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略记

缓安甫

首页 >> 徐氏略记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界邪尊最新章节阅读网游之王者再战修魔有道吴胜与思梨爱情之旅火系法爷修炼指南山居修行:本是人间清风客限制级巨星纵横第二世界海贼之疾风剑豪网游:失落神明已上线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

第308章 北周茅山派第十代宗师徐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徐则,生卒年虽未详载于正史,却以茅山派第十代宗师之名留迹于道教典籍与志怪传说中。他活跃于南北朝至隋初之际,一生以隐居修道为要,兼通玄学与养生之术,终成道教史上“尸解成仙”的标志性人物。

徐则早年便显露对道家思想的向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他自幼不喜俗世纷扰,常独处静思,对《老子》《庄子》等典籍过目成诵。及冠之年,听闻茅山派第九代宗师王远知道法精深,便负笈前往茅山(今江苏句容境内)。茅山派自陶弘景以来,便以“儒道结合、形神共养”为特色,徐则在王远知门下潜心修行十余年,不仅习得符箓、辟谷之术,更悟透“坐忘”“心斋”的玄理。他每日仅以松实、清泉为食,常于山岩间静坐,相传能连日不眠而神采奕奕。同门赞其“心若明镜,不映尘俗”,王远知亦曾对弟子言:“此子骨相清奇,日后必能承我法脉,光大宗门。”学成之后,徐则并未留居茅山,而是认为“道在山林,非囿一地”,遂选择云游四方。他曾遍历天目、武夷诸山,观察山川气象以印证道法,途中偶遇隐士高人,便虚心求教,逐渐形成“以自然为师,以清静为要”的修行理念。

隋开皇初年,徐则辗转至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境内)。此山自古便是道家仙山,传说为“桐柏真人”炼丹之地,徐则见其“峰峦隐现于云雾,溪泉流淌如天籁”,认定此处为修行佳境,便在华顶峰下结庐而居,取名“琼台精舍”。他在天台山的隐居生活极简却有序:每日清晨观日出以采“朝阳之气”,午后研读《黄庭经》《周易参同契》,黄昏则沿山径漫步,体悟“生生不息”之道。当地山民偶见其身影,形容他“身轻如羽,面色红润,虽年近花甲,行步若青年”。徐则虽避世,却非全然隔绝。若有山民求问养生之法,他从不推辞,常以“少食荤腥,寡欲存神”相告;遇有学子请教玄学,他则以“大道至简,不必求之于繁文”点拨,不求弟子成群,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道家思想。天台山一带至今仍有“徐公泉”“炼丹岩”等遗迹,相传为他当年修行、济世之所。

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后,虽以儒治国,却对道教颇为推崇,常征召天下有道之士入朝。开皇七年(587年),文帝听闻天台山有隐者徐则“有道行,通阴阳”,便派使者携带玺书前往征召,欲授其“国子博士”之职,让他为朝廷讲解玄学。使者抵达天台山时,徐则正在松下打坐,听闻来意后,淡然回应:“贫道已习惯山林之味,若入朝堂,如笼中鸟失其羽翼。”他婉拒了使者,却以“山野之礼”相待,临别时赠使者一方“松脂膏”,称“此膏可安神,愿陛下少扰,天下自安”。次年,文帝再派使者征召,言辞更为恳切,称“朕慕先生之道,非为功名,只想请教治身治国之理”。徐则见使者往返辛苦,便对弟子说:“帝王有求道之心,不可全然拒之。”他随使者行至会稽(今浙江绍兴),却称“身有微恙,需暂歇”,在此停留月余。期间,他托使者向文帝献上一封书信,信中未谈治国之术,仅录《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句,并附言“治国在安民,安民在寡欲,与修道同理”。最终,徐则以“年迈体衰,不堪远途”为由,仍未入朝,悄然返回天台山。文帝虽未得见其人,却对他的坚守颇为敬佩,叹曰:“此真隐者也,不强求矣。”此事传开后,徐则“拒征召、守初心”的形象更为世人称道,连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南史》中也赞其“轻王侯如敝屣,存道心若磐石”。

据《续仙传》记载,徐则返回天台山后,自知尘缘将尽,便对弟子说:“吾学道五十余年,今当返真,汝等不必悲戚。”他预先选定十月十六日为“羽化之日”,此前数日,每日向弟子传授茅山派法诀,叮嘱“修道在恒,不在速求,若能守清静,自能感天地”。羽化当日,天台山异象丛生:原本晴朗的天空忽有祥云汇聚,林间传来鹤鸣,声传数里。徐则沐浴更衣后,于琼台精舍前盘膝而坐,对弟子言:“吾去后,可将吾尸置于石函,葬于山巅,勿立墓碑。”言毕,闭目而逝。弟子依其遗言料理后事,却在次日清晨发现:石函已空,仅留一件道袍;山巅有鹤形足迹,延伸至云端,仿佛有人乘鹤而去。当地百姓听闻此事,纷纷前往祭拜,称其“尸解成仙”。更有传言称,有人在羽化当日见一道士乘白鹤飞过天台山,衣袂飘飘,容貌与徐则无异。这些传说虽带奇幻色彩,却寄托了世人对“得道成仙”的向往。

