨轩的一条狗,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咬我一口。若战事胶着时他按兵不动,或是故意拖延增援……”他没再说下去,但帐内的寒意已重了几分。

而此刻远在颍州的杨轩,正对着舆图上“东海城”的标记出神。亲卫刚禀报完沧州水师的动向,他指尖在郁州与东海城之间划了道弧线,眸色深沉。

“杨轼有了林靖的水师,对付立渊该从容些了。”他轻声道,语气听不出喜怒,“可越是从容,就越容易在朝堂上占得先机……”

亲卫试探着问:“要不要给林统领再递个话?”

杨轩摇头,指尖重重按在东海城的位置:“不必。让他按原计划行事。杨轼想借战事攒资本?没那么容易。”

寒风穿过颍州的营帐,吹得烛火摇曳,也吹得东海城的帐帘猎猎作响。两处营帐,两位王爷,隔着千里风雪,心思却都系在那支南下的水师上。

杨轼担心林靖坏了战事,杨轩提防杨轼借势崛起,这盘兄弟阋墙的棋局,早已和东海的战火缠在了一起,分不清谁是棋子,谁又是执棋人。

帐外雪依旧在下,寒风卷着雪沫子扑在帐帘上。当帐帘被人从外掀开时,带进一股刺骨的寒意,裴修拢了拢身上的披风,靴底沾着的积雪在地面融成小小的水痕。

杨轼正研究当下吴邺边境局势,对着摊开的舆图出神,指尖在海州与东海城之间反复摩挲,听见动静便抬眼,眉宇间的烦躁尚未褪去:“裴老将军不是让您好好在家待着,此刻来访,是有要事?”

裴修躬身行礼,目光扫过案上凌乱的战报与翻倒的铜盆残迹,开门见山道:“老夫刚收到探报,绣虎卫已在海州列阵,郭淮的秀水军也距外海不足百里。王爷面临的,是海陆两面合围。”

杨轼喉间发出一声沉郁的冷哼:“合围?杨轩的水师迟迟不抵近,立渊的人倒来得勤快。”他指尖重重戳在舆图上的海州,“偏偏粮草只够十日,这仗打得束手束脚。”

“正因如此,老夫才斗胆再来进言。”裴修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据眼线回报,立渊的粮草囤积在郁州。那里虽是吴国重镇,却因绣虎卫主力北上,防守已空。”

杨轼抬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你的意思是……”

“沧州水师此刻应在郁州以东海域。”裴修指尖在舆图上划出一条弧线,“若能让林靖绕开秀水军,突袭郁州——成,则立渊粮草尽毁,海州攻势自破;即便不成,也可转头攻击海州外海,分东海城之压;最不济,从背后袭扰秀水军,也能为沧州水师挣回些颜面。”

帐内静了片刻,只有烛火在寒风中簌簌发抖。杨轼盯着郁州的位置,指节叩着案面,发出沉闷的声响:“让林靖去?”他想起不久前骂那小子是“杨轩的狗”,此刻要反过来求他办事,喉间像堵了块冰,又冷又硬。

“王爷是顾虑林统领的立场?”裴修看穿了他的心思,语气平静,“老夫倒觉得,这正是契机。”

他顿了顿,续道:“如今吴邺边境早已是火药桶。西侧小冲突不断,东侧东海一带,迟早也要摆开架势。林靖虽是太子提拔,却非甘居人下之辈——沧州水师将领升迁历来被太子一手掌控,林靖空有统领之名,功劳却总被记在杨轩帐下,他心中积怨已久。”

杨轼眉峰微动:“你是说,他对杨轩不满?”

“何止不满。”裴修点头,“他需要一场实打实的战功,证明自己不必仰人鼻息。王爷给他这个机会,再在战后奏折里为他多说几句好话……”

“一箭双雕?”杨轼接话时,语气里的抵触已淡了几分。他望着舆图上郁州与东海城的连线,忽然想起参军说的“海路补给”——若林靖真能毁掉立渊的粮草,何止是补给,简直是断了对方的生路。

寒风又一次撞在帐帘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杨轼猛地站起身,袍角扫过案边的烛台,烛火晃了晃,却没熄灭。

“笔墨伺候。”他沉声道,语气里再无半分犹豫。

裴修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转身去案前铺纸研墨。杨轼走到案边,望着空白的宣纸,指尖悬在笔上片刻,终究是落了下去。墨迹在纸上迅速晕开,字里行间是对军情的分析,是对郁州的部署,唯独不提“请求”二字,只在末尾添了句:“此役若成,林统领之功,本王必上奏天听。”

写完最后一笔,他将笔掷在案上,墨汁溅出几滴,落在雪一样的宣纸上,像极了郁州即将燃起的战火。

“让可靠的人送去,务必交到林靖手上。”杨轼道,目光重新落回舆图,“至于成与不成……”

他没说下去,但帐内的寒风似乎都缓了些,仿佛连风雪都在等着那封北去的信,等着看这场棋局,下一步会落在哪里。

信使领命离去,帐帘闭合的瞬间,寒风暂时被挡在了外面。裴修转过身,望着杨轼的背影,忽然躬身行了个极重的礼:“王爷,老夫有一事相求。”

杨轼正对着舆图出神,闻言回头:“老将军请讲。”

“请借老夫一千卫营兵。”裴修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异样的紧绷,“立渊的中军大营即将抵达望海镇。”

杨轼眉峰一蹙:“望海镇?你要去截杀他?”

“是报仇。”裴修抬眼,眸中翻涌着压抑了多年的戾气,“颍州之战,秦王横凭一己之力踏破联军,五渡颍水河反而让我们像丧家之犬。如今他儿子立渊送上门来,这笔账该清算了。”

他顿了顿,缓缓道出缘由:“前几月夏国太子明瑞从郁州登船时,曾绕道拜访过老夫。他叔叔明骁承是当年联军夏军统帅,与老夫有过袍泽之谊。郁州粮草的消息,正是明瑞所赠。至于立渊的动向——老夫有个远房侄子住在望海镇,立渊派人提前封锁镇子时,他拼死逃了出来,说中军大营的旗号已在三十里外出现。”

杨轼沉默了。他年少时读兵书,曾反复研读过颍州之战的记载。秦王横那五渡颍水河的奇谋,把联军的追击甩得干干净净,至今仍是兵书上的经典战例,却也是邺国武将们不愿触碰的耻辱。裴修作为联军主帅,当年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邺皇没杀他,正因他是少数能与秦王抗衡的名将,留着便是震慑。

可立渊是秦王的儿子,借兵给裴修,分明是让他去报私仇。

“老将军。”杨轼语气沉了沉,“战场对决当光明正大。偷袭中军大营,传出去只会遭人耻笑。”

“耻笑?”裴修忽然屈膝跪下,雪鬓在烛火下微微颤抖,“老夫被钉在东海城近二十年,日日都在受耻笑!秦王的战旗插在颍州城头时,联军的脸面早就碎成了泥!”他猛地抬头,眼中血丝毕现,“老夫会让士兵换上匪寇的衣裳,用的也是民间兵器,绝不会留下卫营的半点痕迹。立渊就算吃了亏,也抓不到邺国的把柄。”

杨轼望着他。裴修的用兵之能,他从兵书里读得真切——能与秦王周旋,绝非浪得虚名。他说能掩去痕迹,便一定能做到。

“王爷信得过老夫,便借这一千人。”裴修的声音嘶哑却坚定,“成了,功劳记在王爷账上;败了,老夫当场自刎,绝不会让立渊把这事攀扯到邺国头上,更不会连累王爷分毫。”

帐内静了许久,烛火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帐壁上,一个跪着,一个站着,像两尊沉默的石像。寒风从帐缝里钻进来,带着雪粒打在烛芯上,发出细碎的噼啪声。

杨轼忽然想起参军说的“粮草只够十日”——立渊若在望海镇遇袭,其部署必然大乱,东海城的压力也能减轻几分。这或许不是单纯的私仇。

他终是点了点头:“卫营第三队归你调遣。兵器库有一批旧甲,你一并取去。”

裴修叩首在地,额头重重撞在冰凉的地面上:“谢王爷成全!”

起身时,他鬓角的雪沫子簌簌落下,眼中却燃起了一簇火,那是被二十年贬谪生涯扑灭又重新燃起的战意。杨轼望着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这帐内的寒风,似乎比刚才更烈了些——裴修即将带着那一千人奔向望海镇的同时,也即将把东海城的战局拖进更深的漩涡里。

雪粒子歇了,晨雾被初阳撕开道口子,淡金色的光落在望海镇外的冻土上,映得残雪闪闪发亮。立渊踩着结了薄冰的路面往前走,玄色锦袍下摆扫过枯草,带起细碎的冰碴。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右眼皮还在跳,像有只无形的虫豸在皮肉下钻,那股莫名的不安从昨夜扎营时就缠着他,挥之不去。

“渊哥哥。”沈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一身银甲未卸,甲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亲兵营已在镇口布防,您要的各军动向汇总在此。”

立渊接过军报,指尖划过“李时邺”三个字时顿了顿。沈瑶知他心意,补充道:“十爷按您的吩咐,把吴邺边境那片的流民都南迁了三十里,说是‘免得战时误伤’,实则是清理了视野——绣虎卫随时能从侧翼穿插。”她顿了顿,语气里带了点笑意,“十爷还说,您这部署比当年王爷在颍州时,多了三分稳妥。”

立渊扯了扯嘴角,没接话。他翻到粮草那页,墨迹还新鲜,显然是刚汇总的。这时身后传来轻缓的脚步声,之心捧着个黑漆托盘跟上来,棉鞋踩在雪地上几乎没声。“殿下,喝口参茶暖暖吧。”她声音柔得像化了的雪,把茶盏递到他手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替身狂婿绝代武神我有修真界绿卡最强帝尊在都市福妻嫁到慕林重生之小小玩家我就是能力多点你们慌啥乱世枭臣食梦貘手记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一不小心把地球弄炸了怎么办霸道首席嗜宠妻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都穿书了,谁还走剧情最后一个发丘天官后代修仙界的捡尸人上门女婿叶辰我毒士圣体,女帝劝我冷静重生官场:开局迎娶副省长千金
经典收藏三国之武皇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晋风炮灰"攻"养成系统穿越古代,艺术生的科举之路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我助大唐盛世天下唐哀帝,中兴大唐亮剑:一亿碎片大宋风云三国之汉室再兴特种兵之至尊高手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女国公种田一二事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最强终极兵王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时空手环:代号025超神妖孽兵王
最近更新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三藏还俗水浒之往事随风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高门庶子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英烈传奇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巨宋
立渊传 王子余 - 立渊传txt下载 - 立渊传最新章节 - 立渊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