徐则仙化之后,他的弟子们怀着崇敬之情,将他生前的言论精心整理成册,名为《徐则先生语录》。这本语录虽然未能在世间广泛流传,但它却为茅山派的后续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确立了“重实践、轻虚名”的基调。

时光流转,到了唐代,天台山之上建起了一座“徐仙祠”,以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先师。这座祠堂庄严肃穆,周围青松环绕,山风拂过,松涛阵阵,仿佛还能听到徐则先生诵经时的清音。

着名诗人李白也曾游历此地,他被徐则先生的事迹所打动,挥毫题诗:“天台有仙翁,鹤去留空祠。清风满松壑,犹似诵经时。”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徐仙祠的清幽景致,更表达了对徐则先生的敬仰之情。

尽管徐则先生并没有留下专门的着作传世,但他的生平事迹却成为了道教“隐修”与“仙化”文化的重要范本。茅山派更是将他尊为“十代宗师”,推崇他“以隐修道、以道化人”的理念,视其为门派传承的重要精神支柱。后世道教典籍如《太平广记》《三洞群仙录》等都收录了徐则的事迹,并将其视为“尸解仙”的典型代表。所谓“尸解”,在道教中并非指真正的死亡,而是一种象征,意味着舍弃凡身,成就仙体。徐则“白日乘鹤”的传说,恰好生动地体现了这种信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徐则的选择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初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在那个从乱世向治世转型的特殊背景下,人们面临着不同的人生道路选择。有些人选择入世建功立业,而另一些人则选择出世修道。徐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即“拒征召而不拒道心”,在个人信仰和社会关系之间找到了平衡,展现了道家“和光同尘”的智慧。

他拒绝了朝廷的征召,坚持自己的道心,但并没有完全与世隔绝。这种姿态既体现了他对个人信仰的坚守,又显示出他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和顺应。通过这种方式,他既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追求,又能够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联系,不至于完全脱离社会。

徐则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我们可以借鉴道家的智慧,找到一种既能坚守自我,又能与外界和谐相处的方式。这样,我们就能够在个人信仰和社会关系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和谐。

如今,天台山仍有“徐公岭”“乘鹤台”等遗迹,当地民间仍流传着“徐则点化樵夫”“松脂救疫”等传说。这位跨越千年的道士,虽未在正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以“隐而有道、去而有迹”的形象,成为中国人心中“仙风道骨”的经典注脚——他的生平,恰如天台山的云雾,看似缥缈,却始终萦绕在“道与人间”的交汇处,提醒着世人:真正的修行,从来不在远方,而在坚守本心的每一个当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娱乐:让他当明星,他只想摆烂真千金修仙内卷回归后飒爆了破产后,大佬千亿哄她领证嫌我累赘分家,哥嫂肠子都悔青了网游:神级刺客,我即是暗影!先婚后爱,冰山傅总对她上瘾嫁死人?她随军一夜怀双宝了坑爹萌宝已上线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乾坤塔穿书后,极品丈母娘她靠空间暴富宇宙职业选手还没穿越,我就有神级资质了?逆天萌兽:绝世妖女倾天下四合院之我是刘光齐给勇者们添麻烦的勇者凡仙飘渺传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华夏风雨情医武狂兵
经典收藏靠接收系统遗产经营魔法侧领地综影视,准备好了吗?木心来也!全民争霸,无限召唤流诡秘:高维俯视者全民冰窟求生,我能看到隐藏提示网游:一箭弑神!你管这叫平A?综篮:从灌篮高手开始女主大佬在生存游戏里嗨炸了!少前:指挥官的工作日常逐梦舞台:偶像蜕变之旅kenshi 漂泊终地网游之死灵法师我在仙侠手游广结良缘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类似小说拿稳BE剧本后成了全师门白月光从次元游戏崛起成为大作者网王:冰帝拿冠军?理所当然!打职业的我绝不加班啊鬼灭之刃:晴末篇联盟:开局宿敌世界冠军
最近更新黄山里的鬼故事火影:我宇智波,选择做老曹我在魔兽世界造氢弹三角洲:穿成铁驭开局加入赛伊德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嬿婉传:本宫踩碎凤冠登帝位全民转职:我有亿万神将!梦幻西游:掌控天机,全能方寸!荒岛奇变:马龙的每日生存游戏魔兽世界中的那些故事重生之篮球教王朝教父领主之吞噬进化八零遭恶亲算计,我主打六亲不认天山下的麦浪末世大佬狠狠宠首席指挥官的自我修养镇邪也镇你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谍战无限流:从保密局天津站开始四合院:何雨柱顽强成长
徐氏略记 缓安甫 - 徐氏略记txt下载 - 徐氏略记最新章节 - 徐氏略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网游动漫小说